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895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学年高一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松滋三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卷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2=60分)

1.图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3.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4.近年来,我国有部分特大城市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现象,这反映了它们正处于

A.中心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回答下题。

5.聚落从阶段I演变到阶段Ⅱ,与此相对应的是

A.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B.人口向乡村迁移

C.城市规模缩小D.工厂呈分散分布

6.聚落从阶段Ⅱ演变到阶段Ⅲ,带来的问题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中心区地价较高

C.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D.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的贫民窟

7.关于图中的演变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A.是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的连续发展过程B.前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化水平一直在下降D.前期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8.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

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②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③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④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

10.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

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

A.①工业区②文教区③居住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B.①工业区②商业区③仓储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C.①居住区②工业区③文教区④商业区⑤仓储区

D.①商业区②仓储区③工业区④居住区⑤文教区

读“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

C.平坦的高原面D.凉爽的高山地区

1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

C.气温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

下图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而成的福建省耕地、经济和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由图可以判断:

A.耕地重心向东北移动B.人口重心移动幅度最小

C.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D.经济重心移动幅度最大

14.1985~2010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东南部城市化速度加快B.西部实施生态退耕政策

C.西北部种植业结构调整D.沿海地区开发后备耕地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完成以下问题。

15.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惠民政策B.家庭原因

C.自然空巢D.个人原因

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

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7.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

C.2005年D.2010年

19.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

C.西藏D.三峡库区

读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总人口(亿人)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年均人口增长率

第五次

12.953

16.84%

74.71%

8.45%

1.07%

第六次

13.397

9.80%

81.68%

8.52%

0.57%

20.目前我国人口

A.属于现代型B.属于传统型

C.数量在不断地减少D.各年龄段比例下降

21.2014年有20多个省出台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我国劳动力人口总量较少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C.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D.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22.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A.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D.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23.关于外来常住人口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B.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C.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D.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24.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B.②C.③D.④

25.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B.南美C.西欧D.北非

26.人口的演变自有其规律,读下表,判断老龄化进度最快的国家是

国家

出生率为30﹪的年份

出生率降到20﹪的年份

所用年数

法国

1832

1909

77

瑞士

1880

1922

42

韩国

1971

1985

14

中国

1972

1977

5

A.法国B.瑞士C.韩国D.中国

27.下图中甲是历次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据,乙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和人口流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总数减少

②15-59岁人口比例上升,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③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应完善养老体系

④流动人口增加,应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00年到2010年,某国人口持续增长。

2008年,该国人口的11.3%为移民,其来源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该国为

A.西班牙B.日本C.美国D.德国

29.自2011年以来,该国人口持续减少,其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A.移民政策收紧,入籍困难B.经济发展停滞,就业困难

C.环境容量有限,污染加剧D.国家发生战争,政局不稳

30.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万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鬼城”的出现反映我国部分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

A.城市化速度〉工业化速度

B.城市化速度〈工业化速度

C.人口城市化速度<土地城市化速度

D.人口城市化速度>土地城市化速度

二、综合题(满分40分)

31.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回答:

(10分)

(1)如果以黑色实心圆圈大小表示中心地等级差异,图中中心地有个级别。

其中城市A为(填城市名)和A同级别的城市在图中有个。

(2)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市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2.下图为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a>b>c),读图回答。

(10分)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工业区排放的废弃物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a、b两等值线间城市功能区有可能成为_________区。

(3)该市计划在甲、乙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一个发展新工业区,你认为在甲城镇应发展_______________,乙城镇发展_______________。

3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

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6分)

材料三:

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

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8分)

材料四:

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

(8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博物馆的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最广,应为⑤;从省界和县(区)界分析,在同一行政区内,行政机构的服务范围最大,所以应为⑤③②;那么①④⑥应可能为集贸市场。

故选B。

考点:

城市服务范围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2.由图可知:

城市建设绿地减少,硬化地面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径流增加;硬地地面,土地和植被少了,蒸发量减少;由于下渗量减少,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而地面径流汇集速度是由于地形起伏造成的,与城市化关系不大。

选D正确。

3.城市建设后,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增加,不是因为热岛效应产生,与生活用水量增加无关。

选C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4.B

【解析】

试题分析:

部分大城市由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分区明显,中心地价高,商业向市中心集中,住宅区向郊外移动,郊区人口增长快,是郊区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化是城市化初期,人口向城市中心集聚;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后期,城市环境质量变差、城市地价过高等,而乡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城乡交通发达,城市人口流向乡村;再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又从乡村再次回到城市的现象,伴随着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出现的。

选B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化发展阶段。

5.A

6.D

7.A

【解析】

试题分析:

5.在阶段I为乡村聚落,到阶段Ⅱ出现工业区与住宅区的混杂;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规模扩大,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厂不断集聚。

选A正确。

6.聚落从阶段Ⅱ演变到阶段Ⅲ,城市规模扩大,可能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使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中心地价上升;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堵;不会因城市地价上升,而出现贫民窟。

选D正确。

7.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进程后期出现的,城市化前期不会出现;随着城市化,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增加,城市化水平上升;图示由乡村到城市到大城市的变化,这是城市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的连续发展过程。

选A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化及特征。

8.B

【解析】

试题分析:

张小姐去乙城购买名牌服装,她的邻居在乙城大医院治病,说明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提供的服务种类更多,即乙城的城市等级更高。

选B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等级。

9.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示市中心R1处人口数量最小;在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好,地价昂贵,建设居住区造价高,人们的付租能力低,一般作为商业用地。

选C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该地盛行西南风,①在城市的下风方向,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可判断是工业区;②在城市的上风方向郊外,远离市中心,应是文教区;③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应是居住区;④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可判断是商业区;⑤在城市东南,河流下游方向,近交通线,应是仓储区。

选A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的功能区。

11.B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1.读图,根据轮廓判断,图示区是西藏自治区,该地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宜居住,C、D错。

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所以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的河谷地带,B对。

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

12.结合前面分析,图中城镇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靠近水源,取水方便,所以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与水源,A对。

地形影响植被分布,也影响温度,水源是河水,不是降水,B、C、D错。

考点:

区域城镇分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

13.D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耕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A错。

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于耕地重心,B错。

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C错。

经济重心移动幅度最大,D对。

14.福建省耕地重心向西北移动,主要是东南部城市化速度加快造成的,A对。

西部生态退耕会导致耕地比重下降,B错。

与种植结构调整无关,C错。

沿海地区开发后备耕地,重心会移向东南,D错。

考点:

耕地重心移动方向与原因,读图分析能力。

15.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15.空巢老人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图中丁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

16.由于近年农村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政策宽松,农民工地位和数量明显提升,且工薪较高,不愿返乡,造成空巢老人。

考点:

人口老龄化

17.C

18.D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17.甲图图示时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逐渐减小,但一直为正值;迁移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005年左右变为负值。

说明在图示时间内该地区人口先迅速增长后缓慢增长。

图乙中3图与当地情况吻合。

C正确。

18.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

虽然图中迁移率在2005年后变为负值,但迁移率与当地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

故在图示时间内当地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D正确。

19.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建国前一直是人口迁入目的地,建国后因开发当地资源如石油、土地等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入。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较沿海地区慢,人口迁入速度变缓,后成为我国人口净迁出区。

A正确。

题目中上海一直为人口净迁入区,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当地成为人口迁出区,西藏人口迁入迁出大体持平。

考点:

人口增长

20.A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20.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21.出台单独二孩政策,可以使出生率有所增加,从而缓解了老龄化问题。

考点:

人口数量变化。

22.D

23.D

【解析】

试题分析:

22.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由图甲可知,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D正确,而抚养比与年龄结构有关,图中没有显示,A错误;从图乙可以看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说明外来常住人口更倾向于郊区,B、C错误。

23.性别比趋于平衡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A错误;图中没有显示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B错误;外来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增大城市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压力,C错误;由图乙可知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D正确。

考点:

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影响。

24.B

25.C

【解析】

试题分析:

24.人口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零时,人口增长;①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且自然增长率递减率大于人口迁移率,人口在减少;到②阶段自然增长率在增加,人口迁移率在增加,两者之和大于零,人口开始增加。

选B正确。

25.该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经历由负增长到正增长的变化,人口迁入多,说明经济发达区是吸引人口迁入区;西欧为发达地区,人口迁入多,且城市化过程出现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现象时,城市人口又增加。

选C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人口的变化特征。

26.D

【解析】

试题分析:

随着出生率的降低,老年人口比重有所增高。

表中的四个国家中,中国出生率从30‰降到20‰所用时间最短,老龄化进程最快。

考点:

人口数量变化。

27.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乙中柱状图看出0-14岁的人口比例下降,但是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总数依然在增加,①错误;从图乙中柱状图看出15-59岁人口比例上升,但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依然较严重,不能说我国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②错误;从图乙中柱状图看出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人口老龄化严重,应完善养老体系,故③正确;从图乙中柱状图看出,人口流动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流动比重上升快速,所以为了减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应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故④正确.

考点:

考查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和析图以及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28.A

29.B

【解析】

试题分析:

28.从移民总量及移民占总人口的百分比(11.3%)可计算该国人口总量。

该国欧盟移民数量最多,该国应距欧洲近(或为欧洲国家),可判断A正确。

29.作为“欧猪五国”之一的西班牙,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一直难有起色。

目前该国经济发展停滞,国家债务庞大,失业严重。

故B正确。

考点:

国际人口迁移

30.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城市鬼城指数较大,说明在城市建成区内,单位面积的城区人口数较多,即城市建成区中,人口密度较小。

这说明,相对于人口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速度更快。

考点:

城市化。

31.

(1)3,南京,2

(2)有利条件:

位于长江三角洲,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口,南北海运的中点;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三角城市带的中心城市;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捷;有较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国家大力开发浦东的政策;科技发达;工业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等

不利条件:

缺乏矿产资源和常规能源(劳动力成本高)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的黑色实心圆圈的大小可以判断该图中中心地有3个级别。

据相对位置可以判断A城市为南京,和A同级别的城市在图中有2个,可以根据黑色实心圆圈的大小进行判断,还有浙江的杭州。

(2)工业区位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对于上海市来说,有利条件应从交通、市场、劳动力、政策、工农业基础等角度分析;不利条件应从资源缺乏尤其是常规能源短缺等方面回答。

考点:

考查中心地理论以及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2.

(1)大气污染工厂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2)住宅区

(3)新工业区钢铁工业

【解析】

试题分析:

(1)欧洲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常年盛行西南风,图中a附近地租最高,为市中心,工业区位于市中心下风向,所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因此是合理的。

(2)从上题分析可知,a处位于市中心,最可能形成商业区,而图示东北部为工业区,则b处最可能为住宅区。

(3)从上题可知,该地盛行西南风,甲地位于盛行风上风向,适宜布局对环境基本无污染或对环境质量较敏感的企业,因此可布局新工业区;乙地位于和城市盛行风垂直的方向,可布局钢铁工业。

考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33.(22分)

(1)东部(2分)

(岛屿东部)①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②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③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

(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2)①(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②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肥);⑤(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⑥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3)观点一:

赞同(2分)

理由:

扩大就业(2分),增加收入(2分),促进经济发展(2分)。

观点二:

不赞同(2分)

理由:

使(Z岛)土豆遗传资源减少(2分),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2分),有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分)

(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其一即可得分。

其中,表明观点得2分,理由合理且充分得6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土豆为喜光作物,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图示岛屿在南美洲的西部,受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岛屿的西部气候湿润降水多,不利于种植土豆;岛屿的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利于种植土豆。

(2)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通过垄沟排水,可防止水渍;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覆盖枯草还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土豆生长;覆盖枯草也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利于作物根系生长;覆盖枯草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3)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赞同与否,只要理由充分都可。

观点一:

赞同的理由:

大面积种植土豆,发展土豆制品产业,可扩大就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

不赞同的理由:

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生态链单一,使(Z岛)土豆遗传资源减少;单一品种的土豆种植,也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有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

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