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7640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r.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r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四大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用于净水

C.蒸馏水获取淡水D.以大米为原料酿酒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添加酒精

C.

倾倒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

3.“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6.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是

A.水为什么总往低处流B.水分子的微观结构

C.水由什么元素组成D.水能否变成其他物质

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8.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需均匀混合

D.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

11.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8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1

2

2

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B.表中待测值应为5

C.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

8D.物质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3.“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生成物中有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

2

14.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iO2+4HF=X↑+2H2O,则物质X为(  )

A.SiOB.O2C.SiF4D.SiF

15.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尼古丁是混合物

B.尼古丁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

C.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4∶2

1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1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6C.+4D.+7

18.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  )

A.①②④⑤B.①③⑤C.④D.②④

19.下列化学式书写、读法均正确的是(  )

A.KCO3碳酸钾B.Fe(OH)2氢氧化铁C.MgCl2氯化镁D.NH4Cl氯化氨

20.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的正确读法是(  )

A.氯酸钾分子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

B.2个氯酸钾等于2个氯化钾加上3个氧分子

C.2份质量的氯酸钾能生成2份质量的氯化钾和3份质量的氧气

D.氯酸钾在催化剂作用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

22.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1)2

中前面的“2”表示_____;右上角的“2”表示_____;

(2)3H2O中右下角的“2”表示_____。

23.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填字母)。

(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钠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3)D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_____。

(4)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

24.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为检验此时的清水是否是硬水,可以用________检验。

(3)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a、b两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三、科学探究题

25.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装置

(1)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_____(填:

“向右”、“向左”或“不”)偏转。

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_____。

(2)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_____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四、推断题

26.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试回答:

(1)分别写出A、B、C、D、E的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A→B_____;B→E_____;D→E_____。

五、实验题

27.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图中②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该装置还应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和_____。

若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_____。

(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则制备甲烷的装置是_____,若用如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端导入(选填“a”或“b”)。

若用G装置来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端导入(选填“c”或“d”)。

六、计算题

28.某补钙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小易对该补钙剂十分感兴趣,取10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刚好完全反应(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7.8g,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_____g。

(2)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B、活性炭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蒸馏水获取淡水,属于物理性质;

D、以大米为原料酿酒,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

D。

2.B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不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用漏斗添加,酒精瓶塞倒放,故B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倾斜,故C不正确;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不正确。

故选B。

3.D

【详解】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A、减少使用含碳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B、温室效应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低碳生活”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止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C、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新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

D、“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不是碳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4.A

【解析】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是碳的两种不同单质,正确;B.石墨是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错误;C.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错误;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选项A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B错误;

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因此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选项C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加热到红热,不会发出白光,选项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水为什么总往低处流属于物理学研究领域,故A正确;

B、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属于研究物质的结构,属于化学领域,故B错误;

C、水由什么元素组成属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领域,故C错误;

D、水能否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属于化学领域,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选择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7.B

【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

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

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详解】

A、使用红磷的量必须足量,才能将密封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故选项正确;

B、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气体,不可以代替红磷,故选项错误;

C、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应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故选项正确;

D、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可以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用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故选项正确.故选B。

8.A

【分析】

根据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分析。

【详解】

A、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当碳粉过量时可能会产生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网罩的作用是提高温度,故选项正确;C、为使反应充分,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故选项正确;D、木炭粉末与CuO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故选A。

9.A

【分析】

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首先应为纯净物,从微观角度看,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且该分子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符合以上条件的图示的物质是化合物.

【详解】

A、图中五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每个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所构成,是化合物的分子,故A正确;

B、图中所示的三种物质分子,所示物质不是纯净物;故B不正确;

C、图中所示物质是同一种原子构成的,只有一种原子;故C不正确;

D、图中所示的六个分子中只含有一种相同的原子,不是化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

10.B

【详解】

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NaNO2、Na2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故选项A不正确;

B、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B正确;

C、NaNO2、Na2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故C不正确;

D、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由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故选B。

12.C

【分析】

根据表中物质的质量可知,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则d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c的质量减少8g,则c是反应物,b的质量增加11g,则b是生成物,再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则a应为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g。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a和c反应生成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则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因b质量增加11g,c质量减少8g,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质量减少3g,则待测值为8-3=5,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及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物质a与b变化的质量比为3:

11,说法错误的、;

D、因d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说法正确。

故选:

C。

13.D

【分析】

消除干扰微粒得如图:

 

【详解】

A、反应前后,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此说法正确.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只是重新组合,故说法正确.

C、从图示看出,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此说法正确.

D、由分析知,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故此说法错误.故选D。

14.C

【解析】

反应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2,4,4,生成物中硅、氧、氢、氟元素的原子个数为0,2,4,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SiF4,故选C。

15.C

【详解】

A、尼古丁是由尼古丁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A错误;

B、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的,选项B错误;

C、根据尼古丁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C正确;

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0)∶(1×14)∶(16×2)≠10∶14∶2,选项D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错误;B.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错误;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雨水呈酸性,但不是酸雨,酸雨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导致的,错误。

故选B。

17.B

【解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2)×4=0,则x=+6价。

故选B。

点睛:

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解题关键。

18.C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两个可能变是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

两个一定变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故选C。

19.C

【分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方法是:

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

A、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应为K2CO3,选项A错误;

B、Fe(OH)2中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铁元素显+2价,因此Fe(OH)2是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不是氢氧化铁,选项B错误;

C、镁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选项C正确;

D、NH4Cl的名称是氯化铵,不是氯化氨,选项D错误。

故选C。

20.D

【详解】

A、氯酸钾是由钾离子与氯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酸钾分子,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选项A错误;

B、物质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说2个氯酸钾、2个氯化钾,选项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选项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选项D正确。

故选D。

21.He2OH-

H2O

【详解】

(1)氦气是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

(2)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3)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3=0,解得x=+4。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22.2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详解】

(1)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SO42-中前面的“2”表示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2,标在原子团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带电的原子团)所带的电荷数,故右上角“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2)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3H2O中右下角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23.1123.0F质子数不同NaClNa+DF

【详解】

(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对原子质量是23.0。

氯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结构示意图是F。

(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钠元素、氯元素组成化合物为氯化钠,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

(3)D粒子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所表示的粒子是钠离子,其符号为Na+。

(4)最外层电子数为2(只有一层)、8,则达到稳定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DF。

24.使悬浮性杂质沉降吸附肥皂水氢气2:

12H2O

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

(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悬浮性杂质沉降;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为检验此时的清水是否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生成的气体较少是氧气,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2:

1;由此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5.白烟不缓冲压强,防止胶塞冲出浅绿

密闭

【详解】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变大,之后温度降低,由于消耗了氧气,气球变小,待冷却至室温时由于质量不变,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缓冲压强,防止胶塞冲出;

故填:

白烟;不;缓冲压强,防止胶塞冲出

(2)在乙同学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故填:

浅绿;Fe+CuSO4=Cu+FeSO4

(3)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故填:

密闭

26.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钙二氧化碳

(或

【分析】

由图示可获知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A是一种固体,和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物质B和E,而B和E又可相互转换,且E能和水、氢氧化钙反应,由此可知A是碳,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D是碳酸钙,C是碳酸。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为碳;B为一氧化碳;C为碳酸;D为碳酸钙;E为二氧化碳;

(2)已知A是碳,B是一氧化碳,A→B的反应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B→E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

D是碳酸钙,E是二氧化碳,D→E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或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点睛】

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反应特征,先确定能确定的,再根据相互转换关系将未知的物质推理出来,最后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转换关系,是做本题的突破口。

27.锥形瓶集气瓶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可交换顺序)关闭活塞AD或AFbc

【详解】

(1)根据图示,仪器①名称为锥形瓶,仪器②名称为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做发生装置;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在反应过程中,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关闭活塞,因为关闭活塞后,气体不能导出,所以气压增大,液体的液面下降,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