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648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docx

学年度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北师大版期末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期末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

100分,时间: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5·广东珠海)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乘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

因为老年人的骨()

A.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B.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C.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

D.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2.下列各图中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B.公鸡尝试绕道取食

C.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D.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

3.(2015•内蒙古通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4.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A.母袋鼠哺育幼袋鼠B.乌贼喷出墨汁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D.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

5.英国建立的名为“冷冻方舟”的濒危动物基因库,分别设立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伦敦动物园内,由诺丁汉大学负责并提供技术支持。

该基因库将储藏从世界各地收集的上千种濒危动物的DNA,以便将来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动物的基因,重新培育出已灭绝的珍稀动物。

这种做法是在对()进行保护。

A.物种多样性B.基因(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皆是

6.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方式属于()

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D.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易地保护

7.(2015•湖南益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8.(2015•四川绵阳)易发于婴幼儿群体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此病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

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比细菌要大得多B.能够独立生活

C.在活细胞中繁殖D.具有细胞结构

9.某同学在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葡萄酒则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C.制作酸奶用到一种微生物,而制作葡萄酒用到两种微生物

D.制作酸奶和葡萄酒用到的“菌”都营寄生生活

10.下列四种生物,在营养方式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11.无性生殖的主要特点是()

A.简单B.繁殖速度快,子代与亲代基本没有差异

C.子代能产生更大的变异性D.对进化有利

12.下列关于组织培养技术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培育出优良的植物品种

B.培养出的植株可以抵抗各种病毒的侵害

C.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

D.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快速地繁殖植物

13.“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

B.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

C.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

D.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

1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卵黄能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B.嫁接和扦插都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

C.所有生物的生命都始于受精卵

D.昆虫的变态发育受体内遗传物质的控制

15.(2015•桐城)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

2014年初埃博拉病情在西非爆发,共有超过25000人曾与埃博拉病毒抗争。

下列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埃博拉病毒

B.埃博拉病毒的细胞结构非常简单

C.埃博拉病毒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里

16.(2015·山东临沂)以下是农业生产上常采用的繁殖方式,其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B.以黑枣为砧木嫁接柿子树

C.把大豆种子播种后长出幼苗D.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草莓

17.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A.有性生殖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C.有性生殖过程中一般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只是生殖形式不同,没有根本区别

18.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B.青春期身体生长快,代谢旺盛

C.进入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进入青春期,脑细胞、神经元数目大量增加

19.(2015·山东潍坊)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男性、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和卵巢

B.成年男性终生有产生精子的能力,成年女性只在生育期有产生成熟卵细胞的能力

C.母体血液可进入胎儿体内为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D.在童年期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同卵双胞胎(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的姐妹俩,长大后皮肤有黑、白之分;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引起这两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依次是()

A.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

B.前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

C.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

D.两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但前者是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后者则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21.下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22.(2015•四川广元)研究人员把抗稻瘟病的基因连接到易感染稻瘟病的水稻细胞的DNA分子上,使该水稻获得了抗稻瘟病的能力。

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存在于DNA上

C.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D.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

23.亲代的许多性状之所以在子代中体现,原因是()

A.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B.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来自父母的控制性状的基因

C.总在一起生活,长相就会相像

D.父母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了子代

24.(2015•山东泰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了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

B.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

C.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

D.小麦新品种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25.下列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变异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B.子女一定和父母的性状相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D.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现象则不是普遍存在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26.(7分)“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现在唱起这首童谣,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1)小白免的一蹦一跳主要靠骨骼和________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

(2)小白兔听觉灵敏,一有危险马上逃跑,这属于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这是一种________行为。

(3)兔子的毛色各异,如黑毛和白毛,这是一对________性状。

(4)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________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7.(6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时刻进行的。

下图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作用被分解。

(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

人们不能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4]_______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_______。

可见,[3]可作为_______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循环。

28.(5分)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菊花扦插的最佳时期,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的因素”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处理

分组

扦插

土壤

插条

切口

环境相对

湿度/%

插条

选择

成活

率/%

一组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

二组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三组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四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老枝

10

五组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环境:

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

100/组,培养时间3周

(1)扦插过程中一般采取避免阳光直射、除去插条上部分叶片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将土壤进行消毒、插条切口涂硫磺粉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一段时间后,成活的插条切口处长出的根称为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表,设计验证“某一变量对菊花插条成活率的影响”的实验步骤。

 

(5)某同学利用上表中的变量,分组探究“影响菊花插条成活率的因素”,请帮助他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各组实验数据。

 

29.(6分)下图是胎儿发育期间营养供应的相关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标出B和C的名称:

[B]_______,[C]_______。

(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_______提供。

(3)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A]_______。

(4)胎儿通过[A]和[B],从母体内获得______________,并将代谢产生的__________气体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的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30.(8分)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除对不同年代化石进行纵向比较之外,还可以对现存生物种类进行横向比较。

下面是对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生殖发育特点的比较,从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进化趋势。

(1)两栖类的繁殖行为相对简单;鸟类具有比两栖类更为复杂的繁殖行为,如_________(请列举其中的两种),这使它们具有更高的卵孵化率和后代成活率;哺乳类则有着比鸟类更加复杂的繁殖行为,如母狮会凭经验把幼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以躲避鬣狗的袭击,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这属于_______行为。

(2)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而鸟类和哺乳类都是体内受精。

两栖类的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鸟卵具有更为复杂的结构,如有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的_______和防止水分散失的卵壳等;鸟卵和哺乳类的生殖和发育都不受_______的限制,因此它们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3)两栖类和鸟类都是卵生,而哺乳类是胎生,这使得哺乳类的后代成活率大大提高。

与胎生的生殖方式相适应,哺乳类体内特有的器官是_______。

(4)通过以上生殖发育特点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三类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_____

_________。

31.(8分)(2015·山东潍坊)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统计了他们班50名同学耳垂的情况,结果是29名有耳垂,21名无耳垂。

他还统计了四名同学父母的耳垂情况,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

同学

甲(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乙(无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丙(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丁(无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1)该同学分析后判定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是根据_________同学及其父母的情况得出的。

(2)该同学针对耳垂的遗传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填字母)。

A.因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所以其他班也一定是有耳垂的同学占多数

B.乙同学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丙同学不可能携带a基因

D.丁同学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仍然无耳垂

(3)该同学针对耳垂遗传情况的探究运用了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法。

(4)甲同学有一个妹妹,你认为她有______%的可能有耳垂,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你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

 

32.(10分)(2015•四川宜宾)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___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A与C比较,在细胞结构上A没有成形的________。

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________,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图中D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图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需要生活在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城市的污水处理是利用A能分解污水中的________;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会发霉长毛,这应该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生长和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中保存是利用了低温________________。

 

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解析: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

老年人骨骼中无机物多于2/3,有机物少于1/3,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超过2/3,骨硬度大.

2.C解析:

从获得途径上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大山雀学着偷喝牛奶、公鸡尝试绕道取食、黑猩猩设法摘取香蕉这些行为都是后天获得的学习行为;失去雏鸟的红雀喂鱼这一行为是动物的本能,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因而是先天性行为。

3.D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A项正确。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C项正确。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D项错误。

4.C解析: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间发生相互攻击或搏斗,为争夺食物、配偶或领地而发生的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抚育等,母袋鼠哺育幼袋鼠属于繁殖行为;乌贼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蜂王依靠工蜂喂养属于社群行为;狗为争夺骨头而争斗为攻击行为。

5.B解析: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生物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种生物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所以,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由于这些动物的遗传物质不同,将它们进行杂交,培育出已灭绝的珍稀动物,正是利用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6.A解析:

为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称为就地保护。

7.C解析: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A项正确。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B项正确。

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C项错误。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项正确。

8.C解析:

一个病毒的大小为10~300纳米,比细菌要小得多,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项错误。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B项错误,C项正确。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D项错误。

9.B解析: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和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都需要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制作酸奶主要用到乳酸菌,而制作葡萄酒则用到酵母菌、乳酸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酵母菌、乳酸菌、霉菌等都营腐生生活。

10.A解析:

A项是大肠杆菌,营寄生生活;B项是霉菌,C项是蘑菇,D项是酵母菌,都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11.B解析: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而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亲代的遗传性状,但是无性生殖的后代的生活力有下降的趋势,对进化不利。

12.B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它可以培育优良的植物品种、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培养无病毒植株,还可以将培养物保存在超低温下,实现优良品种的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

植物组织培养只是能培养无病毒植株,培养出的植物不能抵抗各种病毒的侵害。

13.A解析:

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A项错误。

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项正确。

蝉一生蜕皮4~5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C项正确。

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目的是求偶,属于一种繁殖行为,D项正确。

14.C解析:

卵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A项正确。

嫁接和扦插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能很好地保留植物的性状,B项正确。

很多低等生物如细菌,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因此其生命不是从受精卵开始的,C项错误。

昆虫的变态发育是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D项正确。

15.D解析:

病毒非常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病毒,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项错误。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埃博拉病毒不是一种细胞结构非常简单的生物,B、C两项错误。

埃博拉病毒是动物病毒,离开动物细胞后就无法生存,因此埃博拉病毒寄生在人和灵长类动物的细胞里,D项正确。

16.C解析: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营养繁殖。

17.C解析: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某些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也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18.D解析: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生长发育加快,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多;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脑的质量和脑神经细胞数目基本上不再增加,但脑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

19.C解析:

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

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和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并不是直接相连的。

母体胎盘中的小动脉断裂,血液喷出,脐带中的毛细血管就浸泡在母体的血液中,然后脐带中的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母体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交换后,含氧丰富、含营养物质多的血液由脐静脉运到胎儿心脏,再到胎儿全身。

20.C解析:

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两个胎儿,体内的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她们长大后的肤色有黑、白之分,是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患白化病的孩子,是由这对夫妇体内的隐性基因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1.C解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是长链状的,其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很多个基因,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22.A解析:

研究人员把抗稻瘟病的基因连接到易感染稻瘟病的水稻细胞的DNA分子上,使该水稻获得了抗稻瘟病的能力。

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3.B解析:

性状表现是由特定的基因控制的。

在生殖过程中,一对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子代。

这样,子代体内就具有了亲代的基因,从而表达出了一些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24.B解析:

利用小麦和一种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牧草进行“远缘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从而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小麦新品种,表明“远缘杂交”的培育过程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A项正确。

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育种应该属于有性生殖,B项错误。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扰,C项正确。

小麦新品种抗病、高产等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项正确。

25.C解析: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都是普遍存在的;子女的某些性状和父母相同,但不是所有的性状都和父母相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描述的是变异现象。

26.

(1)骨骼肌

(2)非条件防御(3)相对(4)胎生、哺乳

解析:

(1)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由骨和关节构成。

(2)小白兔遇到危险马上作出反应,这是非条件反射,这一行为属于防御行为。

(3)毛色是兔子的一种性状,黑毛和白毛是毛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4)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哺乳,幼兔通过吮吸母乳获得营养,这种生殖发育方式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

27.

(1)光合呼吸

(2)生态平衡(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1二氧化碳3

无机盐有机物和氧气分解者物质

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分解有机物;绝大多数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有利于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4]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它们可以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水、二氧化碳[1]和无机盐[3],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28.

(1)减少插条水分散失(或降低蒸腾作用)

(2)保护插条切口,防止病菌感染(3)不定根(4)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两组菊花插条,确定某一变量,甲组进行处理,乙组不做处理。

第二步:

将甲、乙两组插条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3周,分别观察两组插条的生长状况,对插条的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并得出实验结论。

(只要叙述合理即可得分)。

(5)如下表所示。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组别

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