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docx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
教育管理
学习层次:
本科
年级:
15秋
指导老师:
职称:
中学高级
教学点:
九江广播电视大学
课题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1、9月20日前,确定论题、写出论文提纲,报指导老师批准后开始写作。
2、10月10日前,完成初稿,教指导老师审阅。
3、10月25日前,定稿,上交。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七、参考文献:
论文目录
引言
一、学生学习应该具有的心理健康标准
二、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总结
三、现代教育为个人的身心发展开辟的道路
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作者:
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习心理健康问题。
开展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认知、积极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谐的学习交往、良好的学习适应性,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如何在教学中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身心的发展呢?
本文观点: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所关注的不是从学习心理异常到学习心理正常的转变,而是从一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学习心理素质的教育。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面向全体小学生,为了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相关因素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效对策。
[关键词]教育学习学生 学习心理 健康维护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各国为了抢夺战略制高点,展开一轮轮以教育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较量,为了在这场全新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便不约而同地争相使出全新的招数,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倾尽全力培育自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如何做到与时俱进,真正与素质教育接轨,以一种更积极务实的姿态迎接教育变革的挑战,重新深化教育对促进个人身心发展极端重要的认识,大力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打造中华民族的科技人才航母,使中华民族在强手如林的世界之林拥有一方广阔的发展空间,的确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长思之”。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与主导活动,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小学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学习心理健康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
小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交往退缩、学习不良、考试焦虑等学习心理问题。
开展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促进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认知、积极的学习情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谐的学习交往、良好的学习适应性,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就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育活动。
一、学生学习应该具有的心理健康标准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保持一种和谐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学习心理,达到与学习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学习心理健康的理念与知识,培养学生维护或提升自己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技能和能力,掌握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学习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习心理调控能力,消除或减少外界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的刺激源,将学生掌握学习心理调控技能作为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核心和关键。
在充分参阅前人所做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健康的学习认知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身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优缺点做出客观、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对自己的期望与要求比较客观。
所以,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总是较为符合自己的实际,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条件和身体状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创设学习的最佳境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即使学习中遇到困难,目标一时达不到,他们也能理智进行策略性归因,及时调节好状态,排除各种干扰,永远使自己的行为不脱离学习目标。
2.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学习动机,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正性学习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他们学习压力感适中,没有考试焦虑,学习自我效能感高,对学习充满自信。
不会因学习过程中的失败和挫折而产生学习耻感,罪感。
3.坚强的学习意志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他们自觉、独立地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完成自定或指定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中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自觉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活动。
他们善于抑制干扰学习的欲望、情感,不断坚持同学习上种种困难作斗争,具有克服学习上一切障碍的学习高坚持性和学业挫折耐受力。
4.和谐的学习交往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与同伴交往学习过程中自尊自重同时尊重他人,给自己信心的同时,也学会给他人鼓励,他们采取他人的立场,并以他人的观点来评价自己学习。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与同伴的学习交往过程中,会去了解别人、理解别人、配合别人,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与想法。
他们能与同伴互动互助,共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社会学习能力。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时尊重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5.高深的学习效率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为自己设定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创建一个学习计划并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学习。
他们能应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习的个人主观能动性。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并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
6.良好的学习适应性
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主动做出身心调整,提高学习能力,使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
二、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历程及现状总结
1.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历程
当代教育哲学家桑新民认为,从历史上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
首先从社会结构中分化出来的是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传统人文学科教育,最早诞生的学校是宫廷、寺庙学校和书吏学校。
这种学校教育诞生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为皇亲贵族和剥削者子弟专设,以便其将统治延续下去。
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第二次分化是从自然科学教育的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的,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是推动近代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的内在动力。
随着自然科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班级授课制,大、中、小、幼的学校体系等都相应发展起来。
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第三次分化是职业技术教育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次分化不仅是人类对这类教育本身的认识和在实施中由自发向自觉转化的过程,而且促进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加速了学校教育在社会成员中的普及,展示了现代教育向多层性和复杂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现代社会日益发展为高度科学化的信息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家庭、社会生活中学习,他们从课外、校外接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这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却又强大有力的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的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着“知识爆炸”的严峻挑战。
为应付这种挑战,当代社会中各种回归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纷纷出现,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在分析了当代教育的特点和教育发展的未来时,提出要把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考察和规划,逐步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每个个体只需要拥有很少量的知识和经验就可以生存下去的话,那么个人身心的发展就不需要受到教育太多的影响,但是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地置身于广义的教育之外,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应该利用现代社会为我们所提供的一切物质手段,结合当代社会特征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具体情况,在传授给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传授给他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更要用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影响他们;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2.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现状
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的。
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差等生在所有被调查学生中所占的比重为29.8%,在小学生中开展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与考试焦虑过高与学习自我效能感过低是影响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两个比较大的心理问题。
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生。
城市和农村学习心理健康差等学生和优等学生在分测验上比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
“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两方面城市学生明显好于农村,而“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农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
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其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孩子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有改善的趋势。
三、现代教育为个人的身心发展开辟的道路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素质划分为智力、道德、情感三个方面,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使个体心理素质和谐、全面发展,塑造出德、智、体、美统一的理想个性。
要做到全面发展,就应该把德、智、体、美作为一个不可侵害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和把握,在这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指引下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理论对现实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表示理论和实践永远都踏着同一节拍翩翩起舞。
在当代教育实践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要注意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但事实上常有偏废,片面突出智育的地位,将德育和美育摆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
今天的教育,给人以围绕“升学率”这根标杆所展开的角力游戏的感觉而已,没有丝毫的活力。
而我们推崇的德育,则变成了诸如升国旗、唱国歌、学雷锋等仪式,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继承我们民族传统的美德,如何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道德遗产,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美德中那些属于民族固有的传统,哪些具有世界性的普遍价值。
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里将教育活动变成了一种单向的、无视受教育者人性的、没有生命力的过程,这种过程对受教育者绝对不会产生出丝毫的乐趣,必然不可能调动受教育者的激情,更不会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制定的全面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宗旨南辕北辙,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能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关系到能否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有效地提高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心理素质。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所关注的不是从学习心理异常到学习心理正常的转变,而是从一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向更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学习心理素质的教育。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教育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面向全体小学生,为了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相关因素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效对策。
1.家庭教育:
唤醒少年儿童的内在潜能与求知欲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青少年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家庭的经济结构、社会地位、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其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学业期望与孩子学习活动中的自我价值感有密切关系。
国内外学者有关与个体自我价值感研究的结果也一致表明:
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培养孩子适当的客观的自我价值感应视为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首要因素。
儿童自我价值感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以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的评价为参考系,逐步使之内化为自我评价的准绳,并伴随着相应的内心体验,从而形成了自我价值感。
因此,家长应该设法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小学生的客观实际相一致,要激发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小学生进行正确学习归因,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同时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对原有学业期望进行调整。
同时,家长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较客观的自我价值体验的生活情境。
[35]对成功体验多的小学生设置适当的挫折情境,对遭受失败较多的小学生则尽可能提供发挥他们优势的机会,让他们积累成功的体验;同时,家长还应帮助他们对成功与失败进行客观的归因,让小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成功与失败。
2.学校教育:
塑造学生终生学习的条件与基础
2.1开展学习态度训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学习态度是小学生的整个精神面貌在学习行为上的综合体现。
它主要受到小学生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从小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来分析,“学乐、乐学和勤学”是三个不同水平的层次表现。
从感到学习是愉快的,进而能以稳定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最后上升到伴随坚忍不拔的意志去从事艰苦的学习,这是学习态度培养的必由之路。
加强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心理健康对学习、成长的重要性。
注重小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在他们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成功的鼓舞下,小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中注重“榜样”的作用,促进小学生态度发生转变。
及时反馈,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反馈不但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而且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情况给予反馈,这样小学生就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或不足,对于学习态度积极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反馈能够进一步激起学习的愿望,利于积极态度的强化;而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小学生,反馈能促进他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
给小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小学生能够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多给小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2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归因,正确认识学业成败
通过小学生学习归因训练,使小学生能够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学会用正确的归因方式灵活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获取优异的学业成绩,是学习归因训练的目标,也是整个学习心理品质训练的要求。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能力、努力、教师水平、学习方法、任务难度、成就目标等。
对小学生进行训练要围绕着这些因素进行的。
在成功的情境下,让小学生做出能力、持久努力等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归因,增强其成功的期望和与自尊相联系的积极情感,使其继续趋向成就任务;而在失败情境下做出心境、临时努力等不稳定的原因归因,使其维持相当高的成功期望,不产生消极情感,并坚持、趋向成就任务。
在课堂情境中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归因训练的探索,让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灵活地归因,积极地监控、反馈、调节,加强了群体间的交流和各科目间的协调,使小学生的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进而提高了他们学业成就水平。
2.3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小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是渐进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小学生的学习策略有一个从无到有,从自发使用、他人暗示使用到自觉使用的发展趋势;同时,小学生所使用的策略水平也不断地由低到高地发展。
但是,相对于中学生或大学生的学习而言,小学生的学习策略除了具有发展性、迁移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相对简单性。
小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某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策略训练的认识需求,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并相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其次,开设学习策略训练课,诸如课前预习策略、课堂活动策略、复习记忆策略、高效解题策略、总结考试策略等相关知识。
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提高他们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再次,加强对训练的监控和反馈评价。
教学监控是一个重要的常规教学策略,在学习策略训练这种特殊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
因为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情境中自始至终地不断审视和监察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学习策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学习策略体系。
3.社会教育:
形成全民学习的心理氛围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配合,共建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教合一”,共同产生教育合力,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参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局面。
[42]在学校范围内营造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氛围,通过其中的耳濡目染,获得熏陶和发展。
学校开展学习心理健康维护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和科学的人才观、就业观、学习观,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学习心理健康维护的环境与氛围,让小学生在享受家庭生活的同时,自主地完成学习心理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此外,学习心理健康维护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小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结论
我们要深化教育对促进个人身心发展极端重要的认识,积极学习并掌握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新的知识,将我们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积极采取多媒体、远程教育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从教室引向广阔的天地;深刻反思因地制宜调整教学内容,使受教育者接受更多知识,获得更高层次美的享受,将受教育者从痛苦能桎梏中解救出来;注重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一些参与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加强爱国主义宣传的同时也要让受教育者拓展世界主义能胸怀;注重个性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我设计、自主的学习知识的建构过程,更加理性的认识未来,愉快地张扬个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该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和为国育才的高度上,紧跟时代步伐,汲取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遗产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为受教育者创设一个健康温馨的受教育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思想能力的、创造性的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海梅等,《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8.5,332-335。
2.刘晓惠等,《对超常教育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学业情感态度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3,31-34。
3.马颖等,《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74-79。
4.杨秀君,《学习成功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0,59-71。
5.杨秀君等,《学习成功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004.6,129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