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306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docx

三篇文言文文译注

6、《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

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课下注释:

1、选自()。

《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

韩愈,字退之,()代文学家。

2、伯乐:

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

4、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骈死,槽枥

5、不以千里称:

6、一食:

6、或尽粟一石:

或粟

7、食():

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

8、外见:

见,

9、且:

10、等:

11、策之:

策,

12、以其道:

道,

13、尽其材:

材,

1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执:

16、临:

17、呜呼:

18、其真无马邪:

邪,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愿。

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唉!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7、《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注释

  ⑴选自()陋室:

铭:

  ⑵在(zài):

  ⑶名(míng):

  ⑷灵(líng):

  ⑸斯是陋室(lòushì):

斯:

是:

  ⑹惟吾德馨(xīn):

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⑻鸿儒(hóngrú):

  ⑼白丁:

  ⑽调(tiáo)素琴:

素琴:

  ⑾金经:

  ⑿丝竹:

  ⒁乱耳:

乱:

  ⒂案牍(dú):

  ⒃劳形:

劳:

形: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⒇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当年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过:

“(既有君子住在里头)有什么简陋呢?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jiǎ)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qū)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jiàng)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

至舍(shè),四支僵劲(jìng,多音字)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shè)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bì)衣处(chǔ)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lǐn)稍(shāo)之供(gòng),父母岁有裘葛(gé)之遗(wèi),无冻馁(něi)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yè)余,撰(zhuàn)长书以为贽(zhì),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hé)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注释

[1]选自  东阳,地名,在今浙江东阳。

  生:

  序:

[2]宋濂:

  

[3]嗜:

  [4]无从:

  

[5]致书:

致: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每:

  假借:

  假,  于:

  笔:

 

[7]弗之怠(dài):

 弗:

之:

[8]走:

[9]逾约:

[10]以是:

[11]加冠(guān):

[12]患:

  

[13]硕师:

硕, [14]游:

  

[15]尝:

  [16]趋:

  

[1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

叩,  

[18]德隆望尊:

  望,  隆:

  

[19]门人弟子填其室:

门人、弟子,  填,  

[20]稍降辞色:

  辞色,

[21]援疑质理:

  援,  质,

[22]俯身倾耳以请:

[23]或:

  [24]叱(chì)咄(duō):

  

[25]至:

  [26]复:

  [27]俟(sì):

[28]负箧(qiè)曳屣(yèxǐ):

 箧:

屣:

 [29]穷冬:

  

[30]皲(jūn)裂:

  [31]舍:

[32]支:

 [33]媵(yìng)人:

  

[34]汤:

  [35]沃灌:

沃,  

[36]衾(qīn):

  [37]拥:

[38]而:

  

[39]乃:

 [40]寓逆旅:

寓,逆旅,

[41] 被(pī)绮(qǐ)绣:

被,

[42]朱缨:

  [43]腰:

  腰,

[44]容臭(xiù):

  臭,

[45]烨(yè)然:

  [46]缊(yùn)袍敝(bì)衣:

  缊,敝, 

[47]略无慕艳意:

略无:

慕、艳,  

[48]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中:

口体之奉:

  奉:

  

[49]盖:

大概。

  [50]道:

[55]诸生:

[56]太学:

  [57]县官:

[58]廪(lǐn)稍:

  [59]裘(qiú):

  

[60]葛:

  [61]遗(wèi):

 

[62]司业、博士:

  [63]非天质之卑:

 

[64]流辈:

流:

  [65]朝:

[66]以乡人子:

  [67]谒(yè):

  

[68]撰(zhuàn):

  [69]长书:

  

[70]贽(zhì音至):

[71]夷:

 

8、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回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

(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我站在他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破鞋子,走在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

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来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

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和我在一个书馆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

我求学时的勤奋与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有受冻挨饿的担心;坐在大厦里面读书,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凡是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动手抄写,要向别人借来书才能看得到。

他们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很称赞他的贤能。

我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

写了一篇长信做为表示敬意的见面礼物,言辞很流畅、通达。

同他辩论问题,言语温和而脸色平和。

他自己说少年时在学习上用心很劳苦。

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

他将要回家乡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讲讲求学的困难来告诉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