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553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彭州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初稿)

一、“十一五”期间彭州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成就

1、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在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彭州市紧紧围绕“一二二一”发展思路,以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着力挖掘整合旅游资源、调整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充实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创新策划旅游宣传策略、促销开拓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旅游主要经济指标逐年增长,旅游产业在彭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强,逐步发展成为较快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在地方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步显现。

2007年,彭州市旅游人数就达到23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3.5%和31.4%。

由于受5·12地震的影响,2008年、2009年两项指标均有下滑,不过“十一五”期间,彭州市累计接待旅游人数仍达到805万人(次),累计旅游收入达到16.65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XX%和XX%。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在灾前,彭州市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齐全度和档次都较低,主导性景区交通便捷性差、可达性弱,旅游产品未成体系。

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北部,旅游通达性较差。

灾后重建过程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福建援建帮助下,彭州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川西旅游环线、温彭公路、成德大道、濛三公路、83条农村公路以及309公里的安置点外连道路都已启动建设。

截止到2010年底,彭州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75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49公里,高等级公路31公里。

此外,彭州市还着手实施10个旅游集镇综合开发工作,通过完善场镇基础设施、改善场镇形象、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推进农民集中等措施,各场镇新型社区面貌雏形初具,已形成了以白鹿法式风情小镇为典型的一批特色场镇。

3、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5·12地震发生后,彭州市旅游基础设施遭受重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彭州市在大力开展灾后重建基础上,狠抓旅游项目,把引进大型酒店、改造农家乐和提档升级乡村旅游作为彭州市旅游重建攻坚克难的突破口。

重点推进了龙门山休闲旅游区(地震遗址公园)、葛仙山镇农业主题公园、“白鹿欧洲风情小镇”、宝山印象等旅游项目,加强宣传和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投资者和游客的信心。

完成了成都置信80亿巨资打造仙林谷乡国际山地度假区项目、磁峰莲花湖银杏生态科技产业园旅游开发项目、九峰山景区项目、升华台商务酒店招商项目和白鹿法式浪漫风情小镇等项目。

4、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十一五”期间彭州市以“打造田园休闲之谷”为主线,以“成都乡村旅游节”为背景,认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扩大了与国内外旅游界的交流合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已成为成都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参与地区。

如:

蔬博会、彭州市国际牡丹花会、葛仙山田园赏花节、敖平风筝节、小鱼洞春笋节、海窝子古街开街、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踩街仪式、第三届国际美食节等。

5、乡村旅游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特别是“5·12”地震发生后,市委、市政府指示要充分利用好灾后重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灾前彭州市农家乐发展三大成果,大力发展乡村酒店和星级农家乐,并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度假酒店恢复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帮扶乡村度假酒店活动的意见》两个专门文件;同时,积极组织“熊猫驿站”的创建工作。

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级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乡村度假酒店发展促进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

目前彭州市恢复和新发展的乡村酒店总数达到102家。

此外,彭州市还加大了“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主要交通干线、城乡结合部的“农家乐”旅游培检工作,“以点带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旅游市场开发的有机结合。

大力开发反映百姓生活、各具特色,包含民居、农事、饮食、服饰、娱乐、节庆和风俗等内容的旅游产品,促进“农家乐”旅游的规范健康发展。

重点推出农村生态体验游、消夏避暑度假游和“一镇一节”活动,完成了彭州市50个旅游特色村和100家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

目前,彭州市恢复营业的农家乐有150家,星级农家乐已达30家。

6、旅游营销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彭州市采取重点突破、整合营销、区域合作等方式,使彭州市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利用各种宣传营销平台,主要以电视报道为重点,网络信息为辅助,构建立体宣传模式。

在四川省、成都市电视台、四川新闻网、四川旅游信息中心、成都旅游门户网等媒体上对彭州市节会、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美食旅游、民居旅游、地震遗址游等进行宣传报道;在周边城市电视台、报纸对彭州市旅游进行宣传;积极向《中国旅游报》等旅游报刊报送彭州市旅游重要信息;与四川卫视《吃八方》栏目合作,拍摄彭州市好吃、好耍专题宣传节目。

同时,彭州市还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优化并推出彭州市灾后重建川西民居一日游、二日游线路,积极向外宣传彭州市旅游资源,展现灾后新形象。

7、行业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彭州市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30号令《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和成都市旅游局《关于加强全市旅游管理属地化的意见》的要求加强旅行社服务网点管理工作,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全市登记备案旅行社服务网点XX家,登记备案率达XX%。

逐步完善彭州市旅游信息网、彭州市旅游网功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的介绍,游客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彭州市旅游的基本信息,从而安排自己的旅游行程,构建了良好的网络宣传平台。

加大旅游执法工作和强化旅游安全管理。

专门针对“春节”、“五·一”等重点节假日和丹景山、白鹿旅游小镇等重点区域开展旅游综合执法工作。

同时,与各涉旅单位签订了《旅游安全责任书》,开展重点节假日节前旅游安全检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游客的利益和人身安全。

(二)问题

1、旅游产业规模仍然较小

彭州市素有“天府金盆宝地”之誉,区内“六山一水三分坝”,山丘坝俱全。

彭州市地处古蜀文明的原始核心地带,有着4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有“五教汇聚之地”和“七佛圣地”之称。

还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龙门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等四大国家级品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但是,2010年彭州市旅游产业总产值仅为XX亿元,与彭州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数量和等级不相匹配,旅游产业对彭州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2、缺少精品景区

目前,全市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几大景区,如白鹿中法风情小镇、宝山印象、龙门水城、湔江国家湿地公园、葛仙山、丹景山,还没有一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全市旅游景区产品开发还比较粗糙,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够,缺少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精品景区。

3、旅游开发建设资金缺乏

目前彭州市的旅游开发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由于年度资金有限,大部分用于旅游规划、节庆活动、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方面。

缺乏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旅游项目引导、线路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等硬性支出方面,使旅游发展在争取外来投资项目、争取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缺少配套资金的杠杆。

4、旅游商品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彭州市作为成都市规划建设旅游商品制造产业园之一,但是目前彭州市的旅游商品还比较单一,仅有桂陶、百瑞食品、天彭酒业、

香花醋等8家企业为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三大体系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5、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彭州市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只有极少数接受过旅游专业教育和培训,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

缺乏高素质旅游人才,景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二、“十二五”期间彭州市旅游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1、我国旅游业将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攻坚时期。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旅游业已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二五”期间,随着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国民经济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大拉动,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国内旅游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迈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2、四川省“十二五”大力发展旅游业

四川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打造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区为精品旅游区。

3、成都市重点打造龙门山国际山地旅游区

成都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构建成都平原文化旅游功能区、龙门山国际山地度假旅游功能区等。

此外,成都市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以“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推动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天府新区建设。

打造龙门山生态旅游带,加快启动和建设湔江国家湿地公园、白鹿法式风情小镇等一批旅游产业化项目。

(二)面临的挑战

1、“5·12”汶川地震对旅游开发的影响

彭州市是“5·12”汶川地震成都市的三个地震重灾区之一,龙门山银厂沟景区、回龙沟景区被完全破坏,丹景山、小渔洞等9处景区严重受损。

因此,在开发这些景区时,必须要考虑地震对景区地质结构的破坏,考虑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宜对地震核心景区进行深度开发。

2、周边地区竞争的挑战

彭州市周边的都江堰、郫县和广汉等县区在旅游资源上优于彭州市,而旅游产品开发趋同,面对的客源市场相近,这些区县的旅游产品和彭州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目标与战略布局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彭州市旅游业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龙门山功能区的建立、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围绕“四二一一”发展战略,突出“山地探险,河谷游憩,宗教朝圣,田园休闲”四大主题,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完善旅游交通和信息网络系统,构建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十大旅游项目,融入大成都旅游经济板块。

(二)“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彭州市将新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新建3星级标准以上旅游饭店4家,新发展等级旅行社4家,新创建星级农家乐40家,新创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6个。

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配套初步完备,形成6条较为成熟的特色旅游线路产品体系。

到2015年,全市实现接待游客435万人次,年均增长16%;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努力将彭州市建设成为生态休闲旅游强市、“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山水地质奇观与河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见表1)。

2、分期目标

——近期目标。

2011年——2012年,以“旅游目的地建设年”为主题,全面启动旅游目的地建设工作,以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全面提升市内主要旅游景区,重点完成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小镇一期、宝山印象等项目打造,同时启动旅游城镇及旅游通道建设。

——中期目标。

2013年——2014年,以“特色旅游城市(镇)建设年”为主题,重点建设1个旅游中心城市、9个特色旅游小镇,形成一批特色旅游集镇,到2014年底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同时,完成龙门水城、中国紧急救援·航天科技城、葛仙山、丹景山、旅游商品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远期目标。

2015年,以“旅游网络建设年”为主题,重点完善彭州市旅游交通网络及信息网络,构建无障碍旅游通道与信息通道。

优化、美化现有旅游通道,建设彭州市景区旅游信息平台。

旅游中心城市与旅游特色小镇功能进一步优化,形成完善的彭州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并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旅游目的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业发展应强化和突出产业布局,形成“1139”(即一极、一轴、三区、九镇)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极即建立一个旅游中心城市;一轴即湔江河谷旅游经济轴;三区即山地休闲度假区、文化观光体验区、都市农业休闲区;九镇即龙门山镇、小鱼洞镇、通济镇、白鹿镇、磁峰镇、新兴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三界镇等九个集镇,把这九个场镇打造为特色旅游小镇,区域内的重要旅游节点。

一个旅游中心城市。

以彭州市规划城区为核心,着力扩大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的辐射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网络,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品质、管理水平、文明素质、开放程度,发挥其在旅游产业中积聚融合、带动提升作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湔江河谷旅游经济轴。

以湔江流域为轴,依托湔江河两岸河滩荒地、河岸台地、山谷坡地和山中林地,打造沿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形成多个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特色旅游集镇。

山地休闲度假区。

依托龙门山脉彭州市段良好的山地生态资源,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高山徒步探险,中低山休闲度假,地质观光科考为主题,以九峰山景区项目、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湔江休闲度假区和仙林谷乡国际山地度假区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异、基础服务设施配套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山地休闲度假区。

文化观光体验区。

依托彭州市丰富的宗教文化、古蜀文化、牡丹文化、民俗文化、桂陶非遗文化、中法交融文化,以丹景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阳平观、桂陶文化体验区和海窝子古街等项目建设和改造升级为重点,以举办成都市国际牡丹花会、风筝节、古玩鉴赏节等节庆活动为平台,打造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产品丰富、服务设施一流的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文化体验观光区。

都市农业休闲区。

以彭州市建设中国西部天然生态蔬菜之乡、西部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为契机,以彭州市众多的特色农业园区、中国航空航天科技城等项目为重点,打造一个“城在田中”、“城田相融”、“园在城中”的都市农业休闲区。

四、“十二五”期间彭州市旅游业主要任务

(一)建设一个旅游中心城市

依托彭州市主城区打造和建设目的地体系的旅游中心城市,使市区成为彭州市旅游目的地体系区域内外交流的中心,对市外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辐射市内各旅游节点,将中远程旅游市场与市内的旅游目的地连接起来。

要强化彭州市主城区作为旅游中心城市的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彭州市主城区的旅游服务品质、管理水平、文明素质、开放程度,发挥中心城市在旅游产业中的积聚融合、带动提升作用,达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扩大对外交流的目的。

要着力完善彭州市城区内外部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体系,扩大旅游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的辐射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通道;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实施信息化建设,增强旅游咨询、旅游向导、配套服务和旅游综合管理功能;

要建设旅游信息中心、建立旅游信息港、旅游咨询中心和自助自驾旅游服务体系,建立旅游政务网应用服务体系与综合应用功能体系。

(二)建设五大旅游目的地

1、打造龙门山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其范围包括龙门山镇及其景区,以龙门山生态、地质奇观等特色,挖掘山地休闲文化、山地养生文化和山地科考及探险文化内涵,把龙门山打造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山水地质奇观与河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龙门山内主要景区建设应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环形景观大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游客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公共休息服务设施、标识标牌、安全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新建或改建星级宾馆、星级乡村度假酒店及其特色商业购物街区,完善龙门山镇、小鱼洞镇、通济镇和白鹿镇的旅游城镇化建设,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档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打造丹景山赏花听禅旅游目的地

其范围包括丹景山镇及丹景山风景区,以天彭牡丹景观及宗教文化为特色,挖掘丹景山的牡丹文化、宗教文化,建设和完善景区外部通道和内部交通,新建和重建景区内星级宾馆、接待中心设施,完善和提升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集花卉观赏、宗教朝拜、休闲度假、康体健身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打造白鹿中法风情小镇旅游目的地

其范围包括整个白鹿镇,以大爱文化为主题,挖掘白鹿中法传统风情,宣传地震科普知识,以中法传统风情小镇、上书院、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和白鹿镇小学地震遗址为重点,新建和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内外部旅游交通通道、标识标牌,将其打造成集中西文化融合、地震科普教育和河谷度假休闲的异域风情特色小镇。

4、打造三界镇航天科技城旅游目的地

其范围包括三界镇和中国航空航天科技城,以航天科技为主题,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

打通内外部旅游通道,完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对集镇主要通道进行绿化改造,核心街区、景区进行亮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健全旅游管理机制,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航天科技城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5、打造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目的地

其范围包括天彭、丽春、九尺、致和和濛阳等集镇,利用该区域内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积极发展川西旅游环线S106线沿线村镇的现代农业产业,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挖掘农耕文化、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利用工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

以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现代工业科技和航天科技博览等旅游活动为主题,打造彭州市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打造六条精品旅游线路

积极承接外部交通,优化内部交通,完善旅游标识,改善旅游通道周边环境,构建“两纵一横”主干道旅游交通体系,即以老彭白路、新彭白路东线为两条纵向交通主线,以川西旅游环线(S106)为横向交通主线。

外部交通方面,抓住龙门山镇到汶川、银厂沟到什邡、成绵高速复线(彭州市段)、成彭高速、兰成铁路、轻轨交通建设,大大改善彭州市交通条件,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为彭州市旅游景区融入全省重点旅游线路创造条件。

内部交通方面,新建或改造以下几条旅游通道,白鹿到龙门山镇、白鹿到敖平镇、丹景山镇到小夫路、桂花镇到丽春镇、天彭镇到濛阳镇和濛阳镇到三界镇的道路。

根据上述旅游通道建设,结合旅游资源设置如下几条特色旅游线路:

1、山地探险之旅:

依托湔江国家湿地公园、龙门水城、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白鹿中法风情小镇、龙门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和景点资源。

建设龙门山镇到银厂沟,白鹿镇到银厂沟,通济镇到小鱼洞镇和到龙门山镇的环形旅游景观大道;重点是改造通济镇到龙门山镇段(彭白路)以及新兴镇到白鹿镇段(小夫路),新建白鹿到银厂沟段旅游公路,沿线实施景观化处理;加快湔江、白鹿河整治,还水于河;加快龙门水城、湔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完善龙门山国家风景名胜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和白鹿中法风情小镇等景区的内部景区专用道路;完善旅游通道服务设施,建设一级服务站和二级服务站;完善交通标识和景区指引标志、安全警示标志等。

2、五教寻踪之旅:

以龙兴寺、清真寺、碧城千手观音园、上书院、龙门寺、阳平观、三昧禅林、金华寺和法藏寺为主要景点。

该线路主打宗教文化,同时挖掘长寿文化、古蜀文化。

其重点旅游景区包括阿尔萨斯风情小镇、碧城千手观音园国际旅游度假区、九峰山景区、鱼凫古镇、海窝子古街、丹景山景区、三昧水景区、镇国寺景区等。

新建敖平镇到白鹿镇旅游通道,对新兴镇至磁峰镇再到桂花镇沿线公路以及S106沿线进行景观化处理,增设沿途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沿途标识牌建设。

3、乡村发现之旅:

以丹景山、通济、白鹿、龙门山、小鱼洞、新兴和磁峰等集镇为主。

充分利用各乡镇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具有相似旅游资源的乡镇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

各乡镇在打造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评定标准》以及《四川农家乐/乡村酒店标准》的要求,对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同时,要完善旅游集镇内部的旅游交通道路、服务设施、游客中心、标识标牌等建设。

4、商务精英之旅:

以宝山印象、天宝温泉、宝山温泉、宝山高尔夫练习场、置信仙林谷乡国际山地度假区和九峰山山地度假区为主要景点,为商务人士提供商务洽谈、度假休闲的福地。

5、工业考察之旅:

以石化基地、家纺工业园和中国航空紧急救援科技科技城为主打产品。

石化基地、家纺工业园等在建设过程中要植入旅游要素,道路沿线要景观化,绿地系统要按旅游的要求规划建设,配套游客中心,完善标识标牌等旅游服务设施系统。

6、农业观光之旅:

以玉圣生态园农业产业园、昌衡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区、隆丰镇中华蝴蝶园、大唐牡丹园和三界有机养生农庄为主线,让人们在体验农耕文化魅力的同时放松身心,收获健康与愉悦。

(四)建设九个特色旅游小镇

特色旅游小镇要与新农村建设联动开发。

注重挖掘现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村落,通过包装、整合后恢复其正宗、古朴、原始的生活场景、劳动工具、房屋建筑、服饰、礼仪、婚嫁节庆民间曲艺和风味小吃等。

保留原有的民族风貌,通过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把乡村中大片的农田、花卉树木林区、农舍、示范养殖基地,农业产业化园区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展以“生态农业家园”

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开发绿色、有机食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每个特色旅游小镇均按照各自旅游资源特点,发展相应的旅游主题,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错位发展,避免区域内同质化竞争。

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完善内外旅游交通道路系统、特色街区、旅游厕所和标识标牌等设施。

新兴镇,立足于蜀王文化和道教圣地阳平观,主打古蜀文化、道教养生文化体验主题。

磁峰镇,依托千年茶花树,定位“山水之灵、田园之美、花海之媚”,主打茶花文化,世外桃源。

通济镇,素有“三河七场”商品集散地之称,是彭州市进入龙门山的必经要道,地热资源丰富。

主打“温泉小镇”,次级旅游集散中心,高品位的休闲疗养基地。

白鹿镇,依托中法传统风情小镇,

上书院婚庆主题公园。

定位“中国第一爱恋之旅”,打造中法风情乡村休闲度假区。

龙门山镇,作为旅游名镇,依托龙门山,按照“一心两区三点”的“山水龙门、五彩乡村”思路,主攻高端品质的山地探险、滑雪度假区。

丹景山镇,丹景山是我国天彭牡丹的发源地,还有三昧水和镇国寺等宗教文化场所。

所以丹景山镇应以牡丹及宗教文化为主体,打造供游客进行花木观赏、度假休闲、朝圣、登山的特色旅游集镇。

小鱼洞镇,依托鱼凫古街、冷水鱼养殖基地、蟠龙谷猕猴桃种植园和小鱼洞断桥遗址为特色资源,打造“春挖笋、夏捉鱼、秋摘果、冬烤羊”,集休闲、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古蜀鱼文化风情旅游小镇。

葛仙山镇,依托“飞来峰”、罗氏庄园、法藏寺、永定老街、熙玉园和地震遗址等地质人文景观,以地质科考、乡村旅游为主题,打造科普休闲度假特色小镇。

三界镇,依托中国航空航天科技城,发展集航空航天体验、科普教育和航空博览于一体的“产城一体”新城区,成为成都市的卫星城。

(五)建全旅游商品体系

旅游商品开发和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