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633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第八单元第24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答案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中国

现代中国

服饰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等并行

服装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到五彩缤纷,款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饮食

从传统饮食到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住宅

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

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政府启动“安居工程”

社会

习俗

(1)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2)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3)民国时期:

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走向简约文明

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休闲方式多样化及新风尚的形成

归纳总结

“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的进步

(1)铁路: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成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历史上的里程碑。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和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水上交通业近代化的开端。

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4)航空: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的进步

(1)有线电报: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无线电报:

20世纪初,上海装置了无线电台。

(3)电话:

①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互联网:

近年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图示解史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利用报刊宣传新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4)新中国成立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5)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②新中国成立初,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纷纷被搬上银幕。

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节目日渐丰富。

3.互联网的兴起

(1)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2)特点:

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3)影响:

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辨析比较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考点一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1.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

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

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针对练1

(2018·资阳一模,30)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

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

当地政府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

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答案 D

解析 A项表述中“废除了”错误,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宗法血缘的观念始终存在,外在形式的否定并非对传统观念的否定,故B项错误;聘金只是买卖婚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社会基础是当时的儒家封建思想,故C项错误;聘金属于当地社会习俗,政府禁收聘金属于对当地社会习俗的改变,故D项正确。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

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

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

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

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

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考点二 近代交通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

1.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1)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成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方面: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方面:

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针对练2

(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5月模拟,28)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

材料现象表明(  )

A.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

B.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交通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错误;材料未体现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晚清中国交通是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发展的,说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因而其发展丧失完全独立性,故D项正确。

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内因: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

西方报刊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

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

家国情怀——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社会习俗的变迁是中西文明碰撞的结果

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挥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材料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

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要求:

从材料中找出近代天津社会生活“洋气”的原因。

信息:

答案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材料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李鸿章的奏请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

他们说什么火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

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

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发现问题:

材料反映出封建顽固势力极力阻挠近代铁路修建,说明中国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步履艰难。

思考:

结合材料分析修建唐胥铁路的原因和近代中国阻碍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试答:

答案 

(1)原因: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军事工业面临资金、燃料不足的困难。

(2)因素:

传统观念和守旧力量的阻碍;清政府顽固派的迂腐守旧和政局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材料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

……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

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

符号意义》

要求:

分析材料,论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特点”。

论证:

答案 移植性:

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流行。

变异性:

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

传承性:

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的保留。

1.(2017·课标全国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 B

解析 婚礼上既有中国传统的“喜字纱灯”“蓝袍黑褂”等,又有西方的“钢琴曲、白纱”,这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婚礼仪式,并未涉及婚姻自主、门户出身等信息,排除A、C项;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不是由政府主导的,材料中上海市政府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D项说法错误。

2.(2014·课标全国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

1.(2019·洛阳模拟)民国后的舆论强调:

“民国建制,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

今世界各国,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

”这充分说明(  )

A.服饰嬗变认识逐渐趋同B.传统服饰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服饰已经完全西化D.城乡服饰渐趋走向统一

答案 A

解析 认识逐渐趋同,与材料中“民国后的舆论强调”“亟应规定服制,以期整齐划一”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舆论强调”“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反而表明传统服饰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材料中“舆论强调”“趋用西式,自以从同为宜”反而表明中国服饰尚未完全西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规定服制”是指“趋用西式”和传统服饰,而非城乡服饰,故D项错误。

2.(2018·保定模拟)戊戌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

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

这反映了(  )

A.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政治时局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D.国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

答案 B

解析 A项不能反映材料后半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戊戌时期……辛亥革命后……1912年初……”,反映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对服饰、风俗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国人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程度不断增加,故D项错误。

3.(2018·宣城高三调研)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

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

A.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

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D.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乘车规定是符合文明规范的,不是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些乘车规则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习俗也具有讲卫生、讲礼貌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乘车文明规范,可知有利于市民公共道德培养,故D项正确。

4.(2019·宜昌模拟)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

“富强之策,全藉铁路交通,亟宜从速兴筑。

”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

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

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富强之策,全藉铁路交通,亟宜从速兴筑”以及孙中山担任会长,提出修建计划等都说明他对铁路的重视,即体现了铁路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5.(2018·山东省名校联考)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

“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

”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

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的尴尬

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要求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体现了中共早期报刊理论性太强,即遭遇到了理论化与通俗性的尴尬,故C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渭南韩城教学质量检测,30)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

“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

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  )

A.杜绝陈规陋习B.顺应时代潮流

C.照搬西方文明D.提倡男女平等

答案 B

2.(2018·西宁一模,29)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这是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中的记述。

促使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答案 B

解析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禁止缠足法令,使缠足陋习开始改变,故B项正确。

3.(2018·云南一模,29)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

《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

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

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地进行

答案 A

解析 从书名的时间可以看出书名与战争有关,故A项正确;政体改革从维新变法开始,故B项错误;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与材料的内容反映与战争有关不符,故C项错误;突变和渐变交错进行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时代变迁与战争的影响有关不符,故D项错误。

4.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

这反映了(  )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

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

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

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

答案 C

解析 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项正确;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

5.(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考预测金卷,30)国民政府于1934年发起新生活运动,强调培养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这四种传统的价值观。

其目的是(  )

A.提高民众素质,实现思想觉醒

B.宣传传统文化,愚弄黎民百姓

C.摒弃粗鄙陋俗,融入国际社会

D.培养忠义精神,抵抗日本侵略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卫生习惯、雷厉风行、信守诺言、礼貌待人和礼义廉耻”有利于提高民众素质,提高思想觉悟,故A项正确。

6.“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故A项正确。

7.(2019·呼和浩特模拟)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申报》连续报道前线战况和中法间的交涉并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在社会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法战争的危害前所未有

B.富国强兵成为社会共识

C.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接受

D.时政成为媒介宣传的主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申报》及时报道了中法战争的相关内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反映了报纸作为新的舆论工具为人们逐渐接受,故C项正确。

8.(2018·聊城模拟)抗战时期,汪伪政府禁止在报刊杂志上发行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

这是因为(  )

A.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

B.众多大众传媒服务于抗战

C.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思潮

D.报刊杂志可引导社会舆论

答案 D

解析 如果任由不利于“中日亲善、中日提携”和“诽谤南京政府”的内容随意刊登,社会舆论将对日占区和汪伪政权统治区带来巨大的统治危机和安全隐患,故D项正确。

9.(2018·威海模拟)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

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政论性报刊的比重大,反映不出列强侵略阻碍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政论性报刊所占比重可知,报刊关注政治变革,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放弃实业救国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故D项错误。

10.(2018·淄博部分学校二模,29)甲午战争前,有人认为《申报》是中外流氓所办的报纸,但甲午战争后《申报》成为时务的入门书,凡是有志前进的都不可不看。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注时局渴求新知

B.江浙地区地方性报纸的出现

C.维新人士办报热情高涨

D.《申报》是影响最大的报纸

答案 A

解析 因为甲午战争激发人们挽救民族危亡的意识,故A项正确;《申报》不是地方性报刊,故B项错误;《申报》不是维新派所办,故C项错误;《申报》甲午战前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

11.(2018·泉州模拟)读下图,导致1898~1919年报刊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B.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思想政治运动的促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是20世纪初,与材料“1898~1919年”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报刊数量变化,不能说明报刊的拥有者是政府,故B项错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与材料“1898~1919年”不符合,故C项错误;据所学可知1898年的戊戌变法、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1915~1918年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提倡创办报刊、宣传思想,故D项正确。

12.(2019·太原模拟)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创办《万国公报》,到1896年前后,发行量高达38400份。

光绪皇帝和洋务派大臣每期必读;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还主动投稿;康有为、梁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

这表明(  )

A.西方思想受到各界普遍欢迎

B.民族危机刺激国人了解西方

C.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社会精英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