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783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明朝的对外关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本课主要讲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澳门被葡萄牙占领等知识点。

涉及了明朝的政治史,外教史,经济史等部分,是“特立独行”的一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能帮助学生纵向的联系和理解中国历史。

对以后学好本册书第十九课清朝历史的时候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分组讨论通过将郑和下西洋基本情况与近代欧洲航海家的比较,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2.教学难点

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教法分析】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

学生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以“翻转课堂,学生主宰,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对本课教学环节做如下构想和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大家看一下这艘船,它重达100多吨,能让1000多人同时乘坐,大家知道它来自于哪个朝代?

是谁乘坐的吗?

生:

(由于有课前预习,学生基本都可以答出)郑和下西洋乘坐的。

师:

不全是孩子们,它还是一艘宝船,只要我们登上它,就可以开启时空之旅,一起到达明朝的海岸线,共同经历明朝历史上那些跌宕起伏的海上故事,大家想不想上船?

好,现在就一起上船开启我们的穿越之旅吧……

宝船把我们带到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的时间长河中,我们先到达了明朝前期,这里的海岸线上发生了哪件大事谁知道?

生:

郑和下西洋(学生抢答)

师:

对,那就让我们进入到明朝前期,共同开始“郑和下西洋”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

师:

在这一部分中,我的使命是:

“以第一人称的身份,统领各路水军,主持此次扬帆远航筹备大会”。

师:

咱们同学全体变身为大明王朝的水军,你们现在要做好前期的准备,一会通过郑将军的考验,即可上船随我扬帆远航,准备不好就留在岸上洗船做工。

大家看要求,

那补给包里有什么呢?

里面有能帮助咱们登船的重要史料,请看我为大家准备的史料

请大家一定要结合资料阅读课文,小组共同完成对于这两份资料的解读

另外我还有彩蛋给大家哟:

咱们每组的补给包里,还有4个身份,大家拿到后第一时间贴到胸前,表明我们的重要地位。

一会我就按照大家的身份选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好,现在把补给包发给各个小组,请大家仔细阅读资料,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一部分。

各个小组行动起来,抓紧准备吧。

小组讨论时间

师:

好同学们时间到,咱们的筹备大会现在开始,让我们乘风破浪扬帆起,跟随郑和去远航。

首先我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和到底是谁?

他来自于哪里呢?

视频导入,介绍郑和。

跟着视频的问题:

明朝的西洋指的什么地方?

好,请第*组的****来回答。

好,答的不错,全组上船。

问题一:

结合材料一,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情况进行对比,你得出什么结论?

通过对这个表格的探究,可以探究出“时间长、规模大、次数多、船只大等等”最终推出:

“规模之浩大,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问题二:

通过史料和图片,探究郑和下西洋是友好之旅吗?

学生可以推断出:

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PPT上再次出现了宝船。

郑和:

好,船已靠岸,我的使命已经完成,咱们的第一段路途也告一段落了。

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对你有感悟吗?

好了现在把身份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咱们对照着刚才讲述的内容,把自己导学案上课前预习的部分进行订正,时间2分钟。

好时间到。

咱们的时间之旅还没有结束,随着它的飞跑,咱们又来到了明朝中期这时候的海岸线上,又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呢?

我们进入到本课的第二部分:

二、戚继光抗倭

现在我们这些坐着宝船穿梭过来的人,又是什么身份呢?

请看黑板:

师:

好了,咱们现在既然是都在战船上,我就随机请4位戚家军咱们一起讲讲辉煌经历,谁来点击:

随机请4位同学,请他们随便选择问题,点开问题的同时,授予他一个身份。

点出小组探究的要求

如果点到的人能够回答出问题,两人各加3分,如果点的人答不出来,则该将领加6分。

然后把所有的问题分享给学生,小组讨论4分钟,共同准备

探究结束

师:

咱们先来看看一直以来骚扰我们的倭寇是什么人?

那么请战船旗手请人来告诉我:

明朝中期倭寇对我国人民的迫害达到了怎样的程度?

请学生读这句话,引出民族英雄戚继光,全班齐读三遍三遍: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体会戚将军的豪情壮志。

三、巩固练习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

A.派鉴真东渡日本B.派郑成功驱逐荷夷

C.派张骞通西域D.派郑和出使西洋

2.“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D)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戚继光抗倭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

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C)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4.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

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

这一史实说明(A)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设计意图:

使学生展开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五、课堂小结: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结束语】

目送着时光之船的远去,我不仅感慨万千。

无论是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辉煌事实的郑和还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戚继光,虽然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光辉事迹,从来不曾被人们忘记。

通过今天的时间之旅,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国富才能民强,国泰才能民安。

而你们的表现更让我看到你们的朝气和实力。

展望未来,课堂上的你们,一定让我们的中华,更加辉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都看过《郑和下西洋》的电视剧,大多也看过《明朝那些事》这本书,所以对本课郑和、明成祖朱棣等人物历史有所了解,但是对郑和下西洋的具体盛况、戚继光抗倭的根本原因等知识点了解不多,略有混乱。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情内容。

对于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学习欲望,所以借助pad平板教学手段,视频播放、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作,分组自学、组内讨论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效果分析

本堂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且充分发挥了老师引导性。

课前: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制作多媒体课件。

联系郑和下西洋的盛况,戚继光抗倭那种荡气回肠的精神等特点,设计环节,形成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材料分析,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能力的培养。

课中:

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pad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随机、抢答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的热情,通过全体选择题上传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在课堂的参入度,使教师的眼光详细准确的覆盖到全体学生。

选择题在pad上形成数据,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学生的正确率。

以上的技术创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细化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运用小组合作、小组上台展示等形式,提高了学生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

课后:

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自己知识体系的建立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我也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既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能,又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能够有效、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

《明朝的对外关系》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本课主要讲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澳门被葡萄牙占领等知识点。

涉及了明朝的政治史,外教史,经济史等部分,是“特立独行”的一课,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好本课能帮助学生纵向的联系和理解中国历史。

对以后学好本册书第十九课清朝历史的时候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2)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讨论通过将郑和下西洋基本情况与近代欧洲航海家的比较,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2)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能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2.教学难点

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评测练习

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D)

A.派鉴真东渡日本B.派郑成功驱逐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