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6003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化学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的污染

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

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黄芽指的是黄铜

【答案】D

【解析】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PM2.5的污染,A正确;B.铁的金属性强于铜,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B正确;C.NaHCO3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C正确;D、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不是黄铜,D错误;答案选D。

这里的“黄芽”是指黄铜

2.设N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0.6NA

B.0.1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0.3NA

C.5.6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的碳原子数为0.4NA

D.11.2LCO2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答案】C

【解析】A.10g46%乙醇溶液中含有0.1mol乙醇和0.3mol水,所含氢原子数目为1.2NA,A错误;B.溶液体积未知,0.1mol·L-1AlCl3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不一定为0.3NA,B错误;C.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所以5.6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的CH2物质的量是0.4mol,碳原子数为0.4NA,C正确;D.11.2LCO2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0.5NA,D错误,答案选C。

3.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图①溶解度与溶液pH关系,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至pH在4左右。

B.图②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D.根据图④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变小

【答案】D

平数值大”知,乙的压强大于甲,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含量减小,C错误;A.通过图象知,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变小,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注意分析图象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图象的变化,结合规律来解答问题。

注意掌握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

(1)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2)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

(3)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

(4)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4.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2e

2OH-+H2↑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2H+

Cr2O72-

+H2O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

4H2O

2K2Cr2O7+4KOH+2H2↑+O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d/2)。

【答案】D

5.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Z处于同一周期,W、X、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其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X的氧化物具有两性,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

W>Z>XB.单质熔点:

W>Z

C.最高正价:

W>X>Y>ZD.原子序数:

Z>W>X>Y

【答案】A

【解析】W、X、Y、Z均是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则W为N元素;X的氧化物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则X为Al;X、Y、Z处于同一周期,即均处于第三周期,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故Y为Si元素;W、X、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为Na或Mg。

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

W>Z>

X,A正确;B.W单质为氮气,属于分子晶体,Z单质为Na或Mg,熔点Z>W,B错误;C.Z的最高正价为+1或+2,W的最高正价为+5,X的最高正价为+3,Y的最高正价是+4价,故最高正价:

W>Y>X>Z,C错误;D.原子序数为Y>X>Z>W,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注意Z的不确定性。

需要明确的是“位—构—性”推断的核心是“结构”,即根据结构首先判断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然后根据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预测其可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其具有的性质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出其结构。

6.邻甲基苯甲酸(C8H8O2)常用于农药、医药及有机化工原料的合成,也是目前除草剂—稻无草的主要原料,则邻甲基苯甲酸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①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②能与新制备的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③能与金属钠反应且具有甲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多少种()

A.10B.11C.12D.13

【答

案】A

7.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Fe2+、Al3+、NH4+、CO32-、AlO2-、S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现取该溶液加入稀硫酸后得强酸性X溶液,过程中无明显现象,取X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过滤,获得溶液A

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过滤获得溶液B

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存在Fe2+、NH4+、AlO2-、SO42-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Al3+

C.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D.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答案】C

【解析】加入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直接排除CO32-、AlO2-、SO32-,此过程中引入了SO42-,且溶液呈酸性溶液X。

①X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至过量会产生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A为BaSO4,加入硫酸引入了SO42-,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得到无色气体A,A遇空气变成棕色,A为NO,说明原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故一定含有Fe2+,过滤,获得溶液A,溶液A中含有Fe3+、Ba2+等;②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沉淀B,沉淀B为Fe(OH)3,产生气体,该气体一定为NH3,原溶液中含有NH4+,过滤,获得溶液B,溶液B含有Ba2+等;③在溶液B中通入适量CO2气体有沉淀C产生,则沉淀为BaCO3或Al(OH)3或二者都有,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原溶液一定有Fe2+、NH4+,一定不含CO32-、AlO2-、SO32-,可能含有Al3+、SO42-、Cl-,由于离子浓度均为0.2mol•L-1,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总电荷一定大于或等于0.6mol•L-1,但是阴离子总电荷最大只能为0.6mol•L-1,故一定存在SO42-、Cl-,一定不存在Al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一定有Fe2+、NH4+、SO42-、Cl-,一定不含Al3+、CO32-、AlO2-、SO32-,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不含AlO2-,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1-,一定不含Al3+,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中存在的阳离子有Ba2+、Fe3+、NH4+、H+,C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C为BaCO3,D错误;答案选C。

8.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毒性较强。

Ⅰ.经查:

①Ksp(AgNO2)=2×10-8,Ksp(AgCl)=1.8×10-10;②Ka(HNO2)=5.1×10-4。

请设计最简单的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略去夹持仪器)制备亚硝酸钠

已知:

①2NO+Na2O2=2NaNO2;②酸性条件下,NO和NO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2+。

(1)使用铜丝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浓硫酸B.NaOH溶液C.水D.四氯化碳

(3)该小组称取5.000g制取的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来源:

学&科&网]

3

4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0.90

20.12

20.00

19.88

①第一次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②酸性KMnO4溶液滴定亚硝酸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为NaNO2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C(5).bc(6).6H++2MnO4-+5NO2-=2Mn2++5NO3-+3H2O(7).69%

【解析】试题分析:

Ⅰ.根据NaNO2为强碱弱酸盐,亚硝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分析;

Ⅱ.装置A中是浓硝酸和铜加热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装置C中是A装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通过装置D中的干燥剂吸收水蒸气,通过装置F中的干燥剂防止水蒸气进入,通过装置E中的过氧化钠与一氧化氮反应,最后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气,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

Ⅰ.酸越弱相应酸根越容易水解,溶液碱性越强,因此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的方法是:

分别取两种固体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为NaNO2;

Ⅱ.

(1)可通过上下移动铜丝控制反应是否进行,所以使用铜丝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浓硝酸和铜加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和水,方程式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通过装置C中的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通过装置F中的干燥剂防止水蒸气进入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C中的药品是水,答案选C;

(3)①A.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c(待测)=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不变,a错误;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的浓度偏小,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

b正确;C.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c(标注)×V(标准)/V(待测)可知,c(标准)偏大,c正确;答案选bc;

②该反应中亚硝酸根离子被氧化为硝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为锰离子,离子方程式为6H++2MnO4-+5NO2-=2Mn2++5NO3-+3H2O;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数据误差太大,舍去,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是0.02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0.1mol/L×0.02L=0.002mol,则根据方程式6H++2MnO4-+5NO2-=2Mn2++5NO3-+3H2O可知,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5/2=0.005mol,则原样品中亚硝酸钠的物质的量

是0.005mol×100mL/25mL=0.02mol,其质量为0.02mol×69g/mol=1.38g,所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1.38g/2g×100%=69.0%.

【点睛】:

注意掌握综合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1)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

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

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

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

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

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9.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

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来源:

学+科+网Z+X+X+K]

温度℃[来源:

]

500

800

①2H2(g)+CO(g)

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

H2O(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

CH3OH(g)+H2O(g)

K3

(1)反应②是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左下图所示。

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_____________K(B)(填“>”、“<”或“=”)。

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_______(用K1、K2表示)。

(3)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右上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

请写出加入(通入)b物质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每消耗6.4g甲醇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5)一定条件下甲

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

通常状况下,将amol/L的醋酸与b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2c(Ba2+)=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吸热

(2).=(3).K1·K2(4).加催化剂(5).将体积压缩为2L(6).O2+4e-+2H2O=4OH-(7).1.2NA(1.2×6.02×1023)(8).2×10-7b/(a-2b)

【解析】

(1)根据温度对平衡状态和平衡常数的影响分析;

(2)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依据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

(3)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4)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判断和计算;

(5)溶液等体积混合溶质浓度减少一半,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结合概念计算。

解析:

(1)分析图表数据,反应②平衡常数随温度

升高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2)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KA=KB;反应③3H2(g)+CO2(g)

CH3OH(g)+H2O,分析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平衡常数K3=K1×K2;

(3)图象分析曲线Ⅰ变化为曲线Ⅱ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体积可变得是恒压容器,说明改变的是加入了催化剂;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增大,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可变容器中气体体积和浓度成反比,气体物质的

量不变,曲线Ⅰ,体积为3L,一氧化碳浓度为3mol/L,改变条件后变为为曲线Ⅱ,一氧化碳浓度为4.5mol/L,则体积压缩体积为:

3:

V=4.5:

3,V=2L,所以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符合;

(4)根据装置图中电子的流向可知a物质所在的电极是负极,失去电子,通入甲醇。

b处通入的是氧气,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显碱性,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甲醇中碳元素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转化为+4价,失去6个电子。

6.4g甲醇是0.2mol,则每消耗6.4g甲醇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

(5)一定条件下,将amol/L的醋酸与b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钡和氢氧化钡,反应平衡时,2c(Ba2+)=c(CH3COO-)=bmol/L,溶液中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依据电离方程式写出K=[CH3COO−]•[H+]/[CH3COOH]

=2×10-7b/(a-2b)。

10.Mn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粗MnO2的提纯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将粗MnO2(含有较多的MnO和MnCO3)样品转化为纯MnO2实验,其流程如下

(1)第①步加稀H2SO4时,粗MnO2样品中的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得到MnO2固体操作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

(4)已知第③步蒸发得到的固体中有NaClO3和NaOH,则一定还有含有_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中用到Cl2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粗Mn

O2样品的质量为50.76g,第①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34.8g MnO2,并收集到0.896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第②步反应中至少需要____________g NaClO3.[M(NaClO3)=106.5]

(6)第①步酸溶产生的CO2与NH3反应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己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5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116.5kJ·mol-1

③H2O(l)=H2O(g)ΔH=+44.0kJ·mol-1

写出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MnCO3

(2).2ClO3-+4H2O+5Mn2+=5MnO2↓+Cl2↑+8H+(3).漏斗(4).NaCl(5).4H++MnO2+2Cl-

Cl2↑+Mn2++2H2O(6).8.52(7).2NH3(g)+CO2(g)=CO(

NH2)2(s)+H2O

(l);ΔH=–87.0kJ·mol-1

【解析】试题分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CO3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解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MnO2不溶于硫酸,样品中的MnCO3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MnSO4,滤液中含MnSO4,第②步发生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第③步中发生氯气与热的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Cl、NaClO3、水,溶液蒸发可得到固体,则

(1)只有MnO2不与硫酸反应,则MnO和MnCO3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2)MnSO4要转化为MnO2,需失去电子,故需要加入NaClO3做氧化剂,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以配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lO3-+4H2O+5Mn2+=5MnO2↓

+Cl2↑+8H+;

(3)流程中得到MnO2固体操作是过滤,必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4)Cl2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NaClO3属于氧化产物,因此一定有还原产物NaCl;实验室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4H++MnO2+2Cl-

Cl2↑+Mn2++2H2O;

(5)由题意知样品中的MnO和MnCO3质量为50.76g-34.8g=15.96g。

0.896LCO2(标准状况下)是0.04mol,由方程式H2SO4+MnCO3=MnSO4+H2O+CO2↑可知MnCO3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质量为115g/mol×0.04mol=4.6g,所以MnO的质量为15.96g-4.6g=11.36g,其物质的量为11.36g÷71g/mol=0.16mol,因此与稀硫酸反应时共生成MnSO4的物质的量为0.20mol,根据方程式5MnSO4+2NaClO3+4H2O=5MnO2↓+Cl2↑+Na2SO4+4H2SO4,可计算出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0.08mol,质量是0.08mol×106.5g/mol=8.52g;

(6)己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ΔH=-159.5kJ·mol-1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ΔH=+116.5kJ·mol-1

③H2O(l)=H2O(g)ΔH=+44.0kJ·mol-1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CO2与NH3合成尿素和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s)+H2O(l)ΔH=–87.0kJ

·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