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089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LNG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xxx公司系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本公司经营的天然气属于危险化学品。

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特制定xxx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文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预案。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危险货物名表》(GB12268-2005)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运输和废弃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灾难应对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由指挥部、抢险组、救护组、后勤组、疏散组、通讯组和救护组构成。

1.5应急工作原则

快速反应、当机立断,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公司基本情况

xxx公司组建于2008年。

公司坐落在xxxx,占地15亩,注册资产200万元。

总储存能力126吨,年经营能力液化天然气5000吨,压缩天然气3000吨,是目前xx最大的工业天然气经营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员工23人,其中本科学历占25%,大专学历占50%,员工获专项技能技术证书人员占公司人数的95%。

主要设备有低温储罐2个、BOG储罐1个、电子秤4台、充装排架4排、天然气多功能压缩机2台、低温柱塞泵1台、低温潜液泵2台、高压气化器1个、真空泵1台等。

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属重点防火单位。

公司设有监控、报警装置系统,紧急切断阀2套、环形消防栓7个、喷淋设备每储罐各一套、备有800m3消防水池2个、可燃气体报警仪1台、可燃气体探测器1套、避雷针2个、避雷网2套、及防静电装置。

配备了足够的灭火器和消防带,能充分保证本公司的安全。

当地气象状况:

春、冬两季天气晴朗,为多风季节,夏季雨期主要是6-8月份,降雨次数频繁,秋季少雨,天气温和。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

⑴储罐区:

LNG为低温液体(-162℃),人体接触会引起严重冻伤,气体泄漏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火灾、爆炸。

液体少量泄漏会迅速汽化,易发生火灾、爆炸。

大量泄漏最初会猛烈沸腾蒸发,然后蒸发率会迅速衰减至固定值,蒸发气会形成可见的云团,易发生火灾、爆炸。

⑵LNG充装间:

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液体泄漏、火灾、爆炸。

⑶CNG充装间:

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火灾、爆炸。

⑷压缩机间:

可能发生气体泄漏、火灾、爆炸。

2.2.2风险分析

公司可能发生的灾害大致为LNG泄漏、火灾、爆炸等。

⑴第一阶段:

生产过程中发生轻微泄漏,现场可以处理。

⑵第二阶段:

LNG发生少量泄漏或危险位置发生火灾,影响范围小,公司

内部可以迅速控制处理。

⑶第三阶段:

LNG大量泄漏或危险位置发生爆炸或大规模火灾,影响到公

司外。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总指挥:

xxx

副总指挥:

xxx

(1)、抢险组:

xxx、xxx、xxx

(2)、后勤组:

xxx、xxx、xxx

(3)、通讯组:

xxx、xxx、xxx

(4)、疏散组:

xxx、xxx、xxx

(5)、救护组:

xxx、xxx、xxx

(6)、警戒组:

xxx、xxx、xxx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本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xxx、xxx

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部为中心,组长为总指挥、副组长为副总指挥。

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指挥部设在公司办公室。

3.2.1、指挥机构职责:

(1)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救援命令。

(2)负责制定方案。

(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保证灾情发生后,自救迅速、准确、及时制止灾情的蔓延和扩大。

(4)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情况,必要时向消防部门请求救援。

(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迅速组织恢复生产。

3.2.2总指挥、副总指挥、各小组的职责

总指挥:

组织指挥本公司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抢险组:

指挥灾害现场灭火、人员、设备、文件数据的抢救及危害性物品的处理,并将灾情传报应急指挥部。

对已泄出之化学物质作适当之紧急处理。

冷却火场周围设备、物品,以遮断隔绝火势蔓延。

使用适当的消防灭火器材、设备扑灭火灾等。

后勤组:

掌握控制救灾器材、设备及人力的使用及其供应支持状况。

抢救重要设备、财物及文件数据。

灾后复检有危害性物质的积存作业场所环境侦测及残存物清除等。

通讯组:

提供公司现有消防、人员防护、环境侦测及应急(有害气体、水泄漏处理、修)等各类救灾器材、设备数量及标示具体存放地点之数据。

提供公司建物平面配置,灾害现场设施配置图及危险物品安全物料表。

提供公司门卫、消防室、其它邻厂及社会救护的联络电话。

提供各种紧急状况应急计划及抢救规范,公司风向、风速及各种状况疏散路线图。

疏散组:

引导及管制公司人员依指示疏散路线疏散。

救援组:

抢救受伤人员并移至安全场所。

对伤患进行急救,通知医务人员进行必要医治事宜。

警戒组:

设置警戒绳(旗)、标示等封锁、隔离灾害现场并实施警戒。

闲杂人员、车辆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管制区。

四、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

2、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

3、全厂每年一次防雷防静电检测。

4、安全附件和仪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定期检验。

5、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定期校正。

6、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7、全厂和各部门对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实施专项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8、制定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做好点检记录。

9、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10、做好交接班记录。

4.1.2预防措施

1化学品泄漏的预防措施:

1)保证泄漏预防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投入;

2)按照设备报废标准,及时报废有关设备;

3)再设计时就应依据适当的设计标准,采取可靠的措施;

4)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正确选择材料材质、结构、连接方式、密封装置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5)企业要把好采购、招标的物资进厂关,确保设备、管线的质量;

6)新管线、新设备投用前要严格按照规程做好耐压试验、气压试验和探伤,严防有隐患的设施投入生产;

7)正确使用与维护,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超温、超压、超震动、超位移、超负荷生产,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认真做好润滑、盘车、巡检等工作,做到运转设备震动不超标,密封点无漏气、漏液;

8)设置齐全可靠的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爆破片、放空管等安全设施,当出现超高压力等异常情况时,紧急排泄物料,防止突然超压对设备造成损害和设备爆炸的危险;

9)对安全防护设施要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可靠。

10)采用控制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和报警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操作人员在操作室内既能掌握流量、压力、温度、液位等信息,又能清楚地实时观察到装置区的现场情况,并实现报警和自动控制;

11)使用泄漏检测仪器能够做到在不中断生产运行的情况下,诊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判断故障发生部位、损伤程度、有无泄漏,并准确的分析产生泄漏的原因;

2火灾预防措施:

1)机械设备必须防爆,并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装卸和搬运中,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等危及安全的操作。

作业时禁止使用已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戴铁钉的鞋。

3)不得与其他化学危险品混放。

4)热天尽量在早晚进出库和运输。

在运输、灌装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运输车辆应有接地链。

5)及时通风,降低可能存在的可燃气体的浓度。

4.2预警行动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发生事故的信息后,应立即确定应对方案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公司所有在厂员工,组织抢险和救护。

总指挥应在事故发生起1小时内向xx区安监局报告。

如果抢险过程中事故发展至以公司的能力已经不能控制的地步,应立即向xx区安监局报告,寻求支援。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1、应急管理办公室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值守电话:

xxxxxxx.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公司负责人,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开展抢险与自救。

2、公司应急管理办公室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情况等。

并通知公司所有在场员工立即开展抢险与救护。

4.3.2信息上报

1、公司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事故发生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五、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公司应急救援响应分为三级。

1)一级:

车间内部能处理的事故。

2)二级:

公司内部能处理的事故。

3)三级:

需要请求消防、公安、卫生、安监、政府支援的事故。

具体包括以下事故:

1、燃气发生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公司已经不能控制时,必须向市安监局、消防队请求支援灭火。

2、高压容器、压力管道等破裂、爆炸时必须向市安监局、质监局请求支援。

3、建筑物倒塌事故必须与市安监局、公安、消防、医疗、环保、城建等部门联系,请求援助。

5.2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应迅速按事故可能后果进行判断,如达到“二级”应急响应标准,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汇报,请求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在指挥部成员赶到前,由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避免事态扩大。

公司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应急办公室应立即通知公司全体员工赶到集合地点,接受总指挥命令。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小组应按相关程序进行应急救援。

当事态无法控制时,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持。

附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图

5.2.1、常见事故处理

1、CNG事故处置方案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气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灭火方法: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应全身消防服。

要防止人员窒息。

易燃物质要迅速移出。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应全身消防服,并佩戴正吸式呼吸器。

2、LNG事故处置方案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安全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气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式呼吸器,并佩戴低温防护头盔和低温防护手套。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灭火方法:

迅速切断气源,然后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消防人员应全身消防服,并佩戴正吸式呼吸器。

3、火灾控制

初期火灾扑救:

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的移动灭火器来控制火灾。

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进出口伐门,切断进入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

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火势威胁的物质。

当易燃液体外流时,可用沙袋或其它材料筑堤拦截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区。

另外,用湿毛毡、海草帘等物堵塞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势蔓延。

火灾扑救:

扑救火灾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

当火灭以后,仍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除余火。

4、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要点:

扑救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之前,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相混合,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5.2.2人员疏散方案

听到某个区域需要疏散人员的警报时,区域内的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并到指定地点集合,从而避免人员伤亡。

装置负责人在撤离前,利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该区域内可能会引起更大事故的电源和管道阀门等。

1)、事故现场人员的撤离:

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

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现场分管负责人或者值班长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

由事故单位负责报警,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

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

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事故车间部门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报告人员情况。

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

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负责抢险和救护的人员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

由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

在进入事故点前,组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险(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

抢险(或救护)组完成任务后,组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组下达命令。

组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

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社区时,由指挥部人员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

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总指挥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

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方式。

撤离方式有步行和车辆运输两种。

撤离方法: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向转移(在高处设立风向标);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撤离距离应为上风向1000M以上。

5.2.3危险区的隔离

(一)危险区的设定

公司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按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事故中心区、事故波及区和受影响区。

1、事故中心区:

即距离事故现场0~100M区域。

此区域为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和设备的损坏,人员窒息的危险。

2、事故波及区:

指距离事故现场100~1000M区域。

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造成作用时间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和损坏,或者造成轻度窒息的危险。

3、受影响区:

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该区域可能有从事故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

(二)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法

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

1、事故中心区:

以距事故中心约1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

警戒人员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

2、事故波及区:

以距事故中心约10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百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

(三)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

1、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保卫处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

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2、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

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

5.2.4伤员救援原则

(1)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2)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3)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4)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5)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6)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6.1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6.2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6.3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6.4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6.5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6.6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

5.2.5抢险人员个人防护

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超标时或情况不明时,救援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进入现场。

岗位人员紧急撤离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情况紧急时可用湿布捂住口鼻)。

环境监测表明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低于2%时,区域可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5.2.6抢险人员监护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

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5.2.7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1、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⑴事故已经失控;

⑵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

⑶出现爆炸和火灾的征兆

2、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⑴事故已经失控;

⑵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

⑶出现爆炸和火灾的征兆

5.2.8事故应急处理和控制措施

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1、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2、泄漏物控制

如果有可能,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方法有二类:

在调度的指令下进行,通过关闭有关伐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修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成功堵漏的因素有四:

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

泄漏孔的尺寸

泄漏点处实际或潜在的压力

泄漏物质的特性

3、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围堤堵截:

如果泄漏物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

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引流到安全地点。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伐,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

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采用水枪或消防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

使用这一技术,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的水蒸汽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它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集):

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将泄漏出的物料收入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黄沙、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

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5.2.9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㈠受伤人员分类

可能造成的伤害有:

窒息、烧伤(含冻伤、灼伤)等。

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

1、高温物理性烧伤

包括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表面的烧伤,高温的水、汽烫伤,发生爆炸事故而导致的高温烫伤、以及高温热焰烧伤。

主要伤害对象以岗位作业人员、爆炸危险源点50m半径范围内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2、气体中毒和窒息

包括吸入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和因为环境中氧气浓度低而导致的窒息伤害。

伤害对象主要有岗位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3、低温物理性灼伤

主要伤害对象为岗位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㈡患者现场救治方案

1、注意事项:

要求每一个职工都会“心肺复苏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做好自救互救。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2、急救要点: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吸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脱去患者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烧伤面,避免伤面感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

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在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医院救治。

5.3应急结束

抢险救援结束后,指挥部应清点人员。

当事故现场得到控制,环境符合标准、隐患得到消除,人员清点结束后,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应急救援结束后,安全部应将事故简要情况写出书面情况,经公司审批后上报。

事故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应进行应急救援总结,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

六、信息发布

事故发生后,需要发布的信息由董事长审核后,由公司办统一负责发布。

未经允许,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发布与事故有关的信息。

七、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事故抢救抢险结束后,公司生产办牵头,事故单位和应急抢险队伍对现场进行清洗、消毒,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置。

抢险组负责对清净下水收集池内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