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31445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x

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翻译句子。

2.诵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翻译句子。

2.诵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预习案】

【知识积累】

1、苏 轼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李定等人诬以诗文诽谤新法,下狱治罪,九死一生。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对一向胸怀大志,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因此,他对方山子的“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遭遇,特别有感触。

写方山子,实际上是自悲不遇。

但他以诗文遇祸,不便直言,于是才隐约其辞,语多深婉。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折射。

2、《大铁椎传》属于所谓“布衣独行士”传。

传主姓名无考,就用他的兵器“大铁椎”来代替。

传文主体部分采用传中特定人物的视点,叙写传主之非常相貌、诡秘行动、搏斗场面,活现一位隐身民间的豪侠形象,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致。

作者魏禧是清代散文家,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曾经从事反清复明活动。

此文作为其传记文记录中独具特色的一篇,寄寓着作者的追求与感慨,让人“观其文,想其人德”。

【基础积累】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闾里

健啖客

矍然

言讫

人马仆地

铁椎

2.识通假

(1)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 阳:

通,

(2)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

通,

3.解多义

因谓之方山子

自谓一世豪士

俯而不答

方耸而高

故尝与过宋将军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4.辨活用

(1)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

(2)余既耸然异之

异:

(3)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

(4)不冠不袜

冠、袜:

(5)故仇我

仇:

(6)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快:

5.分古今

然终不遇

古义:

今义:

没有遇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义:

今义:

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

今义:

指男子的配偶。

使从事于其间

古义:

今义:

指投身到事业中。

6.明句式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2)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3)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4)何为而在此 

(5)鹊起于前 

(6)宋,怀庆青华镇人 

(7)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探究案】

1、句段点评: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译文:

 

点评:

 

②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译文:

点评:

2、阅读《大铁椎传》全文,探究塑造大铁椎这一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和主观意图。

 

【训练案】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驰骋(chěng)当世(dānɡ)冠服(guān)B.著帽(zhuó)谪居(zhé)矍然(jù)

C.奴婢(bì)萧然(xiāo)园宅(zhái)D.两骑(jì)精悍(hàn)垢污(gòu)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

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D.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稍壮,折节读书折节:

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B.环堵萧然环堵:

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使酒:

因酒使性。

D.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阳狂:

假装疯癫。

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②人民少而禽兽多

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

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

二、阅读理解:

阅读《大铁椎传》文本,完成第5~9题。

大铁椎传

魏 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

“吾去矣!

”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

”将军强留之,乃曰:

“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

“止!

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忽闻客大呼曰:

“吾去矣。

”尘滚滚东向驰去。

后遂不复至。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座上有健啖客   健啖:

健谈。

B.引之长丈许引:

拉开。

C.方期我决斗某所期:

约会。

D.宋将军故自负自负:

自以为很有本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观之,慎弗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B.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以蓝手巾裹头

C.众贼环而进子灿寐而醒

D.贼能且众且欲观客所为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大铁椎“神勇绝技”的一组是(  )。

①尘滚滚东向驰去。

②饮食拱揖不暂去。

③吾数击杀响马贼。

④工技击……人以其雄健。

⑤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

⑥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正文开头部分,有意布设了一个又一个迷魂阵,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

B.“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说明作者胸怀大志,身怀绝技,但不为社会所用。

C.“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阴森肃杀的气氛,烘托出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

D.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其身上寄寓自己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2)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拓展练习】

一、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卖酒者传

魏 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

平生不欺人。

或遣童婢沽,必问:

“汝能饮酒否?

”量酌之,曰:

“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

”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

卖酒者问曰:

“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

”聚饮者曰:

“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

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

”卖酒者曰:

“几何数?

”曰:

“子母②四百金。

”卖酒者曰:

“何忧为?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

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客多负,私怏怏曰:

“卖酒者乃不长者耶?

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雪霁,客偿博所负,行。

卖酒者笑曰:

“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

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

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

“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

价毋亏乎?

”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

又召诸子贷者曰:

“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

”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

“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

”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

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

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

或问之,曰:

“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

”嗟乎!

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

①平事:

评议事情。

②子母:

利息和本金。

③责券:

求取借据。

④谈五行:

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君何为数聚饮  数:

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吾侪:

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捐:

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立:

订立。

11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3分)(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3分)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4分)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3分)

二、表达交流(8分,每小题4分)

15.根据下面语境,回答问题。

小张原计划星期六晚上7:

00到程老师家学钢琴,不料星期五下午突然肚子剧痛,同学小李送小张去第三医院,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应立即动手术,急需预交手术费2000元。

小张委托小李分别给自己的妈妈和钢琴老师打电话。

请根据语境,简明扼要地写出小李的电话内容。

(1)小李给小张妈妈打电话:

 

(2)小李给程老师打电话:

 

16.根据下面的要求,补写句子。

祖辈传承下来的名言,我们信手拈来,用起来得心应手。

有一些名言,原意被误解了,而且一直在误解、误用。

比如孔子的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年来被理解为“老百姓只可以被统治和支使,不可以让他们懂知识、有文化”。

这样的翻译和理解与孔孟之道“有教无类”的宗旨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是我们理解时把句读搞错了。

孔子这句话的正确断句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

“句读”理顺了,意思也就明确了:

_________________。

(1)断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断句)(2分)

(2)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刻画逼真 形象丰满

——《大铁椎传》赏析

《大铁椎传》的作者善于运用人物描写手法,绘形绘声地刻画了大铁椎磊落光明、来去无踪的侠客行径。

文章开始,作者用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

从食量、容貌、使用的武器、对武器的态度、言谈以及初来乍到时的装束、夜半时分的诡秘行动等方面写出其“异”。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作者通过人物的简洁话语展示出大铁椎寡言爽快的性格,如“吾去矣”一语,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是表示大铁椎的独来独往、行踪飘忽,第二次是突出大铁椎的自视甚高、重义尚节,第三次是突出其武功高强、行动快捷。

作者善用衬托手法,突出了大铁椎的豪侠之气。

旷野决斗便是作者精心描写的惊心动魄、以寡敌众的一场厮杀,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大铁椎的威武雄姿。

作者先以“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再以豪贼的人员之众、来势汹汹从侧面反衬大铁椎“大呼挥椎”的非凡气概。

文章一开始,作者着力刻画宋将军雄健、受人崇拜的形象,但其后面对强敌时则两腿颤抖,十分惊恐。

相反,大铁椎在面对强敌时则态度从容,英勇无比。

作者以先扬后抑的手法描写宋将军,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描写大铁椎,更突出了大铁椎的形象。

课文还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多姿。

作者善于从多个角度刻画大铁椎这个侠士形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逼真的刻画,使形象呼之欲出,丰满多姿,深入人心。

 

我的收获: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旅夜书怀教案苏教版选修1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一、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

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诵读提示: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先看一遍,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指出。

——缓慢、低沉的

分析原因:

“旅夜”书“怀”,有感而生。

快感乎?

否!

从哪里可以看出?

让学生再细作分析。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

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三、诗歌内容分析: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

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

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

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

2、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说“官应老病休”,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

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

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

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一沙鸥”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3、艺术特色。

A、寓情于景B、直抒胸臆。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三、名句赏析: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

其实只要联系本诗写作背景和全诗的意境不难看出,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怎不悲从中来?

四、练习提升.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

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

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答案A.应是“由近及远,由上及下”。

首联与颔联之间是由近及远。

颔联的上联与下联之间是由上及下。

五、对比拓展

对比赏析:

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

李白杜甫

渡远荆门外,细草微风岸,

来从楚国游。

危樯独夜舟。

山随平野尽,星垂平野阔,

江入大荒流。

月涌大江流。

月下飞天镜,名岂文章著?

云生结海楼。

官应老病休。

仍怜故乡水,飘飘何所以,

万里送行舟。

天地一沙鸥。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

杜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野”、“江”、“月”、“流”;(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法较为自然。

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

两诗的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

《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

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

举目从没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

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

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

恰又

辞官飘泊,那心境肯定是格外苍凉。

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

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李杜之间的情宜甚深,特别是杜甫,多次做诗怀念李白。

对李白的诗,杜甫更是称颂,说“白也诗无敌”。

李白的诗在前,杜甫的诗在后,两诗的画面又这样接近。

在艺术上,杜甫的《旅夜书怀》是否受到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影响呢?

或者说《旅夜书怀》模仿了《渡荆门送别》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