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763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docx

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建设成果展示

 

1、专业简况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2009年成功申报为院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特色专业,2014在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中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16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物流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趋于精准,学生规模和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物流管理专业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坚持以就业导向,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本专业建设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逐年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努力将本专业建成课程质量高、师资力量强、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的特色专业。

2、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实施效果

2.1专业定位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十三五规划》精神,以服务“山西综改区”、“黄河金三角”服务区、临汾环汾河百公里绿化带区域经济为目的,根据2013-2016三年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系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是:

主要服务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定位,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培养从事采购、储运、配送、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操作和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培养目标

根据上述文件精神,通过专业调研、岗位分析、专家论证等程序,2011年修订的我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掌握或熟悉物流作业程序与环节,具备采购岗位、仓储管理岗位、配送岗位等物流岗位(群)的操作知识、能力、素质,在物流企业、运输企业、流通企业、从事专业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3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晋教高【2011】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山西省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分析的要求,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大力支持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教师、家企业的一线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同时结合每年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主要为:

社会调研---专家论证---校企共同讨论修订---初步实施---发现问题---细微调整,根据我省和晋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支柱产业的变化、每年的人才岗位需求变化依据以上步骤予以及时修订。

2.4实施效果

每年一次的专业研讨会使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调整的课程主要是增加了实践技能课程的种类和课时,减少理论课程的种类和课时,调整更实用的综合素质课,使毕业生综合素质更高、操作技能更熟练,就业竞争力更强。

学生评价:

2016年12月,物流管理专业对2016届毕业生实习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58%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合理”,认为课程设置“与社会存在较大差距的”仅占4%;93%的学生认为我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物流操作能力等。

用人单位评价:

2016年6月,物流管理专业对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75%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83%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表示认可,71%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示认可。

2016年6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比2015年毕业生的认可度有所提升。

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实践证明,自2009年实施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标准之后,每年的毕业生对专业开设课程和教学的认可度、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逐年提升。

3、专业人才培养基本条件

3.1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以及《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十三五规划》精神,学院确立了专业“3431”人才培养模式:

三段式:

“单项、综合、顶岗”三段式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融合:

“课、岗、证、赛”四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贯穿:

职业资格标准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创业创新能力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企业文化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三个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综合: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式。

3.2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形成了一支熟悉物流运作与管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8名,其中专任教师6名,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4名。

专业教师中专业带头人1名,专业骨干教师2人,副高职称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双师型”教师4人。

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共承担或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研究课题2个,出版校本教材1本,规划教材1本,参编教材2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4篇,获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10个。

3.3课程与教学

3.3.1、课程设置

通过用人单位调研,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关注应用技术与物流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从单纯技能向技能、管理复合型转变,切实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办学特色。

我们构建以社会需求定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定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定课程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按“仓储管理、配送、运输调试、采购、货代、报送、物流市场开发、客服”8个物流管理重点岗位,分析得到12个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65项具体职业能力,形成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主要学习领域,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每个学习领域的能力要素及主要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要目标,探索体现工作过程特色的课程体系。

基本思路是:

构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要求从侧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出发调整课程结构,通过搭建公共基础知识平台、专业群基础知识平台、专业核心知识模块(方向可选)、专业选修扩展知识模块、公共选修素养模块等,整合设计新课程体系(详见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学院“厚基础、精技能、强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和“3431”的人才培养模式。

3.3.2、教学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

经济学、物流管理学、物流采购管理、会计学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与国际货运代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营销等。

在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不同分配不同的实践课时比例,实践课时比例从50%到100%不等。

3.3.3、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我们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

理论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实操课在教学方法上以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辅助以小组讨论、仿真演练教学、实地参观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仓储管理》衽理关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在理论环节教学组织上,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向学生分配一个具体的作业任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业要点与作业流程,结合学生的分析讨论,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多媒体展示。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我们利用仓储管理软件让学生进行仿真演练,通过演练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作业环境。

3.3.4、教材: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均是近几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十一五”规划教材,近五年出版的教材占92%,近三年出版的教材占64%,教育部规划教材占73%,自编校本教材占13%。

3.4实践教学

3.4.1、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自2008年开始,我们先后与临汾兴荣物流公司、山西方略国际陆港物流园区、上海韵达快递公司临汾分公司合作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近几年校企双方的努力,我们总结出了三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预备性实践教学,即物流认知实习。

安排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作业环节、业务流程、管理方法等,主要采用现场调研、专家访问、企业参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感知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在认知实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写出实习心得、实习体会。

 

(2)阶段性实践教学。

阶段性实践教学,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课程内实训和物流项目设计等,安排在《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条码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在该阶段,我们要求学生撰写实训报告。

 (3)综合性实践教学。

综合性实践教学,属于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

综合性实践教学建立在阶段性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每个综合性实验课程应涵盖若干门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力。

在顶岗实习阶段,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每天撰写实习日记录、月总结、与指导老师联系情况记录,实习结束撰写实习报告,并对学生实习情况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做出评定。

3.4.2校内实训条件

我院一直致力于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现建有现代物流实训中心、物流仿真实训室、物流沙盘实训室、运输室实训室、叉车作业实训区、临汾韵达山西管理职业学院代办点,实训设备、仪器价值300万元。

3.4.3在校外实训室建设方面,

目前,我院已与临汾兴荣物流有限公司、山西方略国际陆港物流园区、大同市阳高县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山西三毛物流有限公司、北京星辰急便速递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太原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平阳路分公司、临汾市尧都区陶唐餐饮文化会馆、山西同世达煤化工集团、长治市郊区津长物流配货站、临汾市鑫港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山西新源华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主要开展采购、叉车作业、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条码技术等实训项目。

4、专业特色

4.1、特色凝练

(1)物流管理专业定位准确。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制一般都是三年,我院的二年制学制自2007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

根据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证明我院的具有“短、经、快”特点的二年制学制深受学生、家长、社会的欢迎。

(2)分方向教学重点培养。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7开设以来,录取学生中女生比例一直偏高,学生文化素质持续下绛。

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在教学上一直致力于分方向教学重点培养的探索。

到目前为止分方向教学重点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熟。

(3)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促进学习。

学生主要获取的证书有:

助理物流师,物流员,普通话,计算机证书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4.2、标志性成果:

(1)学生参赛获奖项7项,49人次;

(2)专业教师主编参编教材3本,校本教材1本;

(3)物流管理专业2011年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4)我院物流管理专业2012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5)我院物流管理专业2014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山西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6)2016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