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docx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
消毒技术基础知识参考题库
1.实验室认证认可对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的要求中,特别关注的要点是实验室应具备
A.明确的法律地位B.较强的经济能力C.良好的环境条件
D.充足的仪器设备E.有资质的人员
答案:
A
解析:
实验室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决定了该实验室是否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和保证公正性的能力,也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2.检验方法具有的下列哪种特性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A.稳定性B.文件化C.标准化D.重复性E.灵敏性
答案:
C
3.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
A.病原细菌B.病原真菌C.病原病毒D.病原微生物E.病原放线菌
答案:
D
解析: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4.对消毒剂的要求是
A.必须杀死含有芽胞的细菌B.能够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即可C.使微生物毒力失活
D.使微生物酶系统失活E.抑制微生物生长
答案:
B
解析: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清除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高效消毒剂在短时间内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多数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
5.关于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下述错误的提法是
A.凡是消毒剂,其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B.同一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
C.一般温度升高,可提高消毒效果D.消毒剂的杀菌作用受酸碱度影响
E.环境中有机物的存在,减弱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答案:
A
解析:
70%~75%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6.微生物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依次为
A.分枝杆菌>细菌芽胞>无脂病毒>细菌繁殖体>朊病毒>真菌>含脂病毒
B.朊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含脂病毒
C.朊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细菌繁殖体>含脂病毒
D.含脂病毒>细菌芽胞>分枝杆菌>朊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无脂病毒
E.细菌芽胞>朊病毒>分枝杆菌>无脂病毒>真菌>含脂病毒>细菌繁殖体
答案:
B
解析:
一般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①含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②细菌繁殖体;③真菌;④无脂病毒(没有脂质膜的病毒);⑤分枝杆菌;⑥细菌芽胞;⑦朊病毒。
7.在消毒试验中,自然菌是指存在于某试验对象上
A.由人工污染的混合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B.由人工污染的致病微生物
C.固有的、非人工污染的细菌(微生物)D.固有的、非人工污染的致病微生物
E.固有的或人工污染的评价消毒效果的指示微生物
答案:
C
解析:
在消毒试验中,自然菌是指存在于某试验对象上固有的、非人工污染的细菌。
一般来说,可有抗力不等的多种细菌。
8.在消毒试验中,可用杀灭对数值(KL)表示消毒效果。
当KL=2时,相应杀灭的微生物的百分率为
A.99.999%B.99.99%C.99.9%D.99%E.90%
答案:
D
解析:
KL=lgNo-lgNt(No为试验菌数,Nt为经t时间作用后残留菌数)
9.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
A.细菌B.真菌C.病毒D.放线菌E.全部微生物
答案:
E
解析: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10.Q10值,又称温度系数,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消毒时
A.系数越小,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越短B.系数越小,温度效应不明显,消毒时间越短
C.系数越大,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越短D.系数越大,温度效应不明显,消毒时间越长
E.系数越大,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不变
答案:
C
解析:
Q10值(温度系数),指消毒时,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每增加10℃,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的变化。
温度系数因杀菌方法或药物种类与菌种而异,系数越大,温度效应越明显,消毒时间越短。
11.若某消毒方法的D值为15,则表示该方法
A.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00%B.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9%
C.作用15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90%D.作用10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50%
E.作用1min,微生物杀灭率可达到15%
答案:
C
解析:
D值指杀灭微生物数量90%所需要的时间(min)。
12.下列除去残留消毒剂的原则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有效去除残留的消毒剂B.对微生物无害,不减少微生物应有的回收量
C.不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影响其透明度
D.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鉴定试验,并认为合格者方可在相应的消毒试验中应用
E.载体试验结果可用于悬液法
答案:
E
解析:
悬液法试验结果可用于载体试验,载体试验结果不可用于悬液法。
13.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方法包括
A.化学中和法B.过滤冲洗法C.稀释法D.离心沉淀法E.以上全是
答案:
E
14.一般认为,下列微生物中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最高的是
A.细菌繁殖体B.真菌
C.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D.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E.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答案:
D
15.活菌计数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B.认真检查试验器材有无破损,以防丢失样本和污染环境
C.注意菌液的均匀分散D.稀释或取液时要准确,尽量减少吸管使用中产生的误差
E.为节省无菌器械的消耗,用一支吸管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逐个取样
答案:
E
16.进行活菌计数时,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准确计数的是
A.平板倾注法B.平板涂布法C.比浊法D.滤膜培养法E.滴液计数法
答案:
C
解析:
比浊法只能用于对菌悬液稀释度的估计。
17.进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微生物检测时,要求产品采集与样品处理的环境条件是
A.洁净度10级的环境B.洁净度100级的环境C.洁净度1000级的环境
D.洁净度10000级的环境E.洁净度100000级的环境
答案:
B
解析:
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18.卫生用品的杀菌性能判定为有杀菌作用时,其杀菌率应为
A.杀菌率≥50%B.杀菌率≥90%C.杀菌率≥99%D.杀菌率≥99.9%E.杀菌率为100%
答案:
B
解析:
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19.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判定为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时,其抑菌率应为
A.≥50%~90%B.≥90%C.≥99%D.≥99.9%E.100%
答案:
B
解析:
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20.《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规定的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正确的是
A.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B.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C.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D.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E.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细菌总数为Ocfu/件
答案:
E
解析:
灭菌后内镜无菌检测,合格。
21.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B.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磷酸盐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
C.采样后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D.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采用平板倾注法对其进行活菌计数
E.送检液用旋涡器充分震荡,分别接种至血平板、中国兰平板和SS平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
答案:
B
解析:
洗脱液应为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
22.下列关于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原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必须灭菌
B.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必须灭菌
C.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应当进行中水平消毒
D.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
E.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答案:
C
解析: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应当进行高水平消毒。
23.医院消毒效果监测合理的采样时间是
A.消毒处理后、医疗活动之前B.医疗活动之中C.医疗活动之后D.随机E.以上均可
答案:
A
24.对二星级食具消毒柜的性能要求中,需达到的标准是
A.对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各点均≥3.00
B.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对数值各点均≥4.00
C.电热消毒柜内消毒温度应≥120℃,消毒时间应≥15min
D.臭氧消毒柜内臭氧浓度应≥40mg/m3,消毒时间应≥60min
E.以上都是
答案:
E
解析:
GB17988-2004的规定。
25.压力蒸汽灭菌器应使用生物法监测一月一次,生物法监测应该使用的指标菌是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B.短小杆菌芽胞(E601)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D.大肠杆菌(8099)E.白色念珠菌
答案:
C
解析: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
26.干热灭菌效果监测中,生物法常使用的指标菌是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B.短小杆菌芽胞(E601)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D.大肠杆菌(8099)E.白色念珠菌
答案:
A
解析: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
27.环氧乙烷(EO)灭菌效果监测有仪器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其中生物监测法使用的指标菌是
A.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B.短小杆菌芽胞(E601)
C.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D.大肠杆菌(8099)E.白色念珠菌
答案:
A
解析: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
28.下列关于疫源地消毒效果的微生物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消毒后消毒对象中不得检出相应的致病菌B.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9%
C.模拟现场试验中,对试验菌的杀灭率应≥99.90%
D.有关指标菌的残留菌量,不得超过国家有关规定
E.符合以上全部要求时,可判定为消毒处理合格
答案:
B
解析:
消毒对象中的自然菌的杀灭率应≥90%。
29.消毒实验常用的指标菌中,可以不在生物安全Ⅱ级以上的实验室内进行操作的是
A.白色念珠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黑曲霉菌E.脊髓灰质炎病毒
答案:
C
解析:
大肠杆菌为危害程度第四类微生物。
30.根据《紫外线杀菌灯》(GB19258-2003)中紫外线辐射照度的测定步骤,不正确的做法是
A.将受试灯管固定在光轨上,按灯的特性点燃,灯的中部的水平法线通过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探头的中心
B.将紫外线辐射照度计安装在光轨上,使照度计的接受平面的法线与被测灯管中部的水平法线相重合
C.调节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位置,使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接受表面距被测灯管表面的距离为800mm
D.接通受试灯管的电源使灯正常燃点,并预热20min
E.待灯稳定后,打开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快门,直接读取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读数
答案:
C
解析:
调节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位置,使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接受表面距被测灯管表面的距离为(1000±1)mm。
31.无菌试验应该在下列何种实验室中进行
A.普通微生物实验室B.洁净度100级的实验室C.洁净度1000级的实验室
D.洁净度10000级的实验室E.BSL2实验室
答案:
B
32.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生产环境中空气采样应该在下列何种状态下进行
A.静态(室内设备正常运行,无工作人员)B.动态(室内设备正常运行,人员正常操作)
C.空态(室内无设备和人员)D.消毒处理过程中E.随机
答案:
B
33.《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正常情况下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采样面积分别是
A.25cm2,25cm2B.25cm2,30cm2C.50cm2,50cm2D.100cm2,30cm2E.100cm2,60cm2
答案:
E
34.《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标准是
A.无菌,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B.细菌菌落总数≤1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C.细菌菌落总数≤2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D.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E.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答案:
D
35.消毒剂的实用剂量要求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杀菌剂量包括杀菌因子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参数
B.应根据实验室鉴定试验,针对不同的用途,提出杀灭微生物有效、安全的实用剂量
C.实用剂量不低于模拟现场试验或现场试验剂量
D.可以无限降低杀菌因子强度,降低增加作用时间,以保护环境和物品
E.实用剂量应对人体或环境无危害,对物品无损害
答案:
D
解析:
杀菌因子强度降低至一定限度后,无论作用时间多长,均不能达到杀菌合格。
36.空气过滤除菌的原理是
A.随流阻挡B.重力沉降C.静电吸附D.扩散粘留E.以上均是
答案:
E
38.卫生部《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戊二醛类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A.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B.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
C.不得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D.不得用于手、皮肤黏膜消毒
E.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答案:
E
解析:
不得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39.次氯酸钠类消毒液不适宜使用的消毒对象是
A.一般物体表面消毒B.食饮具消毒C.果蔬消毒D.织物消毒E.医疗器械
答案:
E
解析:
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性。
40.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规定抗(抑)菌剂最小销售包装标签要标注一些规定的内容,下列中与之不符的是
A.应标注产品主要原料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B.含植物成分的抗(抑)菌剂,还应标注主要植物拉丁文名称
C.对指示菌的杀灭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杀菌作用”
D.对指示菌的抑菌率达到50%或抑菌环直径大于7mm的,可标注“有抑菌作用”;抑菌率大于等于90%的,可标注“有较强抑菌作用”
E.用于阴部黏膜的抗(抑)菌产品应当标注“可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答案:
E
解析:
用于阴部黏膜的抗(抑)菌产品应当标注“不得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42.皮肤消毒剂中属于禁用的物质是
A.戊二醛B.氯已定C.甲硝唑D.三氯新E.苯扎溴铵
答案:
C
解析:
抗生素与激素类禁用于消毒剂。
43.空气消毒现场试验因现场环境条件变化较多,难以统一,无法测定准确的自然沉降率,故评价指标为
A.杀灭率B.杀灭对数值C.相对杀灭率D.相对沉降率E.消亡率
答案:
E
解析:
以自然衰亡和杀菌作用的综合效果,既消亡率来评价。
44.下列对“四舍六入五留双”的数字修约规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拟舍弃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弃
B.拟舍弃数字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时,则进一
C.拟舍弃数字最左一位数字为5时,而后跟有非0数字时,则进一
D.拟舍弃数字最左一位数字为5时,而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保留的末位数为奇数时则进一,为偶数时则舍弃
E.可连续修约
答案:
E
解析:
不允许连续修约
45.下列对消毒剂的标签和说明书限制事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禁止标注广谱、速效、无毒、抗炎、消炎、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预防性病、杀精子、避孕,
B.禁止标注抗生素、激素等禁用成分内容
C.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使用范围、剂量及方法,无检验依据的杀灭微生物类别和有效期
D.禁止标注用于人体手、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肛肠等特定部位等内容
E.禁止标注无效批准文号或许可证号
答案:
D
解析:
手不在禁止之列。
46.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进行细菌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最好选择哪个生长期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四个期都可以
答案:
B
解析:
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比较敏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最好选用此期的细菌。
47.高压灭菌时为了保证灭菌效果,首先要注意的是
A.直接升至所需压力即可
B.排除锅内全部冷气后,再升压
C.稍排冷气即可
D.排出锅内1/2冷气就行
E.排出锅内2/3冷气
答案:
B
解析:
高压灭菌的注意事项,如果冷空气没有完全排除,则达不到相应的温度。
48.表示高压灭菌不彻底的指标是
A.灭菌后取出包裹在被灭菌物体的留点温度计,可见读数超过121℃
B.在温度记录仪上所描绘的锅内温度已121℃,而且维持20分钟以上
C.将硫酸、苯甲酸粉或结晶放入灭菌器内,灭菌完毕冷却后放入的试剂凝固成团块
D.灭菌后将放在待灭菌物中浸有嗜热脂肪杆菌芽胞的菌片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胰蛋白胨培养液中,置56℃培养48小时,培养液变为黄色
E.同D试验,培养液仍为紫色
答案:
D
解析:
培养液变为黄色表示有指标菌生长。
49.消毒灭菌方法的种类很多,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应熟练掌握,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巴氏消毒法属于干热灭菌法B.流动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C.间歇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D.加压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E.煮沸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答案:
A
解析:
巴氏消毒法属于湿热灭菌法。
50.高压灭菌效果检验常用生物法、化学法等,其中生物法是
A.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灭菌后进行培养
答案:
B
解析:
高压灭菌效果检查方法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进行。
51.最有效的灭菌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B.煮沸法C.流通蒸汽法D.间歇灭菌法E.高压蒸汽灭菌法
答案:
E
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最彻底,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
52.可选用紫外线杀菌的是
A.人体皮肤B.污染的桌面C.生理盐水D.注射器E.手术器械
答案:
B
解析:
紫外线穿透能力弱,适合于被污染物体表面的杀菌。
53.微波消毒常用的频率是
A.915MHz与2450MHzB.880MHz与2450MHzC.915MHz与3000MHz
D.215MHz与3752MHzE.512MHz与3000MHz
答案:
A
解析:
目前消毒常用的频率是915MHz与2450MHz。
54.采用高效滤材的薄膜滤器的微生物阻留率为
A.10%~60%B.60%~90%C.90%~99%D.>99.9%E.100%
答案:
C
解析:
滤材分粗滤材、中效滤材、高效滤材和超高效滤材四种。
55.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B.放线菌C.立克次体D.螺旋体E.真菌
答案:
A
解析:
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
56.干烤灭菌的最适温度与时间是
A.56℃,30分钟B.100℃,30分钟C.100℃,2小时D.160℃,2小时E.250℃,2小时
答案:
D
解析:
干烤灭菌的要求有几种组合,160℃,2小时;170℃,1小时;180℃,30分钟。
57.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力要大,其原因是
A.可迅速提高温度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酶类D.促使糖类分解E.使细菌迅速失活
答案:
B
解析:
考核湿热灭菌效力高于干热灭菌的原因。
58.含血清的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
A.干烤B.煮沸法C.间歇灭菌法D.加压蒸汽灭菌法E.巴氏消毒法
答案:
C
解析:
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杀死细菌所有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种灭菌法,适用于耐热物品,也适用于不耐热的营养物质如某些培养基的灭菌。
59.等离子体灭菌的原理是
A.活性基团的作用B.高速粒子击穿作用C.紫外线的作用D.温度的辅助作用E.以上全是
答案:
E
60.下列消毒剂中,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是
A.聚维酮碘(碘伏)B.乙醇C.氯已定D.二氧化氯E.苯扎溴铵
答案:
D
解析:
聚维酮碘(碘伏)和乙醇属中效消毒剂,氯已定和苯扎溴铵属低效消毒剂,而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
61.下列消毒剂中,属于低效消毒剂的是
A.戊二醛B.乙醇C.来苏儿D.碘酊E.臭氧
答案:
C
解析:
碘酊、臭氧和乙醇属中效消毒剂,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而来苏儿属低效消毒剂。
62.能用于气体熏蒸的消毒剂是
A.季胺盐B.聚维酮碘(碘伏)C.过氧化氢D.过氧乙酸E.异丙醇
答案:
D
解析:
甲醛,过氧乙酸可用于空气熏蒸消毒。
63.戊二醛消毒最主要机制是
A.干扰、破坏细菌的酶系统B.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C.损伤细菌细胞膜
D.溶解细菌线粒体E.先损伤细菌细胞膜,再破坏细菌的酶系统
答案:
B
解析:
戊二醛杀菌作用,主要是凝固细菌蛋白质。
64.消毒剂浓度是指
A.消毒剂中起主要消毒作用成分的含量B.消毒剂中所有成分的含量
C.消毒剂中起主要消毒作用成分在其他成分中的含量D.消毒剂中稳定剂浓度的含量
E.消毒剂中起主要消毒作用的有效成分含量
答案:
E
解析:
所谓消毒剂浓度是指能起杀菌作用成分的有效浓度。
65.含氯消毒剂最大的弱点是
A.杀菌效果差B.不能用于物表消毒C.稳定性差D.水溶性差E.不能用于水消毒
答案:
C
解析:
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快、好,但水溶性不稳定,易分解,有效期短。
66.下列可降低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的因素是
A.pH降低B.有机物的存在C.碘D.醇E.铜离子
答案:
B
解析:
含氯消毒剂杀菌,pH值越低,效果越好,有机物存在可消耗有效氯而影响杀菌作用。
67.含氯消毒剂不能用于哪方面消毒
A.餐具消毒B.水消毒C.地面消毒D.皮肤、黏膜消毒E.物表消毒
答案:
D
解析:
氯对人皮肤、黏膜有伤害作用。
68.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消毒剂属于
A.高效消毒剂B.中效消毒剂C.低效消毒剂D.一个是高效消毒、一个是中效消毒剂
E.一个是中效消毒剂,一个是低效消毒剂
答案:
A
解析: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一般均属于高效消毒剂。
69.过氧化氢消毒使用液不适合应用于下列哪种消毒处理
A.塑料用品B.饮水C.室内空气气雾消毒D.手术刀片E.外科清洗伤口
答案:
D
解析:
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
70.我国卫生部规定大气中臭氧最高允许浓度为
A.0.3mg/m3B.0.5mg/m3C.3.0mg/m3D.5.0mg/m3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