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3759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docx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作业题答案

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园林绿地面积:

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的总与。

2.人均绿地面积:

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绿地面积(单位:

m2/人)。

3.绿地率:

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地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4.绿化覆盖面积:

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与地被草地不得重复计算。

5.绿化覆盖率:

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6.公共绿地面积:

指城市建成区内各类公共绿地的面积之与。

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指市民平均可分享的公共绿地面积,即每人平均可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单位:

m2/人)。

8.公园服务半径:

指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游人住地的距离。

9.城市绿线:

指规划的城市公园及其他绿地的外围边界线。

10.道路红线:

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二、城市园林绿地指标计算方法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hm2)

=公共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

2.城市绿化覆盖率(%)=

3.市区绿地率=

三、填空题

1.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2.公园生产防护附属其它

3.块状绿地带状绿地楔形绿地混合形绿地

4.政治文化游乐休憩科普教育

5.全市性公园区级公园

6.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服务设施

7.2~3km1~1.5km135~270m

8.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

9.城市主要道路与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

10.弥补公园不足,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游憩环境;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环境;装点街景,美化城市;节省投资,方便市民。

四、单项选择题

1.C2.A3.B4.B5.B6.B7.D8.C9.A10.B11.A12.C13.C14.A

五、简答题

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原则。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其它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要。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2.简述综合性公园的种植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与近期相结合。

(2)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公园植物规划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四季景观与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部分。

(6)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3.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哪些层次?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分区规划。

(3)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分区规划。

(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详细分区规划。

(5)城市园林绿地设计。

4.在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进行景区的规划?

公园中若干个景点相互联系组成景区,按公园的规划意图,组成一定范围各种景色地段,现成各种风景环境与艺术境界,以此划分成不同的景区,称为景色分区。

(1)景色分区的形式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划分为开朗的景区、雄伟的景区、清静的景区、幽深的景区等。

(2)按复合式的空间组织划分为园中之园、水中之水、岛中之岛等相对独立的空间类型。

(3)按不同相季组织景区,根据春花、夏荫、秋叶、冬干的植物四季特色分春景区、夏景区、秋景区、冬景区。

(4)按不同的造园材料与地形为主体构成的景区有沼泽园、花卉园、树木园、假山园、水景园、岩石园、山水园等。

5.简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选择的原则。

(1)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区域自然规律。

(2)以乡土种树为主。

(3)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4)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

6.城市防护绿地有哪些类型?

(1)城市防风林带。

(2)工业卫生防护绿地。

(3)道路防护绿地。

(4)铁路防护绿地。

(5)生态防护绿地。

7.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有哪些要求?

(1)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移植时容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

(2)要求树龄长,材质优良的树种。

(3)树干挺拔、树形端正、体形优美、树冠冠幅大、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的树种。

(4)要求深根性、无刺、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的树种。

(5)要求早发芽、展叶、晚落叶而落叶期整齐的树种。

(6)要求管理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少的抗性强的树种。

六、论述题

1.试述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点。

(1)特点鲜明、布局要简洁明快。

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肯定的几何图形。

(2)因地制宜,力求变化。

若地段面积较小,地形变换不大,周围是规则式建筑,则游园内部道路系统则以规则式为主,若地段面积稍大,又有地形起伏,可以采用自然式布置。

(3)小中见大,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

①布局要紧凑。

②空间层次丰富。

③建筑小品以小取胜。

(4)植物配置。

①要与周围环境结合。

②要体现地方风格。

③植物选择时要严格选择主调树种。

④要注意时相、季相、景象的变化、统一。

⑤要乔、灌、草结合。

(5)组织交通、吸引游人。

在道路设计时将通过绿地的穿行人流与使用绿地分割开来,采用脚穿的方式使穿行者从绿地的一侧通过,保证绿地的游人活动的完整性。

(6)要兼顾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

采用人工材料塑成的硬质景观与利用绿地应与水体造型软质景观要兼顾,要按互补原则恰当处理。

(7)动静分区。

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游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

2.试述道路花园带的规划设计要点。

(1)游步路的设置,花园带宽达8m时,可设一条游步街,大于8m时,设两条以上路为宜,游路宽1.5m左右。

(2)车行道与花园带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与高大的乔木组成绿色屏障相隔,一般立面上布置成外高内低的形式。

(3)花园带中可设置小型的儿童游戏场、休息坐椅、花坛、喷泉、阅报栏、花架等建筑小品。

(4)花园带可在75~100m处分段设置出入口,各段布置要突出特色,在重要建筑的入口处可设出入口,在两端出入口处,可将游步路加宽或设小广场。

(5)植物配置要丰富多彩、层次丰富,利用绿篱植物、宿根花卉、草本植物形成大色块绿地景观。

广场道路不宜超过总面积的25%,道路花园带内以植物为主。

(6)花园带可利用周围的地形现状,形成自己的景观特色。

作业题二:

1.建筑红线:

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限。

又称建筑控制线。

2.城市广场:

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成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植物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与规划的结合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3.城市小游园:

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4.花园带:

指在城市道路或河流旁边布置的一定宽度的绿地花园带,宽度宜15~100m。

花园带用地位于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计入城市公共绿地。

5.城市绿化:

城市中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与美化景观的活动。

6.行道树:

按一定方式种植在道路的两侧,造成浓荫的乔木,称为行道树。

行道树是道路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7.花园道路:

指在城市干道一侧或两侧布置有较宽的园林绿地。

8.道路花园带:

指与道路平行并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9.安全视距: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道路的交叉口时,必须在路转角空出一定的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的刹车与停车的时间而不致于发生撞车。

这种从从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刚够停车的距离,就称为安全视距。

10.热岛效应:

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高于周边地区以及郊区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

11.防护绿地:

是出于卫生、隔离、安全要求,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

12.道路绿地:

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包括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带、分车绿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化等多种形式。

二、填空题

1.集会纪念交通商业文化娱乐休闲

2.道路花园带滨河花园带

3.设在街道中间的道路花园带、设在街道一侧的道路花园带、设在街道两侧的道路花园带

4.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建设施绿地道路绿地

5.指居住区内每个居民所占的园林绿地面积一个居住区绿地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好坏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与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6.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标居住区绿地率居住区绿化覆盖率

7.3m1.5~2m

8.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

9.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住宅区校园道路

10.自然社会工厂

11.绿地率30%

12.指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人行道绿化带防护绿带分车绿带街头休息绿地绿化停车场交通岛绿地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地

13.一板两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14.0.65~0.7m不布置任何植物

15.40%30%25%20%

16.城市防风林带工业卫生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生态防护绿地

17.透风林半透风林不透风林

18.树带式树池式

19.园林绿地指标

20.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

21.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城市的公共空间城市郊区游憩地

22.保护城市环境功能文教与游憩功能

23.布局合理指标先进质量良好

24.参与性生态性

25.安全、实用、美观绿化、美化、彩化

26.场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及仓库区

三、简答题

1.工厂企业绿地规划设计的依据与指标是什么?

依据:

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工厂特点。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情况、地形、地质等。

社会条件:

指工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地方居民的关系、与工厂员工的关系、与其他企业的的关系等。

工厂特点:

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废”污染情况、生产特点、建筑空间特点、绿地现状等。

指标:

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

2.城市道路绿化有哪些作用?

(1)卫生防护作用

(2)组织交通的作用

(3)美化市容

(4)防灾、减灾、战备防御作用

3.目前采用的城市园林绿地的指标有哪些?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

(2)每人公共绿地占有量

(3)市区公共绿地占有量

(4)城市绿化覆盖率

(5)苗圃拥有量

(6)每人树木占有量

(7)市区绿地率

4.试述滨河花园带的规划设计要点。

(1)滨河花园带绿化一般在临近水面设置游步街,要尽量接近水面,因为行人喜欢靠近水边行走。

(2)如有风景点可观时,应设计小广场或突出水面的平台,以供游人欣赏与摄影。

(3)根据滨河地势的高低设计1~2层平台,以台阶或踏步相连,使游人更接近水面,以满足人们的亲水性。

(4)滨河水面较为开阔,可以划船与游泳时,可考虑布置游乐园或公园。

(5)滨河花园带规划形式要因地制宜。

若湖岸线变化丰富地势自然起伏,可结合功能进行自然式布置,若地势平坦,岸线齐整,则以规则式为好。

5.试述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树种的选择。

(1)要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2)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速生树与慢生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型、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

(3)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

(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易太多,但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

(5)树种要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

(6)要多用攀援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援植物遮丑。

(7)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忌用有毒、带刺、带尖、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

(8)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

6.简述工厂企业绿化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功能价值;有利于创造精神财富——精神价值;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经济价值。

特点:

环境较差不利于植物生长;用地紧凑,绿化用地面积少;绿化要保证工厂的生产安全;工厂绿地的服务对象以本厂职工为主。

7.城市道路绿地主要有哪几类断面布置形式?

分别论述各类断面的组成?

形式:

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一板两带式:

一条车行道,两条绿带

一板二带式

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

两板三带式:

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与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绿带分隔开。

三板四带式:

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车道两侧有两条行道树。

四板五带式:

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在加上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四板五带式。

8.儿童游戏场的设计要点。

儿童游戏场地的设计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兴趣爱好、游戏玩耍的特点,使之对儿童有一定吸引力。

活动场地的布置、内容、形式、造型与色彩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富有幻想的心理。

平面设计要与周围的建筑空间相协调,使创造的空间富于艺术效果。

形状可以是规则也可以是不规则的。

植物绿化可以是乔木、灌木、绿篱、草皮、花卉等,但不要带刺的、有毒的树木。

可以设置道路、场地、沙坑、涉水池与游戏墙,也可以不同的年龄的特点,设置游戏器件,如千秋、滑梯等等。

四、论述题

1.试述城市防风林带规划设计。

(1)城市防风林一般有几带组成,分为主林带与副林带。

(2)主林带每带宽度不少于10米,副林带的宽度不少于5米。

(3)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布置,以便阻挡从侧面吹来的风,

(4)防风林设在被防护的上风方向,并与风向垂直,如果受地形或其它因素限制,可有30度偏角,但不大于45度。

(5)防风林的树种选择,一般选用深根性的或侧根发达的乡土树种,同时要选择展叶早的树种。

(6)防风林带可结合地形、环境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成市郊公园、果园,或与农田防护林结合,达到“一块绿地,满足多功能功用的综合功能。

作业题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础绿带:

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2、安全视距:

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3、视距三角形:

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与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4、行道树:

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5、居住区:

广义就是人类聚居的区域;狭义讲是指由城市主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的生活居住地段。

二、填空

1、为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等多种形式。

2、主干道、次干道与匝道组成。

3、中央隔离带(分车绿带)行车道、路肩、护拦、边坡、路旁安全地带与护网。

4、集会性广场、纪念性广场、交通性广场、商业性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广场、附属广场。

5、特大广场、中小度广场

6、开敞性广场、封闭性广场

7、排列式种植、集团式种植、自然式种植。

8、居住区建筑用地、公共建筑与公共设施用地、道路与广场用地、公共绿地

9、行列式布局、周边式布局、混合式布局、自由式布局、庭院式布局、散点式布局

10、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与庭院绿化

三、判断题

1、列植就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直线与曲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

2、自身缠绕的攀援植物具有吸盘。

(×)

3、园椅、园凳的高度宜在50M左右。

(×)

4、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与说明书。

(√)

5、橙色系色相给人一种宁静感觉。

(×)

6、不透式防护林宜布置在离污染源近的地方。

(×)

7、水生植物宜沿池岸布置一圈。

(×)

8、水生植物的布置宜有疏有密,时断时续。

(√)

9、门诊部建筑一般要退后红线10-25M,以保证卫生与安静。

(√)

10、综合性公园里的动物园宜布置在下风向或河流的下游。

(√)

四、选择题

1、关于对称与均衡的描述正确的有(A、B、C、)

A对称是以一条线为中轴,形成左右、前后或上下在量上的均等。

B均衡是对称的一种延伸,是事物的两个部分在量上大致相当。

C对称是均衡的,但均衡不一定对称。

D不对称均衡又叫静态均衡。

2、在园林布局上属于稳定布置的有(A、B、D)

A在体量上采用上小下大。

B筑山采用石包土。

C山顶置石。

D下部质感粗,颜色深,上部光滑、色浅。

3、下列关于对比的描述正确的有(A、B、D)

A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以大衬小,小者更小。

B大中见小,小中见大。

C垂直与水平的对比属于空间的对比。

D山与水的对比属于虚实的对比。

4、两种不同的树有规律布置成的行道树属于(C)

A简单韵律。

B交替韵律。

C交错韵律。

D渐变韵律。

5、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是(B)

A添景B对景C障景D夹景

6、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B)

A1/2B1/3C1/4D1/5

7、属于点景的是(A)

A石刻B雕像C喷泉D园灯

8、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布置正确的是(A、B、D)

A不超过水面的1/3;B有疏有密;C沿池岸种植一圈;D设置种植床

9.属于突出主景的方法有(A、B、C、)

A主景升高;B中轴对称;C动势向心;D体量的调与

10、屋顶花园植物应选择(A、B、D)

A不易倒伏树种;B耐修剪;C阴性耐旱;D抗寒性强

五、简答题

1、形式的确定主要有哪些依据?

答:

(1)根据园林的性质;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3)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2、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哪些作用?

答:

色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主要有四大方面:

(1)天然山水与天空的色彩。

可利用朝霞、晚霞作为园林中的借景;也可以用高大的主景背景效果;如青铜雕塑、建筑物等,利用建筑物、植物的色彩及在水中得倒影产生奇特效果。

(2)园林建筑、道路与广场的色彩。

(3)园林的植物色彩配置合理可以创造出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

(4)观赏植物的配色可以丰富园林的色彩。

3、花坛有哪些形式?

它们在设计上都有哪些要求?

答:

花坛的设计形式有6种类型。

(1)独立花坛:

常为局部构图的主体,多在交点、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广场上。

不宜过大,若是太大,须与雕塑喷泉或树丛等结合布局。

(2)花坛群:

花坛之间可允许游人入内,有时可设置座椅花架供游人休息。

(3)花坛群组:

多设于大型建筑广场上或大规模整齐的园林内,它的构图中心大多用水池,大型喷泉等。

(4)带状花坛;常设于路的中央或两旁,可作建筑物的基部装饰与广场、草地的装饰物。

(5)连续花坛群;是不可分裂的构图整体,长布置于道路或游乐场的林荫路与纵长广场的长轴线上。

(6)花坛群组:

具有节奏,方向演进,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

4、行道树选择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选择适应性强、苗木来源容易、成活率高的树种。

(2)树龄长、干通直、树姿端正、体形优美、冠大荫浓、花朵艳丽、芳香郁馥、发芽早、落叶迟、叶色富于季相变化的树种。

(3)花果无臭味、无飞絮、飞粉、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无污染的树种。

(4)耐修剪、愈合力强。

(5)不选择带刺或浅根树种,也不选择根特别发达隆起树种,萌芽力强的树种

5、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与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与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6、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与谐的原则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与谐的原则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与谐的原则

7、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与经常性的工作

(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8、医院绿化的内容有哪些?

答:

医院绿化的内容:

(1)大门绿化区;

(2)门诊绿化区;(3)住院绿化区;(4)辅助绿化区;(5)服务区绿化区。

9、如何规划纪念性公园的道路系统?

答:

(1)纪念区道路系统:

结合规则式的总体布局,以直线型道路为主,特别是在出入口,其主路轴线应与纪念区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道路宽度宜选7-10m左右。

(2)园林区道路系统:

结合自然式种植,道路应为自然式布置;特别注意与纪念区道路连接处的

六、论述题。

1、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规划文本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

应包括:

(1)总则,包括规划总则、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模等;

(2)规划目标与指标;

(3)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5)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6)简述各类绿地的规划原则、规划要点与规划指标

(7)树种规划规划绿化植物数量与技术经济指标

(8)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

包括规划目标与指标、保护措施与对策

(9)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数量、树种与生长状况

(10)分期建设规划:

分近、中、远三期规划,重点阐明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于效益估算。

(11)规划实施措施:

包括法规性、行政性、技术性经济性与政策性等措施。

 

作业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绿地面积:

指各种绿地的总与。

2、绿地率:

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上述园林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3、绿化覆盖面积:

在城市一定范围内所有用于绿化的乔、灌木与地被、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也包括园林绿地以外的单株树木等覆盖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与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

4、绿化覆盖率:

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5、屋顶绿化面积:

指各类建筑屋顶、地下与半地下建筑顶层的绿化面积,即屋顶花园面积。

6、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与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7、居住绿地:

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工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

8、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与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9、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10、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地、分车带绿地、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与停车场绿地等。

二、填空题

1、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2、地形、地貌、水体、与动植物等自然景观及其建筑、构筑物与广场等人为景观。

3、主景升高、中轴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