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270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docx

人教版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的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来进行介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逻辑顺序。

B.《河中石兽》和《虽有嘉肴》都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者人为主人公,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出自《伊索寓言》;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儿》等。

D.《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食品监管的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C.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走近造型独特的海盐博物馆,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3.下到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溜索(liū)           闷雷(mēn)           捏紧(niē)

B.滇西(diān)         盘桓(huán)          涓涓(juān)

C.蓦地(mù)           锱铢(zī)              角框(kuàng)

D.脖颈(jǐng)          顷刻(qǐng)          脑髓(suí)

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①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②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

③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④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的是()

A.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启程前来大陆,勇敢地开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之旅。

B.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C.在日常学习中,如

果我们合理运用统筹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D.父亲经常拿成功人士的例子对我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梦想不是一场比赛,制定不出比赛的标准,也根本无法比赛。

②不要为了梦想去“直奔主题”,那会失去很多人生的阅历和积淀。

③梦想从不卑微,你只要牢牢拥有它,追逐它,它就是高贵的。

④当有一天你实现了那个说不出口的梦想,你会“呵呵”地笑出声来,快乐充盈着每一个细胞。

⑤只要你心中梦着、想着,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希望着、美好着。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

(新闻事件)

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

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

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

“老师,这个是什么?

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

”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

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

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

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

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

(摘自《钱江晚报》)

(媒体观点)

很多孩子的生活有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

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

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

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

(摘自《钱江晚报》)

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

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

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

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

(摘自新浪网)

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

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

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

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

(摘自人民网)

(网友评论)

网友一:

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网友二:

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

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

7.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莫衷一是,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

8.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1)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

(2)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

9.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处古诗文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

”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

”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0.画线句子中“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

此处特别提及在文中有何作用?

11.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

13.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

是怎样处理的?

有什么经验教训?

请简要写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

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①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一座里程碑。

这一由历史沉淀出的华美织物,在上海世博会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②南京云锦雍容华美,内涵丰富。

它用材考究,极为奢华,大量使用金线、银丝、孔雀羽等昂贵材料,生产出来的面料可谓“寸锦寸金”。

在封建社会曾成为御用贡品。

从色彩上看,整个织物金碧辉煌,流光溢彩。

相传玉皇大帝为装饰天宫,命织女们日夜织锦,朝为锦云,暮为绮霞。

当人们仰望那满天的霞光异彩时,无不为织女们的心灵手巧而赞叹不已。

传说归传说,但南京云锦确如彩云般绚烂多姿,瑰丽华美。

从图案上看,形象各异,寓意鲜明。

它吸收了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精华,既有象征高洁的莲花,也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既有龙凤麒麟这等祥禽瑞兽,也有喜鹊鹦鹉之类喜庆小品;既有祈盼长寿的仙翁寿叟,也有活泼可爱的顽童婴孩……无怪乎明末文人吴梅村赞曰: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③南京云锦工艺高超,巧夺天工,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

其织造非常独特,须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木质提花机上,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方能生产。

从设计图稿到完成织物,整个过程如同电脑运算一般精确而复杂。

“挑花结本”、“通经继纬”等独特织锦工艺,至今尚不能为现代机器所替代。

正在世博会上展出的《九龙图》,更藏玄机。

如果变换角度和光线,正中的那条墨绿祥龙便能显现紫、蓝、绿、棕、黑等不同色彩,金翠交辉,奇丽夺目,其精妙的制作工艺唯南京云锦独有。

④当然,南京云锦的织造也特别耗时费力。

据介绍,两名熟练织工在木织机上配合无间地工作,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诗云: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这是说织造缭绫的;如果用来形容云锦,则要“扎扎千声不盈寸”了。

要是织造大型艺术云锦,耗费的心力更是无法估计。

就连六巡江南的康熙皇帝,幸临曹雪芹祖上任职的江宁织造府时,也在诗中感叹“终岁勤劳匹练成”。

⑤南京云锦在继承中创新。

以世博吉祥物“海宝”为主题的南京云锦装饰画上,设计师以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8个生动活泼的“海宝”形象。

每个海宝的色彩造型各异,甚至连勾边的蓝色都有细微区别,让见惯了传统型云锦的人们眼前为之一亮。

还有一幅不到一平方尺的云锦,上面惟妙惟肖地织出一座牡丹花掩映的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

其花色的变化,斗拱结构的光影明暗对比,无不精细入微,配合左上角的世博会会标及主题词,颇具收藏价值。

这幅小型云锦装饰画,在牡丹这一雍容华贵的传统形象中,巧妙地融入“上海世博会”的现代元素,为南京云锦的传统工艺焕发青春活力提供了借鉴。

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世博会上尽显风采的南京云锦,不正是南京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一张城市名片吗?

14.阅读第②节,说说南京云锦的“雍容华美,内涵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

15.第③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

16.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②节插入天女织锦的传说,表现了云锦的瑰丽华美,增强了阅读趣味。

B.第④节引用“扎扎千声不盈尺”,意在形象地说明云锦织造的精细考究。

C.由历史沉淀出的南京云锦,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

D.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思路介绍南京云锦,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18.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南京云锦“焕发青春活力”?

三、对比阅读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落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9.将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

            ②其间千二百里。

D.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复与疏钟相间。

21.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22.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四、句子默写

23.①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白)

④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曹操)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⑦请完整地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24.宝应舟中月夜   厉鹗

芦根渺渺望无涯,雁落圆沙几点排?

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1)诗歌的前两句勾勒出怎样的画面?

(2)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综合性学习

25.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夜晚低至零下183.75℃。

由于没有大气 甲 (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 乙 (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

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予明月。

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1)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

弘楚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2)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示例1:

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

示例2:

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

(3)活动筹备组准备邀请第一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敏担任本次活动主评委,请你以团委会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七、命题作文

26.作文。

家中,有父母的陪伴;课堂,有老师的陪伴;课间,有同学的陪伴。

学习上有书本的陪伴,休憩时有音乐的陪伴,旅途中有风景的陪伴……“陪伴”无处不在,“陪伴”帮助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温暖着我们。

总有那么一种陪伴,是你人生中最好的陪伴。

请以“最好的陪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3、

三、对比阅读

1、

四、句子默写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命题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