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718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看古今考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写对联】围绕《范进中举》一课的内容,语文课代表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和横批。

上联:

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

________

横批:

________

(2)【谈观点】考试临近之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拜神”热,“XX拜神帖”和“考神公共主页”应运而生,学生纷纷留言祈求考试过关。

而中国古代“名人”——屡败屡考的秀才范进被考生们封为“考神”,考神主页上的粉丝已经超过44万人。

对封范进为“考神”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

(1)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

(2)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解析】【分析】

(1)根据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范进的态度的鲜明对比来拟写,注意对联格式。

(2)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看法。

可以从赞同与不赞同两个方面来回答。

赞同的理由可围绕“能缓解考生压力”来阐述;不赞同可围绕“把范进当偶像不可取”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⑴看今朝,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世态炎凉

⑵这样做可以让大家笑一笑、乐一乐,起到正面的心理暗示作用,间接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

但是如果把范进作为偶像顶礼膜拜,则是不可取的,考试还是要靠真才实学。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考生要结合文章内容,注意上联的机构和内容,进行编写下联,要注意对联的要求。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理解材料的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来阐述,注意发表的观点要正确。

2.张华的爸爸在外省打工,张华也一直在那边上学。

眼看即将初中毕业了,他得回诸暨参加绍兴市中考,但他还不知道绍兴市中考时间安排等基本情况,心里很着急。

请你根据下面的表格和文字,告知张华相关信息,注意语言得体,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2019年绍兴市中考文化课考试时间安排表

日期

上午

下午

时间

科目

时间

科目

6月14日

9:

00—11:

00

语文

14:

30—16:

10

社会·道法

6月15日

9:

00—11:

00

数学

14:

30—16:

10

英语

6月16日

9:

00—11:

00

科学

——

——

说明:

①社会·道法仍实行开卷考试。

②数学、科学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答案】张华,你好!

你不用着急,我这就告诉你中考安排情况。

文化课考试安排在6月14—16日:

14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社会·道法;15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英语;16日上午考科学。

上午考试时间都是9:

00—11:

00,下午考试时间都是14:

30—16:

10。

社会·道法为开卷考试,数学、科学考试不允许用计算器。

如有其他问题,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相信你在中考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解析】【分析】首先要有称呼,其次将表格中的考试的科目和时间安排说清楚,还要特点说明注意事项①社会·道法仍实行开卷考试。

②数学、科学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以及祝愿之类的词语,注意语言要流畅,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

张华,你好!

你不用着急,我这就告诉你中考安排情况。

文化课考试安排在6月14—16日:

14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社会·道法;15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英语;16日上午考科学。

上午考试时间都是9:

00—11:

00,下午考试时间都是14:

30—16:

10。

社会·道法为开卷考试,数学、科学考试不允许用计算器。

如有其他问题,你可以随时联系我。

相信你在中考中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点评】本题考查图标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关注图表标题,然后再认真观察图表,理解图表内容,最后再用准确、简洁、连贯、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述。

本题表述一定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

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解析】【分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

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故答案为:

美在戏曲;生旦净丑;演绎悲欢人生;美在文学;诗词曲赋;抒写灿烂文化(美在汉字,点横撇捺,记载悠久文明;美在建筑,亭台轩榭,尽显精巧布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续写句子的能力。

续写句的特点是:

与上文或者下文的某个句子句式相同、内容衔接紧密。

应注意整体理解细推导,前后照应意通顺。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答这类题目,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注意观察句式,找到参照句子;2、注意句式逻辑关系,(如关联词不变,关键词变化或者是句式结构不变,关键词变化;3、选词造句;4、串联检查。

4.学校近期举办“博物馆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南京云锦博物馆的专家为同学们介绍云锦。

请你围绕世界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设计一个与“云锦”有关的实践活动,并简述设计理念。

【答案】要求紧扣“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主题以及“实践”活动。

示例:

用电脑软件设计并保存云锦图案;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制作各种含有云锦元素的文创产品;为南京云锦写宣传语,宣传南京云锦。

理由:

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大众普及云锦的知识等。

【解析】【分析】活动方案的主题“博物馆进校园”(“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已经给定,并给出了设计范围,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与范围设计实践活动即可。

切忌偏离主题。

自拟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

理由要仅仅围绕所拟定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及意义来谈。

如用电脑软件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

理由为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等。

故答案为:

要求紧扣“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主题以及“实践”活动。

示例:

用电脑软件设计并保存云锦图案;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制作各种含有云锦元素的文创产品;为南京云锦写宣传语,宣传南京云锦。

理由:

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大众普及云锦的知识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读懂题干要求,围绕活动主题与限制范围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

理由要围绕自己的设计来讲,要合情合理。

5.哭嫁是川北等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织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岩磨……

今日我要离娘走,

临行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

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

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衔泥何时得回头?

【答案】①哭嫁歌内容上很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或亲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解析】【分析】“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

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有的甚至前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

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

“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

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

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

语言通俗,口语化。

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故答案为:

①哭嫁歌内容上很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或亲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地方艺术特点。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分析《哭嫁歌》的内容、艺术特点,写一段介绍词,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条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6.“24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中”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

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出谋划策。

材料一:

2016年11月,“24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4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24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深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人民的生活。

材料三:

但是专家说,联合国有关公约不仅看重非遗的实践价值,也看重其创新传承,24节气可被记忆和品读,但创造性传承与发展却困难重重!

自豪感固然需要,但文化背后的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扬?

网上把清明节译为Tomb-SweepingDay(扫墓的日子),很明显,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外语翻译和准确对外交流的问题能解决吗?

公众到哪里、去向谁咨询学习非遗的有关知识?

跟24节气有关的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如何?

中学生不喜欢这些古董文物怎么办?

(采自《中国行业资讯网》等)

【答案】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将这24节气列入一定的政策中;从社会角度看,需要加强各方面宣传,让24节气深入人心;从学校角度看,可以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来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传承;从个人角度看,主动学习了解相关内容。

【解析】【分析】“24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材料涉及到申遗成功、动态传承“24节气”文化、国人的文化自觉、创新传承、科学精神与科学信仰如何弘等问题。

可以考虑从国家层面、从社会角度、从学校角度、从个人角度说出自己的主张,建议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

故答案为:

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将这24节气列入一定的政策中;从社会角度看,需要加强各方面宣传,让24节气深入人心;从学校角度看,可以开展各种调查活动来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并传承;从个人角度看,主动学习了解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整合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试题的要求,经“筛选”之后,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综合、归纳、概括相关的信息,使之符合检测的目的要求。

7.阅读下面的新闻链接,针对两男孩的情况,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话,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新闻链接】

《带着10包榨菜20个慢头,衢州两男生要“寻找自由”》:

“我要去寻找自由,开始新生活!

”2018年12月23日晚,衢州江山市坛石镇14岁男孩小博和小飞从学校翻墙出走,留下了这样一张字条。

12月24日早上,两名男孩在附近的山上被找到。

而两个熊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让人唏嘘:

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摘自《钱江晚报》2018年12月26日)

【答案】【示例1】我觉得两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首先不跟家长打招呼擅自离开,存在安全隐患,让学校和家长为他们安全担忧。

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由于擅自离开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严重的是,离家出走的原因是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要知道在最好的读书年华

里,如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游戏上会让学业荒废,视力下降。

这个年龄正是需要学校和家

长管教的关键时刻,不能太任性。

所以要理性对待,切不可随意而为。

【示例2】我觉得家长是否值得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离家出走

的孩子都与家长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更有部分的孩子出走是由于跟家里发生了直接的矛

盾冲突。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何孩子的沟通方式方

法,非骂即打,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何生活的快乐。

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平时

注意加强跟孩子沟通,多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解析】【分析】结合材料内容并联系实际表达观点并阐述理由,可以针对两个孩子的做法表达观点和理由,可以针对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角度阐述观点和理由,还可以从社会大环境这个角度阐述观点和理由。

本题虽然答案不唯一,但是也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观点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由要充分,要让人信服,要符合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

【示例1】我觉得两个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首先不跟家长打招呼擅自离开,存在安全隐患,让学校和家长为他们安全担忧。

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由于擅自离开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严重的是,离家出走的原因是打游戏被拒,觉得学校家长管得太严。

要知道在最好的读书年华里,如果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游戏上会让学业荒废,视力下降。

这个年龄正是需要学校和家长管教的关键时刻,不能太任性。

所以要理性对待,切不可随意而为。

【示例2】我觉得家长是否值得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大多数离家出走的孩子都与家长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更有部分的孩子出走是由于跟家里发生了直接的矛盾冲突。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一些家长平时不注意何孩子的沟通方式方法,非骂即打,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何生活的快乐。

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平时注意加强跟孩子沟通,多些耐心,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点评】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

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注意观点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理由要充分,语言要连贯。

8.九

(1)班开展以“学会倾听,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年龄段

12-25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倾听的人数比

18%

40%

65%

感恩父母的人数比

20%

45%

70%

(1)根据上面的调查表,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

上联:

三尺讲台育桃李

下联:

________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生A说: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B说:

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C说:

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

“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班委会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时光老师来作专题报告。

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内容与格式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答案】

(1)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示例:

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 ④一片丹心付杏坛(共2分。

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3)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4)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解析】【分析】

(1)小题属于探究表格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在探究时,既要横排看,也要竖排看。

横排看,是不同年龄段的人数比例;竖排看,是“喜欢倾听”和“感恩父母”这两个类别。

再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两个类别的比例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2)小题补对联,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本题只要符合对联的要求,符合老师的身份即可。

(3)小题仿写,只要和上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写出“挫折”的意义即可。

改语病比较简单,就是关联词不当,“只有……才……”“只要……就……”是固定搭配。

(4)小题考查的是应用文中的邀请函。

邀请函在格式上和大多数应用文是一致的:

题目“邀请函”三个字在第一排居中,称呼在第二排定格,落款部分“单位”在上,“日期”在下。

邀请函在内容上语言要得体,要告诉对方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

故答案为:

⑴喜受倾听的人数和感恩父母的人数占总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⑵示例:

①两袖清风铸师魂②一腔热血显精神③一生心血哺新人 ④一片丹心付杏坛

⑶给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进取;只要;只有

⑷①“尊敬的时老师”顶格写;②把“请务必准时到达”改为“敬请光临”(“敬请指导”“请您光临”等亦可);③落款中的单位在上,时间在下;④应写明活动的具体地点。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运用对图表信息的把握能力,注意从中总结归纳共同点,在平时要学会自我方法,运用平时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注意对上联的理解,内容上要有关联,符合主题。

⑶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运用,要求语句的连贯、衔接仿写能力和病句的修改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结合上下文的特点进行作答,掌握基本的病句修改的方法。

⑷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的修改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常用应用文的格式,注意对例文的阅读和审视,运用掌握的知识对例文进行辨析和修改。

9.总复习阶段,小风在整理庄子专题时,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风分析一下。

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

(130字左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日: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漆上也。

【答案】示例一:

我认为A是庄子,B是惠子。

从动作神情看,A侧身俯视桥下游鱼,关注自然;神情专注,对鱼充满兴趣。

而B面向A,对鱼毫无兴趣,同时,目不斜视、一脸严肃,仿佛正在跟A辩论,据我了解,庄子是个充满情趣的浪漫之人,而惠子是个严谨好辩之人,所以,A是庄子,B是惠子。

示例二:

我认为A是惠子,B是庄子。

从外貌和衣着看,A腰有环佩,以冠束发(领口端正、衣着整洁),据此判断社会地位较高。

而B衣着随意,领口敞开(布巾束发、手持竹杖),显然是平民样貌。

据我了解,惠子身有官职,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庄子最是厌恶功名束缚,生活清贫,这些都与图中信息吻合。

所以,A是惠子,B是庄子。

【解析】【分析】结合这道题,要仔细观察这两个人物的衣着、表情,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这两个人物的历史形象进行分析,表达。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结合图文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

我认为A是庄子,B是惠子。

从动作神情看,A侧身俯视桥下游鱼,关注自然;神情专注,对鱼充满兴趣。

而B面向A,对鱼毫无兴趣,同时,目不斜视、一脸严肃,仿佛正在跟A辩论,据我了解,庄子是个充满情趣的浪漫之人,而惠子是个严谨好辩之人,所以,A是庄子,B是惠子。

示例二:

我认为A是惠子,B是庄子。

从外貌和衣着看,A腰有环佩,以冠束发(领口端正、衣着整洁),据此判断社会地位较高。

而B衣着随意,领口敞开(布巾束发、手持竹杖),显然是平民样貌。

据我了解,惠子身有官职,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庄子最是厌恶功名束缚,生活清贫,这些都与图中信息吻合。

所以,A是惠子,B是庄子。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答题时要首先要能结合题目要求对人物进行重点观察,然后再把观察和思考用准确、简洁、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述。

10.文化创意,魅力无限。

探访小组的成员们在“2019南京创意设计周”展览上,发现以夫子庙“天下文枢”牌坊造型制作的笔架(见下图),都佩服设计师将文化元素融于生活物品的巧思。

大家想办一个班级文创展,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

【答案】辟邪台灯。

以六朝石刻辟邪的造型设计灯座,上面安装宫灯式的节能灯。

这个灯的好处是,当灯光亮起时,仿佛千年前的文明之光照到了眼前,今人浮想联翩。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答题时要把设计的内容和寓意表达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辟邪台灯。

以六朝石刻辟邪的造型设计灯座,上面安装宫灯式的节能灯。

这个灯的好处是,当灯光亮起时,仿佛千年前的文明之光照到了眼前,今人浮想联翩。

【点评】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一思一写。

读:

画面组成要素。

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一深层含义)。

写:

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11.鼎湖中学802班的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围绕插图中“谁是庄子”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意见不一,于是张欣怡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写了一封信。

请你读完信后给张欣怡写一封信,发表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效。

论证合理。

(不超过150字)

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

我是鼎湖中学802班的学生。

我们班同学在学习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时,对插图中“谁是庄子”产生了分歧。

有同学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有同学认为低头看鱼的是庄子。

我认为从服饰上看,拄着竹杖的是庄子;从神态上看,低头看鱼的是庄子。

那么,这幅插图中,究竟谁是庄子呢?

希望能得到您的回复。

张欣怡

2019年5月17日

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答案】示例一:

我认为拄着竹杖的是庄子。

你看他站在那里,拈着胡子,神态悠然自得,拄着竹杖,衣衫相对随意,符合庄子率性的特点;而前面那位,头戴峨冠,身佩玉环,更像是具有官职地位的惠子,只见他死死盯住水中游鱼,一脸严肃认真,只想看出鱼是否快乐。

他怎知鱼之乐实乃人之乐啊!

我的看法不知你是否认同?

示例二:

我认为低头看鱼的是庄子。

他低头弯腰微笑,似乎并不理会一旁的惠子,而与水中游鱼相乐,符合课文里那个随性而又智慧的庄子形象;而拄着竹杖的那位,拉着长脸,正眼不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