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4700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前言

“十一五”旅游规划实施以来,宜兴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旅游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旅游振兴”战略,经受了2007年太湖“水危机”、2008年雪灾、地震、金融危机、2009年H1N1流感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考验,克难攻坚,化危为机,不断完善旅游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旅游发展格局,围绕“中国陶都、生态宜兴”定位,努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亮点,取得了旅游经济再创新高、发展绩效超越历史的可喜成绩。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战略决策的关键时期,也是宜兴市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三足鼎立产业新格局,实现旅游产业向观光、度假、休闲综合性产业转变的重要时期。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及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十二五”纲要》的精神,结合宜兴旅游业发展实际,特编制《宜兴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规划》用全球视野、前瞻理念、科学方略谋划“十二五”宜兴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是“十二五”期间宜兴旅游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强化旅游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

《规划》的实施,将促进宜兴经济结构优化、文化建设加强、城市功能转换、生态环境改善,从而助推宜居宜游的生态宜兴、文脉厚重的文化宜兴、包容共生的和谐宜兴的建设,使宜兴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第一章  回顾“十一五”,旅游快速大发展

“十一五”期间,宜兴旅游业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坚持改革创新,致力整合资源与项目开发,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为重点,在优化资源整合、加大旅游投入、创新促销理念、改善服务功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快速、平稳、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地位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1、旅游经济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地位稳中有升

“十一五”期间,宜兴市旅游经济增长迅速,游客接待人数及旅游总收入均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年旅游接待人数从“十五”期末的301.82万人次上升到“十一五”期末的1091.2万人次,年均增长速度达29%;年旅游总收入从“十五”期末的30.11亿元上升到“十一五”期末的94.56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6%。

其中,国际游客由十五期末的2.78万人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5.4万人次,年均增长12.3%,国内游客由299万人次增至1085.8万人次,年均增长达到30%。

表1:

“十一五”期间历年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统计表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

375.0

477.6

645.4

850.1

1085.8

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

3.5

3.9

4.7

4.9

5.4

游客总数(万人次)

378.5

481.4

650.1

855.0

1091.2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57.0

70.0

94.2

国际旅游收入(亿元)

0.3

0.5

0.34

旅游总收入(亿元)

40.8

51.3

57.3

70.5

94.56

数据来源:

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提档升级成效显著,旅游产业主体日益强大

“十一五”期间,宜兴加快旅游产业主体建设,旅游饭店、景区提档升级成绩喜人。

饭店方面,涌现出第一批高星级酒店,结束了宜兴没有高星级酒店的历史。

其中,宜兴宾馆荣膺五星,宜兴大酒店、荆溪宾馆成功升“四星”。

锦江之星、汉庭、如家快捷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经济型酒店也在宜兴成功落户。

景区方面,竹海风景区、龙背山森林公园、团氿风景区在2006年,陶祖圣境在2008年分别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目前宜兴已经拥有五个4A级景区,4A级景区总数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

3、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旅游发展态势如火如荼

“十一五”期间,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新特点,竹海风景区三期、竹海国际会议中心、善卷洞风景区前洞及多家高星级酒店、城区旅游化改造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建成投运或开工建设,旅游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宜兴旅游产品门类,优化了宜兴旅游的空间布局,在较大程度上增强了宜兴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4、宣传促销务实有效,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制定“深度开发华东市场,积极开拓中远程市场”的市场战略,邀请百家新闻媒体、千家旅行社来宜考察,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国内一流媒体进行宣传,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展会、推介会。

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整体形象宣传、专题推介、节庆活动,使宜兴旅游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和提升,从而实现了宜兴游客接待量的逐年攀升。

6、行业管理不断强化,旅游业态运营规范有序

“十一五”期间,按照行业管理规范化和工作指导专业化要求,以开放的思路、创新的观念拓展行业服务与管理。

坚持不懈地抓招商引资,加强对拟建、在建旅游项目的动态管理与服务,组织或指导开发规划;积极主动指导饭店、景区的评星评A提升工作;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制定“农家乐”星级评定地方标准,开展生态(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创建工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和奖励资金;通过采取旅游推荐单位制度、规范旅游投诉程序、构建旅游服务诚信体系、创建平安景区和绿色饭店、加大旅游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规范各类旅游经营行为,提高全行业服务水平和旅游运行质量。

7、公共服务便利多样,旅游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宜兴旅游业在强调经济功能的同时,注重“民生”理念,突出旅游的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

通过成立旅游咨询中心、不断丰富旅游网,进一步完善旅游咨询功能,丰富服务内容,实现了行业展示和咨询服务功能的有效拓展。

此外,开通“旅游一卡通”,设置南京禄口机场“宜兴城市候机厅”,大大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出入宜兴。

当然,在“十一五”宜兴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发展旅游成为全社会共识,但具体到一个地区或行业部门,发展旅游的决心与干劲并不一致;产业投入不足,与周边地区相比,宜兴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宣传促销资金与行业发展扶持、引导资金明显不足;旅游景区量多规模小,缺少在市场上有强大吸引力的旗舰类精品景区;旅游产品结构仍显单一,产品体系尚未完善,旅游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发掘;旅游行业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缺乏有效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旅游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会商、决议;人才短缺现象日渐明显,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宜兴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把握新机遇,开创旅游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旅游业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市场格局的巨大变革。

宜兴旅游业应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面对可能出现的纷繁多变形势、区域竞争加剧等因素挑战,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加快推进宜兴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1、大力发展旅游的政策机遇

发展旅游是国家战略,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无锡及宜兴市政府也将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可以预见,随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必将为旅游发展在政策、环境以及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

2、旅游需求高涨的市场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服务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随着国家“国民休闲计划”的推广实施,国民生活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因而旅游作为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将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刚性需求;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流,世界经济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全球旅游发展重心的东移,中国经济、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加重,中国将引来更多的境外游客光顾。

境内外旅游需求的增长将给宜兴输出巨大的客源。

3、世博会带来的影响机遇

上海世博会对推动上海及长三角乃至全国旅游意义重大。

对于宜兴来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世博会催熟长三角区域旅游板块,长三角作为一个大的旅游目的地,宜兴和区域内的其他城市,对于境内外中远程市场都会有着同等的分享资格,为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需完全融入长三角,这是世博会影响宜兴旅游发展的外部因素之一。

二是科技影响,科学技术的应用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世博会上一大批先进的科技成果,如法国的“NAO”机器人、沙特的3DMAX、中国的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及节能技术材料等,都将影响着宜兴新一轮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

4、环太湖旅游圈发展的空间机遇

环太湖旅游圈是长三角旅游的核心板块之一。

经过多年的开发,太湖北岸与东岸的无锡马山、滨湖、苏州吴江、吴中等开发相对成熟,由于这些地区的存量资源已显不足,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有限。

太湖南岸的浙江长兴一带,受岸线短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也不大。

岸线长达40多公里的宜兴太湖西岸,除兰山岸段外,绝大部分湖岸处于旅游潜在开发状态,且资源颇丰,开发优势明显,是环太湖旅游圈中旅游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段,也是环太湖旅游圈寻求空间突破的重要区域,将会形成新的增长极。

5、交通条件改善的推动机遇

宜兴处于“长三角”的地理中心,是太湖西岸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在目前已开通宁杭高速、锡宜高速的基础上,宜兴在近期将陆续建设并开通宁杭高铁、新宜高速、宜杭高速等高等级对外交通干线,届时,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宜兴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已成为必然。

通过高铁、高速公路可快速到达长三角各中心城市,这为旅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交通发展又将更加释放宜兴优越的区位优势,带来宜兴观光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宜兴建成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

6、发展服务与低碳经济的转型机遇

旅游业既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的中坚力量,也是支撑服务经济发展的产业,旅游发展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农业、工业、文化、保险、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宜兴将着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必将带来旅游业的更大规模、更高速度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能耗与高排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制约了一地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旅游业作为绿色产业、“无烟工业”,实行低排放,低能耗,倡导低碳生活,符合“十二五”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确立发展目标,展放旅游宏伟图景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入实施“旅游振兴”战略,依托宜兴丰厚的山水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旅游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实现基本建成江苏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宏伟目标。

1、总目标

未来五年,宜兴市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是:

依托宜兴山水生态文化资源,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旅游竞争力为重点,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实现产品转型;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旅游产业效益,充分释放旅游业在宜兴社会经济发展中“支柱产业”的作用,把宜兴建设成江苏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旅游业成为宜兴经济版图的重要增长带,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三足鼎立”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宜兴国民经济中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成为宜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宜兴成为宁杭生态旅游带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长三角休闲度假目的地。

2、经济目标

“十二五”期间,游客接待总人数以2010年1000万游客人次为基数,每年按15%增长率增长,2015年接待游客20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以2010年100亿人民币为基数,每年按15%的增长率增长,2015年旅游总收入201亿元。

游客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目标预测详见下表2:

表2:

游客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预测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游客总人数(万人次)

1000

1150

1322

1520

1749

2011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0

115

132

152

175

201

3、社会目标

以“民生”为本,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就业需求,提供就业机会;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消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宜兴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才培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4、发展战略

(1)大项目战略

通过具有比较优势的大项目建设,使其成为宜兴旅游的旗舰,并以此形成辐射效应,从而直接提升区域旅游功能,拉动旅游景区(点)的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2)大联动战略

通过区域层面的互动,实现品牌与客源的共享,形成产品合力;通过产业层面的互动,促进旅游和相关经济形态的联动,产生旅游业态,谋求相关产业的最大支持;通过行业内部要素间的互动,使相关资源要素实现最优化配置。

(3)多元化战略

对应市场和消费指向,从资源开发、产品定位、营销模式、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形成复合发展态势,从而形成丰富的产品等级,培育多元化市场和多层次消费群体。

(4)精品化战略

以国际化标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规范和旅游质量管理的行动准绳,通过提供高质量的精品化产品、舒适温馨的服务,使游客得到高品质的旅游享受,以争得最大份额的旅游市场。

第四章制定重点任务,指导旅游发展行动

1、强化功能性载体建设,形成新一轮发展大格局

围绕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打造旅游新品精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旅游发展基本要求,对宜兴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重新整合,打造多元化产品体系,形成一中心五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

一中心:

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依托,对城区现有设施融入更多旅游化、休闲化元素,打造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城区综合旅游服务中心。

五板块:

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五大旅游板块:

(一)以西渚镇、云湖景区为主体,以禅文化和茶文化为主要特色,以生态、健身、度假为主要旅游产品的云湖旅游度假区板块。

(二)以湖滏镇为主体,以山、水、洞、竹、茶、农、情为特色,以自然生态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阳羡生态旅游区板块。

(三)以善卷洞风景区为主体,以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特色,以溶洞文化、梁祝文化、祥瑞灵异文化、佛寺宗教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善卷洞风景区板块。

(四)以丁蜀镇为主体,以千年陶瓷紫砂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以挖掘、展示陶瓷艺术为特色的蜀山风景区板块。

(五)以城东新区为主体,以着力挖掘该区域的生态特色和文化内涵,彰显江南水城风貌、形成新型旅游区为目标,以休闲体育、水上运动、商务会展等形式为载体的东氿生态运动体验区板块。

2、多元化开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宜兴旅游品质

按照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集中力量抓好多元化的旅游项目开发,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旅游为主导、新型业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在着重打造云湖旅游度假区、阳羡生态旅游区、善卷洞风景区、蜀山风景区、东氿生态运动体验区等五大重点旅游板块的同时,积极开发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培育、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精品乡村旅游点。

大力发展商务旅游,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在此基础上争取创建1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

鼓励旅游产品创新,引导支持温泉、体育、商务、自驾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3、加大提档升级力度,增强宜兴旅游核心吸引力

“十二五”期间,在加大宜兴主力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的同时,全面实施精品化战略。

善卷洞风景区和竹海风景区要加快二次提升开发的步伐,扩大游览面积,拓展旅游内容,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

阳羡生态旅游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并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全市旅游景区新增1-2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力争有1家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与此同时,积极开发自驾车营地以及国家森林公园狩猎场等特种旅游园区项目,并充分利用残山剩水做足旅游文章。

4、开发生态旅游,构筑生态旅游产业体系

以创建生态(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契机,形成新的旅游产业群体。

将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与旅游要素有机融合,构建生态休闲、度假、康体、科考、探奇、修学等各种专项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努力提升生态(乡村)旅游品位,积极创建江苏省A级乡村旅游区点;建立生态(乡村)旅游信息库,扩大创建范围,建成2至3个农家乐集聚区,星级农家乐力争达到80至100家;加强生态(乡村)旅游点市场宣传促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农事节庆和采摘活动,挖掘地方文化和民俗,丰富生态(乡村)旅游的内涵,增加市场吸引力;开展宜兴农家菜、农副产品评比活动;加大扶持力度,协调市有关部门和有关镇(园)大力扶持创建单位,在规划、建设、用地、交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全市旅游行业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生态旅游,注重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改善相结合。

旅游饭店继续深化创建“绿色饭店”,旅游景区开展创建“绿色景区”活动,加大力度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实行节能减排。

5、培育特色关联产业,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会议会展业。

顺应国内国际会议、展览发展趋势,加快建设会议场馆,打造区域性会议会展旅游高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重大会议和博览会的申办,引进国际国内展会项目;

旅游创意业。

以陶瓷创作为主体,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无锡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创设旅游创意产业园区,成为设计、展示、经营及人才培养的创意基地;

旅游装备制造业。

针对国内外旅游新产品、新装备的需求,发展游艇游船制造业、户外游憩装备制造业,为宜兴旅游业注入新的产业元素,扩大宜兴旅游产业能级。

6、完善旅游服务要素,提升旅游目的地体系能级

进一步树立“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理念,围绕旅游城市特点,加快城市旅游化改造步伐,促进旅游相关要素的协调、健康、科学发展。

旅游住宿方面,加快高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并重点规划建设度假型酒店,力争在“十二五”期末使全市的高星级旅游饭店达到12—15家,星级旅游饭店总量要达到25家,建成一批经济型酒店,形成旅游饭店的梯次结构。

旅游餐饮方面,争取将更多的社会餐饮饭店纳入管理范围,餐饮规模争取到“十二五”期末达到20000个餐位。

办好美食节,鼓励旅游开发特色美食。

在城区和重点旅游资源镇建造一批特色饮食街。

旅行社方面,引导全市旅行社与国内外知名品牌旅行社集团的联合和合作,在本市旅行社在本市旅行社积极培育规模旅行社。

旅游交通方面,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建设,配合宁杭高铁,完成城市可进入性改造并建成旅游集散中心。

开通城市旅游观光巴士,适当增加景区旅游专线公交的线路和班次。

旅游购物方面,积极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并建成和完善中国陶都陶瓷城、善卷风景区、湖滏等三个大型旅游购物中心。

旅游娱乐方面,大力促进文旅结合、体旅结合,进一步整合旅游娱乐资源,完善城市和旅游景区娱乐设施和场所,结合旅游市场需求,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开发建设赏心悦目的文化娱乐项目。

旅游信息化方面,强力推进旅游信息化进程,成立宜兴市旅游信息中心,建立旅游政务、旅游商务、旅游咨询等旅游信息公共平台,形成能为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市民游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7、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实现目标市场促销全覆盖

加强全市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组织程度,加大旅游宣传专项经费的投入额度,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营销策略,在广度上扩大旅游宣传覆盖面,在深度上开拓新的客源群体。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旅游营销奖励激励机制。

整合有效宣传资源,综合运用电视、报刊杂志、宣传画册、网络媒介、公关、节庆、旅交会等多种宣传媒介和途径,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工作,以增强旅游营销的实效性,提升宜兴旅游的知名度。

精心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围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把现有的“中国(宜兴)梁祝文化旅游节暨观蝶节”、“中国陶都(宜兴)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做大做强,并适时举办更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使节庆成为宜兴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与途径。

8、完善行业管理机制,保障旅游健康发展

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打破现有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管理协调机制。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旅游管理实现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从部门管理到行业管理、从管理企业到管理市场的转变。

主要职能应侧重于决策指导、宏观调控、项目指导、管理协调、规划编制和宣传促销。

推进旅游法制化建设,强化旅游执法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旅游执法全覆盖,使旅游执法成为整治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的重要环节。

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在旅游行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扩大协会覆盖面,发展跨部门、跨所有制企业会员,并建立自律性运作机制,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的助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行业管理中服务、沟通、参谋和协调的作用。

9、建立人才保障体系,加大旅游人才开发力度

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培训、引进和保障体系,大力加强旅游人才的开发力度。

做好人才战略与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重点培养旅游主管部门人才、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短缺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扩大旅游教育规模,开展旅游产业发展中需要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培训,建设专业化、系统化的立体旅游培训体系。

制定、贯彻、落实人才激励奖励的有关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宜兴旅游的发展服务,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宜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011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