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823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作文备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

 

学校

班级

姓名宋传厚

 

《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习作要求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策略:

本册的作文教学计划

通用备课区

二次备课区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2.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写出来,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课前准备

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浪漫而有情趣的寒假,在沐浴春风、春光、春日的时候,领略了春燕的乖巧、春景的悦目、泉水的清悠;进而也自然生发了一种回味自己家乡的无限情思。

回想一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物呢?

2.生回忆。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2.教师指导归纳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注意说清楚。

(2)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3)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

  二、尝试

   1.你了解你的家乡吗?

说给同学听一听。

 2.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的土特产品,与众不同的风俗人情,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

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要抓住特点进行介绍)

3.小组讨论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听后可以补充,说说从哪几方面补充。

5.请你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人、事中选择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可以是“我爱家乡的××”,也可以自己定。

要先想好叙述的顺序和重点再动笔。

作文要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6.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我爱家乡的小河

  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候,妈妈领我到河边去玩儿,我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

“妈妈,这么多水往哪里流哇?

”妈妈笑着说:

“这是‘土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从此,“土河”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就像岸边的小树一样,伴随着小河流水慢慢地长大。

  春天到了,我看河里的冰雪融化,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

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

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

放了学,我们就参加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跳舞唱歌。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

河堤上绿树成阴,河滩上瓜果满园。

放了学,我们有时还到小河里游泳,游累了,就跑到瓜园里吃瓜。

白皮的脆瓜,花皮的甜瓜可好吃了。

有时我们还在岸边的树阴下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

秋假里,我总爱和爷爷去看果园。

高兴了,又跑到河里捉鱼摸虾。

河水映照着笑脸,秋风伴奏起丰收的音乐。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

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河里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她。

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来丰收的欢乐。

在作文的时候,我写了我爱家乡的小河——“土河”。

老师用红笔划去了“土”字填上了“徒骇”二字,我才知道我喜爱的小河的真名叫徒骇河。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一、自读“习作”部分内容,重申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三、小组合作评议

同桌互评,写出评改意见和建议。

四、集体交流,教师点评

选代表习作,集体评议,教师给出修改意见。

五、谈谈修改体会,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

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

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

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下载:

 

通用备课区

二次备课区

第二单元

一、教学目的

3.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情况、感受或想法。

4.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

  3.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4.学习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抓住所描写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了解家乡的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一)导入

  1.同学们,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

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

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学习中,没准儿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

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生讨论交流。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请同学们先读习作要求,明确以下几点:

1.“写什么”:

自由作文,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还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有趣的事情。

2.写作要求:

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

3.拟题要力求题目新颖,短小,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二、尝试

(一)引导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说说你对家乡环境的了解。

1.小组交流:

我们的周边环境受到了那些污染?

2.集体汇报。

(二)讨论:

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作些什么?

(1)使用布袋,不要过多地使用塑料袋. 

(2)尽量不要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4)随手关掉水龙头. 

(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6)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7)垃圾分类回收. 

(8)回收废电池. 

(9)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三)学生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想象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

(四)写作练习(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写作)

附范文: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今天下午,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准备到沙河去给小鸟们安家。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兴致勃勃。

汽车很快地开到了沙河。

我们带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鸟窝跟着老师,走进了竹林里。

“大家还记得这儿吗?

”唐老师问道。

“当然记得,那时候,这儿全是稀泥。

”“是啊,那时候我们浇的小树应该长高了一截吧?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唐老师。

我却没张嘴巴,因为我是刚转学来的,以前的事儿我一无所知。

但是,这一次活动我能参加,也算够幸运了。

我们走到一条宽敞的小路边停了下来。

我们看见许多叔叔阿姨站在那儿。

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叔叔阿姨非常具有环保意识。

达老师开始了关于环保知识的讲演,他的演讲赢得了一片掌声。

接着,一位叔叔把一面锦旗郑重地发给了达老师。

我们又继续往前走着,还一边欣赏风景。

这儿的竹子都非常高,又非常绿,密密麻麻,葱葱郁郁,满眼的苍翠,让人美不胜收。

到了,终于可以挂鸟窝了。

这时,一位叔叔拿着一台大型摄像机,对着我们说:

“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的鸟窝,可以吗?

”“嗯,可以!

”几位同学立即围了上去。

熊峰举起手上的鸟窝,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做鸟窝的过程和为什么要做鸟窝的原因。

接着,丁一也学着熊峰的样子结结巴巴地把自己的鸟窝介绍了一下。

叔叔问:

“有另外的,漂亮点的吗?

”同学们帮着找,就好象寻宝似的。

“这位同学的鸟窝很不错,请介绍一下吧!

”同学们随着叔叔指的方向望了过来。

同学们,猜一猜,她到底是谁?

对了,就是本人 — 钱元周。

我拿起鸟窝,腼腆地说道:

“我的鸟窝是用扔掉的啤酒箱做的。

我先把前面一部分砍掉,里面铺些废报纸条、枯树枝和枯树叶。

再在表面贴上又结实又漂亮的广告纸,还在后面做了扇小窗户。

我做鸟窝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把鸟窝挂在树上,吸引鸟儿,鸟儿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就会安心地给大树捉虫;第二,啤酒箱是被扔掉的,我们可以变废为宝,把废旧物品变成精致的工艺品,那就再好不过了。

”说完,我一蹦一跳地找地方挂鸟窝去了。

 看着手上装了鸟窝的塑料口袋,我似乎想到了什么。

于是,我开始捡拾垃圾。

同学们一见,也动手拾起了垃圾。

鲜于良同学往我口袋里装垃圾这一幕被老师拍了下来,并且表扬我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哟,这里有一节废旧电池。

要知道,一节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有多大呀!

想到这儿,我赶忙拾起电池,装进了口袋。

 时候不早了,该回学校了。

我们依依不舍,再三回头。

再见了,竹林,再见了,鸟窝。

沙河,再见。

 

通用备课区

二次备课区

第三单元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挖掘自己的特点。

2.通过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的小结,使同伴对他有更多地认识。

3.通过阅读习作提示,明白写人的要领: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性格`兴趣等等展开介绍。

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格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

(一)谈话导入  ,读懂例文。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他的自画像,并且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喜欢他。

(然后出示例文)

我的自画像

0星期二的一节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

  我抓抓脑袋,想了想,我先画出自己的脸:

我的脸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高兴的时候我的脸是晴天,生气的时候我的脸就会“哗啦啦”变成狂风暴雨;我的眼睛大大的,像两颗黑葡萄。

我再画我的手,别看我的手长得细长细长的,力气可大着呢!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我校举行校运会,我的手为我争得了一枚铅球金牌。

最后,我画我的腿:

我的腿很长,跑步非常快,它曾经在校运会上为我获得了一枚短跑铜牌,使我成为班上唯一一名获得两枚奖牌的学生。

虽然那次校运会短跑我没得到金牌,但是我会努力练习,争取在今年的校运会上获得金牌,为我们班增添光彩。

  我非常热爱体育,可以说体育方面的活动我样样都喜欢。

我喜欢下五子棋,下五子棋连我爸爸也是我的手下败将。

我的羽毛球打得也很好,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打羽毛球,妈妈刚一发球,我把羽毛球拍一挥,一个漂亮的扣球就把妈妈打得落花流水。

妈妈说:

“看来,我还是不能小看你,我要使出我的绝招来对付你了。

”我和妈妈打得难分胜负,经过几轮激烈的战斗,妈妈终于成为我的手下败将。

  我性格活泼,爱好广泛,喜欢结交朋友。

我的“鬼点子”很多,和朋友们玩捉迷藏总是设计一些陷阱,让大家找不到我;我还特别喜欢穿蓝色的衣服,因为蓝色代表着天空的颜色。

我的个子很高,在班上可是数一数二的,但我可不是“傻大个”哦!

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同样是名列前茅的,并且每学期都获得了“成绩优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