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165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docx

说课稿利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反思

说课稿:

利率

任会凤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的意义和写法,掌握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特点,我也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以,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疑的能力有一定的水平。

但学生在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薄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二、说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和设计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计算,主动探索的活动,认识利率,初步掌握利率计算及作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

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

、说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二、新课讲解;三、巩固练习。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情景导入。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收入增加,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

这样一是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对个人也有好处,既安全和有计划,同时又得到利息,增加收入。

那么,怎样计算利息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巩固练习

(1)介绍存款的种类、形式。

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

(2)、阅读P99页的内容,自学讨论例题,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和含义。

(3)、学会填写存款凭条。

(4)、利息的计算。

3、巩固练习。

“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

1、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

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

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

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第一题的情境设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题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

总之,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

 

《利率》教学反思 

任会凤

   《利率》一课是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也是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与生活紧密联系,能比较明显体现出我们数学小组研究课题的一节教学内容。

以前我在教学这节知识时,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行了。

所以教学过程也很简单,只是告诉学生计算公式,让学生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这次教学,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做到把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后作以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1、设计好课的开始,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开篇不仅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过春节。

问学生是否喜欢过春节,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过春节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

因为过春节不但有好吃好玩儿的,而且还有压岁钱。

如果压岁钱多了,除了自己花掉一部分外,剩下的还可以存到银行里,从而引出课题。

接下来我又用课件出示了一张存单,让学生进行观察。

“存单”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但是小学生真正接触到存单的大概并不多,这样就会使他们感受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多么紧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当今课改的精神。

因为这节课的内容也不算太难,书中给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而且课前我还让学生对储蓄知识进行了调查了解。

根据教育局的开展合学教育,打造高效课堂的精神,所以课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看书自学定义的教学环节,这样不但使学生对存款中的有关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省去了费时的说讲。

接着让学生结合学习中的体验开展交流汇报活动。

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再不失时机地出示2008年利率表,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学生不但对存款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存款中的有关专用术语也就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这样学生对利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用再费周折。

有效培地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意练习题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这样就体现出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本节课的练习,我的设计是由简单到难。

首先,我让学生先进行判断练习,回顾复习有关定义。

接着通过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练习,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其次,在实际运用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填写存款凭证,实际计算应得利息,这样学生就获得了存款的实际体验。

把数学学习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每一节课都有不足之处,当然我的这节课也不例外。

在教学环节上处理有些不当,课的前半时比较宽松,而后半时就显得有些紧了。

这都在于练习题的选择有些难了,而且这一难度的加大是陡然性的,如果是循序渐进性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利息”的教学设计

任会凤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行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

二、课内交流、探究

师:

在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

(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

(生汇报。

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

(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

师:

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板书: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三、创设情景、体验储蓄

1、创设情景

师:

同学们,张大爷是一个孤寡老人,他打算把自己多年来节省下来的1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为两年,由于他行动不便,你能帮助他进行储蓄吗?

2、体验储蓄。

根据刚才的汇报情况,安排教学过程。

(1)学生拿出复制好的储蓄存款凭证进行填写。

(2)学生活动,教师了解学生填写情况后,最后利用投影仪进行订正。

(3)、充分联系生活,设置储蓄密码。

师:

同学们,为了保证储蓄的安全,你认为应该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

(经过讨论后回答)可以设置密码。

师:

设置什么样的密码比较好呢?

(学生热烈进行讨论)

生1:

可以用存款人的生日。

生2、可以用有纪念意义的日期。

生3:

比较容易记的数字。

师:

设置密码时,一般设置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字,可以用某人的生日或与他有关系的一些数字。

师:

请你们给张大妈设置一个密码。

(4)保管好存折或存单。

师:

储蓄完成以后,银行要给我们一个存单或存折,我们要牢记密码,妥善保管好存单或存折。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知识,如果告诉你两年的利率是2.43%,你能够求出张大爷储蓄到期时能获得多少利息吗?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汇报情况)

生1:

1000×2.43%×2=58.6(元)

生2:

1000×2.43%×2=58.6(元)

58.6×20%=11.72(元)

58.6-11.72=46.88(元)

生3:

1000×2.43%×2=58.6(元)

58.6×(1-20%)=46.88(元)

师生集体讨论订正,教师强调利息的计算方法。

师:

储蓄到期时,张大妈实际领取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

生:

1000+46.88=1046.88(元)

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巩固新知学生进行练习

五、课后实践、体验储蓄过程

师:

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

 

利率教学与反思

任会凤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了以下几点教学思想:

一、关注学生发展,整合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

这是对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教育目标的重要改革,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获取高质量生存条件的有力保证。

所以,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发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性目标、实践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努力使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

二、联系实际应用,重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都是教师在遵循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确立的,教师只关注教材、大纲和教学参考资料,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背景,学生接受的归根到底只能算是数学知识。

这种数学知识不能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更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应用,重组教学内容,将课前调查、课后实践、怎样填写储蓄凭条、怎样设置密码等知识和本节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经历了储蓄的过程,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

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中,相应地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三、培养学生能力,开放教学过程

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本节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尝试大胆地开放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有关储蓄知识的调查,搜集有关相关的信息,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实际调查的能力,分组调查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课堂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报整理,总结利息的求法,培养了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处理能力;课后又要求学生去亲自实践,体验储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在课内进行交流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给出知识性、行为逻辑性、实践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