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996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人工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程序

姓名

职称

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一、编制依据3

二、基础概况3

三、适用范围4

四、施工准备4

五、施工工艺6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9

七、成品保护9

八、安全防护措施10

九、紧急情况下应急预案11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二、基础概况

(一)环境概况

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项目位于贵州省务川县开发区大坝境内,周围都是新开发的道路和新建房屋。

(二)工程概况

1、结构概况:

本工程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现浇楼面,抗震等级为六度。

2、建筑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280.58m2,为三层建筑,建筑高度为13.2米。

(三)基础概况

本工程基础以人工挖孔桩为主,共14个,ZJ-1孔径为900mm、ZJ-2孔径为1000mm。

持力层要求:

根据地勘资料决定,持力层为中风化灰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a=3512Kpa。

桩心与上部框架柱心必须重合。

基础成孔后应及时验槽,当与实际不符时应当会同建设单位、设计、监理、质监、地勘到现场处理。

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应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有无空洞,破碎带、相邻基底高差不得大于相邻基础的净距离。

当发现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时,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时,应配合地勘、质检及设计人员协商处理。

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

同时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必须由地勘部门认可持力层单元,若与地勘报告不符时,会同设计部门共同处理。

对于持力层引起的基础超深,必须用C15毛石混凝土浇灌密实垫至基底标高。

孔桩要素一览表

孔桩编号

孔径

数量

深度

备注

1#孔

Φ900

1

护壁(150+100)/2

=125mm

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孔

Φ1000

1

3#孔

Φ1000

1

4#孔

Φ1000

1

5#孔

Φ1000

1

6#孔

Φ900

1

7#孔

Φ1000

1

8#孔

Φ1000

1

9#孔

Φ1000

1

10#孔

Φ1000

1

11#孔

Φ1000

1

12#孔

Φ1000

1

13#孔

Φ1000

1

14#孔

Φ1000

1

合计

14个

三、适用范围

人工成孔灌注桩适用于直径800mm以上,无地下水或较少的黏土,含少量的砂、砂卵石的黏土层采用,特别适于黄土层使用,深度一般20m左右,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

对有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冲积地带及近代沉积的含水量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层不宜使用。

四、施工准备

1、材料质量要求

(1)水泥:

采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碴硅酸盐水泥,有出厂材质证明,复试报告。

(2)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

卵石或碎石,粒径5-31.5mm,桩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于2%.

(4)水:

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钢筋:

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表面无老锈和油污。

(6)外加剂、掺合料:

有出厂材质证明、复试报告。

2、主要施工机具

人工成孔灌注桩主要施工机具包括三木塔、卷扬机组或电动葫芦、手推车或翻斗车、镐、锹、手铲、钎、线坠、定滑轮组、导向滑轮组、混凝土搅拌机、吊桶、溜槽、导管、振捣器、插钎、粗麻绳、钢丝绳、安全活动盖板、防水照明灯(低压36V、100W)、电焊机、通风及供氧设备、扬程水泵、木辘轳、活动爬梯、安全带等。

3、作业条件

(1)人工成孔桩孔,井壁支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地质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井壁支护的计算和设计。

(2)开挖前场地完成三通一平。

地上、地下的电缆、管线、旧建筑物、设备基础等障碍物均已排除处理完毕。

各项临时设施,照明、动力、通风、安全设施准备就绪。

(3)熟悉施工图纸及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4)按基础平面图,设置桩位轴线、定位点;桩孔四周撒灰线。

测定高程水准点。

放线工序完成后,办理预检手续。

(5)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钢筋笼。

(6)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区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桩底以下0.5m左右。

(7)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关重要,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操作前对吊具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8)准备好混凝土配合比。

五、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定桩及高程开挖第一节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加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串筒(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插桩顶钢筋。

2、操作要点

(1)护壁井圈

开孔前,桩位必须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井圈模板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护壁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场地标高下的厚度大100~150mm,每节井圈高约1m左右。

护壁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桩身混强度等级,拉结钢筋、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应在当天完成,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如有渗水,应使用速凝剂修补。

井圈模板拆除在24小时后进行;井圈混凝土有蜂窝、渗漏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发生事故。

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遇有局部或厚度小于1.5m流动性淤泥和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每节护壁井圈的高度可减小到300~500mm,并随挖随验随浇筑混凝土;也可采用钢护壁井圈(即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等方法进行处理。

(2)清底、沉放钢筋笼。

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有积水,终孔后清理好护壁井圈上的游泥和孔底残渣、积水,测量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沉放钢筋笼,再次清孔底沉渣,立即封底和浇注桩身混凝土。

孔桩钢筋笼施工要点: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下料,加工,绑扎。

设置钢筋专用平台加工,钢筋笼加工制作时,主筋与箍筋点焊应牢固,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

搬运或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

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立即固定。

孔口钢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复位,与地梁、底板钢筋按规范要求进行锚固。

(3)、独立柱基改成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

因基础开挖与地勘资料不符,特请有关单位现场勘探,并由设计单位出具修改图。

1、首先,按照设计提供的修改图纸,作图细化施工工艺。

2、按照设计图对孔桩的要求,在桩基底平面放孔桩圆心,根据圆心放孔桩外围边线,做人工挖孔桩一节护壁(约800深左右)。

3、待该节护壁混凝土达到75%强度时,用MU10水泥标砖,M5水泥砂浆砌筑护壁,每天砌筑高度约1.2M。

4、砌筑时砖护壁厚度为240,并且设置φ8钢筋一道,@500作加强处理,当砖护壁达到一定强度时,外围即回填杂土并夯实至-9.10M标高。

5、待上部砖护壁完成后,再朝下施工钢筋混凝土护壁。

(4)浇注混凝土

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一般都大于3m,浇注混凝土应使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当孔底或孔壁有渗水影响浇筑质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5)冬、雨期施工

冬期当温度低于0℃以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浇筑入模的温度应由冬季施工方案确定。

在桩顶未达到设计强度50%以前不得受冻。

当夏季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雨天不宜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施工。

如确需施工时,现场必须做好排水的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致使桩孔塌方。

本项目有两个独基,所以,基础开挖时用以上独基作为积水坑,所有孔桩中的水均排入基坑内,待沉淀后用排污泵抽入城市管网中。

(6)孔桩基础排水

根据地勘资料反映,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因此,要采取潜水泵进行抽水。

孔桩存水抽入独基汇总,待沉淀后再用排污泵抽入排水管网中。

待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完毕后,我们首先施工化粪池并提前使用,今后产生的施工废水一律排入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中。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操作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虚土,必要时可二次投钻清土。

2、塌方缩孔:

注意土质变化,遇有砂卵石或流塑淤泥、上层滞水层渗漏等情况,要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3、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有缩颈、空洞、夹土等,要严格按操作工艺边浇筑混凝土边振捣的规定执行。

严禁把土和杂物混入混凝土中一起浇筑。

4、钢筋笼变形:

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过程中,没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质量措施。

5、混凝土浇至接近桩顶时,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和补桩。

6、本次孔桩填芯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规范实施。

七、成品保护

1、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吊入钻孔时,要有保护垫块、垫管或垫板。

2、钢筋笼在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

灌注混凝土时,要采取措施固定其位置。

3、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要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4、成孔内放入钢筋笼后,要在4小时内浇筑混凝土。

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不使钢筋笼上浮和防止泥浆污染的措施。

5、运输钢筋笼以及浇筑混凝土时,均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

6、桩头外留的主筋插铁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压断。

7、桩头混凝土强度,在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

八、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人员进场前须进行安全用电、防水、防毒、缺氧及孔内安全施工等常识教育,未经安全常识教育的人员不得进场施工。

2、开孔过程中,每次开挖前必须将孔内积水抽干,孔深超过8m时,需用专用设施向孔内送风,风量不宜少于25L/S。

对含有有毒气体的地层,开挖时应采取防毒措施。

3、孔内应设上下活动爬梯,作业人员进入孔内必须戴安全帽、穿水鞋,孔内有人作业时,孔上应配专人监护。

4、孔口四周必须覆盖或设置护栏(0.8M高)。

5、孔内照明必须用电压不超过36伏的低压电流,在中途抽水时,孔内不得留人,移动水泵时,应切断电源,电源管理应由专业电工负责,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及使用漏电保护装置,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孔口上电缆必须架空离地2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线电缆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裂等保护措施,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6、暂停施工的孔口应加设临时盖板或围栏。

7、在溶洞上部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突然塌顶陷落。

8、挖出的土方、石碴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在孔口1m范围内堆放,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防止压塌井壁。

9、材料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场容场貌整齐、整洁、有序。

10、施工中抽出的地下水不得直接从地面上排出,应采取有组织排水措施,排入邻近的排污管网内。

九、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井口工作,且部分钻孔距离已经开挖完成的基坑很近,易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1)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第一节护壁要高出地面200mm,作业点地面简单硬化。

②孔口设置活动安全盖板,下班后或停止作业时必须盖好盖板。

③作业点周边1米范围内严禁堆土和杂物。

④护壁顶上不许放置任何工具。

⑤桩孔内传递物品,用吊渣桶,严禁直接往孔内投掷任何物件。

⑥孔口监护人员应尽职尽责,密切注意井内作业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⑦井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⑧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⑨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

⑩临井边设置临时防护措施。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④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⑤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⑥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塌方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防止塌方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护壁不得提前拆模。

②土质差时,适当减小单节开挖深度,减少塌方几率。

③施工至易塌方地层,下井人员系安全绳,保险绳固定在井口。

以备塌方时救援使用。

④在挖孔过程中,重型机械和车辆不得在井孔周边3m范围内行驶。

⑤桩孔边堆土要有安全距离,严禁在井边堆放建筑材料,防止动荷载对土体的震动造成原土层内部颗粒结构发生变化。

⑥杜绝“三违”现象。

2)发生塌方事故的应急措施:

①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

 ②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③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④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⑤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⑥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3)井底窒息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1)防止窒息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①孔深超过5米时,人员下井前先送风,送风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②孔深超过10米时,每天下井前进行毒气检测。

③井上和井下人员轮换作业,不得超时加班。

④禁止带病下井作业。

作业中感觉不适,及时出地面休息。

2)发生井底窒息事故的应急措施:

人工挖孔桩施工通风条件差,其空气成分与外界大气成分有很大差别。

离地面越远、通风越差。

桩孔中的气体成分、比例的改变,基本上表现为:

氧气含量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他有毒气体产生等。

中毒症状主要是缺氧窒息。

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相继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逐渐急促,变得快而浅。

随着缺氧的加重,意识逐渐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处,呈现明显的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病人陷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

   这样的环境里救人,首先要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转到地面上或通风良好的地方,然后再作其他有关处理。

在救援人员需要深入到人工挖孔桩井底以前,最好先测试一下其中的空气成分,若在紧急情况下,没有现成的仪器,则可取一蜡烛点着,用绳索慢慢地吊入下面,从火着、火灭来判断情况,循情进入。

根据测定情况,决定是先进入或是先改善地下建筑的空气状况。

这时可使用鼓风机等促进通风,切忌盲目入内,既救不了人,又害了自己。

   经过通风处理后,救护人员方可入内救人。

但为了保障安全,预防意外发生仍需用安全绳、导引绳等,若用防毒面具,则更为理想。

救出的人员,应立即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衣领、内衣和腰带等。

对呼吸困难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或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必要时注射中枢兴奋剂。

对心跳微弱已不规则或刚停止者,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注射肾上腺素等。

   救援者本人进入地下建筑后,若感到头晕、眼花、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返回,以免中毒。

即使佩戴防毒面具,也应严格计算时间,切勿大意。

(4)触电

1)发生触电事故的预防

①井内照明采用24V安全电压,灯具采用防爆带罩灯泡。

②水泵和其他井下用电设备必须接漏电保护器,每班前检查,保证其灵敏可靠。

③井下用电设备,定期检测绝缘电阻。

④井下挖孔作业人员和电动机具操作人员穿水靴,带绝缘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