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963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docx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的备抵法

和直接冲销法的优缺点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企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在日益加剧,赊销这种商业信用的存在一方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即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

而应收账款有可能不能收回,便会形成坏账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坏账损失的处理问题目前已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坏账损失的处理中主要的核算方法为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

本文主要对以上两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究,希冀能以合理的处理方法减少坏账损失。

关键词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直接冲销法,备抵法

 

目 录

 

 

绪 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竞争越加激烈化、全球化,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就要不断地开拓新市场。

制定和采取新的销售政策,赊销商品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采用。

这种销售方式在多数情况下能起到促销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销售量,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利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隐患。

赊销,虽是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促销手段,但有的货款收不回来,便形成坏账损失。

对于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及有效的选择就是本文即将论述的问题。

 

-

一、坏账损失的概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生存必然采取赊销的手段,而赊销会形成应收账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坏帐损失。

一些企业因定位不准,经营不善,管理不利等原因被市场淘汰而倒闭破产。

那么,另一些与之有经济往来的企业发生坏账的机率也越来越大。

(一)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形成的债权。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日益发达,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越开越多,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极其重要。

但是应收账款的增多,也不可避免的使得企业的坏账损失增加。

核算坏账损失即是企业极为重要的会计工作。

本文即将阐述核算坏账方法的利弊。

(二)坏账损失及确认

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因债务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这种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就是坏账。

坏账造成的损失就是坏账损失。

对于坏账损失的确认《企业财务通则》对其做了明确的规定:

确认为坏账损失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债务人破产,依照破产清算程序进行清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部分。

2、债务人死亡,即无财产可供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不能收回的。

3、因债务人逾期为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对于这一规定我认为也有不足的地方。

对第三点中提到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的应确认为坏账损失。

但对于有的企业已确认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但期限未达到三年的。

我们仍可将其确认为坏账损失。

不必等到三年后才确认。

如由于无效的经济合同或某些欺诈行为导致企业的债务无法收回的可不必等到三年,即可确认为损失。

二、核算坏账损失的方法

因为不同的所有制企业及追求不同的企业经营者,对坏账损失的认识也不一样。

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追求的往往是个人政绩和表面效益,导致很少报有坏账损失,经营者就在任期期间减少对坏账的处置,导致企业坏账长年累月地沉积在企业的财务账面上。

而对民营企业来说其对坏账的看法又不一样。

小股东们希望尽可能的降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来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在年末可以分得更多的红利,而对于大股东者来说希望增加坏账准备的计提,减少当年企业账面利润。

从而减少股东分红,侵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

对于其他小企业就希望坏账准备提的越多越好,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税收的交纳。

因此,坏账损失的合理核算是必要的。

坏账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

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

(一)直接冲销法

1、直接冲销法定义

指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一方面确认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费用,另一方面注销该笔应收账款。

2、直接冲销法的账务处理

在坏账确认期一次转销应收账款,借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贷记“应收账款”。

如果冲销的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那么收回款项的同时应借记“应收账款”,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并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如:

(1)某企业2010年9月10日确认并核销了甲公司欠款20000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20000

贷:

应收账款—甲公司20000

(2)2010年11月25日,已核销的甲公司欠款中的10000元又收回。

借:

应收账款—甲公司100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10000

同时:

借:

银行存款10000

贷:

应收账款—甲公司10000

(二)备抵法

1、备抵法定义

按期计提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确认某一应收账款为坏账时,注销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的金额。

2、备抵法的账务处理

企业运用备抵法的账务处理主要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来计算的。

即根据年末“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再加上年末“预收账款”账户所属各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作为应收账款余额。

对各期的“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都要进行调整。

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收回已冲销的坏账准备时:

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如:

某企业2008年末应提坏账准备金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2009年6月甲公司发生坏账6000元,年末应提坏账准备金的“应收账款”余额为650000元,2010年10月,上年已冲销的坏账其中又收回甲公司3000元,年末应提坏账准备金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60000元。

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为1%。

其会计分录为

(1)2008年末提取坏账准备金(500000×1%=5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5000

贷:

坏账准备5000

(2)2009年6月核销坏账损失

借:

坏账准备6000

贷:

应收账款—甲6000

(3)2009年末提取坏账准备金(650000×1%+1000=75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7500

贷:

坏账准备7500

(4)2010年上年已核销的又收回3000元

借:

应收账款—甲 3000

贷:

坏账准备3000

借:

银行存款3000

贷:

应收账款—甲3000

(5)2010年末提取坏账准备金(760000×1%-9500=-1900)

借:

坏账准备1900

贷:

资产减值损失——坏账损失1900

三、直接冲销法优缺点

(一)优点

账务处理、易操作

由直接冲销法的账务处理程序可见,其只有注销核算和已注销收回的核算。

并且,发生坏账时,只需一笔分录即可反应。

因此,其账务处理简单,实用,会计人员不易出错。

(二)缺点

1、不符合权责发生制、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

在这种方法下,坏账发生时直接接入当期费用。

确认坏账没有与企业赊销业务相联系。

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与坏账损失确认时间不一致。

2、虚增企业利润

这种方法在坏账未发生前不做处理,导致企业发生大量的陈账、呆帐、长年挂账得不到处理,虚增了企业利润,夸大了前期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实现价值。

四、备抵法优缺点

(一)优点

1、备抵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应以收入和费用发生时就确认和计量,配比原则是指当期的收入与其向对应的成本费用相配合,所以企业赊销商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没有赊销就没有坏账损失。

因此,在收入确认的同时,就应该确认与之相配比的成本、费用。

2、备抵法符合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尽可能的不夸大资产、权益,尽可能不少算成本费用。

因此备抵法在估计坏账损失,预提坏账准备将其计入费用作到不低估费用。

同时发生坏账时,将其冲减“应收账款”,计算出应收账款净额,从而做到不高估资产进而防止企业虚增利润。

3、备抵法加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可靠性

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净额这一项也是用应收账款余额中扣除预期无法收回的部分,剩余的作为期末的应收账款。

因此资产负债表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企业的状态。

从而也使报表使用者能更清楚真实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而企业的经营成果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给使用者的。

利润总额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指标。

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即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最终财务成果。

备抵法下采用预提方式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在当期计入费用。

避免了由于坏账损失确认时才计入费用,冲减应收账款而造成当年的利润猛减,使企业的利润额产生较大波动。

也避免了报表使用者在阅读报表时对企业产生怀疑从而降低信任度。

因此采用备抵法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宏观上讲也保证了国家税收收入的平衡稳定。

(二)缺点

由以上所述,可见,备抵法核算手续繁琐,核算内容较直接冲销法多了坏账计提等,同时,核算的金额比较麻烦,易出错。

因此,备抵法对于会计人员的学识、经验要求较高。

五、直接冲销法和备抵法比较

直接冲销法

备抵法

定义

即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损失直接从应收账款中核销,同时将损失额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即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账户,当坏账实际发生时,冲销坏账准备账户

优点

账务处理比较简单,实用,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只作一笔分录即可反映

把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而引起的损失列作各发生期的费用,使收入和费用配比,应收账款按估计的可变现数额计价,能消除报表中虚列的应收账款,反映真实的财务情况

缺点

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与费用不能正确配比,虚计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

账务处理较繁,每期都要提列坏账准备,发生坏账时再予以反映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必须采用备抵法核销发生的坏账。

由上文论述可知,直接冲销法虽简单易行,但违背了诸多会计原则。

备抵法虽弥补了直接冲销法的缺点,但是自身操作繁琐,易出错。

所以,两种核算方法皆有利有弊。

我们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才能使企业的核算做到最好,坏账的损失最小。

结 论

由上文所论述到的,我国会计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会计已由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逐渐发展成以货币单位来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

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到,企业感觉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商业信用的产生使赊销成为企业竞争的宠物。

由于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是导致坏账损失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之际,各种经济立法尚不健全,企业的“三角债”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棘手问题,坏账损失已呈上升趋势。

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正确合适的坏账核算处理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应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收不回来的机会,减少坏账损失,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益率,增强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炳梅 浅谈坏账损失的两种方法及其优缺点【J】.中国卫生经济,2003.11.

【2】林昭强对计提坏账准备的思考【J】.广东审计,2003.11

【3】许立新坏账准备相关问题探讨[【J】.乡镇经济,2000

【4】赵斐,周肖荣.论应收账款的管理【J】.安徽财会.2003.11

【5】李翠萍.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