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584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 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古诗词整首默写春学期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整首默写

29页古诗词二首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赏析名句:

(二)登岳阳楼(杜甫)

赏析名句:

77页《两小儿辨日》

137古诗三首

(一)蝉虞世南(唐)

(二)孤雁杜甫()

(三)鹧鸪郑谷()

赏析名句:

213页咏荷诗歌四首

(一)采莲曲(唐)王昌龄

(二)莲叶(唐)郑谷

(三)赠荷花(唐)李商隐

(四)白莲(唐)陆龟蒙

《爱莲说》中写莲的品质的句子是

228页毛泽东诗词二首

(一)沁园春雪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

;,

,,

(下阕)

(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

,。

,。

卜算子咏梅(陆游)

,。

,。

,。

,。

234页古代诗词三首

(一)木兰诗

(1)东市买骏马,,

,。

(2)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

(3)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4)《木兰诗》中写行军速度快的句子是:

,。

写战争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写战争残酷时间长的句子是:

(5)策勋十二转,。

(二)观刈麦白居易

,。

,。

,。

,。

,。

,。

,。

,。

,。

,。

,。

,。

,。

(二)破阵子(辛弃疾)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

,。

260页古诗三首

(一)使至塞上(王维)

,。

,。

,。

,。

赏析名句:

(二)黄鹤楼崔颢

,。

,。

,。

,。

(三)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

,。

,。

背诵积累一、直接默写:

1、雨昏青草湖边过,。

2、俱往矣,,

3、,关山度若飞。

,。

4、妇姑荷箪食,。

5、____,乾坤日夜浮。

6、,

沙场秋点兵。

7、,带月荷锄归。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8黄鹤一去不复返,。

,。

9、,相失万重云?

10、,哀多如更闻。

10、游子乍闻征袖湿,。

相呼相应湘江阔,。

11、,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1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潭影空人心。

13、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14、居高声自远,。

15、今我何功德,。

16、种豆南山下,。

17、已是悬崖百丈冰,。

18、了却君王天下事,。

1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须晴日,,分外妖娆。

21、?

烟波江上使人愁。

22、乱入池中看不见,。

23、江山如此多娇,。

24、无情有恨何人觉?

25、日暮乡关何处是,。

26、多谢浣纱人未折,。

27、,赢得生前身后名。

28、,但惜夏日长。

29、,关山度若飞。

30、待到山花烂漫时,。

31、马作的卢飞快,。

32、,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33、大漠孤烟直,。

34、晴川历历汉阳树,。

二、理解默写: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割麦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内心感受( 主旨句)是:

,。

,。

,。

描写割麦勤劳辛苦的句子是:

,;

反映官俯对贫困农民残酷剥削的句子是:

,。

直接提示赋税繁重使农民困苦不堪、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5、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

故乡,人的生命之根。

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6、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

《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句子是“,。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了被喻为“千古壮观”的塞外奇特风光的句子是

,。

8、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9、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表现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句子是,     。

1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的诗句是:

      ,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句是,。

13、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

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

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

“,”的君子本色。

(周敦颐《爱莲说》)

14、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两句名言:

“予独爱莲之,。

15、崔灏《黄鹤楼》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诗人触景生情抒发思乡情愁的诗句是:

,。

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

,。

16、《爱莲说》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

17、写莲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18、写莲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的两句话是,。

17、2003年入春以后,SARS病毒(非典)肆无忌惮,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向病魔宣战的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写的:

,。

18、《沁园春雪》一词中化静为动描绘了北国山原的壮丽雪景的诗句是: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诗句:

,。

揭示主旨句子是:

,,。

写想像的雪后晴天美丽雪景的句子

“望”有登高远眺之意,它在本词中统领的内容是

赞扬当代英雄的句子是

,,

19、《归园田居》点明劳动地点及庄稼生长情况的语句是

,。

表明诗人勤劳的语句是,。

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而不悔,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虽然田里长草,夕露沾衣但是作者还生活在愉快之中,是因为

,。

20、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

2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成为传世绝唱,不但艺术地再现了诗人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观点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中华文化对曲折美的追求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

,。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

这真是:

,。

22、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一词中,既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又写梅花特征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梅”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

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的诗句是:

,。

写梅花虽俏丽但不想争占春光,只想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的句子是:

,。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写梅花所处的环境之艰难,但它仍然开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23辛弃疾《破阵子》中表现作者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勇杀敌的句子是: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24、《登岳阳楼》中“,”两句,气势恢弘,被誉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诗人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两句是

,。

看到国家因战乱未平,多灾多难,诗人不禁老泪纵横的诗句是

,。

25、《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26、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功绩冠盖古今。

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两句诗来称赞他。

27、《孤雁》一诗中“

,”

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

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

28、《鹧鸪》中描写鹧鸪习性和形貌特征的诗句是首联,。

颈联,则表现了游子、佳人的羁旅之思、相思之苦。

尾联,两句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29、《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

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

30、《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

荷花荷叶得以差差绿、柄柄香是因为:

31、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苏轼如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

,。

33、秋瑾女士曾发出“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叹。

李商隐的“,”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34、《白莲》一诗中写出白莲淡雅高洁,独具个性和气质的诗句是:

抒写白莲内心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的诗句是

,。

35、《莲》中,表达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把莲子的风味香气写得那么传神,使全诗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的诗句是:

,。

36、马致远曲中咏到: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名诗《黄鹤楼》中云:

,。

”与其意境相仿。

37、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

,的悠闲自得;幸福是苏轼“,”的美好祝愿。

38、《黄鹤楼》中,交代黄鹤楼地理位置的句子是: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

《图经》云:

“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其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

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生动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情态的句子是: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9、《于园》一文中从堂前到后厅再到卧房槛外的空间方位顺序,说明了于园“三奇”的特点,这“三奇”分别是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

体现了圆子主人地位不同寻常的句子是非显者刺,侧门钥不得出。

写四周景色及感受的句子是:

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0、《黔之驴》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41、名言警句积累,在下面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内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你可以全做,以正确的两句计入成绩

(1)珍惜时间:

(2)勤奋学习:

(3)珍视友谊:

(4)热爱学习:

(5)人生志向: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古诗词辑录

29页古诗二首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全诗所写之景有: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

2:

这里花木掩映,美丽的山色使鸟儿欢悦,静静的潭影使人杂念顿消,所以中间四句不仅写出环境的极静极美,而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表达了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富有言外之意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用钟磬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清幽。

(二)【登岳阳楼】(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叙事)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写景)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抒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体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赏析: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与之相类似的句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间四句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既是实写,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77页《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

137页古诗三首

(一)【蝉】(虞世南·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议论)

1、“垂緌饮清露”表面上写蝉的形状,实际上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显要的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居高”:

(1)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2)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3、赏析:

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二)【孤雁】(杜甫·唐)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鸭”则是象征一些缺乏感情的平庸之辈。

(三)【鹧鸪】(郑谷·唐)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这首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啼”。

2、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通过环境的描写,诗人选择荒水、野庙的地点加上“雨昏、花落”的时刻,为全诗点染出一种凄迷的意境,伤感的氛围。

使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渲染出一种令人魂销肠断的氛围。

3、“相互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佳人的心灵呼唤。

3、全诗抒写了一首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曲

213页咏荷诗歌五首

(一)【采莲曲】(王昌龄·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二)【莲叶】(郑谷·唐)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三)【赠荷花】(李商隐·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四)【白莲】(陆龟蒙·唐)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爱莲说》中周敦颐写的赞颂莲高洁品质的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8页毛泽东诗词二首

(一)【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拟人)。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虚写)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心句)

1、上阕:

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2、下阕:

评论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词前小序: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三)【卜算子咏梅】(陆游·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34页古代诗词三首

(一)【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行军速度快)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烘托战场雄壮悲凉,战地生活艰苦)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农民割麦的艰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抒情句:

抒发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梦回”二字告诉我们,以下描写的战争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

2、一个“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壮志难

酬功业未成的悲愤。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用对偶的修辞,写出了雄壮的军营生活,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战士们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

260页古诗三首

(一)【使至塞上】(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写景物有:

大漠、孤烟、黄河(长河)、落日。

2、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

以十分工整的对仗描绘出塞外雄奇壮丽的独特风光,“直”状孤烟之高,“圆”状落日之低,这两个词极写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整个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3、描述画面: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整个画面:

雄浑、阔大、壮美

(二)【黄鹤楼】(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开端从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登楼所见之景。

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

(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的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本诗一、二句所用手法是白描,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美好、有趣,使人读来感到亲切有味。

2、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一句用白描的手法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3、愿无违中“愿”:

(1)字面上理解:

多收些豆子。

(2)从作者的处境和心情推测:

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过平淡、闲适的山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