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823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气候的基本要素》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气候的基本要素

的变化特点。

【复习目标】

1.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天气,什么叫气候?

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毕,导入主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积极思考、回顾,尝试回答。

联系旧知、导入复习。

展示并解读复习目标:

1.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2.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识记目标。

重温目标,使复习更有目的性。

提出问题研讨学习

出示问题,直接请学生回答。

1、气温是指,气温的测量工具是,单位是;

2.降水是指,降水量的测量工具是,单位是。

明确基本概念。

承转过渡

从气温和降水的测量可以看出:

气温和降水是有变化的,而这些变化既有时间变化,也有空间变化,首先我们来复习二者的时间变化。

一、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

1.出示问题:

气温的时间变化用什么图表示?

2.展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和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出示问题,请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1.2题:

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3.指导学生完成学案1.2题,并结合上图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拨。

4.出示问题:

降水的时间变化用什么图表示?

5.展示某地(青岛市)降水量柱状图请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3.4题:

6.继续展示三幅降水量柱状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学案第5题:

 

7.指导学生完成学案6:

8..小结:

因此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并表现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对于不同地区而言,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也是不一样的。

学案:

一、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

1.通常用图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分为日变化曲线图和年变化曲线图)。

2.读某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曲线图回答:

(1)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约为,出现的时间是;最低气温约为,出现的时间约为。

该地的气温日较差约为,该地的日平均气温约为。

(思考日平均气温的测算方法)

(2)该地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出现的时间是月;最低气温约为,出现的时间约为月。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据图判断,该地地处半球的(海洋或大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带。

(3)思考并动手画一画:

南北半球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有何不同?

海洋和大陆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有何不同?

不同温度带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有何不同?

3.通常用图表示降水的时间变化。

4.青岛市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月份是,降水量约为毫米,该地一年中降水最少的月份是,该地一年中的降水量约为毫米。

因此,该地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

5.读新加坡、北京、罗马三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从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来看:

三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属于夏季多雨的是,属于夏季少雨的是;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

是。

6.练习:

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各题。

(1)该地最热月气温出现在1月,约是℃;最冷月出现在7月,约是℃,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2)该地降水集中在季。

降水最少的季节是季。

(3)该地气候特征:

夏季,冬季。

 

读图完成问题,既可以带问题读图,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又突出了重点。

及时训练利于巩固。

承转过渡

气温与降水不但有时间变化,不同地区的气温与降水也存在差异。

我们来看看气温与降水的空间变化。

2、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

(一)先来看气温的空间分布:

1.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请学生完成学案1.2题:

2.教师巡视学情,指导学生完成学案,然后利用上图对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强调。

3.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练习,强调思维方法。

(二)、再来看降水的空间分布:

1.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请学生完成学案1.2题: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然后进行强调与补充:

降水规律可简要总结为“四多四少”。

学案:

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

(一)气温的空间分布

1.世界各地的气温存在很大差别,通常我们用图来表示气温的空间分布及其差别;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等温线的疏密不同说明不同。

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等温线大致沿线方向延伸,从C→D的纬度越来越高,而气温越来越,说明世界的气温由

向逐渐降低。

(2)在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

一般来讲,夏季时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

(3)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南半球等温线比较。

(4)图中E地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是因为这里。

(5)由以上可以得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等。

3.练习:

读下图,回答问题。

下图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判断该地位于半球(南、北)、

季节(夏季、冬季)。

(2)降水的空间分布

1.用图表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问题:

(1)分别对比A与B、C与D、E与F的降水差异,然后分析原因。

(2)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带,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在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世界降水的因素主要有:

等。

读图完成问题,总结规律,系统地复习。

及时练习,可以更好地落实知识点。

根据读图,利用问题设计,进行规律的总结,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气候的基本要素

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

时间变化

气温和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

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空间分布

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根据提纲小结,可以形成知识体系,强化复习效果。

【当堂达标】:

1.如图是三个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正确的是()

A.B地在热带

B.C地在温带

C.A地在热带

D.以上答案一个都不对

2.右图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是()地。

A.AB.BC.CD.D

3、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请读图后分析回答:

(1)甲、乙两地最高月平均气温都出现在()月,说明两地都位于()半球。

(2)从两地的月平均气温数值和气温曲线走势判断:

两地可能属于五带中的()带;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地。

(3)从降水的时间分配上来看:

甲地冬季降水(),夏季降水(),从降水类型而言,应属于()型;乙地降水集中在()季,从降水类型上而言应属于()型。

(4)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得出甲地的气候特征为:

();乙地的气候特征为:

()。

(5)甲、乙两地的气候状况与我市相符的是()地。

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根据下面左侧表格中某地气温的数据在右图中绘出该地气温年变化曲线。

(2)在上面左侧表格中相应位置填出4月份的降水量数据,并计算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__。

(3)根据以上图表资料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地夏季气候特点是。

这种气候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最广泛的地区是沿岸。

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之间的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达()℃以上,()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尤其是()洲,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

因此我们说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是由()向()逐渐降低。

据此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因素。

(3)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特点不同:

南半球等温线平直,这是因为(),而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这一差异说明世界气温的分布受()因素的影响。

(4)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比其他同纬度地区的气温较(),是因为这里(),说明()也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之一。

【教后反思】: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二者组合在一起进行复习有利于学生利用对比的方法复习和巩固知识。

本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这两大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对比,充分利用二者的时空分布图进行组织复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技能,又使学生明确了本课复习的核心知识点。

作为复习课的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落实,更要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利于使知识系统化,本课的教案设计思路充分考虑了这一原则。

同时在形式上体现了教案、学案与练习案的统一,从而使本教案的使用更有可操作性。

由于课堂容量的原因,对于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在课堂中没有涉及到,考虑到培养学生动手绘图能力方面的原因,在达标练习中设计了绘图题目,教师在最后的达标反馈环节中要注意做着重强调和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