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467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docx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报告

课题主持人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蒋景耘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课题是2006年7月经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为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该课题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后,于2006年10月30日邀请荆门市教科所领导、专家来校指导并召开了课题开题大会,之后正式启动研究。

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课题组按照预先的课题研究设计和计划如期完成了研究任务。

课题研究验证了理论假设,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将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观念的超前、教育行为的超前都将对一个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真正意义的变革。

今天的教育担负着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沉重的社会期望,这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正在走向专业化。

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才能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顾明远教授指出:

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

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1994年1月我国实施的《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肯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这些都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它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规范、要求和期望。

二是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实践和追求。

自20世纪8O年代以来,各国都在探索教师成长模式。

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多元化教师发展模式,如教师能力本位运动(CPTE)、教学效果本位运动(PBTE)和学校本位教师发展运动(SBTE)等。

其中,注重教师自我反思发展形成鲜明特色,反思一词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语言,并由于其独特优势而受到推崇。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经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反思也赋于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即教师成为研究者。

这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如律师、医师相当的学术地位,使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进而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近几年来,我国在培训教师过程中,也强调了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

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方面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的学校对有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正在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我校承担职业教育任务,培训教师是永恒的话题。

我们认为,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真正专业化成长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且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但如果认真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问题应成为当前教师教育中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方面,我们选定“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课题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教学反思这种形式来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达到提升教师素质的目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教学反思的方法,为学校开展教师教育提升教师素质提供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课题界定。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职业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它包括教学活动反思和教师自身反思。

教学活动反思是以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为指向,对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教师自身反思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责任感等进行反思,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不断提升,逐步成长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的成长过程。

2、理论假设。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就有可能促进其专业成长。

3、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这种反思性的思维具有有意识性、受控性、连续性、逻辑严密性、目的性、信念性、激励性等六大特点。

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哲学教授舍恩被誉为“反思性教学思潮”的现代创始人。

他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观点,提出了“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

舍恩把“反思”与“行动”结合了起来。

反思性实践是一种通过反思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模式,它以提高自身职业水平为目的,并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思考和批判性地分析。

要求个体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识别自身实践中的思想和假设,以调查这些假设和思想如何影响事件。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也有一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

(2)心理学依据。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提出,经验来自“感觉”与“反省”,“反省”是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此过程中,心灵获得不同于感觉得来的观念,认为人的心灵本身的活动所产生的“反省”同后天获得的经验一样也是认识的源泉。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做“反思的知识”。

“反思的知识”即“观念的观念”,这就是说,一个观念可以作为另一个观念的对象。

元认知理论的出现为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学基础。

当代的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了人具有七种智能,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认识智能,即认为人都有自我认识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较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分辨自己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并能有效地运用这种自我认识能力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省和反思能力。

(3)教育学依据。

孔子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自反也”(《学记》)。

曾子曰“吾当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反求诸己,扪心自问”、“思之不缜,行而失当”都强调人都具有反思意识。

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4)方法论依据。

“行动研究”和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的出现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研究表明,由于行动研究强调提高教师对自己行动的反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研究”,因此,积极进行行动研究会引起教师个人与职业素质的提高,参加行动研究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实践更加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5)反思理论。

布鲁巴赫把反思性教学实践分为三类:

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

布鲁巴赫概括“四种反思方法”:

写反思日记、观摩和分析、职业发展和行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育师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和完善教师专业化理论。

2、科研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总结教学反思的方法以及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反思的操作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学反思的内涵。

  2、教学反思的方法。

  3、教学反思的操作模式。

  4、教学反思案例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

调查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身要求及教师教学现状,调查教师反思意识的强弱、反思行为的多少、反思习惯的养成等情况,为课题研究奠定重要的实证基础。

  2、叙事研究。

参与研究的教师就教学反思的体验叙述真情实感和经历,进而感悟出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及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3、行动研究。

本着“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的思想,组织教师把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思考和梳理。

通过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别,通过教学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持续成长。

  4、案例分析。

组织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课堂和其他教师的课堂中,捕捉、积累有价值的案例,从教师的反思行为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期待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这一途径使教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获得一定成就。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研究准备阶段(2006年4月----9月)。

组建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培训研究教师。

  2、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10年2月)。

按方案进行研究,制定阶段达成目标,进行阶段交流和总结。

3、总结鉴定阶段(2010年3月----6月)。

对课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验证理论假说,完成研究报告,请专家评审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

课题组非常重视课题研究教师的理论学习。

几年来,课题组组织教师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发表的论文《反思性教学》、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撰写发表的论文《反思性教学的两个问题链》、浙江师范大学宋明钧教授撰写发表的论文《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举》等理论指导文章;编辑了《教学新视野》一书发放到教师手中阅读,让教师理解了教学反思的一些理论问题,明确了开展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意义。

通过理论学习,使课题组教师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研究目的,为课题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2、开展研究活动。

4年多来,我们主要开展了四大研究活动。

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反思,构建课例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模式;二是以青蓝工程为对象,开展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系列活动,构建青年教师反思成长培养模式;三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展课例教学研究,通过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方式,构建教师教学反思操作模式;四是以撰写教学反思论文为重点,开展教学反思,构建教师个人教学反思与教学行为成长模式。

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中,按照研究计划,举办了教学公开课评比、教学论文评比和撰写教学反思心得、教学课后记、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活动,让一大批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让教学反思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习惯。

3、收集整理资料。

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制订了相应的研究制度和工作职责,要求所有研究教师按时上交相关资料。

每个学期末,将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以备今后研究工作参考。

在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确立了撰写研究报告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内容。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经过课题研究,阐释了教学反思的内涵,探索了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形式。

1、教学反思的内涵。

根据文献资料和我们课题组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它包括教学活动反思和教师自身反思。

对于教学反思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

教师对教学工作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把教学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有目的的审视和思考。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

教学反思是教师探究教学的一种对话形式。

与教学理念对话,与教学过程对话,与教学得失对话,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改正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再设计,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优化,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教学反思是一种研究教学的二度教研过程。

教学反思起源于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追问,寄寓着教师专业成长的人生价值。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研究其他教师如何教学,再次研究自己在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以此不断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学实践。

借助于行动研究,通过“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教研过程,使平凡的教育事件产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预案+反思”的备课形式是教师“终身备课”的重要形式。

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

第三,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是以教学为指向,对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反馈、调控和重新建构;在教师自身的反思中,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对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学艺术、教育责任感等方面进行反思,能使教师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建构新的经验。

教学反思不是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而是改进教师教学实践的一种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使教师将教育理论和经验总结应用于教学实践。

2、教学反思的内容。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是:

(1)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反思教学是否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体验性是否得以充分体现;要反思教师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在师生关系上是否做到尊重学生,赞赏学生;要反思是否坚持了“依标施教”,是否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怎样达成教学目标;要反思在教学方式上是否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同事是否做到教学合作等。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要反思教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要反思课堂教学中,教案设计与流程是否合理;要反思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反思是否根据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要反思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交往的机会;要反思是否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要反思学生的“智慧火花”、“创新火花”是否得到赞赏和激励;要反思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尖刻的问题,教师如何驾驭;要反思教学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压抑的学习状态;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还是“演员”;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学时是如何处理的等。

(3)对教学得失进行反思。

教学后,教师应及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要反思这节课的价值在哪里;要反思我的教学有效吗;要反思教学精彩处有哪些;要反思教法与学法上有哪些创新;要反思摸索了哪些教学规律;要反思教学还有哪些瑕疵、“败笔”之处。

通过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形式将有价值的教学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进行剖析,加以研究、改进和完善,形成教学经验,供自己以后或他人在教学中使用。

对教学瑕疵之处,认真进行回顾、剖析,找出形成原因,分析关键因素,探究解决策略,形成新的教学环节。

(4)对教学进行再设计。

这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的。

通过反思得出新的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启发和探究性,知识上进行拓展,教学设计趋向合理,对教学过程进行再梳理、再发现、再研究、再创新。

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或案例,不断升华,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教学反思的形式。

(1)从教学流程来看,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课前反思。

具有前瞻性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

它能使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性和分析能力。

  

  课中反思。

具有监控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学环节以及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应变,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中反思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得以优质、高效地进行。

  课后反思。

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完成之后,教师反思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学生学习状况,反思授课内容、方式、技能、技巧,反思课堂整体状况,反思失误,记下闪光片段和困惑,写下执教反思体会。

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能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

  

(2)从参与主体来看,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个体反思。

教师对自己或他人的的某一个教学问题、某一节课、某一个单元、某一个阶段的教学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总结,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后记、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做法。

  群体反思。

同学科的教师或同班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研讨、交流,通过相互剖析,更加清晰的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分享教学的成功经验。

古人云:

三人行必有吾师。

群体反思比个体反思更能吸取群体的智慧。

  (3)从反思对象来看,分为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

  纵向反思。

把特定的教学作为对象放在自己教学生涯中进行反思,比较历年教与学的情况,通过整体思考、类比、归纳、总结、改进,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横向反思。

把特定的教学作为对象放在相同时期、相似环境下进行对比反思。

在上课、听课、评课中,发现自己与他人教学行为上的差异,达到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的目的。

(二)操作性成果

1、构建了课例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模式。

课例教学反思校本教研是指在教学专家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个人反思活动为研究内容,通过每个教师对活动的参与来提高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校本教研活动。

该模式充分发挥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作用,让教师始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特色的不同类型的典型课例,教师通过学习、模仿、研究这些典型课例,不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调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专业成长。

例如,李亚妮老师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研组组织的2009年课堂教学创新说课比赛活动,她确定的说课课例是中职二年级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PhotoshopCS2精品教程》第9章《图层基本操作》一课。

在比赛前的准备过程中,李亚妮老师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说课演练,对说课稿进行了多次修改。

在经过第一次教研组说课评课后,李亚妮老师对教学说课稿进行了修改,重点对学法进行了研究设计: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设计了①欣赏——激发兴趣,引入概念;②演示——深化概念;③即时练习——巩固新知;④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⑤任务后延——自主探究,通过这种学法引导,让学生层层深入学习,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在经过第二次教研组说课评课后,李亚妮老师吸收同组教师的点评意见,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再次修改设计:

①范例欣赏,提出图层概念。

②进行范例演示。

③布置练习任务:

完成水岸人家、香车美女、婚纱图层制作,做好分组练习,教师指导;任务反馈,学生演示环节。

在经过第三次学校教学专家组听课点评后,李亚妮老师对说课稿进行了综合设计修改,形成了比较规范、有创新的教学设计范例。

经过不断历练,李亚妮老师获得了专业成长。

在2009年11月26日举行的全省中职计算机教师说课比赛中,李亚妮老师荣获湖北省一等奖。

课例教学反思校本教研的优势在于:

(1)为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操作模式。

一个教研活动,只有不断经历认识与实践,再认识与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取得实效。

通过认真研究、观察一位教师的课例教学情况,并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行动支持,才能使课例教学目标更为明确,行动更有方向,研究更加深入,避免了以往公开课活动只停留在展示、评课、文字性总结层面;

(2)培养了教研组团队协作精神。

改变了以往教师上课单独作战,质量不高的状况,使教师由个人奋斗者转换为团队合作者,同组教师也在交流中释疑解惑,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3)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展示平台。

教师专业成长要有一定的组织系统,在这种教研模式下,执教教师能得到大量的教学反馈信息,感受教学中的不足和成功之处,通过一个课例锻炼,达到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整个教研过程也同时是一个互帮互学互进的过程。

2、构建了青年教师反思成长培养模式。

我们启动实施青蓝工程,对30岁以下青年教师38人进行了3年跟踪跟进培养。

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包括4个环节:

(1)个人制定专业成长计划。

例如,青年教师罗康在自己专业成长计划中这样写道:

“在理念方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

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

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业务方面,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课堂教学风格;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

(2)签订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协议书。

通过拜师结对,签订协议书,明确导师和青年教师的职责及管理要求。

导师的职责是:

①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师德修养水平。

②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指导:

帮助选定学科教学参考书1—2种;每周指导青年教师备课至少1次,审阅教案,并签署意见;每月有针对性地听课、评课至少2次,每学期不得少于10次,并做发展性点评与引领;开放课堂。

③对青年教师进行科研指导:

帮助选定并指导阅读教育名著或学术专著1—2种;指导青年教师结合教改实际,参与有关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或课题研究报告2000字以上,每学年1—2篇。

青年教师的职责是:

①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好学习计划,确定成长目标。

②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或学术专著,并做读书笔记10000字以上。

③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撰写教案,主动请导师阅审、修改,每周至少1次。

④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并撰写听课心得体会,每学期3-5则。

⑤积极参与有关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活动,写好教育随笔、教育案例等。

⑥每年有一篇文章能在市级以上教育期刊上发表。

年末,从上述方面进行检查评比。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个人成长记录袋记载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记录袋里装入了拜师结对协议书、个人成长计划、读书体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个人总结、教学教研成果等。

例如,青年教师覃小立个人成长记录袋中装入了她撰写的10多篇教学反思文章,记录了她对教学的认识和专业成长历程。

她在个人成长总结中这样写道:

“我坚持了每周自学业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认真记了笔记,甚至是读到了一些受启发的话语,都记下并反复咀嚼,体会其中之意,有不少从教育论著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青年教师彭杨在总结个人成长时说:

“参加青蓝工程几年来,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教育科研也取得了很多成绩,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指导。

今后,我要继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早日出师,由青变蓝,由生变师。

(4)组织检查评比,促进个人反思提高。

检查从5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

一是计划总结(6分);二是理论学习(10分);三是教学活动(34分);四是教育科研(20分);五是教研成果(30分)。

每年年末,通过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覃小立、彭杨、张丽等一批教师受到了表彰。

3、总结了撰写教学反思几种常用的方法

(1)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上完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自我评析和反省,以便总结教学经验教训。

教学后记是完整教案的组成部分。

例如,李鑫老师在教计算机课《引导层动画》之后,写了如下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普遍都很感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看,第一关的完成情况较好,第二关对一些学生来讲有些困难,对该在哪一层绘制引导线、哪一层设置动画理解的不是很清楚,以后的课中要注意多强调。

还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采用任务驱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通过学生作品的评价、展示,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三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