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486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docx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

医疗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医疗专项施工主要包括净化工程、实验室工程、纯水工程、医用气体工程、放射防护工程、污水处理系统等

一、净化工程

1、本工程净化工程主要位置:

1)PCR实验室:

PCR实验室位于门诊医技楼二层,设计面积约285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285平方米,共设十万级微生物实验室和十万级PCR实验室以及相应实验室十万级洁净走廊、缓冲及辅房;

2)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位于门诊医技楼三层,设计面积约577平方米,净化面积约为577平方米,共分敷料制作打包、检查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其中无菌物品存放区及其辅房设十万级净化,料制作打包、检查灭菌区及辅房设三十万级净化;

3)门诊医技楼ICU:

综合ICU位于门诊医技楼三层,设计面积约78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738平方米,共设33床(其中大厅15床,双人间1间、三人间1间、负压病房单间2间),监护病区洁净辅助用房及污区用房均设十万级净化;

4)手术部:

手术部位于门诊医技楼四层,设计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设21间手术室及相应辅房、走廊;其中Ⅰ级手术室5间(含1间铅防护一体化手术间、1间铅防护DSA杂交手术室、3间铅防护手术室)、Ⅱ级手术室12间(含1间铅防护手术室、1间机器人手术间、2间正负压手术室)、Ⅲ级手术室4间(为日间手术室),Ⅰ级手术室、Ⅱ级手术室均设III级洁净走廊及其辅房、污物走廊及辅房,Ⅲ级日间手术室均设III级洁净走廊和IV级洁净辅房及污物辅房;

5)静脉配置中心:

静脉配置中心位于住院楼三层,设计面积约204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204平方米,普通药物配制间、抗生素药物配制肿瘤药物配制间、二更净化级别为万级,其余一更及洗涤间均做十万级净化;

6)病理科:

病理科位于住院楼四层,设计面积约330平方米,共设扩增分析室、样本准备室、试剂准备室、测序室、电泳室、文库制备室、走廊等辅助用房,均无净化需求;

7)DSA:

DSA位于住院楼四层,设计面积约809平方米,净化面积约750平方米,共设3间III级DSA手术室(含1间负压DSA手术室)和IV级患者走廊、洁净辅房及IV级污物走廊和污物辅房;

8)NICU:

NICU位于住院楼六层,设计面积约15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137平方米,共设7床(其中大厅6床,隔离病房1床监护病区洁净辅助用房及污区用房均设十万级净化;

9)住院楼ICU:

ICU位于住院楼八至十层,单层设计面积约170平方米,其中净化面积约166平方米,共设8床(大厅8床),监护病区洁净辅助用房均设十万级净化及无净化要求污物用房。

2、净化工程内容

序号

专业名称

主要设计内容

备注

1

暖通专业

1、空调设备:

空调机组设备、加湿设备、风管式电加热箱、分体式空调器、排风机等。

2、空调风系统:

净化风管及附件、风管保温、风阀、软接、风口等。

3、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管及保温、水阀附件、软接等。

2

电气专业

强电:

包括普通照明、插座、医疗设备配电及电线电缆敷设、空调配电系统、等电位接地系统

1、低压配电采用380/220伏供电,主要场所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S制,设专用保护接地线(PE)。

2、单台容量较大的用电设备和大型医疗设备由低压柜直接放射式供电,其余按负荷性质分系统,分别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混合式配电。

详见各楼层配电总柜系统图纸。

3、本项目净化机组均采用变频启动,未设置变频器的机组单台电机容量11KW及以上的电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单台容量小于11KW的电机采用直接启动。

4、净化机组、普通空调机组等普通设备采用PLC/DDC控制及现场手动控制,控制要求详自控设计图纸。

5、水泵控制箱二次原理图请按有关国家标准图集D303选用并制作。

6、低压配电系统额定电流800A及以下的断路器选用塑壳断路器,其电子脱扣器应采用三段式保护电子式脱扣器。

本项目末端用电的照明类配电回路采用模数化微型断路器,采用两段式热磁脱扣器(隔离变压器前后开关取消热保护)。

3

给排水专业

1、以设计范围线为界,范围线内的洁具、给排水管道、纯水管道、高温排水管道工程均在设计范围内

给排水要求:

1、供给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给水接口压力为0.2Mpa,由处于连续正压状态下的管道系统供给。

2、本次工程范围内区域由大楼热水管网提供,循环水温应大于等于50℃。

3、本次工程范围内的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就近排至大楼的排水立管。

4

医用气体

1、ICU医用气体管道设计(含二级减压箱、气体阀门箱、压力传感器报警置、氧气流量计)及ICU吊桥氧气、负压、压缩空气管道预留;

2、供应室器械空气管道设计;

3、NICU医用气体管道设计(含二级减压箱、气体阀门箱、压力传感器报警置、氧气流量计)及ICU吊桥氧气、负压、压缩空气管道预留;

4、手术部医用气体终端面板箱、麻醉苏醒的医用设备带(含医用气体终端)、管道设计(含二级减压箱、气体阀门箱、压力传感器报警装置、氧气流量计)及手术室吊塔预留医气管道接口阀门。

5、氧气、真空吸引、医疗空气、供应室器械空气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大楼预留氧气、真空吸引、医疗空气、器械空气管道接口阀门至各区域范围线附近指定位置供本设计区域接驳;二氧化碳、笑气、氮气汇流排在本次设计范围内。

1、ICU:

设计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管道各一组,均预留在医用吊桥上,气体终端由吊桥自带;

2、供应室:

清洗机、灭菌器、清洗槽等设备设计器械压缩空气接驳口;

3、NICU:

设计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管道各一组,均预留在医用吊桥上,气体终端由吊桥自带;

4、手术部:

配备氧气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压缩空气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负压吸引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二氧化碳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笑气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氮气终端(墙面和各吊塔各1)、射流式废气排放终端(1个,设置在麻醉塔上)。

吊塔终端均由吊塔自带。

5、麻醉苏醒室设计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管道各一组,均设计在设备带上;

5

装饰专业

1、装饰专业包括:

以设计范围线为界,范围线内的天、地、墙面及门窗、铅防护装饰装修工程在范围内;

2、其他部分:

手术室的基本装备均在设计范围内。

3、其他部分:

设计范围线界面上所在的临界墙为分界线,各自完成各自区域一侧的墙面(含墙面挂件)装饰设计,包括各自一侧的门、窗收口。

3、净化工程工艺流程

4、净化工程施工要求

1)洁净室的建筑装饰材料除应满足隔热、隔声、防振、防虫、防腐、防火、防静电等要求外,尚应保证洁净室的气密性和装饰表面不产尘、不吸尘、不积尘,并应易清洗。

2)洁净手术部内Ⅰ、Ⅱ级手术室墙面、顶棚可用工厂生产的标准化、系列化的一体化装配方式;Ⅲ、Ⅳ级手术室墙面也可用瓷砖或涂料等;应根据用房需要设置射线防护。

3)洁净室建筑装饰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当在低于5℃的环境温度下施工时,应采取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对有特殊要求的装饰工程,应按设计要求的温度施工。

4)墙面与墙面、墙面与吊顶之间应采用圆弧过渡,便于空气的导流,减少空气死角。

内墙面阳角,宜做成圆角不小于120°的钝角。

插图圆弧过渡示意图

5)墙面下部的踢脚不得突出墙面;踢脚与地面交界处的阴角应做成曲率半径不小于30mm的圆角。

插图踢脚与地面交界处示意图

6)洁净室地面应平整、耐磨、易清洗、不开裂,且不易积聚静电;地面垫层宜配筋,建筑底层地面应设置防潮层。

7)洁净室窗面宜与其安装部位的表面齐平,当不能齐平时,窗台应采用斜坡、弧坡,边、角为圆弧过渡。

洁净室设里外窗时,应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窗,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8)洁净用房内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外露材料不能使用木材或石膏。

9)洁净用房和洁净辅助用房内不应有明露管,应设置的插座、开关、各种柜体、观片灯等均应嵌入墙内,不得突出墙面。

10)吊顶宜按房间宽度放线按设计要求起拱。

吊顶周边应与墙体交接严密并密封。

11)吊顶饰面板板面缝隙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5mm,并应用密封胶密封。

二、实验室工艺

1、实验室位置

本工程实验室集中在国际转化医学中心,主要包括医学实验及研究室,包括动物房、各科实验室等。

其中,一层设置门厅、动物实验室;二~三层设置动物实验室;四层设置生物样本库;五层设置细胞处理室;六~十七层设置实验室。

2、主要设计内容

序号

专业名称

主要设计内容

备注

1

电气专业

1、对仪器设备通风、洁净空调、插座照明等配电。

本设计配电从楼层配电箱起设计,楼层配电箱及其进线电缆均不在工程范围。

对重要负荷的设置不间断电源UPS供电,后备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空调机组电控箱、冷库电控箱等,本设计只预留电源并注明电量,电控箱系统图详见自控专业图纸。

2、接地+设备专用接地。

2

给排水专业

建筑内的1-17F室内给排水设计,纯水系统设计,动物饮用水系统设计以及软化水。

3

医用气体

设计内容:

设计范围内的真空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二氧化碳系统,氧气系统、氮气系统、N20系统及麻醉废气管道布置图。

4

弱电系统

包含:

监控+AP;门禁系统;电话+网络;多媒体系统;广播系统。

5

装饰工程

实验室装饰装修做法。

3、设计概况

1)电气专业

电源:

负荷等级:

本工程动物房及其相关大型仪器设备、洁净空调机组样本库等场所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

实验室用电按照二级负荷供电,其中实验室内培养箱等重要设备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1)配电:

1、供电电压为380/220V,接地形式TN-S,共用接地方式;

2、照明、动力干线采用分区放射式配线;

3、低压保护:

层间配电箱进线开关设置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及短路瞬时三段保护;其它断路器设置过载长延时及短路瞬时保护;所有插座回路设置剩余电流脱扣器;

4、剩余电流脱扣器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2)照明设计:

1、本工程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LPD)值与对应照度值参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相关要求;

2、安装杀菌灯区域,每立方米功率达1.5W以上,并安装定时开关,每次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

3、照明、插座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严禁在应急照明电源输出回路中连接插座。

(3)线路敷设

1、照明干线、动力设备采用WDZA-YJY电力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

各层层间配电箱出线电缆在走廊吊顶内沿电缆桥架敷设至各实验室配电箱附近,再沿墙穿热镀锌金属线管敷设至各实验室配电箱;

2、照明回路电线沿墙暗敷设上天花,天花内水平敷设。

插座、通风柜、生物安全柜、边台、中央台回路电线沿墙、地面敷设至插座。

电线采用热金属敷设。

普通照明、插座线路采用WDZA-BYJ-450/750V导线穿钢管在楼板内暗敷设或沿金属线槽敷设,或穿钢管在吊顶内敷设。

除图中已注明外穿管管径及其敷设方式按下表选择;

3、金属管布线的管道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适当加装拉线盒或加大管径;两个拉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4、电力电缆穿钢管或沿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距地不低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1.80m以下部分应加金属盖板保护,但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如配电间.电气竖井等);

5、电线或电缆在金属线槽内敷设时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由金属线槽引出的线路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保护,电线或电缆在引部分不得遭受损伤;

6、变形缝内不应敷设电缆,当其穿过变形缝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烧材料套管,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套管空隙填塞密实;

7、所有穿越楼板防火分区隔墙的线路,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缝隙填塞密实;

8、无关管线不宜穿越正负压空间,当无法避免时,穿越的管线应作专门的密封隔离处理。

1)给排水专业

(1)室内给水

1、给水管立管及引入管均采用钢塑复合管,卡箍式连接;洁净室区域给水管采用304不锈钢管,卡压式连接;管件须采用管材生产厂配套管件。

卫生间内的冷、热水管支管采用PP-R管,冷水管PN=1.6MPa,热水管PN=2.0MPa,热熔连接;

2、纯水系统和动物饮用水系统采用316L不锈钢管,卡压式连接;

3、阀门:

给水管道系统上的阀门:

DN≤50,采用铜截止阀;DN>50,采用铜制闸阀,纯水管道系统采用隔膜阀。

(2)室内排水

1、室内排水立管均采用柔性铸铁排水管,柔性承插连接。

卫生间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胶粘剂粘接;

2、实验室废水管采用UPVCSCH40塑料管,胶粘剂粘接。

高温排水管管径≥50mm,采用机制铸铁管,法兰压盖式柔性连接;UPVCSCH40塑料管,胶粘剂粘接。

高温排水管管径≥50mm,采用机制铸铁管,法兰压盖式柔性连接;管径<50mm,采用焊接钢管,焊接连接。

实验室废水汇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至符合排放要求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3、隧道式连续清洗机排水排入单独的化粪池处理后再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一般污、废水汇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3)医用气体

1、各种气体用量:

气体种类

气体用量

备注

压缩空气

30.8m3/min

0.4~0.6MPa,压力露点:

-40℃

负压吸引

17m3/h

-0.03~-0.07MPa

氧气

28m3/h

0.4~0.5MPa

二氧化碳

18m3/h

0.4~0.5MPa

N2O

18.6m3/h

0.4~0.5MPa

氮气

288m3/h

0.4~0.5MPa

麻醉废气

7.2m3/h

蒸汽

420kg/h

0.3MPa

2、1F~3F医用气体(7气)中,二氧化碳、N2O由放置在1F夹层汇流排间的二氧化碳汇流排、N2O汇流排提供;

氮气由放置在1F夹层汇流排间的氮气发生器提供;压缩空气由放置在1F夹层空压站房的压缩空气系统提供;

负压吸引和麻醉废气由放置在1F夹层负压站房的真空系统提供,供各设备用气点使用;

4F~9F实验气体,二氧化碳由放置在7F汇流排间的二氧化碳汇流排提供;N2由放置在7F汇流排间的氮气发生器提供;

10F~17F实验气体,二氧化碳由放置在14F汇流排间的二氧化碳汇流排提供;N2由放置在14F汇流排间的氮气发生器提供;

1~17F氧气由氧气站中气体汇流排提供,供各个设备用气点使用;

3、二氧化碳、N2O采用高压气瓶供气,供气系统采用两级减压的方式,供气经第一次减压,气体由15Mpa减压到1.5Mpa以下再输送到各用气设备,二级减压器安装在各用气实验室或用气点,方便控制仪器用气的输入压力,用气终端配有中压球阀和压力指示表,二级减压器对压力进行精确调整(0.01Mpa),得到稳定的压力,可以满足仪器对不同使用压力的要求,一、二级减压器均配有压力表,可实时显示当前压力。

4、高压气瓶供气气路系统主要由气源切换系统(一级减压系统)、管道及连接件系统、二级调压系统、气体报警系统、压力表、球阀(隔膜阀)等组成。

5、气源切换系统为双侧汇流排自动切换系统(含一级减压阀门),该系统可自动调节使用气瓶与备用气瓶之间的供应情况,即可避免因气源供应不及导致实验中断,又可以方便进行气瓶的更换。

自动切换汇流排包含自动调节阀、清洗阀、安全阀、汇流排、气瓶及阀门固定装置、电极点压力表以及系统内部的连接接头。

采用二级减压可满足不同仪器的压力要求,同时可保证压力的稳定输送,且便于实验室分析项目调整及设备的变更。

切换系统设置有清洗阀,以防止更换气瓶时外界空气或杂质进入管路系统,也方便在更换气瓶时先将管道中高压气体排空。

切换系统设置安全阀,控制系统压力不超过允许值,保证系统不因压力过高而发生事故。

6、气瓶减压阀(一级减压阀、二级减压阀):

气阀阀芯材料为316L不锈钢(有内衬TEFLON聚四氟乙烯适用高纯度),接口1/4“FNPT”气瓶连接端规格适用于所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气瓶。

7、二氧化碳气体系统及1~3F医用氮气、N2O系统应设置电加热器,在未经减压之前应该进行加热。

二氧化碳汇流排一级减压阀为电加热二氧化碳减压器。

8、钢瓶连接:

钢瓶与一级减压阀采用不锈钢高压金属软管连接,外管带弹簧保护,内管不锈钢丝缠绕,耐压20Mpa。

9、供气管路的终端使用点:

在每台用气仪器之前,配置球阀、二级减压阀,对于用气点比较集中的部位设置设备带。

10、气瓶间安装低压报警讯息联动控制系统,实现声光、短讯、语音提醒,方便掌握气源区气体存量的变化。

气瓶间需装有气体探头,以探测房间内气体的浓度。

11、废气排放要求采用¢20X1的管道,并在终端前安装一个检修阀;

12、根据需求表计算得压缩空气总用气量,设备选用2台1.0Nm/min风冷无油变频空压机(一用一备)及相应干燥机、过滤器1个1m3不锈钢储气罐。

空压设备放置1F夹层空压站房。

13、根据需求表计算得真空总用气量,设备选用2台12m3/h无油旋片真空泵(一用一备),1个1m3不锈钢储气罐。

真空设备放置1F夹层负压吸引站房。

14、根据灭菌器需蒸汽高温灭菌,由自已有蒸汽系统提供(末端压力需求:

0.3MPa)。

4)弱电系统:

(1)电话、网络系统

每间手术室的电源插座箱各设1网络插座,每一个吊塔设2路网线插座(吊塔网络插座由吊塔厂商自带)、吊塔网线预留长度3m;具体点位以平面布置图设置的为准。

各科室功能房间按功能需求设置电话、网络插座。

(2)医用呼叫系统:

ICU病房设置医用呼叫系统,要求设一台护士呼叫主机,每间手术室、麻醉复苏病床,重症监护室每个吊塔,各设一台呼叫分机,主机设置于护士站。

(3)监控系统:

手术室设置全景摄像监控,监控系统为数字高清系统。

(4)数字化手术室

手术室视频示教系统功能:

可实现手术过程的实况观摩,并应具有双向音/视频传输、场景切换、影像录制、后期处理等功能、支持1080P全高清画质。

5)装饰工程

地面做法

1、湿区地面设两道1.5厚聚氨酯防水层(上翻300)后,铺贴300X300防滑地砖。

2、办公区和公共走廊地面铺贴900x900玻化砖。

3、大动物饲及消毒灭菌区域采用环氧彩砂地面。

4、实验区域地面采用自流平+2厚PVC地板。

5、设备机房和空调机房地面采用水泥基自流平。

6、防滑地砖地面与其他地材门槛处须设大理石过门石。

7、X射线房间地材铺设前需设置20/30厚4:

1硫酸钡水泥砂浆找平(2/3个铅当量)。

8、房间具体做法详见地面铺装图。

墙面做法

1、湿区墙面为土建墙铺贴300X600墙砖。

2、设备机房和空调机房墙面为土建墙刷涂无机涂料。

3、净化区域墙面采用50厚双玻镁岩棉夹心彩钢板(手工版)。

4、理化实验室区域和手术部采用轻钢龙骨双面附石膏板面贴无机预涂板。

5、手术室内墙面采用方管龙骨附石膏板,面贴电解钢板;

6、X射线房间墙面设置方管龙骨附2/3厚铅板防护。

3.7公共走廊区域设置玻璃隔断,玻璃采用防火玻璃,耐火极限≥1.0h。

7、疏散走廊墙体需立设至楼板,与楼板固定牢靠,轻钢龙骨附石膏板墙面内需敷设岩棉,岩棉容重≥100kg/m3;其他房间墙体安装至吊顶高度。

吊顶做法

1、设备机房和空调机房顶棚刷涂无机抗菌涂料。

2、动物饲养区域和净化区域吊顶采用50厚双玻镁岩棉夹心彩钢板(手工版)。

3、手术室区域吊顶采用轻钢龙骨附石膏板面贴无机预涂板。

4、公共区域和理化实验室采用轻钢龙骨+600X600铝扣板。

5、X射线房间上层水平投影位置需铺设20/30厚4:

1硫酸钡水泥砂浆找平(2/3个铅当量)

6、铝扣板吊顶吊杆长度大于1500时设置反支撑。

7、手术室吊顶高度3.0m,其他房间及走廊除特殊说明外吊顶高度均为2.8m。

8、房间具体做法详见吊顶材质图。

门窗

1、钢质洁净门

2)门板:

采用成品钢质门,纸蜂窝填充材质(防火门按照防火要求填充),表面静电喷涂。

3)门框:

门框均为钢制烤漆门框,门框宽度与墙体配套,表面静电喷涂。

4)视窗:

除更衣间外其余钢质门均设置视窗,双层5厚中空钢化玻璃,满足防火要求。

5)附件:

配套五金件、门锁、执手,所有门均考虑安装闭门器和电子锁部位加补强板,带密封条和可调节扫地条。

2、观察窗

1)窗类型:

固定式观察窗。

2)窗体:

彩钢板墙体设白色铝合金窗框,其余墙体设不锈钢窗框,双层5厚中空钢化玻璃。

3)安装:

窗体安装保证窗台离地900。

三、放射防护专项

1、放射防护专项概况

序号

楼栋

位置

科室

1

门诊楼急诊科

一层

CT检查室

2

门诊楼

四层

口腔科口腔CT检查室

3

门诊楼

一层

CT检查室

4

医技楼

一层

急诊科DR4检查室

5

医技楼

一层

放射科CT1-4检查室

6

医技楼

一层

检查室

7

医技楼

一层

MR1-1、MR1-2

8

医技楼

一层

MR1-3、MR1-4

9

医技楼

二层层

ERCP

10

综合住院楼

一层

CT检查室

11

综合住院楼

一层

骨密度检查室

12

医疗中心

一层

防护屏蔽

13

放射中心

/

放射中心

2、施工范围

施工范围包含:

检查室内墙面、顶面、地面防护及装修施工。

检查室内防护门、窗安装及门、窗套安装。

1)防护方案:

口腔CT机房检查室四周墙体:

四周墙面采用3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厚度30mm;顶棚:

防护钢架+2mmpb硫酸钡板防护;地面:

2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

牙片机房检查室四周墙体:

四周墙面采用2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厚度20mm;顶棚:

防护钢架+1mmpb硫酸钡板防护;地面:

1mmpb硫酸钡防护涂料。

2)门窗:

每个检查室铅玻璃窗及窗套1套安装、手动平开防护门及防护门套1套安装、电动推拉防护门及防护门套1套安装,详细尺寸及施工内容等见图纸。

3)装修:

口腔CT机房及牙片室检查室室内装修:

墙面:

30*50*1.2厚镀锌方管龙骨+8mm硅酸钙板+6mm无机预涂板;顶面:

30*50*1.2厚镀锌方管龙骨+8mm硅酸钙板+6mm无机预涂板;地面:

同质透心地板胶2.0厚。

4)电气工程:

含检查室插座照明开关预埋、布线、安装。

3、防护项目施工流程

场地清扫与整理→线管及盒底预埋→墙面防护施工→顶面防护施工→门窗及门窗套安装→装饰施工。

4、防护做法

1)机房辐射防护

CT、DR、ERCP、检查室、骨密度室墙面采用土建墙体+硫酸钡防辐射涂料面层,分四次抹成,高度自室内结构板顶至上一层楼板底;地面采用硫酸钡防辐射涂料+水泥砂浆保护层;顶面采用30*50镀锌方管焊接防护钢架,铺第一层硫酸钡板,板缝采用硫酸钡涂料填充,铺第二层硫酸钡板,板缝采用硫酸钡涂料填充,重复此步骤直至施工到相应防护当量厚度,或直接采用30*50镀锌方管焊接防护钢架+相应铅当量铅板,六面形成辐射防护密闭空间。

控制室观察窗玻璃、门均采用成品相应铅当量铅防护玻璃及防护门。

2)机房磁屏蔽防护

MRI具有磁屏蔽特殊要求的科室,四面墙体在技术夹层内采用镀锌方管+屏蔽层(0.3mm-0.5mm铜板)至顶。

铺设屏蔽层时,靠墙侧直接铺设,无土建墙侧在竖方管龙骨后铺设。

顶面屏蔽镀锌方管龙骨30*50*1.2mm固定层+屏蔽层(0.3mm-0.5mm铜板)或者在原顶面楼板+屏蔽层(0.3mm-0.5mm铜板);地面安装3mmPVC绝缘层+屏蔽层(0.3mm-0.5mm铜板)+高密度板回填50mm厚。

模块板间连接处安装连续的导电衬垫,宜选用镀铜处理的不锈钢丝网加工成型。

房间为净空房间,所有电线、水管、消防管、都不能穿过此区域。

5、防护施工工艺要求

1)墙面防护涂料采用硫酸钡水泥混合物防护。

(1mmpb=10mm厚)

(1)涂料:

水泥:

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