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938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主管单位:

环县教育局

单位负责人:

张明君

项目建设单位: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

项目负责人:

徐俊银

项目建设地点:

庆阳市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院内

项目建设期限:

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700万元

二、建设内容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教师队伍、解决教师住宿困难。

根据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住宿条件极其简陋的现状,学校决定新建南北长38.1米,东西宽42.0米,建筑高度为10.35米,建筑面积3091平方米三层框架结构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教师发展和学校后勤保障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同时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住宿问题,学校办学规模也可进一步扩大。

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是一项功德无量的社会事业。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项目总投资: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总投资700万元人民币。

2、项目资金筹措: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专项资金4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300万元,全部用于工程项目建设。

 

第二章编制依据和研究内容

一、编制依据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8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建设部)

《可行性研究与评价》的要求(建设部)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环政办发[2013]56号

环县人民政府《关于环县2013年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真实性的申明》)环政发[2013]108号

环县国土资源局《关于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用地的预审意见》环国土资函[2013]19号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用地范围地形图

《庆阳市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地质勘察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资料

国家发布的有关行业规范、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

甘肃省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三、研究内容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听取了项目单位对项目新建的计划,在现场实际调研和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在项目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研究的内容包括:

项目概况、项目编制依据、项目需求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和场址、规划方案、环境影响与保护、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建设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招标方案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

 

第三章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

一、地域概况

1、县情概况

环县踞陕、甘、宁三省(区)之交界,全县辖20个乡镇和1个旅游开发办、251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9236平方公里,总人口3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

境内海拔高度在1200—2089米之间,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2600小时。

   环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这里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

隋朝置县以来,环县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曾涌现出诸多仁人志士、英杰贤达,南宋王渊,明代魏镇、魏锟,晚清明将董福祥、张俊,道情皮影艺人解长春,《咱们的领袖毛泽东》词作者、农民诗人孙万福等名人辈出。

   环县是红色教育的传播地,传统光荣,民风淳朴。

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红军长征途经之地,原陕甘宁省委、省政府驻地,是陕甘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就发生在环县境内。

习仲勋同志为第一任县委书记。

革命战争年代,环县人民的无私奉献,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计划经济时代,环县作为农业大县,曾将大批粮食调往省内外,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粮食供给,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进入市场经济后,环县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干旱困难县。

   环县是绿色杂粮的原产地,品质优良,物美价廉。

环县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气候凉爽,干旱少雨,特殊的土壤、气候和降雨量造就了环县盛产荞麦、糜子、谷子、洋芋、燕麦等小杂粮和胡麻、葵花、黄豆、中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质优品良,属绿色无公害产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其中小杂粮产量居全省之首,被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全县羊只饲养量居全省第二,是西北羊绒、羊毛、皮张和各种肉食品的主产地之一。

   环县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地,储量丰富,前景广阔。

环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煤炭、白云岩等多种矿藏。

石油地质储量达5亿多吨,被确定为环江亿吨级大油田,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之一;优质石灰岩储量达2000多万吨,正在开发利用;白云岩储量达1200多万吨,属特优品位;全县煤炭预测储量684亿吨,其中千米以浅整状煤田预测储量100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3480亿立方米,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田的条件。

启动实施了六大煤矿、五大油区建设,刘园子、甜水堡煤矿今年建成投产,将成为全市最早产煤矿区。

石油产能年内达到100万吨。

   环县是多样文化的汇集地,风情独特,古朴典雅。

黄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璀璨汇集。

道情皮影享誉海内外,是“中国皮影之乡”,被西方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先后9次出访欧洲、大洋洲10国,2006年成功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2002年、2006年、2011年,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

皮影、香包、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古朴典雅,引人瞩目。

羊羔肉、黄米酒、荞剁面、燕面柔柔等地方小吃风味独特,闻名遐迩。

环县旅游资源丰富,有横亘中南部的秦长城、风景优美的道教名山东老爷山、巍峨壮观的宋代砖塔、彪炳史册的山城堡战役遗址和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可供游览观瞻的旅游景点。

   环县是日臻崛起的希望地,环境宽松,人和心齐。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庆阳建设国家级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深入实施“生态农业立县、工业商贸兴县、文化旅游强县”三大战略,强化“水利、交通、资金、人才”四大支撑,加快推进煤炭、石油、绿色农产品、文化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狠抓水、电、路、田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截止201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3.8亿元,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5亿元,增长32.4%;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完成1.8亿元和1.23亿元,增长50.3%和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6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万元,增长22.3%。

2、乡镇概况

甜水镇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山头沙尾,素有“沙州码头”之称,银西公路纵贯全境。

镇辖11个行政村,11229人,镇幅员面积526平方公里,镇区有中央、地、县、镇属单位36个。

甜水镇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砂、铁、铝、芒硝、石油、煤等。

已建成庆阳地区九连山水泥厂、甜水煤矿、甜水砖厂、甜水采石厂、甜水制袋厂等。

建有全区规模最大的、辐射西北五省(区)的产品批发市场。

甜水镇市政集贸建设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1994年被评为中国137个明星乡镇之一。

甜水,因此堡周围二十里,仅有新庄沟的水源为甜水,当地群众靠此水源解决人畜饮水,被群众誉为甜水堡。

市政集贸建设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

1994年被评为中国137个明星乡镇之一。

扬黄工程的兴建,解决了甜水镇人畜和地方工业用水困难。

新开发的甜水扬黄灌区可开发水地23512亩、可安置镇内外移民4000人,灌区成为“塞外小江南”已不再是梦想。

3、建设单位概况

甜水镇中心小学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镇甜水中街133号,甜水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179人,教职工62名,现有22个教学班。

学校占地面积10800.54平方米,现有校舍建筑面积2974.67平方米。

教师宿舍楼建成后,学校校舍建筑面积将达到6065.51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行“四制”改革、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学校办学效益明显增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全校师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实践管理创新,形成为了鲜明校本特色:

“建一流的领导班子,带一流的教师队伍,创一流的办学条件,争一流的管理水平,多一流的教学质量。

”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强化管理、勇于创新”是班子成员的治校方略;“学习新教法、深化教学改革,开展三清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教改思路。

特别是随着我校“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全新的理念,扎实的作风,促使学校教风、校风不断良性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庆阳市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环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环县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环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环县未成年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环县读书活动示范学校”、“环县推普活动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甜水镇中心小学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近年来随着甜水镇入学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校舍使用面积严重不足,原有教学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为了解决甜水镇中心小学校舍不足问题,规划在中心小学院内新建教师宿舍楼一幢,建筑结构为框架结构三层双面楼,总建筑面积3091平方米。

附表:

学校校舍建设现状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单位

层数

建设年代

备注

01

用地面积

10800.54

16.20亩

02

总建筑面积

6065.51

地上

03

教学楼一

1656.0

2009

04

教学楼二

620.0

2006

05

教室

199.08

2006

06

教师宿舍

251.37

1994

07

锅炉房

72.0

2009

08

厕所

176.22

2009

09

拟建教师宿舍楼

3091

2013

待建

二、行业概况

1、县级教育概况

环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环县辖4个镇、16个乡,共34.69万人。

现有各级各类中小学8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4所,九年制学校4所,六年制小学29所,教学点42个,校园总占地90.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1.3万平方米,教职工1907名;在校教师25686名(其中初中以上学校12667名,小学8265名)。

98年“两基”达标,2013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年检。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切实强化教育管理,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全县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2002年1月在全市率先全面推行了以“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奖金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截止今年已完成全县教职工五轮聘任工作,公选产生中小学校长36名,合理流动教师1100多人次,不断盘活师资,切实优化教师队伍。

今秋开学,学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98年以来先后积极争取实施“普九”、“义教”、“国债”、“危改”等教育项目工程,总投资5370多万元,改扩建校舍8.8万多平方米,使全县41所中小学实现了校舍楼房化,28所中小学建起了微机室和数字卫星地面接受站,22所中小学仪器图书装备达到国颁二类标准,15所中小学仪器图书装备达到国颁三类标准,今秋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整县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003年高考进线率摆脱了全市倒数第一的被动局面,2004年高考本科进线率21.63%,跃居全市第四名,合水一中教师白超以708的骄人成绩荣获甘肃省理科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今年高考本科进线226名,其中重点进线61名,本科进线率23.06%,位居全市第一,二本综合进线率名列全市第三,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受到了市招委会、市教育局的表彰奖励。

2002年以来,全县教育工作两次荣获庆阳市教育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一、二等奖,三次荣获环县非经济部门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一、二等奖。

2、甜水镇中心小学教育概况

 

三、需求分析

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基地,近几年来,随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舍的改造和建设力度。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教师的住宿问题却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死角。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中小学教育的稳步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近几年,学校按照推进均衡教育的部署,围绕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落后等方面进行建设,而教师的居住条件没有进行改善。

特别是近两年新进的青年教师全部在外租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环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随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甜水镇中心小学生源将进一步扩大,学校任课教师将进一步增多,以学校现有的住宿条件,根本无法满足教师的居住要求。

根据对甜水镇中心小学2011年至2013年特岗教师、支教教师、对口交流教师的人数调查,2011年甜水镇中心小学有特岗教师22名、支教教师12名、对口交流教师10名;2012年甜水镇中心小学有特岗教师23名、支教教师15名、对口交流教师10名;2013年甜水镇中心小学有特岗教师27名、支教教师18名、对口交流教师17名。

这些教师目前的住宿均未得到解决。

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住宿过渡期现状:

校内住宿13人,校外自家建房住宿4人,农家租住17人,初中借住13人,配偶单位住宿6人。

建教师宿舍楼前现状:

校内住宿22人,校外自家建房住宿9人,4人在自家娘家住宿,农家租住21人,配偶单位住宿6人。

困难杂乱的教师住宿现状,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给教师的生活环境也构成极大地威胁。

为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十二五”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宿舍建设楼规划的通知,本次主要解决特岗教师、支教和交流教师、离城镇较远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以及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住宿问题。

决定新建教师教师宿舍楼一幢,建筑面积为3091平方米,共设置宿舍70间。

完全能够解决目前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的住宿问题。

为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加快学校基础建设已刻不容缓。

国家为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符合建设条件要求,新建的教师宿舍楼是当前教育新形势的要求,是学校保证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目前甜水中心小学现有62名教师的住宿问题,根据环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随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甜水镇中心小学生源将进一步扩大,学校任课教师将进一步增多,本项目的实施也为以后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力量的壮大做了前期准备,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教育政策要求,符合环县教育局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向。

四、建设规模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91平方米,总用地面积为1007.25平方米。

拟建教师宿舍楼为南北朝向,拟建场地南北长38.1米,东西宽42.0米,建筑高度为10.35米,三层框架结构教师宿舍楼。

总投资额为700万元。

建筑平面布局合理,交通疏散线路流畅,立面造型大方新颖且各有特色。

建筑方案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能满足住宿的使用功能要求。

该项目的建成可以解决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的住宿场所紧缺的问题,保证学校的正常生活教学有序进行,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是大力发展环县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顺应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必将推动环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办学吸引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四章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的支持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及“十二五”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宿舍建设规划的通知中指出:

一是将“农村教师宿舍建设”纳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负责组织实施,2013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启动,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彻底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宿舍问题。

二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有关建设规费可比照廉租房优惠政策执行。

三是建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可按照廉租房建设补助标准给予补助,省、市、县政府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比例进行适当配套。

如建设资金困难,还可采取向学校受益教师“借资建房、以息抵租、周转使用”的做法,筹措部分建房资金。

四是此项目由县级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建设,产权归学校所有,不得买卖转让,教师因调离或退休退房后,学校退还所借资金。

因此,本项目建设受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

2、庆阳市教师宿舍建设规划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边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稳定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从今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农村边远艰苦地区教师宿舍建设项目,在校内或学校周边为农村教师提供宿舍。

我市环县被列为首批试点县,其他县可参照标准要求陆续建设实施。

本次建设的教师宿舍数量与需求相比仍有差距,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建设的宿舍使用对象主要为特岗教师、支教和交流教师、离城镇较远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以及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

各县将按照这些教师类别合理确定支持教师范围和比例,以解决学校最困难、最急需改善生活条件的教师住宿问题。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庆阳市的建设规划。

3、环县教师宿舍建设规划

环县为了解决学校最困难、最急需改善生活条件的教师住宿问题,结合国家政策和省、市的有关精神,已初步确定了8个乡镇的教师宿舍的建设。

计划近期建设甜水镇、小南沟、合道等乡镇的教师周转住宿用房,2013年开工建设并交付使用。

根据《环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规划(摘要)》(2013年——2015年)的总体规划要求,坚持以适度集中、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统一规划、先建后撤、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做出规划。

按照全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到“十二五”末,撤并小学14所,全镇长期保留六年制小学6所,形成以甜水镇中心小学为中心,辐射带动基层各小学的教育格局。

届时甜水镇中心小学和保留的六所小学教职工人数将达到234人,其中甜水镇中心小学62人。

为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加快学校基础建设已刻不容缓。

国家为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中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符合建设条件要求,新建的教师宿舍是当前教育新形势的要求,是学校保证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甘肃省正在为深化九年义务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打造优质教育而不懈努力。

因此加强教育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已成为当前城市优质教育辐射农村、带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

本项目是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62名教师的住宿问题,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教育政策要求,符合环县教育局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方向。

4、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住房现状

环县教育布局调整后保留甜水镇中心小学和其他6所小学。

甜水镇中心小学是甜水镇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半寄宿制中心小学,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近几年,学校按照推进均衡教育的部署,围绕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办学条件、改善教学设施落后等方面进行建设,而教师的居住条件没有进行改善,学校教师部分就近租房居住,部分教师就近家里居住,部分教师在学校平房(危房)居住,部分教师在配偶单位居住,也有部分在初级中学借助,总体学校教师居住条件极差。

甜水镇甜水中心小学特别是近两年新进的青年教师全部在外租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环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三年规划,随着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随着学校学生源的调整,学校任课教师将进一步增多,以学校现有的住宿状况,根本无法满足教师的居住要求。

为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县计划为甜水镇新建教师宿舍一幢,面积3091平方米,建设教师宿舍70套。

项目建在甜水镇中心小学院内,项目建成后可初步解决部分家在外地的教师、特岗教师、支教和交流教师、离城镇较远的边远艰苦地区教师以及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住宿问题。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环县的近期建设规划和政策,可彻底解决乡镇教师的住房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良好的政策机遇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随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状况,政府部门也更加深入实施科教兴区的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基础教育的机遇,不断深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策机遇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的师资、教学等各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可完全承担学校教学任务。

教育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

从选址看,项目建设在甜水镇中心小学校园内,学校地处环县甜水镇中街,符合甜水镇镇区规划。

项目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场地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适拟建设。

甜水镇中心小学交通便利。

甜水镇基础设施齐全,可保证甜水镇中心小学新校园供水、电力、通讯。

教师宿舍楼供热由环县甜水镇教育供暖工程予以解决。

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木材、沙石、石灰、空心砌块等均可从当地市场采购。

该项目的建设牵动着广大的甜水镇群众的心,全镇上下对甜水镇中心小学工作非常支持。

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潜在效益。

2、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健康的生活,才能使教师健康的进行教书育人,整齐干净的住宿环境成为教师健康的基本保障;教师宿舍楼项目建设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为了给学校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维护学校师生人数增加的正常教学秩序,早日实现创建省优示范教育中心的目标,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而教师宿舍楼项目的建成将成为教师发展和学校后勤保障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

3、良好的外部建设条件和实施环境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环县甜水镇中心小学教师宿舍楼的建设是从环县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从甜水镇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出发,为了本项目能够切实有效,经济合理的实施,环县政府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