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603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docx

备战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

备战2011高考历史精解易错题解析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協田”的卜辞。

“协田”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男耕女织B千耦其耘C个体农耕D刀耕火种

【解析】耕作方式的演进: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商周千耦其耘;春秋开始出现铁器牛耕,男耕女织和个体农耕伴随而生。

甲骨文是商朝的卜辞,也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

【答案】B

2、据史料记载: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贫富悬殊严重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商品经济繁荣

【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末”“本”。

“重本抑末”也就是“重农抑商”,末是经商;本是务农。

明朝中后期,经商致富的人多了,说明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衡量的标准是雇佣劳动和产品交换。

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务农的就很穷,也未透露出工商皆本的意思。

【答案】D(

3、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

“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织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一年之内,不准续添。

”这表明①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②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③要真正发展中国工业必须推翻封建制度④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垄断中国工业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李鸿章的意思是,限制官办和商办的纺织厂,维持现在的规模,一年内不准扩大。

这很明显,对民族资本主义起到压制作用。

要摆脱这种压制,必须推翻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当时中国民族工业未形成规模,李作为洋务派官办的代表,也受到限制,不可能有垄断资本主义。

那是不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垄断呢?

1895年《马关条约》才允许列强办工厂,没可能那么快就到垄断。

李鸿章90年代还不必去顺应列强。

地区

工厂数

地区

工厂数

江苏

155

京津

455

浙江

42

山东

3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东

33

湖北

19

【答案】B

4、阅读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民族工业布局极不合理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C民族工业比例失调

D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和江苏地区的工厂占了大多数,而其他地区则寥寥可数,可以推断“布局不合理”。

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家获得第一桶金子来创办工厂;工业比例指重工业轻工业的比例;其他选项在材料中都体现不出来。

【答案】A

5、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宪法形式确认“主权在民”的是

A《资政新编》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析】《资政新编》太平天国后期文件,洪仁玕提出像香港一样发展资本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颁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共同纲领》1949年出台,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答案】B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的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故宫等位于北京。

辽沈是辽宁沈阳,此役拿下东北;平津是北平天津,北平就是北京此役攻下黄河下游华北地区;淮海指淮河海州(连云港),此役夺得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江苏、山东等地区。

【答案】B

7、下列报刊中,最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是

A《申报》B《点石斋画报》C《民报》D《新青年》

【解析】《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存在于1872-1949年,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点石斋画报》1884年创办,中国近代最早的时事画报之一。

《民报》1905年创办,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很多同学误以为带“民”字的能够反映民众的社会生活,实际上《民报》宣传的是革命派的主张。

《新青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原名《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答案】A(

8、我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撤诉率从37.84%下降到32.38%;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被告的败诉率则从21.98%上升到25.67%。

出现上述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刑事诉讼法》颁布B《民事诉讼法》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D依法治国方针的制定

【解析】留意这些数据都是“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答案】C

9、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加强。

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实行的重大战略是

A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B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各项活动

【解析】经济全球化指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强更紧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其开放性和自由度,正好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不是90年代的战略,而是1978年开始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50年代中提出,是外交方针。

积极参与世贸只是一个小方面,2001年我们才加入。

【答案】B(

10、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值。

这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美国、德国、英国

B英国、中国、美国、德国

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

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

【解析】A线在1800年之后急剧下降,选项中二挑一,应该是中国;不可能是英国,英国在18世纪后期开始工业革命,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资本家又不舍得投入更新机器,逐渐落后了,英国应该是B线。

C线进入1900年以后,位居四国第一,当然应该是美国。

德国在19世纪后期王朝战争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虽有专制军国残余,但毕竟促进了经济发展,是D线。

【答案】D

11、1500年前后至1900年前后,世界市场经历了形成、发展和最终形成等发展阶段。

下列因素中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有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②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③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④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经济区域集团化体现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上,这些机构都是20世纪后期的产物,是世界市场形成之后所产生的结果,有滞后性;不应该是推动的因素,它没有超前性。

所以应该排除①。

世界市场的促成因素除了上述三项,还包括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等。

【答案】C(

12、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他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智者运动的兴起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C启蒙运动的影响D人文主义思想的出现

【解析】彼特拉克是谁?

文艺复兴中的作家。

这种思想是什么思想?

人文主义。

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呢?

经济。

所以是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B

1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分别指

A开辟新航路;开展资产阶级革命B确立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展工业革命D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解析】17世纪抢占了先机,新航路和工业革命都排除,新航路是16世纪前后,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开始的。

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现代文明”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

“下两个世纪”指18、19世纪,英国首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堪称“傲视全球”。

【答案】C

14、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更为突出的贡献是

A沉重打击封建教会势力B促进近代科学发展

C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D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解析】AD是两者的共同点,B是文艺复兴的影响。

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社会契约论等,都在告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怎样建国。

【答案】C

15、恩格斯说:

和启蒙学者华美的语言比较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文坛出现了

A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B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解析】古典主义跟启蒙运动同一时代,首先排除。

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中期,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排除。

现实令人失望,反映到文坛上产生了两种倾向,一是把美好进行到底,是为浪漫主义,代表有拜伦《唐璜》和雪莱《西风颂》;二是揭露现实的黑暗,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代表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答案】C

16、1943年丘吉尔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这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美苏“冷战”兴起D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解析】材料好像在强调俄国和美国的强大,于是很多同学排除了BD两项之后,掉进了“冷战”的陷阱中。

这反映出我们对“冷战”这个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1943年冷战兴起了吗?

没有。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信号,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答案】A(

1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①成立世界银行②签署《欧洲联盟条约》③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倡导,在1947年成立,包括两个机构: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这两个机构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又构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支柱。

资本主义世界以美元和美国为中心。

《欧洲联盟条约》签署于1993年,欧洲一体化又向前迈进一步。

【答案】C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B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C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更快。

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进步,生产力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但是,很多同学本着“根本原因找经济和生产力”的原则,错选了D市场经济。

没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里经济全球化既不是生产关系,也不是上层建筑,它是经济现象。

经济自己的根本原因还是不是经济呢?

不是了,是科技了。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答案】A

19、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很重要,佃农排在第一名,说明租佃制成为主要形式。

加上工场主、商人都不少,表明商品经济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

选项中只有明代苏杭地区符合要求。

【答案】D

20、西方历史学家指出:

“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爱因斯坦相对论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C瓦特改良蒸汽机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解析】“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那答案必定在17世纪后半叶之前就已存在。

相对论1905;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进化论1869。

牛顿则是在1536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了经典力学。

那经典力学有那么厉害吗?

“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

有的。

至少它为热力学、电力学打下了基础,万有引力定律使人们相信:

天上并没有居住着上帝,也不是上帝让星球运转的,而是他们相互之间的引力。

【答案】B

2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

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的是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解析】宋太祖和汉武帝都强干(加强中央)弱枝(削弱地方)。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派文官当地方官,不费吹灰之力就消除地方威胁;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国越推越小,再无实力与中央相抗衡。

宋太祖设通判监督地方官,汉武帝则是设刺史。

ACD三项都是共同点,宋太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地方官权力的细分,设专职官员管地方财政,这么细微的分权,早期的汉武帝还没想到。

【答案】B

22、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种经营放是取代自耕农形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是在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考察租佃制。

耕田的人得到一半的收入,另外一半被“富民”所得,这是租佃制,它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是在明清时期。

【答案】D

23、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有刺激作用

C有利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入超”即进口大于出口,农副产品口增长,在当时有没有可能超过外国的进口呢?

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通商口岸增加到十几个,外国商品终于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市场,中国沦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所以中国入超局面不可能扭转。

加工农副产品就能赚钱,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现在产品大多出口了,自然经济随之解体。

农村农副产品的生产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商品经济发展了。

【答案】A

24、近代列强在中国获取权益的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D投资方面

【解析】《马关条约》:

辽台澎湖二亿两,苏杭重沙开工厂。

它的特殊性在于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办工厂,反映资本主义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变成了资本输出。

【答案】D

25、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火车、汽车传入中国:

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③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④冲击了封建等级秩序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以火车、汽车为代表的工业文明传入中国,有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呢?

火车、汽车怎么促进?

例如,火车能把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运到城市销售,促进了偏远地区经济发展。

火车汽车又是怎样冲击封建等级制度的呢?

例如,所有的乘客一视同仁,都坐在公车上,并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

还有,司机还坐在前面,慈禧就曾因此而拒绝乘坐汽车,这是对封建等级秩序的冲击。

【答案】D

26、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

下列搭配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两个凡是——文化大革命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

C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D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解析】两个凡是:

19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主要领导人提出来的,是两年徘徊时期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阶级斗争为纲”。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提出,正确处理人民的内部矛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为中共八大分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方向。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为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作了准备。

【答案】A

27、有人把1992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加速点,理由是: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我国长期以来都实行计划经济,1992年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认真分析非公有制的地位问题,在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答案】C

28、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②科教兴国战略提出③“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解析】双百方针:

1956。

科教兴国:

1995。

依法治国:

1999。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

【答案】B

2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②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③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④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新航路开辟以前,威尼斯、热那亚是地中海航路上的重要商业城市,曾经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古代商路上的城市也随之衰落了。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否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明朝时期,玉米、番薯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国,世界上的白银源源流入中国以购买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当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尽管亚洲的前途是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但这不能否定发展的事实。

【答案】D

30、“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这句名言显示,革命、火车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下列哪项也能显示那个时代的象征

A重商主义B自由资本主义C垄断资本主义D凯恩斯主义

【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之相对应的政治事件如法国大革命。

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各国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凭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

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特征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凯恩斯主义主要体现在20世纪的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中,主张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经济。

重商主义早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此观点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答案】B

31、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巨大进步,下列相关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蒸汽机B电磁感应——发电机C相对论——原子能D量子论——宏观世界

【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为热力学奠定了基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传导等为蒸汽机的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A成立的。

通电的导线切割磁场,会产生电流,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发明提供了契机。

相对论中有一个质能方程,质量能够转化为能量,这为原子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量子论是引导人们观察微观世界,而不是宏观世界。

【答案】D

32、在工业时代早期,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后来企业往往有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状况最早出现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20世纪90年代后

【解析】“这种状况”即“经营者革命”,教材介绍的是二战之后,“经营者革命”普及的状况。

但最早出现绝对比普及的时间要早,“尽信书不如无书!

”。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生产经营的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型的企业已不是一个企业主就能搞定的了,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

【答案】B

33、罗斯福新政是在面临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前面来临的时代,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他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是解决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供给与需求的矛盾D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解析】AB的矛盾长期存在,只能缓和不能解决。

经济大危机是供大于求,产品过剩的危机。

罗斯福新政特别在农业方面对供求关系进行调整。

罗斯福新政用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借用计划经济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加强政府的干预和宏观调控,这中间我们看不到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答案】C

34、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①欧共体的成立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六七十年代,世界局势仍然是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不能算上苏联。

苏联军事力量增强的后果是强化了两极格局,抵消多极化。

【答案】A

(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

(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

(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

(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

(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

35、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解析】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启蒙思想家介绍中国的德治,以批判封建专制,引起了中国文化热。

清政府当时闭关锁国,仅留广州一口通商。

“掠夺”和“挨打”等字眼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答案】C

36、下列科技著作按其成书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农政全书》②《九章算术》③《黄帝内经》④《梦溪笔谈》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解析】《农政全书》明徐光启,介绍西方先进农业技术;《九章算术》,东汉,标志中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的数学体系形成;《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梦溪笔谈》,北宋沈括,反映北宋科学发展水平,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答案】C

37、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突出特征包括(  )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②从法律角度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③反对君主专制④强调“公民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中国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限制君权思想,所以中西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君主专制。

把这一项排除即可。

启蒙思想代表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而明清时期有没有“资产阶级”还是个问题。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从法律角度论证变革的合理性,如果政府没履行契约则人民可以推翻它。

“人民主权论”强调拥有主权的人民勇敢地承担民主政治的责任,与中国的“臣民”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

【答案】D

38、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包括①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②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③美国、欧共体、日本三极格局形式④现在正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多极化”的“化”反映的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未来的方向,而不是现在的状态。

目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