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741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09-2010年度水利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施工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年一月十九日

1.施工规划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本项目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发包人的有效法律文件。

1.1.2国家及行业现行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主要有: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1996)(试行)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SDJ249.1-88)(试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I75-92)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1.1.3我公司依据ISO9001:

2000标准编制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汇编》。

1.1.4现场踏勘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指导思想

1.2.1以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发包人对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的要求为前提。

1.2.2以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资源配置,各项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经济性为关键。

把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建立在科学可靠的技术基础上。

1.2.3以“高”、“精”、“新”、“严”为准则。

即在施工项目管理上力求“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在施工方案上精益求精;在施工工艺上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在施工措施上“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明纪律”。

1.3对本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1.3.1本工程的特点

在对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后,我们认为本工程有以下特点:

1.工程的重要性

本工程为国家投资水利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项目,主要承担项目区内的交通任务。

对于项目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工程的复杂性

本工程是14个乡的桥涵建设,牵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有平板桥及涵管桥工程,因此施工难度比较大。

3.施工的不均衡性

在施工期土地平整项目受冬季影响较大,天气较冷,施工强度相对较高,因此难以在时间上做到均衡施工。

1.3.2施工的关键点

1.由于本工程主要是村庄新建桥涵,在施工中必须考虑对交通和影响。

1.4项目管理目标

工程开工以后,我项目部将响应招标文件合同的全部条款,汲取类似工程管理的成功经验,集中精兵强将,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秉承“抓管理增效益,聚人才创业绩”的经营宗旨,确保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1.4.1工期目标

2010年1月25日开工,2010年4月24日前完成全部工程,总日历天数为90天。

1.4.2质量目标

以满足业主的需求为关注焦点,严格执行“三检”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4.3安全目标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杜绝伤亡及重伤事故,轻伤事故不超过3%。

1.4.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宿州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综合考评优良等级目标,并达到主管部门规定的安全文明工地目标。

1.4.5环境保护

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的要求,做到水土不流失,不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2.1工程概况

&****2009-2010年度水利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本次招标项目内容为14个乡的桥涵工程.

2.2编制说明:

我公司认真研究了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明确了指导思想,据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别对工程施工条件、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进度、工程施工方案、闸门及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投入、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措施以及主要材料、劳动力、设备计划、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3合同项目及工作范围

2.3.1本合同承包方应完成的工程范围为&****2009-2010年度水利兴修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具体工程项目包括:

14个乡的桥涵工程。

2.3.2本合同承包方应完成的施工临时工程项目.

3.项目管理机构

3.1项目组织机构

为全面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我项目部将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选调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成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管理层,开展目标管理,由项目经理代表公司法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经济效益等全面负责。

4.施工现场的规划与总平面布置

4.1总体布置原则

以既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又符合创建文明建设工地为前提,充分利用现有对外交通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本工程规模、特点、施工方案、工期、造价等因素,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规划生产、生活区、场内交通、供水供电,仓库料场等。

4.2施工临时设施场区选定

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地形地貌,按照办公、生活区与施工生产区相对分开的要求,经综合分析评审确定,施工临时设施场区主要布置在交通便利工程量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项目部就近设置于附近村庄内。

4.3临时设施方案

4.3.1场内道路

根据招标文件介绍和现场踏勘,本工程项目区现有四通八达的机耕路,多为土质结构,进入现场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本工程的道路修筑项目,拟先将场内干道结合规划道路,尽可能修通至各施工作业面、料场、加工场区及办公生活区,以方便各处建筑物施工进料等,以便雨天通行。

4.3.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主要考虑自发电,照明用电就近从附近的村庄接入。

工地备1台30KW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施工之需。

4.3.3施工用水

生活用水采用在现场打10m深压水井解决,施工用水直接取自附近沟塘。

4.3.4交通与通讯

项目部配备面包车2部,安装程控电话1部,配移动电话6部。

4.3.5办公、生活及生产房屋

1.施工管理用房

项目部及各施工队办公用房主要考虑租用民房,项目部拟设置在工程量相对较大的黄岗村,施工队根据方便管理的原则,就近租用民房。

项目部根据科室的设置情况,共需施工管理用房14间,210m2。

其中项目经理1间,项目总工1间,四科一室5间,各施工队办公用房各1间,会议室3间。

2.生活及福利用房

生活用房采用租用及搭架结合的方式。

土方、道路及衬砌可采取就近租用民房,建筑物可就近搭建。

施工高峰期人数约75人,人均按3.5m2左右计算,职工宿舍共17间255m2;食堂4间60m2;医务室、急救站各1间30m2,总计345m2。

3.生产用房

生产用房主要包括发电房、仓库、机修房、试验室、操作车间等,共16间,计240m2。

其中配发电房2间,加工车间4间,器材库2间,水泥仓库4间,机修房2间,试验室2间。

4.临时房屋及围墙结构

临时房屋均采用复合板墙、石棉瓦顶(油毡防水层)搭建,地面采用30mm厚细石混凝土地面;围墙采用彩钢板围墙,计200m。

4.3.6环境保护设施、消防系统

办公、生活区废水及施工区生产废水的排放,沿场区周围开挖明沟、沉淀池,经沉淀池处理后引排至居民区附近河内;生活区设置垃圾回收点,集中回收处理,弃料可根据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堆放。

施工场区应按规定布置消防器材。

油料库远离生活区,并配备足够的干粉灭火器和15m3的砂箱,仓库、木工加工棚和生活区也应备置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

5.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5.1建筑物工程施工

本工程主要包括拟建桥、涵等建筑物,涉及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工程、砌石工程、涵管安装等。

5.1.1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主要包括建筑物基坑开挖土方。

根据土方工程量和进度计划安排,拟采用1台0.5m3的挖掘机配1台推土机施工。

1、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建筑物位置、边坡坡度、工作面宽度、平台设置、实际地面高程等,绘制基坑开挖图。

根据本工程特性,为保证边坡稳定,临时边坡按1:

2.0进行放坡,永久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沿建筑物周边预留3.0m的工作面,以利施工和排水明沟布置;

(2)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地下水位始终降至不小于开挖面以下0.5m,最终保持地下水位不小于设计基面以下0.5m左右,以防基底土层被扰动。

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基坑开挖图,在拟建建筑物周围撒出基坑开挖边线,并设置测量控制桩,便于随时恢复开挖边线

(2)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沿基坑开挖线,从高处开始分层进行,同时加强排水工作。

当开挖土方接近设计基地高程时,在基面以上预留30~50cm保护层,待基础垫层施工前采取人工进行开挖、修整,人工开挖土方采用双胶轮车运输至作业面外,再机械装运出坑。

5.1.2土方填筑

土方填筑采取机械配合人工进行填筑,填筑应分层进行填筑和夯实,人工铺填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机械回填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

1.土方填筑施工方法

建筑物周围回填土采用推土机运土,人工分层上土,蛙式打夯机夯实。

2.施工技术措施

(1)土方填筑必须在基础处理、隐蔽工程和基坑清理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验收合格后及时填筑,以防地下水渗入。

(2)根据填筑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压实方法,确保回填土方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物周边的回填土用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压密实。

压实后的干密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3)土方填筑应采用接近最优含水量的土料,且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如果超出,应采取翻晒等措施,使其含水量满足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4)如填土出现“弹簧”、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力破坏现象时,应局部挖除,并经监理单位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及土块粒径。

人工夯实每层不超过20cm,土块粒径不大于5cm;机械压实每层不超过30cm,土块粒径不大于8cm;每层压实后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筑上层土料。

(6)出于气候、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工作面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必须仔细清理,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土,并作记录备查。

5.1.3砌石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桥台及基础砌筑采用浆砌石施工。

1、选材与备料

(1)碎石垫层所用级配应合理,粒径、硬度、抗冻性应符合要求,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颗粒小于0.1mm的含量不大于3~5%,片状或针状碎石不得用于垫层。

(2)石料应为强度大,不小于200×98KPa,且耐风化,吸水率小,比重大,具有较好的抗蚀性,组织细密,无明显层次。

石料形状大致方正,具有三个平面,并两个面大致平行,无尖角棱,长轴为25~60cm,高、宽各为30cm,单块重量不得小于30kg,以50kg以上二人抬运为宜。

2、干砌块石

(1)干砌块石所用石料不得使用一边厚一边薄和石块边口很薄而未修整掉的石料,块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15cm。

用于塞缝的片石用量不宜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

(2)铺砌干砌块石之前应按所要求的坡度修整边坡,每隔3m用测绳和木桩定出外形,保证铺砌平整、坡度均匀。

凹陷处应回填并充分压实。

(3)砌石应从坡脚开始,向上分段铺砌。

块石应垂直于坡度铺砌,除非块石最大尺寸大于所规定的砌体厚度,块石的最大尺寸要与坡面垂直。

(4)在整个厚度方向或砌体采用单层块石时,块石应错缝铺砌,相邻块石间的所有空隙应用尺寸合适的碎石填满或用铁钎嵌入碎石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