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530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 第9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语文导学人教版必修五讲义第三单元第9课Word版含答案

第9课 说“木叶”

林 庚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

(1)把握作者观点,理解理据关系;

(2)分析文章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3)鉴赏本文作为文艺随笔的艺术特色。

激趣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

这跟诗歌的语言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做一番探幽。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疏朗空阔 ②暗示性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作者观点,理解理据关系

1.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和“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二者在概念和意味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古代诗人文字洗练,又习于用单词。

2.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并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1)

(2)

(3)

落叶

(4)

(5)

(6)

落木

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答案 

(1)微黄 

(2)干燥、不湿润 (3)疏朗、飘零之意 (4)繁密绿色 (5)饱含水分 (6)春夏之交

3.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

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这样论述,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4.本文所谈诗歌的“暗示性”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上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

有人称之为言内义,它明了确定。

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

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概念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

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

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文章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

1.在第1段中,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的诗句,其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由此引出文章论说的对象和主题——“木叶”。

2.第2段引用了《橘颂》、《招隐士》、无名氏古诗中的诗句,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用这些诗句作例证,可以说明“树”的意象比较常见,并由此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

同时也为后文的分析做铺垫。

3.第2段中,作者通过大量的举例分析,总结出了哪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运用文字洗练,而洗练却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用“树叶”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木叶”为诗人所钟爱,发展为“落木”。

4.第5段中,作者举周邦彦的例子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的是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以及说明“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此进一步揭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特征。

这样写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微任务活动三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结合课文内容,根据示例,赏析下列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

诗句

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描绘了万木落叶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凄美的意境。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答案 ①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的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②“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③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的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如何理解句中的“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是说“木”和“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却不同:

“木”一般是于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高木”比“高树”更显空阔。

3.“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试分析此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使用的是拟人手法,“躲”字形象鲜明,生动地说明了暗示性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意义,也就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意义,或者说是字面上的相对固定的意义,一般称之为“言内义”。

而所谓“暗示意义”也就是诗歌语言的潜在意义,“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一般称之为“言外义”,它能构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4.“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如何理解句中的“一言难尽”和“富于感染性启发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言难尽”是指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它是由诗句的暗示性决定的。

课文注释中引用《庄子·外物》中的话: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个“意”就是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的“潜在的力量”。

(2)“富于感染性启发性”是说诗句的暗示性最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受到感染,如由“木”引起的落叶的联想。

微任务活动四 鉴赏本文作为文艺随笔的艺术特色

1.选题小,论理深。

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若从纯理论的角度入手,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故作者选取“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道理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言近而旨远。

2.巧探究,如剥笋。

全文的论述层次和每一段的层次,都体现出逐层深入、水到渠成的特点,就如同剥笋,层层揭示,最后让读者豁然开朗。

作者先从现象分析入手,引用一些名家名诗,发现在古人的诗词中,为什么常见“木叶”,而“树”与“叶”很少连用?

于是作者由现象而到本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由于作者采用这种层层设问、逐步深入的方法,使文章有条不紊、纲目清晰,最终水到渠成,让读者对文章要谈论的问题了然于胸。

林庚先生认为,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这种暗示性常常会形成一个美好的传统。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传统一旦形成,会给文学创作造成俗滥的流弊。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我赞同林庚先生的观点。

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

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

(观点二)我对林庚先生的观点持谨慎的保留意见。

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

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

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

”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

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创作,这种流弊并不少见。

助读材料

1.诗人学者一肩挑的林庚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

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

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主要著作:

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2.林庚与《〈西游记〉漫话》

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庚无以排遣心中的困惑,就经常夜读《西游记》。

就这样,白天被批判的林庚,晚上在书斋里摊开书卷,从文学中找寻宽慰和愉悦。

最终他将《西游记》烂熟于心。

难得的是,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融进了对小说的理解,在80岁高龄时出版了《〈西游记〉漫话》这样一部“极具个性的充满诗人气质和潇洒笔意的快意之作”。

古代文学研究大家程千帆教授在给先生写的信中说,他是在病中收到了林庚先生的著作,看了书竟爱不释手,自己看不完,就让学生给自己念,“高兴得不得了,说这书是‘盖自有《西游记》以来之第一篇文章也’”。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1.字词知识

(1)寒砧(zhēn):

寒秋的捣衣声。

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

砧,捣衣石。

(2)亭皋(ɡāo):

水边的平地。

亭,平。

皋,水边的高地。

(3)窸窣(xīsū):

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4)翩翩(piān):

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

(5)不落于言筌(quán):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2.文化常识——古代服饰民俗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捣衣:

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

多于秋夜进行。

寒砧:

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称为“寒砧”,用以表现妇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一、“读林庚”传记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袁行霈

林庚先生逝世已经三年多了,他那特有的潇洒自如与宽容大度,仍然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总觉得他并没有离开我们,还生活在我们中间。

林庚先生自幼颖悟,北国的晴空、古都的文化以及家庭的教养,在他的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

林先生在大学期间就已致力于诗歌创作。

最初热心于旧体诗词,语言浑成,意境高远。

但林先生感到写旧体诗词难以跳出古人的窠臼,后来决定改写新诗。

先后出版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等诗集。

林先生写诗先是自由体,后来转向新格律诗。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

1938年1月,随厦门大学迁至闽西山区长汀,与外界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时才把主要精力放到古典文学研究上,并于1946完成了《中国文学史》。

1947年,林先生回到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除继续研究古典诗歌和文学史外,还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有关新诗创作的文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讲坛上才华横溢,名言隽语层出不穷。

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宏观认识,结合着对诗句的细密分析,再加上那诗人的风度,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

在教学的同时,林先生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等享誉学术界的著作,直到90岁高龄,还出版了一部富有哲理性的诗集《空间的驰想》。

林庚先生写诗,一方面致力于把握现代生活和现代汉语的新节奏;另一方面则追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新诗的写作中来。

林先生力求以最自然的语言传达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取得深入浅出明朗不尽的艺术效果。

有的诗仿佛脱口而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是何等的透明,又是何等的蕴藉。

有的诗令人如痴如醉,一种少年的精神伴随着完美的节奏呈现在眼前,其新鲜的程度真如旦晚才脱笔砚者。

有的诗表现的是现代意识,而诗的形式却又带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语言是那么浅显,含意却又那么深邃。

林庚先生首先是诗人,是以诗人为基点从事文学史研究的,他研究古典诗歌的目的是从中寻求创作的经验,以及诗歌形式发展的规律。

他在诗坛上曾经辉煌过,经过岁月的淘洗,他的诗必将重新赢得新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他抱着这样的目的,并且对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有敏锐的感受力,所以他的学术研究才能独具慧眼,并取得非凡的成就。

就古典文学研究而言,林先生长于文学史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研究,他的《中国文学简史》高瞻远瞩,荦荦大端,有一种卓然不群的气象。

他关于屈原和《楚辞》的考证独辟蹊径,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关于李白的研究,融入了自己的人格。

林先生标举“少年精神”“建安风骨”“盛唐气象”,赞扬创造力,给学术界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林庚先生的过人之处究竟何在?

就在于他的诗歌、学问与人格的统一,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

他为人清高,艺术趣味高雅,学风既严谨又灵活,有一股朴素纯真的灵气贯注于其诗其学其人之间。

林庚先生享年96岁,桃李满天下,直至晚年仍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

诗人的气质,学者的胸襟,二者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

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追求,二者也在林庚先生身上完美地统一起来。

他是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有了他,这段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才显得完整。

林庚先生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他的生命之消失也是一首诗。

他离去得那么从容,没有痛苦,只有潇洒。

如果说有一点遗憾的话,也只是想再看一次月圆,而没有看到。

他仿佛是为诗而生的,为中国这个诗的国度而生的。

他的一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境地,那就是青春、理想和美。

我们都为物欲横流、精神苍白的某些现状而痛心,我还为缺少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而遗憾。

在这种背景下,更觉得我们的老师林庚先生之可贵。

愿更多的人了解他,尊敬他,学习他,愿他的精神经过我们而得以发扬光大。

赏析

 林先生自幼心里埋下诗的种子,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诗意新颖,意识现代,语言浅显而含意深邃;林先生的学术研究交融着他的人格魅力,始终保持着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诗人的气质、风骨和学者的胸襟、追求完美地统一在林先生身上。

二、“读林庚”散文

林庚:

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 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

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6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

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能看到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

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

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

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

照钱理群的说法,“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

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

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

“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

”张鸣说。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

“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

”张鸣说。

在他那间20多年毫无变化、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

阳光从东、南、西三面的窗户里洒进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

学生袁行霈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

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

这位曾经的北平现代派诗人、后来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一生追慕的是“寒士文学”和“布衣感”。

他推崇不在权贵面前低头、“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的骨气。

他的学生袁行霈至今记得先生的一句话:

“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

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

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

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起码说明林庚先生的态度。

他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

而他对政治里的事情,原本并不清楚。

”钱理群说。

他认为,此前和此后,林庚与政治再无半点瓜葛,可以作为一个证明。

而林庚晚年的隐居,被钱理群看作“从根底上是自由的精神”。

“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

”钱理群评论,“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

”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选自《民国那些人》,有删节)

赏析

 这篇文章中作者着力刻画林庚先生身上蕴含着的“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挖掘他治学严谨、淡泊名利、真诚谦和、不媚权贵、清贫自守的高贵品质。

文中多处引用了钱理群、张鸣等人评述林庚先生的话,这些引文多为议论,对表现林庚先生的精神和人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两篇文章在“读林庚”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作为一篇传记,对林庚一生坚持诗歌创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强调了先生的过人之处在于“诗歌魅力、学术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交融”。

《林庚:

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则侧重于表现林庚身上所蕴含的“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你对林庚有怎样的认识与评价?

请写出你的想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你是一位诗人,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你不仅写诗,更把你对诗的感悟注入了生命之中,你的生命因之始终充满了诗意与诗情,你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青春和创造的世界。

你是一位学者,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的“九五之尊”,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你是一位导师,一位“有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守你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常的日子。

你是北大的骄傲,你的学术操守、人格力量,始终代表着北大的传统精神。

你,就是被称为清华“四剑客”之一的林庚。

素材点击

 在《说“木叶”》中,作者从人们最为熟悉、习以为常的“木叶”说起,援引了大量的诗句,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经过深入的研究,从“木叶”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发现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

正如林庚先生所说:

“诗歌能于一瞬见千古,于微小显大千,能使我们超越有限直面无限。

”“读诗”不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应该是有见识的深入阅读、欣赏,即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文中所举“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下的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从缤纷的落叶读出了诗句中凄清、悲凉的感受。

读诗就要读出表面文字后深藏的内涵,从而进入到艺术形象的领域。

角度运用

精彩运用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提升个人素养的香茗。

让我们从名利场中走出来吧,让我们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和劳碌的身心吧,静静地坐下来倾听诗,品味诗,吟诵诗,在霞光满天的早晨,在小雨淅沥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深夜……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巧妙引用诗词出华章

课文借鉴

作者围绕“木叶”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通过精要的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