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4031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docx

建筑物沉降监测技术总结报告图文

 

安溪宝龙A地块国际社区

和风情商业街沉降监测工程

监测总结报告

1.工程概况1

2.沉降观测作业依据1

3.沉降观测作业方案2

3.1沉降监测精度指标2

3.2监测频率2

3.3沉降监测监控值与报警值2

3.4沉降监测2

4.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4

4.1累计沉降量分析4

4.2差异沉降量分析12

5.结论12

6.检查验收12

7.提交资料12

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各监测沉降—时间曲线图

3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1.工程概况

受安溪宝龙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安溪宝龙A地块国际社区和风情商业街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工作。

安溪宝龙A地块国际社区和风情商业街项目位于建安大道以西、城北二环路以北,西南角与安溪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紧相邻。

安溪宝龙A地块国际社区和风情商业街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任务如下:

风情商业街为地下一层,地上3层,1至6#楼为别墅型商业楼,7#楼为室内有步行街楼,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共布设沉降监测点46个,编号1~46(沉降点位布设情况详见沉降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楼房修建过程中观测4次,封顶至竣工观测6次,共计观测10次。

国际社区为地下2层,地上29至31层高层住宅,基础为冲孔灌注桩,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共4栋(其中4#楼分4A和4B)。

共布设沉降监测点30个,编号47~76(沉降点位布设情况详见沉降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楼房修建过程中观测32次,封顶至竣工观测6次,共计观测41次。

按二级变形测量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进行沉降监测。

2010年12月28日开始进行观测,随着修建进程监测至2012年11月15日,每期沉降观测资料均已提交上报。

目前已全部竣工,为使有关单位更好地了解该建筑物在施工加载过程中的沉降变化趋势,以及对建(构)筑物沉降情况有个全面了解和掌握,现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技术总结。

2.沉降观测作业依据

2.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3《建筑变形监测规程》(JGJ/T8-2007);

2.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5安溪宝龙A地块国际社区和风情商业街主体建筑物沉降监测设计图纸;

2.6监测合同。

3.沉降观测作业方案

3.1沉降监测精度指标

按二级变形测量相关技术指标,即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差小于2米,前后视距累积差小3米,视线高度大于0.2米,基辅读数差小于0.5毫米,基辅高差之差小于0.7毫米,路线闭合差小于1.0毫米,n为测站数。

3.2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为第一年施工过程中每施工完一层监测一次,第二年每三个月监测一次,第三年每半年监测一次,即国际社区总计观测38次,风情商业街总计观测10次。

3.3沉降监测监控值与报警值

沉降监测控制值为30mm,预警值为24mm,当累计沉降量达到24mm时向相关单位提出书面预警,以便采取有关措施。

3.4沉降监测

1、沉降基准点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1)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布设

在远离施工场地的稳定的地方埋设3个(J1~J3)沉降监测基准点。

用直径为25mm的钢筋打入水泥路面。

(2)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依据以下原则布设:

(1)参照设计图纸;

(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用电钻在浇灌的柱上钻孔后,用直径为25mm的钩型钢筋打入其中。

2、观测方法

(1)水准基准点观测

进行水准控制点的观测,控制点观测时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可以只观测一次(相同点将进行两次观测),采用附和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测。

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

为了消弱或消除仪器或尺垫升降引起的误差:

各站观测的测站观测顺序:

后、前、前、后

前、后、后、前

为了消弱或消除仪器i角误差及大气折光引起的误差:

各测站观测的前后视距、数据差应符合如下要求,前后视距不能超过50米,前后视距差小于2米,前后视距累积差小3米,视线高度大于0.2米。

为了避免粗差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每测站严格检核基辅读数差,只要符合基辅差的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站的观测。

每次观测按照相同的观测路线、使用同一仪器和水准尺、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观测。

(2)建筑(构)物各沉降点观测

根据水准控制线路测出的各控制点高程数据,观测周围的各建筑(构)物沉降点,采用闭合线路或附和线路。

建筑物沉降点观测时,各观测点也可采用支点观测,但支点站数不得超过2站,且支点观测必须进行两次观测。

(3)使用仪器

使用仪器必须是经过国家批准的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仪器,在本工程中用带有GPM3测微器的NA2水准仪或N3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铟钢水准尺。

作业开始后一周内应每天检较i角一次,只有当i角不大于15〞时才能使用进行观测,否则送修检校后才能使用。

若i角稳定时,以后每周检校一次。

为保证高程基点的可靠性,每次观测前应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并作出分析判断,以保证观测成果的可靠。

(4)数据记录及平差处理

观测记录采用手提电脑自编记录计算程序进行或利用全自动水准仪的数据卡记录数据。

可提高工效和计算不出错。

所有观测数据,都按规范规定要求的各项限差进行控制。

内业中,利用合格的外业观测数据,用测量助手平差处理。

计算各点的高程及沉降量、累积沉降量。

4.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4.1累计沉降量分析

1、风情商业街各楼的监测点累计沉降量成果表统计如下:

1#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1

2#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2

3#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3

 

4#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4

5#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5

6#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6

7#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7

2、国际社区各楼的监测点累计沉降量成果表统计如下:

1#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8

2#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9

3#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10

4#楼沉降观测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单位:

mm表11

从表1-11中可以看出:

最大累计沉降量沉降监测点61,最大累计沉降量为-6.04mm。

由此可知各楼累计沉降量均较小,在整个观测过程中建筑物沉降趋于稳定。

4.2差异沉降量分析

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结构影响较大,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建筑物的倾斜度。

(△D为倾斜值,△S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差,L为基础两端点的水平距离,H为建筑物的高度)

建筑物的倾斜值

从表1-11计算得该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量:

风情商业街,最大的是5号楼的29—31观测点,最大差异沉降为5.99mm,倾斜度为0.23‰,在限差允许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国际社区,最大的是2号楼的57—58观测点,最大差异沉降为5.43mm,倾斜度为0.39‰,在限差允许范围内,满足规范要求。

5.结论

截止2013年4月25日,风情商业街和国际社区各栋建筑物沉降量指标、差异沉降指标均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值范围内,沉降趋于稳定。

6.检查验收

本工程资料完成后,经本公司二级检查两级验收,本工程资料符合规范和满足甲方要求后,方可提供使用。

7.提交资料

测量工作完成后,根据现规范要求,提交完整的测量资料,包含内容如下:

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各监测沉降—时间曲线图

3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