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301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docx

最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重点: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单元难点:

根据不同的统计表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刚刚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素材,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之后,对已经学过的三类统计图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使学生学会根据统计目的,结合不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单元知识结构: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例1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例2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本单用4课时。

课时划分:

扇形统计图........................................2课时

练习二十一........................................1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收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复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

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

(板书:

统计图)

二、进行新课

教学例1。

师:

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

这是六

(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景。

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热闹极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

(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家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

预设:

生:

条形统计图。

师:

嗯,老师也同意。

(出示P106页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

(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

我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喜欢足球的有8人,喜欢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

生2:

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3:

我还知道了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比喜欢足球的人数多4人;

生4:

我还知道了六

(1)班一共有40人。

师:

你是怎样知道六

(1)班一共有40人的呢?

生4:

把喜欢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师:

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但是,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清楚地知道喜欢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接看出来吗?

生齐:

不能。

师:

老师告诉大家,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知道那是什么统计图吗?

师:

这种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补充上扇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

这就是已经绘制好的六

(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师: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就是百分之一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欢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

其中橙色的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同学们,那绿色扇形、蓝色扇形、黄色扇形、红色扇形分别表示什么呢?

请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吧。

生1:

绿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2:

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3:

黄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4:

红色的扇形表示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师:

嗯。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个扇形统计图中,你们又能了解哪些信息呢?

预设:

生1:

我了解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生2:

我了解到喜欢足球的占20%;喜欢跳绳的占15%;喜欢踢毽子的占12.5%;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占22.5%。

生3:

我知道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0%;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只占12.5%。

师:

好!

我们已经知道六

(1)班一共有40人,结合这个扇形统计图,老师想提一个问题:

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就是占40人的30%,40×30%=12(人),所以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

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

预设:

生1:

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生2:

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3:

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生4:

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

师:

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

师:

谁来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是怎样列式解决的?

预设:

生1: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

40×20%=8(人);

生2: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40×15%=6(人);

生3: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40×12.5%=5(人);

生4:

我解决的问题是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有多少人?

40×22.5%=9(人)。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7页的“做一做”。

这道路题用整个圆来表示250克的牛奶,用图例的方式标明扇形统计图中各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课本第100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

通过对李明每天作息时间安排情况的统计图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回答问题(3)时,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注意收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在课上与大家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更合理地安排一天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作用。

我们知道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表示全部数量,用各个扇形表示部分数量占全部的百分比,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例1

 

作业设计:

课本第100、101页的第2--4题。

 

第二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的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方法:

教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

优点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的三个统计表。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师:

这是绿茵小学校园内树木的一些统计表。

请你仔细观察这三个统计表,从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

有2007-2011树木变化情况的统计表,有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的统计表,还有各种树木数量的统计表。

(二)小组合作,探究三种统计图的作用

1、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任务。

2、小组反馈

(1)第

(1)小题

第一个统计表

预设1、学生会将绿茵小学2007-2011年校园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预设2、学生用折线统计图来绘制。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2)第二个统计表

预设:

学生会出现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师:

谁能说说看到这样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

师:

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能表示出统计表中的信息,但是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第三个统计表

预设:

学生只出现一种结果--条形统计图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师:

为什么这个统计表你们都选用条形统计图呢?

生: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3.通过绘制不同的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绘制不同的统计图

4.小结:

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再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扇形统计图,每种统计图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能够很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及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而扇形统计图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

哪种更直观些?

2、完成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

四、整理归纳,反思提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应该注意些什么?

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再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扇形统计图,每种统计图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能够很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及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而扇形统计图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6、7、8题

 

第三课时扇形统计图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4页的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将三种统计图进行系统的复习,知道每种统计图的不同作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2.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活动,经历统计图辨析的过程,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增强统计观念。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感受统计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辨析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造就氛围,激发兴趣

师:

校运动会活动中,老师统对40名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做了统计,得到如下统计表,请看:

六年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项目人数

足球8

乒乓球12

踢毽5

跳绳6

其他9

二、复习旧知

师:

根据上表可制成什么统计图?

生答:

条形统计图

师:

为什么选择条形统计图?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生答: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多少。

师:

你回答的真完整,对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师:

我们除了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外,还学过什么统计图?

生答:

折线统计图,复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师:

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觉得用折线统计图合适吗?

生答:

不合适,这里不需要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师:

如果要知道每个项目占全体人数的百分数,用什么统计图呢?

生:

扇形统计图

师:

那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扇形统计图。

师:

扇形统计图特点是什么?

生说: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

看来同学们对统计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就继续进行统计图的知识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任务一

任务一:

动手算一算:

每个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呢?

师:

小组芬项目计算,看哪个小组最先算出,并将算出的百分数填写在黑板上扇形图的各个部分。

项目每个项目的人数

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足球20%

乒乓球30%

踢毽12.5%

跳绳15%

其他22.5%

(二)、揭示任务二探索扇形统计图的奥秘

揭示任务二:

探索扇形统计图的奥秘

1、动手写一写:

将所算出的百分比填写到所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上

师:

第一组同学算的课真快,已经将乒乓球的百分比算出来了,请你以为代表写在扇形统计。

其他小组陆续完成

2、展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师:

根据这个扇形统计图统计表,圆又代表什么?

生答:

代表统计的总量,也可以说是单位“1”

师:

你回答的非常准确,同学们表扬他

师:

你能说出每种颜色代表的意义吗?

生1:

蓝色代表喜欢跳绳的人占总人数的15%,绿色代表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棒,对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的意义认识的非常清楚

师:

再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还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然后派一个代表说一说》

生1:

我们观察到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最少。

生2:

喜欢足球的人数比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少10%,,可是比喜欢跳绳的多5%。

师:

通过讨论我们还可以知道了扇形统计图的这些奥秘呀

师:

看来同学们对统计图的知识掌握的不错,接下来老师就来验证下,看你们能不能“过关斩将”。

四、课堂练习,巩固旧知,

(一)、根据老师的指示,独立完成练习,并认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进行反思。

请你完成第一关:

精挑细选

师:

看牢多数同学都已经完成,谁来汇报答案

生:

选择的答案分别是A、B、C

师:

请你说一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生:

根据我们刚刚复习到的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就选择了。

师:

同学们同意吗?

是一样大拿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表扬自己)

第二关:

我是生活小主人

师:

看来第一关没有难倒同学们,接下来,可要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当好生活的小主人:

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全部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师:

看来同学是很关心父母的,这么多的手都举起来了。

那咱们一起来看看新地小学的同学是怎样的情况。

出示问题:

新地小学对在校学生800人进行一次“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统计调查活动,统计结果如下图:

(1)、全部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占多少?

有多少人?

(2)、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的学生有多少人?

(3)、知道爸爸妈妈其中一人生日的同学有多少人?

师: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也独立思考,

认真完成

师:

好,同学们都举起来手,完成了。

请放下你手中的笔,将注意力集中到黑板,来看看小伙伴做得正不正确。

生:

正确

师:

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六算式

生:

用总量800,乘以各个类别占的份率就可以算出相应的人数了

师,你解释的很正确,表达非常完整,其他同学完成怎么样?

如果你也是全对,也用鼓掌表扬自己,不对的要发现问题,继续加油。

师:

观察扇形统计图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才能找对数学信息。

师: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观察,也要在课余生活中学会观察。

老师请你到农庄种蔬菜,请你们看一看各种蔬菜种植的情况

2、到农庄种植蔬菜

师:

从这幅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

哪种蔬菜的种植面积最大?

哪种种植面积最小?

师:

如果这块地的面积为300平方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全班齐练:

每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各是多少?

如果黄瓜和西红柿每平方米产量都是8千克,黄瓜和西红柿一共能产多少千克?

师:

如果芹菜的种植面积为100平方米,那么这块菜地的总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油菜的种植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

看来同学真是生活的小主人,表现的非常棒,

那老师也请你们帮一个忙

第三关:

请你来当小老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图,尝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其他同学准备接受挑战

生:

C占全部的百分比是多少?

请假同学回答

甲生:

40%,用100%-26.7%-33.3%得出

生:

......

师:

老师观察这个统计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我班的人数,那么扇形B

大约代表多少人?

(2)、如果用整个圆表示3磅重的蛋糕,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蛋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课后作业:

练习册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扇形统计图整理与复习

条形统计图:

能够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四课时节约用水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5-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帮助巩固学生已学的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数学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3.通过观看关于水的公益广告和图片,了解水资源信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心灵震憾,从而产生来自内心地呼吁人们珍惜水资源,付储保护水资源的行动,进而引发学生关于节约水资源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渗透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水龙头滴水量的计算及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数据进行统计,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法:

加强合作,归纳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计算器。

学生:

1.课前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2.调查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及校内水龙头的数量。

3.收集水资源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绿色引航

1、观看图片:

(缺水图片、水是生命之源图片)感受缺水干旱、感受水是生命之源。

2、信息交流:

水的用途。

3、总结出示:

水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

(初步渗透水资源的重要性,感知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揭示课题(板书:

节约用水)

2、绿色对话

1.你对我国水资源知识有哪些了解?

(1)学生交流,互相说明各自从报纸,网络上查找的有关水资源知识

(2)教材介绍

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②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③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通过交流收集的材料再次感知水资源的宝贵。

营销调研课题2.调查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

(1)学生介绍所收集到的资料

参考文献与网址:

(2)利用收集的有关数据算一算

现在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当然也不会闲着,在装扮上也不俱一格,那么对作为必备道具的饰品多样性的要求也就可想而知了。

①算出每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多少升

②平均每个水龙头一天漏水多少升?

照这样计算,一年漏掉多少升水?

(3)解决问题:

但这些困难并非能够否定我们创业项目的可行性。

盖茨是由一个普通退学学生变成了世界首富,李嘉诚是由一个穷人变成了华人富豪第一人,他们的成功表述一个简单的道理:

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从身无分文变成超级富豪;如果你无能,你也可以从超级富豪变成穷光蛋。

①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

②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③平均每吨水价为1.5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

④如果1个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浪费掉的水河供多少人用1年?

(通过数据的计算让学生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对水资源的浪费是多么的严重。

渗透“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

尽管售价不菲,但仍没挡住喜欢它的人来来往往。

这里有营业员们向顾客们示范着制作各种风格迥异的饰品,许多顾客也是学得不亦乐乎。

在现场,有上班族在里面精挑细选成品,有细心的小女孩在仔细盘算着用料和价钱,准备自己制作的原料。

可以想见,用本来稀奇的原料,加上别具匠心的制作,每一款成品都必是独一无二的。

而这也许正是自己制造所能带来最大的快乐吧。

3.我国的节水措施

(1)位置的优越性 城市生活节水采取的措施是: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没有工作收入一直都是靠父母生活,在资金方面会表现的比较棘手。

不过,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还好,因为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投资。

一是水费实行梯形收费制。

(2)缺乏经营经验二是推广节水型卫生器具。

3.www。

oh/ov。

com/teach/student/shougong/三是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水的回用率。

四是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政令推动节水工作。

五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节约用水新技术和新途径。

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并为你介绍新的顾客群。

而且顾客的购买动机并非全是由需求而引起的,它会随环境心情而转变。

六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介作用及其他形式,大力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3、绿色发展

1.再次用屏幕展出“节约用水”主题。

2.请学生围绕主题说出最想说的一句话,最想做的一件事,最想提的一个建议。

板书设计:

节约用水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宝贵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作业布置: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倡议家人,节约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