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181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 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docx

第四讲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

 

第三讲孔子、庄子与中国人的生存观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

 

一、中国历史上本土文化的定型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的支柱儒家六经的订定和另一支文化支柱道家学说的确立。

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在深层(哲理层面)是相通的,在表层(伦理、行为层面)是互补的,共同构铸、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人格。

二、生存原则首先在于确立维护生存的基点。

是个体还是群体?

分存原则:

百花园的比喻。

个体生命是集体生命的体现。

个体生命是活跃的基点,即使为共同生存而斗争,也是平等协作关系,群体的作用在于保证此种协作。

共存原则:

大树的比喻。

生命的永存只有以集体的形式才能实现。

个体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才有存在的必要性。

为整体奉献个体生命是义务,并且也只有在这种行动中个体才会达到自身的不朽。

三、孔子学说中的生存观

其学以仁为核心,有三层含义。

1、仁即爱人。

重生。

“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2、天然血亲是实现仁爱的客观基础。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泰伯》

3、克己复礼为仁。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仁是礼的内质,礼是仁的外在形式。

“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水非水不行”《大戴礼记》

“仁”的真谛:

只有相互协作,共同出力,才能达到生命之火永不熄灭的目的。

使人与人在生存互助上的亲亲相爱从自然提高到自觉,从感性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上升为理性意义上的社会政治关系。

相信天命,重视人为。

生活虽有种种表面的混乱,却仍然具有某种意义与价值,这是一种坚决的尝试,要把生活完全地扎根于我们脚下的世界而不放弃它的意义与价值。

类比里尔克的生存观:

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我们知道的很少;但我们必须委身于艰难却是一件永不会丢开我们的信念。

 “我认为生命是不能侵犯的贵重物品,所以无论多少的宿命与恐惧相抵,无论放弃了多少不可数的命运,都无法动摇我对生命充实、善良及好意的信念。

生命的财富是纯洁的、不可损伤的,而在生命的最深处所盼望的,就是崩坏与没落中重新出发的信念”。

 

四、庄子学说中的生存观

1、《庄子》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天道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只是迹相,本体为“道”。

掌握了“道”,就能打破一切差别相,与天地并存,与万物合一,无穷无尽,不生不灭,获得绝对自由。

道:

“虚一静”。

就是使我们的心灵不粘着固定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虚:

灵。

一:

纯一无杂。

静:

不浮动。

 

自然:

不是自然世界的自然,也不是西方文化中的自然主义。

它是一个精神生活方面的观念,就是自由自在,无所依傍,精神独立。

老子的“道”大致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

本体论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根源,是先天地而生的无形存在。

,《老子》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第二层:

认识论范畴,认为道是支配自然中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有无、大小、难易、长短、得失、祸福,相互依存与转化。

《老子》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三层:

方法论范畴,把道具体落实到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方法,如自然无为、不争、处后、居下、守静,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制人。

《老子》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

2、庄子提倡的精神生存观

《内篇》的创造性在于:

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它率先运用意识流的方法去揭示文化人的精神生活、意识生活的流程,它的影响因此超出了哲学与文学的范围,而渗透于中国人的整个精神领域。

(1)《逍遥游》再现了大约15-25岁时期的主观生活之流;这是梦幻的、诗一般的、无所不用其极的阶段。

(2)《齐物论》再现了大约25-35岁时期,这是思辨的、追求终极真理的阶段。

(3)《养生主》表现了大约35-45岁时期,这是务实的、行动的、意识到生命局限性的阶段。

(4)《人间世》再现了大约45-50岁时期,这是以和光同尘为智慧的、磨炼自己的适应性的阶段。

(5)《德充符》再现了50-60岁时期,这是以内在力量制衡了环境压力的阶段。

(6)《大宗师》再现了60-70岁,这是开始了以内圣而外王的时段。

(7)《应帝王》再现了70岁以后的主观生活之流,这是以外王而抵达神境的时段,是人的哲学归宿。

改造主观世界:

庄子轻视世俗的生活态度,他所提倡的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这种无拘无束、无求无待的逍遥自适的人生境界。

关键之处在于承认一种独立的精神生活及其在个体的展现。

他希望实现这样的社会:

摆脱了必然性的压力,并以体现和珍视一种独立的精神性为己任。

尽可能保持一个精神自由王国。

这一本质是属于精神的发展,要求一种广阔的历史视界。

倘若要超出我们的有限性并理解我们作为人的真正无限的本性,那时我们将发现,当试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的范围里解决人类生活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问题。

如果揭开一系列想象、寓言的包裹,我们会发现庄子理想人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它实际上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

在庄子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得失之分、哀乐之情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摆脱由此产生的精神纷扰,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应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理智、超脱的态度。

当一个人理性地把自己的存在纳入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宇宙运行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时,胸襟就会变得宽广起来。

在这个高远的位置上来审视人世,得失祸福、穷达贫富也就无足挂怀了,世俗的纷扰也就化为心境的宁静。

类比里尔克:

关于人的独立存在“他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

一个个的人在世上好似园里的那些并排着的树。

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

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哗忘却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它们和我们一样是生物)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只在人生的表面上永久望下滑过去。

这样,自然无所谓艰难,也无所谓孤单,只是隐瞒和欺骗。

欺骗和隐瞒的工具,里尔克告诉我们说,是社会的习俗。

人在遇见了艰难,遇见了恐怖,遇见了严重的事物而无法应付时,便会躲在习俗的下边去求它的庇护。

它成了人们的避难所,却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

谁若是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开现成的习俗,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五、孔子、庄子生存观的影响

1、一切个体必须自觉地去承担去完成自己的死生,独立承担自己的一切问题;又坚持以个体形态出现于社会,强调对民族、人类命运的分担。

这种生存观既维护了个体存在的特殊性和个体选择的独立性,又弥补了个体与社会脱离之不足,因而对人生的严肃,对真理的执着,对民族命运的承担和国家前途的关切,都被有机地统一起来。

 

2、当代生存的一些问题。

(1)当代生活的无情本质不仅在于它对个人存在的普遍的漠不关心,而且在于它的片断化状态的没有任何统一性的差异性和没有任何稳定性的任意性。

在这个世界中是没有个人的自我存在的,它在完全的差异性和任意性中被无情的时间涌流消解而零散化,它成为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的零散存在物。

这个世界的实在是不可回避的。

对现实的严酷性的经验,是一个人有可能达到他自己的自我的唯一途径。

在世界中扮演一个主动的角色,是一个人自己存在的必要前提。

 

(2)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对此有何思考与行动。

但正是在此我们抑止了自己的思想。

现代人尽管具有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但由于不使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他还是一种正在失去活力的人。

我们由于知识和能力的成就而如此了不起的一代人,在心灵上竟然会下降到放弃思维的地步,这始终令人难以理解。

思的贫困在于,人们并不曾把思稍微设想为一种行动。

人们把观点看得比思本身更为本质。

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面对他自己,靠自己获得精神个性。

重新占有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过程。

识别、判断、接受、秉持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它要求你付出全面的理解和信念。

 

附录:

《秋水》

一、翻译

1、原文: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而且我曾听说过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并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相信。

现在我看见你这样博大而难以穷尽,我要不是到你这里可就(自大得)危险了,我一定会永远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所嘲笑了。

2、原文: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译文:

井底之蛙不可以同它谈大海的事,是因为受了生活地域的局限;夏天的虫子不可以同它谈冰冻的事,是因为受了生存时间的制约;乡下的书生不可以同他谈大道理,是因为受了教化学识的束缚。

二、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由河伯与海若的七问七答与六个寓言故事构成,其中七问七答可单独形成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核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提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这一观点。

文章首先以寓言的形式描写了河伯的自大,借海若之口指出河伯的自以为多,以海之大,天地之无穷,对比人的极其渺小,指出了小与大的悬殊差异。

同时用河伯的自我中心心境比喻了目光短浅的人们的盲目自大。

接着,文章讨论了事物变化的不定性:

时间无限,空间无限,而人的知识有限,人生又是那么短暂,因此认知与确切判断是不易的。

同时,人的主观认知能力也非常有限:

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是语言和思想,但宇宙中有很多事物是语言不能论述,思想不能传达的。

这样就进一步说明,人们习惯上对小与大的认识,实际上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是肤浅的。

通过立小大又破小大,作者借海若之口说明了小与大的差别是极其悬殊的,但这种悬殊的差别又是相对的。

作者接着借海若之口,讨论了小大贵贱的无常性。

由于矛盾的相互依存与转化,一切的区分——东与西、大与小、天与地、阴与阳、贵与贱、有与无……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存在的——因为主体不同,视角不同,功用不同,环境不同,时势不同,对同类问题、同一事物的认识或见解就会不同。

因此,不能固执于绝对的区分,而要认识事物相互依存与转化的特点,突破主观的局限性和执着性,以敞开的心灵观照万物,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明了万事万物变化的真相。

三、艺术特点

1、充满哲理思辨性。

本文从时空的无穷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出发,层层深入地阐明了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理,运用了辩证思维的方法,对庄子认识论进行了形象化的系统阐述。

2、形象化的说理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寓言的形式来阐明深奥的哲理。

河伯和海若既是两个寓言化的形象,同时又是两个人格化的形象。

通过应用寓言,使文章形象生动,更有说服力。

寓言一词为庄子首创,在寓言中自觉运用各种虚构手段塑造形象,也是从《庄子》开始的,庄子是中国寓言文学体裁的奠基人。

《庄子》中有近200则寓言,如鲲鹏展翅,庄周梦蝶,伯乐相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庖丁解牛,匠石运斤,得鱼忘筌,坎井之蛙……

《庄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出自虚构、别有寄托之语)是立说的基本形式。

“卮言”(支离、荒诞、强违世俗、故耸听闻之语)是观点的表述方法。

“重言”(援引前人之语,借重先贤哲人的言论)是论证其学说的支柱或辅助。

3、丰富的想象力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的浪漫主义大师,《秋水》中处处表现出庄子丰富的想象力。

这种想象力一方面表现为文章的表达技巧上,如生动的寓言,形象的比喻。

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庄子的哲理思辨之中。

参考书目:

1、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99年。

2、刘增惠:

《道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0年。

3、南怀瑾:

《老子他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李泽厚:

《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

5、严耀中:

《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学林出版社199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