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098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董旭花.docx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董旭花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反思: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室?

思考:

区域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操作学习、玩中学习、游戏学习

区域活动是自由、自主的活动,把材料,把机会给孩子,教师要提供材料、建议或参与。

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游戏的关系是什么?

区域活动与教学活动是并列活动

为什么要倡导区域活动?

一定要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

如何合理把区域活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一是点状安排:

上午9:

00到9:

40为区域活动,下午3:

00到3:

40为区域活动;

二是线状安排,就是幼儿想喝就喝,想画就画

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画面:

教师站在那儿讲,孩子使劲仰视着看,孩子们坐得整整齐齐,是错误的。

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心理学者索寞

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他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跟着改变。

——杜威

孩子的动作与思维与操作相连接,重要的是让孩子去做。

二、如何规划室内区域?

1、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

2、拟定区域的种类

3、寻找适当的玩具和操作材料

4、着手布置

5、逐步开放区域

6、与幼儿一起建立区域规则

如:

沉浮实验。

教师说重的东西就下沉,轻的东西就上浮。

孩子说轮船重它为什么不下沉呢?

老师说它是空的,不是实心的,孩子说,木头是实心的,为什么一个小孩发洪水的时候就抱住它就不会下沉呢?

——孩子的思维是无限的,教师的知识是匮乏的。

1、明确阶段性发展目标

要考虑年龄段

2、拟定区域的种类

常规区域(娃娃家、小医院、积木区、图书区、表演区、美工区等

特色区域:

突出地域特色或幼儿园园本、班本特色(剪纸、编织、贝壳的运用)

主题区域:

主题游戏区、主题学习区

特色区域与主题区域可以用特色的名字(独特),也可以用常规区域的名字,他们是并列,主题学习的区域不要太多。

例如:

如果有6—8个区域,常规4个,特色1个,主题1个

思考讨论:

每个年龄班各几个区域适宜?

按人数定、面积、大小关系

各应该设那些区域?

如果活动室面积小的话,不用设定点区域,可以用自选活动

大班:

(1、)益智区(幼小衔接、发展思维)拼图、走迷宫、下象棋,科学区数学区也可以列入。

(2、)表演区(3、)建构区(4、)阅读区(5、)美工区

小班:

(1、)娃娃家(小熊、小娃娃、奶瓶)(不必全是娃娃)(2、)感官操作区(手部动作的发展,如:

系扣子、系带子、串珠子、用勺子舀东西等精细的动作)

小中大班都要有的区域:

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

3、寻找适当的玩具和操作材料

美工区(大中小的材料不一样)

1)可操作性(选择废旧物品的材料和自然材料,在数量上要充足,以供幼儿选择)

2)数量(满足6个人的材料和工具)

3)安全性4)教育性

5)趣味性(要玩,还要玩出花样,不能摆在那儿看)

请幼儿与父母参与材料的搜集;幼儿教师应有资源意识与材料价值分析的意识。

如:

幼儿园门口要有个“百宝箱”,家长在生活中没用的东西放进去,幼儿的东西放进去

4、着手布置

1)注意区域材料投放的条理性、层次性(一次性投放不要太多,有目的、有条理、分层次的投放,层次是由易到难,分期投放。

)如:

夹带皮的花生、夹花生豆,这样由易到难,对孩子的发展有了解、有步骤的投放,然后收集到储藏箱中或投放主题箱中。

2)请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布置环境的过程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孩子共同的家,孩子也要做,不要剥夺孩子参与的过程。

3)善于留白(让每个老师去说,观点、想法,只要是支持孩子、发展孩子的都是好的)

5、逐步开放区域

6、与幼儿共同建立区域规则

(一)、区域包含的内容

1)时间(何时开始?

何时结束?

)区域时间为40分-1个小时合适。

可以以乐曲为信号。

2)使用人数(一定数量的插卡、挂牌、表示数字牌、鞋子与印码、围裙、套袖等,来确定区域人数)教师要善于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要限定。

3)玩具、材料的使用方式。

a每次使用一筐、一件或一种玩具;如果没有的话,要与别的小朋友协商。

b使用完后按照该区的收拾方式,立即归还原处。

如:

小班,每个小筐贴上标签、彩色照片,在对应之处贴上,孩子就知道放在哪里,当然教师要教个方法,可以反复做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十分钟,这样训练孩子玩玩具和收拾区域的习惯。

c不同区域的物品,除非特殊需要应避免混杂。

(二)、人际规范(区域中人际交往的规范)

1、例如:

如果有人故意推或破坏,教师和孩子要处罚他静坐5分钟(坐反思角5分钟,反思角里有小闹钟,闹钟响了,处罚结束,里面放上一本书,《世博礼仪书》。

当然教师的惩罚不要阴暗的,要有艺术的,要有措施,当然措施是老师与孩子商量出来的。

(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引导这个措施的方法,让孩子愿意去做,而不是老师规定的。

例如:

争玩具小熊,老师提示怎么办呢?

孩子说,谁先来了谁先玩吧,老师与孩子共同商量,区域规则不是老师定出来的。

2、例如:

不许说话。

喝水不许说话,做操不许说话,睡觉不许说话,活动时还不许说话,那什么时候可以说话呢?

有的老师说,举手才让说话,那一天9个小时举手说话不累吗?

就是老师限制的太多了,老师不许的太多,自由的太少,要给孩子自由。

老师要考虑常规,“必须的”是那些?

活动中讨论。

3、各区游戏规则举例?

各区通用的规则:

1)每次只能来几个人,满了就别再进去了

2)先来的先玩,先拿到得先玩,不能抢。

3)玩玩东西要将他送回家。

4)还有积木区只能在区内玩耍等等。

5)小声说话(培养孩子正常的说话)

6)在活动室里只能走,不要跑。

应采文老师的《三步与跑步》里动静结合,要想安静就让孩子先跑先动。

7)如不收拾玩具的人就要让他“休息”5分钟。

8)如果撕坏东西、破坏东西,可以让他“休息”5分钟。

三、幼儿园纲要常规指导

(一)美工区

1、美工区的学习目标:

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1)获得感官上的快感与情绪上的满足(画画时心里治疗的一种方式)

2)了解各种颜色、形状、尺寸等基本概念

3)通过剪、贴、揉、拍、画等技巧,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和精细动作(运笔、握笔是在残害孩子)一年级写字不好,老师埋怨孩子,甚至罚写所少遍,其实不是因为他们不认真,而是精细动作、控制能力不够,所以不要给孩子负担。

4)培养发现问题,解决能力的能力,进而获得自信与独立能力

(老师让孩子画,孩子说我不会,因为什么?

因为他对老师的范例画他达不到,所以他说我不会。

尤其是小班,认识色、线条、点并能画出来就行,让孩子自主活动。

5)了解“创作”是一种表达意念、情感、与人沟通,分享经验的方式(看孩子的作品也能了解孩子的想法)

6)在运用各种颜色及设计过程中,培养美感

7)在展示自己与欣赏他人作品的经验中,培养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

8)在静态活动中,获得自己的机会,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美工区空间设计建议:

1)如果空间充裕,可以将美工区隔为数个小区,如:

绘画区、纸工区、泥工区等

2)美工区的基本空间构成:

工具与材料区、操作台、作品展示区

A工具与材料区

利用多格框子或篮子,将工具盒此材料分门别类存放;

随时添加或更换工具和材料(要有条理,材料、工具要及时检查,不够要随时添加);

(可用报纸等材料,办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园)

美术素材与工具尽可能多元化,给幼儿多种尝试的机会;(在墙上画,在鞋上画,在石头上画,也可以集体创作一副大画);有录像

B操作台

提供宽大的操作桌面;小桌子拼在一起多摆几张也行

C作品展示区

可以自己存,可以书包里,可以柜子里存放;

提供展示架,展示墙或展示台(这里展示是孩子自己弄上的,夹、贴、挂等);

美工区墙面布置可以悬挂孩子的作品,也可悬挂名家名作,以此来刺激幼儿的创作欲。

(孩子的作品可以装饰一下,加框,加花边,就成了优秀的画作)

D其他

放置一个“百宝箱”;

美工区配备围裙,套袖等;

提供幼儿需要的清洁用品,如:

抹布、小扫帚等;

放置一个垃圾筐;

3、美工区多样性活动

1)绘画——除了用水彩笔、蜡笔、广告颜色,在纸上绘画之外,还可以在鞋上画、在衣服上画、在地上画、在墙上画——等

2)还可以:

大壁画(可以用大板画帖在墙上画);吹画;弹珠画;线画;粉笔画;沙画;身体彩绘;拓印(用藕、圆白菜、纸团等)泡泡画(在纸上吹印);毛笔画;手指画。

除了绘画工具和材料可以拓展,绘画内容也可以拓展(在石头上画,滚珠画)

小班以(玩色、玩线条)开始的

每个幼儿园要各有特色,(美术教育,体育活动)等

沙纸画、小班拓印画

4)泥工(橡皮泥、黏土、生面团等)可以绕圈圈、堆小人等

5)拼贴与建构

纸箱变变变、瓶子罐子变变变、手偶(手套偶、袜子偶、布袋偶、影子偶等)、面具、布贴(毛线贴)、蛋壳粘帖(蛋壳玩具)

6)编织与缝绣

7)折纸和剪纸

4、美工区活动指导应注意:

(1)欣赏、尊重、支持、鼓励幼儿潜能的发挥,不轻易否定也不轻易提供范例

(2)妥善处理幼儿的帮助请求,如:

“老师帮我做吧”,教师可以借讨论帮助幼儿将构思具体化,寻求合适的材料与技巧,与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建立自信。

(3)恰当的处理活动时间——如果时间到了,教师要事先提醒,或做弹性处理(如:

保留半成品,让他改天或自由活动时间再做)

(4)注意材料的多寡和优劣。

材料过多、过少、脏、乱、过于灰暗;要有幼儿熟悉的材料,新颖的材料。

(5)正确的看待幼儿,与交谈他们的作品是教师需要认真的对待的,也是重要的教育技巧(这里的交谈是与老师跟人交流作品)——“好漂亮啊”,“你做的很棒”这种交流是空洞无效的。

为什么要与幼儿谈论作品呢?

(1)让幼儿体会你真的欣赏和重视他的作品,增加信心,密切师生感情。

(2)鼓励幼儿展现内心世界,乐于表达自己。

(3)在谈论中,增进幼儿的词汇和表达技巧。

(4)帮助幼儿会获得新的创作技巧。

老师可以尝试针对幼儿作品使用的材料、技巧、色彩、线条等特点,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展开话题。

(二)建构区

1、卡罗琳普瑞特

积木不只是玩具,也是学习的跳板

2、幼儿积木玩耍的几个阶段:

认识积木(1-2岁)叠高、排线条(3岁左右)架桥、围堵、对称图形(3岁以后)命名(3岁以后)

积木是可以提高数理概念、分类、空间概念、距离判断、四肢协调性、平衡感、社会交往、情绪与语言发展、思维与解决问题等,对幼儿的潜力有好处。

3、建构区的学习目标:

(1)获得感官上的满足;

(2)增进大小肌肉的发展。

(3)尽情发挥想象与创作能力;(4)学习基本数概念;(5)提升语言表达与社交技能;(6)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构区德空间设计:

也可放到寝室里,放到走廊里,宽敞的地方。

(1)宽广的场地,开放的空间设计。

(2)不许要桌椅(3)远离人行横道(4)铺设地垫,木地板不必。

(5)标示界限(6)提供配件(瓶瓶罐罐、恐龙、小汽车、小娃娃等)(7)宜选用多层多格设计的框柜(大小整理箱也可以)

建构区的题目可以是小小建筑师等,墙面的布置可以是著名的建筑物。

5、建构区应注意:

(1)在不干扰幼儿游戏的情况下,诱导幼儿发展思考能力和语言能力。

老师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干预,现场写出观察记录,提出建议,直接参与活动,运用引导的方式。

例如:

你用了好多好多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积木,数数看有几块呢?

你左边和右边的一样啊(对称)

(2)在建构区张贴一些作品的大型图片,有利于刺激幼儿的创作欲。

(挂铁塔等)

(3)平行游戏十一种较好的指导方式。

(4)对于搭建失败的孩子应给予鼓励,支持或陪伴。

(5)建构游戏材料的数量和形状对不同的年龄的孩子理应有所区别。

(6)自己收拾材料、无物归原处。

(三)表演区

1、价值:

※情绪满足和情绪发泄

※发展表达、表演能力

※学习交往与合作

※扩展想象

※自我肯定

主要活动:

故事、音乐歌舞、桌面(手偶、纸偶)表演

2、空间设计

提供丰富的道具和材料,营造表演的氛围。

“幕布”、“音响”、“化妆的镜子”;头饰和服装;丝巾——

稍宽广的空间

避免与“安静区”隔开

3、活动指导

※师参与表演(是很好的指导方式)

※丰富准备性活动内容:

看剧团演出、供多样性的童话故事书、多进行创造性肢体活动(用肢体表演数字、图形、动物心情等)

※与语字和音与教学活动相互衔接

(四)角色游戏区

1、价值:

情绪需要、满足;积累社会生活经验;学习交往与合作;发展语言表达

2、空间设计:

选用合适的道具,营造“实在”的氛围;提供稍宽广的空间;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有事可干。

可适当隔离几个小区,如:

小医院、小餐厅、宝贝超市、娃娃家等

3、教师指导要注意

A从幼儿生活、感兴趣的活动中确立主题。

B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帮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C运用建议和参与扮演的引导技巧。

D随主题开展,阶段性选择角色游戏区活动。

E丰富生活内容、拓展生活经验。

F安排多样性参观活动。

G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

(五)科学区

参考《科学区(室),材料与活动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万千教育)

1、科学区的学习目标

※探讨物理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奥妙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学习使用试验器具

※学习照顾动植物,培养珍惜生命的态度

※培养专注、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鼓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

※体验发现事实的喜悦

※跳出自我的主观思考模式

2、科学探索内容与科学区活动

物理科学(声音、光与影、电、力、水、空气、磁力、机械原理、气候变化等)

例1:

动物

准备小鱼缸、大玻璃罐、土壤、腐叶、鸟笼、显微镜、放大镜、各类饲料、铲子、蟋蟀等发现学习的经验

哪里有动物?

如何记录动物的成长过程?

动物有很多种类

如何照顾小动物?

每种动物如何生长?

例2:

植物

准备铁铲、喷壶、记录表等

例如喜欢水的根,萝卜白菜齐开花、植物的向阳性;会变色的花;

3、科学区空间设计建议:

(1)独立且安静,能专心观察、实验

(2)临近水源、光源、电源、便于幼儿实验

(3)足够的操作桌面

(4)方便的储存空间和丰富的操作材料

(5)提供纸笔等文具,让幼儿随时可做实验记录

(6)安排值日生,每日照顾动植物

(7)对主题变化,提供相关图书

4、教师指导需要注意:

(1)教师本身对科学的“体认”

(2)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提供充足的材料

(3)避免知识性的告知

(4)幼儿部不熟悉的器具,项掌握方法,避免意外

(5)与主题教学练习,成为其延伸

(六)操作区、益智区

1、价值:

建立初步数的概念

2、内容举例扣扣、系带、编辫、串珠

拼图、七巧板、

扑克牌、旅行棋

3、空间设计:

安静、桌向、地面宽敞、力求简洁有序

教师指导(略)

 

幼儿园室内区域环境规划

 

崖子镇中心幼儿园

2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