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3603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docx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勘察报告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

报告编号:

HHYT-KC2017

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项目名称: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编写单位:

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

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

证书编号:

B114010606

经理:

段辉海

总工: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校对:

审核:

2.4室内试验...................................................................................4

附图表:

名称编号

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

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18

钻孔柱状图No.19~29

附件:

检测试验报告(土工试验)

波速测试报告

1绪言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新建忻州市和平小学项目

建设地址:

铁合金厂西、利民西街北九巷东、顺达小区南、利民西街以北。

建设规模:

总占地面积23105.65m2,总建筑面积为13415.64m2(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11852.57m2,地下建筑面积1563.07m2)

建筑物详情见表1.1。

建筑物的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

建筑物详细情况一览表表1.1

建筑物

结构

形式

平面尺寸

层数

整平标高

(m)

预估基底压力

(kN/m)

基础

变形特征值

类型

埋深(m)

倾斜

沉降

综合楼

框架结构

57.8m*16.9m

地上4层地下1层

795.50

120kPa

筏板基础

3.0

0.004

200mm

体育活动室

框架结构

24.6m*18.8m

地上1层

795.50

100KN/m

条形基础

1.5

0.004

200mm

教学楼1

框架结构

57.8m*16.9m

地上4层地下1层

795.50

120kPa

筏板基础

3.0

0.004

200mm

阶梯教室

框架结构

24.6m*18.8m

地上1层

795.50

100KN/m

条形基础

1.5

0.004

200mm

教学楼2

框架结构

57.8m*16.9m

地上4层地下1层

795.50

120kPa

筏板基础

3.0

0.004

200mm

看台

砖混

结构

24.4m*5.35m

地上2层

795.50

100KN/m

条形基础

1.0

0.004

200mm

门卫

砖混

结构

5.58m*3.08m

地上1层

795.50

50KN/m

条形基础

1.0

0.004

200mm

自行车车棚

砖混

结构

40.3m*8.0m

地上1层

795.50

30KN/m

条形基础

1.0

0.004

200mm

2017年7月,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该拟建场地进行了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一次性勘察)。

本工程勘察外业工作于2017年7月13日开始,至7月22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工作于7月24日完成并提交成果资料;资料整理及报告书编写工作于2017年7月27日完成。

1.2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的目的及要求是:

①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不良地质作用等并对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并对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

②查明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岩土层的成因、地层结构和均匀性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

③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类型、季节性变幅及规律。

④对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和基础埋深范围内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做出评价。

⑤对场地及地基湿陷性进行评价。

⑥对场地及地基的地震效应进行评价,进行地基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⑦对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⑧结合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案。

⑨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建议。

⑩提供场地土的冻结标准深度。

1.3勘察设计等级

1.3.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确定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及场地等级均为二级;综合分析,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2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本工程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1.3.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中拟建综合楼、体育活动室、教学楼1、阶梯教室、教学楼2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其余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1.4.4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本工程拟建建筑为丙类建筑。

2勘察工作

2.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依据

2.1.1国家标准、勘察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2010年版)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2.1.2行业标准:

(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及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

2.1.3地方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T258—2016)

(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T248-2014)

(3)《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4/T312—2015)

2.2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

2.2.1本次勘察工作量按中等复杂场地、详细阶段布置工作量。

2.2.2根据建筑物沉降验算的要求及建筑物平面形状,勘探点按建筑物角点、周边布置,勘探点间距30.0m以内。

2.2.3主要依据建筑物基底压力、基础宽度、估算压缩层深度以及满足场地抗震评价需要确定勘探孔深度。

2.2.4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样、原位测试、波速测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及评价。

2.3外业勘探

2.3.1孔位测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行测放,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0.25m,高程允许偏差±5cm。

勘探点用木桩涂油漆标记,并标明勘探点编号。

2.3.2外业钻探,采用XY-200型工程钻机,采用干法回转钻进,并采用黄土薄壁取土器压入式取土,所取不扰动样质量等级接近Ⅱ级。

2.3.3探井采用人工开挖,人工坑壁刻取I级不扰动土样。

2.3.4标贯试验采用63.5kg自动落锤,φ42mm钻杆,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0.5.3条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和试验。

2.3.5本次剪切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在钻孔内进行,即钻探终孔后将三分量检波器放入孔内预定深度,充气使检波器紧贴孔壁,距孔口3m处放置一长2.7m、宽0.3m、厚0.06m的木板,其上用汽车前轮重压,然后用18磅大锤水平敲击木板两端使其产生剪切波,经三分量检波器检取振动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后,由微型计算机记录并储存实测波形曲线。

每2m一个

测点,每个测点左右各测一次,由孔底至孔口顺测。

2.4室内试验

2.4.1室内土工试验所有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常规试验项目(含水量、湿密度、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塑液限),并进行了压缩固结试验,试验压力为常规试验压力(0kPa、50kPa、100kPa、200kPa)。

2.4.2对所取T1#、T10#、T21#孔2.0m处土样进行地基土的腐蚀性分析。

2.4.3所有探井不扰动土样均进行了双线法压缩试验测定湿陷系数及湿陷起始压力,并实测了自重湿陷系数。

2.5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点33个,其中取土试样钻孔17个,深度为15.0m~

20.0m;标准贯入试验钻孔16个,深度为15.0m~20.0m,取土试样探井6个(位于孔旁),深度均为10.0m。

累计钻(掘)探总进尺610.0m。

波速测试孔8个(孔内),深度均为20.0m;勘探总延米数为770.0m。

共取得不扰动土样141件;进行标贯次数178次。

各勘探点类型、深度及平面位置详见《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No.01),具体完成工作量详见勘探点一览表(表2.5)。

勘探点一览表表2.5

勘探点

编号

勘探点

类型

勘探

深度

(m)

坐标

(m)

地面

标高

(m)

取样个数

标贯

试验(次)

X(A)

Y(B)

不扰

1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668.38

4254985.03

796.07

10

2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97.51

4254981.06

795.88

10

3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725.3

4254977.57

795.66

8

4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66.51

4254968.23

795.87

10

5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95.36

4254966.03

795.82

8

6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723.95

4254961.82

795.7

13

7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697.73

4254948.65

795.85

13

8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721.79

4254946.05

795.84

8

9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662.92

4254936.13

795.89

13

10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91.54

4254932.23

795.71

8

11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720.37

4254929.72

795.51

10

12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61.05

4254919.33

795.98

7

13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89.73

4254917.22

795.81

10

14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718.49

4254912.92

795.69

10

15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692.27

4254899.75

795.7

10

16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716.72

4254896.98

795.44

10

17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57.48

4254887.3

795.6

7

18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86.2

4254884.06

795.62

10

19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714.92

4254880.9

795.61

10

20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655.6

4254870.44

795.68

13

21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84.32

4254867.23

795.44

7

22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713.04

4254864.03

795.37

10

23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42.56

4254988.49

795.99

10

24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640.3

4254971.87

796.19

10

25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38.21

4254956.63

796.27

10

26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67.97

4254952.64

796.08

8

27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35.9

4254939.71

796.21

8

28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633.63

4254923.16

796.26

13

29

取土试样钻孔

15

38386631.0

4254904.04

795.95

7

30

标准贯入试验孔

15

38386661.64

4254901.89

795.65

10

31

取土试样钻孔

20

38386627.64

4254879.44

795.76

10

32

取土试样钻孔

10

38386650.35

4255055.99

795.77

5

33

标准贯入试验孔

20

38386653.68

4255031.23

795.98

13

B1

波速试验孔

20

B6

波速试验孔

20

勘探点一览表续表2.5

勘探点

编号

勘探点

类型

勘探

深度

(m)

坐标

(m)

地面

标高

(m)

取样个数

标贯

试验(次)

X(A)

Y(B)

不扰

B7

波速试验孔

20

B9

波速试验孔

20

B14

波速试验孔

20

B15

波速试验孔

20

B17

波速试验孔

20

B22

波速试验孔

20

T1

取土试样探井

10

T10

取土试样探井

10

T15

取土试样探井

10

T21

取土试样探井

10

T26

取土试样探井

10

T28

取土试样探井

10

合计

770

141

178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各勘探点地面高程介于795.37m~796.27m之间,最大高差为0.90m(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统)。

场地地貌单元属忻定盆地。

3.2地层时代及成因类型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的地层情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人工填土(Q42ml)、第四系早期冲、洪积层(Q4al+pl)。

本次勘察未揭穿。

3.3地基土构成及岩性特征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4层,现依层序分述如下:

第①层杂填土(Q42ml)

黄褐色,以粉土为主,混有水泥块、砖块、灰渣、植物根系等,结构松散,呈欠固结状态。

层厚、层底标高、层底埋深等详见表3.3-1(下同)。

第②层黄土状粉土(Q4al+pl)

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局部含有植物根系;虫孔发育,稍密,稍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附录C计算可知,R(-158.12)

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4.0~12.0击,平均7.7击。

第③层粉土(Q4al+pl)

褐黄色,含云母、氧化物等,局部混有姜石颗粒;稍密,稍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15#、19#、24#、25#孔约11.50m左右夹有0.90~1.50m厚的粉质粘土透镜体。

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6.0~16.0击,平均10.3击。

第④层粉土(Q4al+pl)

褐黄色,含云母、石英、氧化物等;稍密,稍湿~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15#、19#、20#、31#孔约15.60~16.40m左右以下范围夹有粉质粘土。

该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6.0~16.0击,平均10.8击。

以上各层空间展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No.18)及钻孔柱状图(No.19~No.29)。

 

地基土厚度、埋深、标高统计结果

地层

编号

岩土

名称

项次

层厚

(m)

层底

高程

(m)

层底

深度

(m)

杂填土

统计个数

33

33

33

最大值

2.80

795.97

2.80

最小值

0.30

792.91

0.30

平均值

0.61

795.21

0.61

标准差

0.449

0.327

0.449

变异系数

0.741

0

0.741

黄土状粉土

统计个数

33

33

33

最大值

5.40

790.77

5.80

最小值

2.90

789.64

5.30

平均值

4.96

790.25

5.57

标准差

0.426

0.17

0.129

变异系数

0.086

0

0.023

粉土

统计个数

33

33

33

最大值

7.00

785.77

12.70

最小值

4.40

783.1

10.00

平均值

6.10

784.15

11.66

标准差

0.628

0.546

0.613

变异系数

0.103

0.001

0.053

粉土

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揭露层厚度为8.90m。

3.4场地地下水评价

本次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内未见地下水,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3.5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所取T1、T10、T21孔2.00m处地基土的腐蚀性分析试验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表12.2.1、表12.2.2、表12.2.4及附录G评价,在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其腐蚀性判定结果见下表。

 

1.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1

SO42-

249.76(mg/kg)

<750(mg/kg)

微腐蚀

T10

SO42-

111.43(mg/kg)

<750(mg/kg)

微腐蚀

T21

SO42-

393.85(mg/kg)

<750(mg/kg)

微腐蚀

2.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1

PH值

7.63

>6.5

微腐蚀

T10

PH值

7.89

>6.5

微腐蚀

T21

PH值

7.87

>6.5

微腐蚀

3.土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1

CL-

137.55(mg/kg)

<400(mg/kg)

微腐蚀

T10

CL-

76.57(mg/kg)

<400(mg/kg)

微腐蚀

T21

CL-

71.61(mg/kg)

<400(mg/kg)

微腐蚀

4.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孔号

腐蚀介质

含量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T1

PH值

7.63

>6.5

微腐蚀

T10

PH值

7.89

>6.5

微腐蚀

T21

PH值

7.87

>6.5

微腐蚀

由上表判定结果可知,综合考虑,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4地震效应

4.1抗震设防烈度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附录A,忻州市忻府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忻州市忻府区峰值加速度为0.20,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

4.2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本次勘探所揭露地层情况可知,场地覆盖层深度范围内主要由杂填土、黄土状粉土、粉土组成,属中软场地土,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场地B1、B6、B7、B9、B14、B15、B17、B22孔在20m深度范围内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值分别为211.1m/s、214.8m/s、216.9m/s、218.7m/s、215.0m/s、215.2m/s、209.5m/s、213.7m/s,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可知,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表4.1.6划分,拟建建筑地类别为III类。

4.3地基土液化判别

本次勘察期间勘探孔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场地地下水,因此拟建场地可按非液化场地进行设计。

4.4地基土震陷

拟建场地第①层杂填土为软弱土,因第①层杂填土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呈欠固结状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5.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区,第①层杂填土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00kPa,因此,本工程应考虑第①层杂填土地基土震陷影响。

4.5建筑抗震地段划分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地层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1.1条划分,拟建场地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

4.6地基湿陷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土工试验可知,该场地第②层黄土状粉土层具有湿陷性,其判别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4.6)

根据室内湿陷性试验结果,湿陷土层为第②层黄土状粉土,自重湿陷系数为0.017~0.018,湿陷系数为0.016~0.037,湿陷起始压力27kPa~183kPa,湿陷系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按《湿陷性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