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6058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民俗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民俗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民俗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民俗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俗学复习题.docx

《民俗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学复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俗学复习题.docx

民俗学复习题

民俗学复习题

1.名词解释:

民俗(P1):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三要素:

民族、时代、地域,即主体、时间、空间

民俗学(P6):

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帮组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内容包括六部分(P9):

民俗学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学史、民俗学方法论、资料学

人文科学:

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民俗事象:

关于生产、生活、文娱、制度、信仰等方面的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的总称,亦可表示单一的民俗活动。

此术语由日本民俗学家最早使用,后传入我国,成为民俗学界的一个通用语。

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

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

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

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

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它包括两大部分:

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

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饮食民俗(P74):

不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

祭祀食俗(P79):

来源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特殊食俗(P82):

待客食俗(P80):

商业民俗(P63)

交通民俗(P68):

服饰民俗(P84):

居住建筑民俗(P92):

工匠习俗(P56):

社会组织民俗(P99):

岁时节日民俗(P131):

人生仪礼(P156):

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

文化人类学():

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

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学、语言学的方法、概念、资料,对全世界不同民族作出描述和分析。

伊耆氏《蜡辞》(P6):

伊耆氏是传说中氏族部落首领,古人认为即神农或帝尧。

《蜡辞》是指年终祭祀时对神灵的祈祷词。

春祈秋报():

出自唐·孔颖达《诗经·周颂谱》疏

春祈在社日(仲春之月吉日)举行,秋报在秋收后(孟冬之月吉日)举行,这是社稷的正祭。

祈:

迷信的人向神恳求。

古时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

现在的客家文化中依旧保留这样一种以祭祀土地伯公为主的庆典活动。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分二至():

是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祖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节气的四个节气。

春分3/21夏至6/22秋分7/23冬至12/22,其中二分日昼夜均长,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丁祭():

礼制名。

又称“祭丁”。

为祭孔之礼。

顺治二年(1645)定制,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称丁祭。

昭穆():

宗法制度对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规则和次序。

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之右方,称“穆”。

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

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少牢():

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

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

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驱傩(P19):

傩是一种巫术礼仪,是初民用以驱除疫病的禳祭。

驱傩是一年之终、新年伊始时民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约在西周时期已成礼制。

古时的祭礼大体有两大类,一为神祀,是对各种神的庆祝礼仪;一为镇魂,是对鬼怪的镇慑礼仪。

驱傩就是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例证。

它是旧时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赛会迷信活动

卜筮():

龟为卜,策为筮。

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是利用一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呈现出来的形状来预卜吉凶。

禁忌():

禁忌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

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

它是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而形成的某种禁制。

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

厌胜():

“厌胜”意即“厌而胜之”,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百工五法():

1、是我国古代工匠技艺中最杰出的创造。

2、“百工五法”是:

矩、规、绳、水、垂。

《墨子》载:

“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

布泉():

北周钱币。

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

”即此钱1枚当5枚五铢。

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上衣下裳服制:

是中国古代服饰的基本形式,始源与黄帝。

上衣的形式是交领右衽,有袖,长至于腰,因为较短,又称“襦”,即短衣。

下裳类似于现在的围裙,用带子系于腰前,长短至于膝。

最初只是蔽前不蔽后,男女无别。

巢居:

巢居也可能是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穴居:

远古时代一种最主要的居住方式。

发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穴居的发展序列为横穴、竖穴、坑穴,后演变为半穴居,有时亦交叉并存。

井干式建筑:

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这种方式由于耗材量大,建筑的面阔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比较厚重,应用不广泛,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的林区。

干栏式建筑:

干栏型建筑是一种下部架空的建筑,流行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干栏式建筑可防潮、散热通风及避虫兽侵袭和洪水冲击。

这类建筑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木结构,以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最为典型。

另一种为土木结构,多建于山区,依靠自然山势,把山坡削成一块“厂”形土台,土台以下用木柱支撑,铺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面圈养牲畜。

屋顶呈“人”字形,屋墙用木板装修或用土块砌筑。

如贵州的布依族就多住此类干栏房屋。

社会组织(P99):

广义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

狭义的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政府、学校、医院、社会团体等。

它只是指人类的组织形式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

宗法制: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宗族(P105):

五服制度(P106):

所谓”五服”,就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音展崔)、齐衰(音资崔)、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是用刀剁成的不缝边的很粗的生麻布做成的丧服,意思是最亲的人死了,无心讲究,也来不及讲究,仓促而就。

父死后,其子女要服斩衰,长子死了,丈夫死了,父亲和妻妾都要服斩衰,一般是服三个年头。

  齐衰是用熟麻布做成的缝了边的丧服,齐衰期有3个月的,也有1年和3年的。

妻子死了,丈夫要服齐衰1年。

  大功是用稍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大功期一般9个月。

  小功是用较强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小功期一般5个月。

五服制度规定兄或弟之妻死后,兄或弟都要服小功之丧。

缌麻是用细麻布做成的孝服,缌麻期一般为3个月。

族谱(P106):

祠堂(P107):

岁时节日(P131):

腊八节: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亦叫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为庆祝该传统节日,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创作的诗词作品,大诗人像杜甫、陆游等人都有为之热情撰写的力作;而且权高位重的帝王如道光皇帝也曾御书诗作,以示提倡。

留存至今的大量描写腊八节的诗词作品和文人笔记,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情物态,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民俗意义,它也为当今社会的民俗弘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足资参照的系数。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中秋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七夕节: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上元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过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人们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还喝"聪耳酒"。

中元节:

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四大鬼节(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十四),十月初一)之一。

下元节:

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盂兰盆会:

盂兰盆,乃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

盂兰盆会源于大目犍连救母的佛教传说,自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梁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中国各地逐渐形成了放焰火施饿鬼食、在河中放莲花灯为主的民间习俗,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

上巳节:

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

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城乡人民还登惠山、鸿山、斗山、西高山踏青。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

社区组织(P126):

是指某社区内主要团体间交互关系的模式(PatternofInterrelationships),社区内居民生活上的基本需要,经由此一模式而获得满足。

行会(P118):

在封建社会,随着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生产的繁荣,为了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为了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同行业的手工业者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建立起一种组织叫行会。

后来,行会的代表还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

行业神():

行业神最初是某一行业中杰出的人物,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

  行业神崇拜源于从业人员对行业创始人的崇拜。

在行会出现之后,行业神便转化为各种独立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保护神。

因此行业神崇拜反映了各行业劳动者祈求神保护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的心态和愿望

白莲教(P122):

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宗教,源于南宋佛教的一个支系,崇奉弥勒佛,元明清三代在民间流行,传说宋高宗绍兴三年由茅子元创立佛教分支白莲宗,因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后逐渐演化为民间社群组织白莲教。

天地会(P124):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

又名洪门,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

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

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

青帮(P125):

(正式称清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雍正四年间翁岩、钱坚及潘清三人所创。

徒众昔皆以运糟为业,故称粮船帮。

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

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祖师崇拜(P62):

集市(P64):

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

赵公明:

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

相传为武财神。

民间认为赵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与财富有关的小神,其分别是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因而成为财神。

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

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安国药市:

古名祁州,现为河北省保定市辖区,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

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称祁州为"药州"、"药都"、"天下第一药市",素有“草到祁州方成药。

药到安国始生香"之说,享有"祁州药材名天下"之盛誉。

 安国药市的兴盛,起源于药王庙。

凡参加药市的人,总要去瞻仰、拜谒药王庙。

安国药王庙坐落于安国市城南(原南关),是全国最大的纪念历代医圣的古建筑群。

人生仪礼(P156):

通过仪礼(P156):

成年仪礼(P165):

冠礼: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

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笄礼:

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

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

张仙:

张仙,又称送子张仙。

是一个传说中能够赐给世人儿女后嗣的道教男性神祇,类似于送子娘娘、鬼子母神,张仙还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

民间流传的《桃园明圣经》则认为张仙奉天帝指派为关帝君的属神。

高禖: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

禖同媒,禖又来自腜。

,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

洗三:

“洗三”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

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

“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难;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

弄璋:

古人指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后来把生下男孩子就称为弄璋之喜

弄瓦:

旧时生女的代称(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人把它给女孩子玩)

一般婚姻形态:

一夫一妻

特殊婚姻形态:

抢婚童养媳、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周公六礼:

为封建聘娶婚的成立程序。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周公六礼。

  古代婚礼的六道仪式: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一纳采,即男方向女方求婚、等同现在的“相亲、说媒”。

  二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

  三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

  四纳征,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

  五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

  六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据说六礼是创于周朝的,有学者认为周文王时代已有六礼,不过亦有人不从六礼。

合卺:

汉族婚礼仪式之一。

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

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

起于上古。

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

2.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方面?

它与民俗文化有何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2001年、2003年和2005年命名了三批世界非物质遗产,共90项,其中中国有4项,分别是哪些?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歌舞,蒙古长调民歌

4.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代表性的有哪四种?

P3

文化遗留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

5.民俗事象一般分为哪四部分?

P5

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

6.少数民族有哪些歌节和民俗节日?

试例举。

藏族的洛萨节(春节)

和雪顿节(藏历六月十三):

吃酸奶子的节日

藏族“花儿”会对歌农历六月十四

壮族、侗族、苗族的三月三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

7.民俗有哪些基本特征?

试例举并加以简要说明。

P11

集体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和服务性

8.什么是民俗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P11

内部特征:

民俗事项内在属性所显示的特征,大体上有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区别,全人类的普通性。

外部特征:

民俗事项在时间、空间、以及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特征,包括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等。

9.什么是民俗的集体性特征?

P11

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10.什么是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特征?

P13

传承性:

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

扩布性:

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11.什么是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特征?

P17

稳定性:

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人们的生活产生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异性:

民俗文化的变异,除了自身渐进的变化外,有时还表现出一种渐进的和阶段性的状态,就是他的变革性。

局部变异和整体变异、内容变异和形式变异。

变异性是指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

12.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

什么是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P20-22

类型性(或者说模式性):

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

规范性:

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服务性:

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13.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分别是哪些?

分别有哪些民俗内容和功能?

春节、端午和中秋,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小节”是指:

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

14.关于春节起源、名称、由来及其习俗?

起源:

“年”起初是一种怪兽的名字,经常出来伤害百姓,后来人们制造了火药,把“年”给赶跑了,所以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放鞭炮来驱邪避凶。

人们为了几年把年赶跑,人们可以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就把那一天定为节日,后来就成了中国的“年”。

民称: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岁首”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在汉语各地方言中也有不同叫法,“春节”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由来:

习俗:

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15.宋代王安石《元日》诗表现的传统民俗节日是?

诗中提到了哪些民俗活动?

阴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点燃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