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docx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第十五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民族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本章论述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便把握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展望和谋划未来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新阶段
一、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
1.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实质上是生产力革命,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这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高科技产业群的兴起中,表现得更为突出,20世纪的科学、技术、产业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了更密切的联系。
科学革命产生的是理论上的新成果,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飞跃,它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飞跃,带来了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产业革命,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飞跃,它弓I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革命,狭义的是指社会制度的飞跃,它引起社会经济形态的飞跃,广义的是指包括社会制度变革在内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思想全面的和深刻的变革。
在古代,农业革命引起了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飞跃,导致了社会大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在近代,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又一次社会大变革,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从此开始了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
这四种革命之间的关系,是网络式、反馈式的关系,即一种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起另外一种革命,并且其自身也要受到其他类型革命的影响。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这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革命,其核心是技术革命;在这里,科学革命是它的理论前提,产业革命是它的直接后果,而社会革命则是它的深化和发展。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社会革命
2.现代科技革命与高技术产业群的兴起
20世纪,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这四股革命力量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历史洪流,汹涌澎湃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
以20世纪之初物理学革命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加上相继出现的信息论、基因论等科学理论的革命性进展,随着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原子能的利用,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悄然兴起。
于是,在科学技术的自身驱使和各种社会因素的拉动下,一大批在最新现代科学成果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技术相继崛起,并最终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以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柱,在微观领域向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开拓,在宏观领域向环境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扩展的一大批相互关联、成群集队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群落。
高技术产业以其高效益、高智力、高渗透,以及创新性、战略性和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革命性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更为紧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和突破,都会迅速地促进新的工艺革命,并形成新的产业;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科学技术在产品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达到了高度密集的程度。
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辐射和渗透程度愈来愈广泛和深入,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也都发生着重要的变化。
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已成为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技术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迅猛发展,改变了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推动着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新的社会思潮
20世纪中叶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也被称为新技术革命。
这场新的生产力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为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新情况下,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正如本书“导言”中已经讲到的,苏联与东欧国家集中研究的新问题是科学技术革命(STR)引起的新产业革命的问题。
以下我们评述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的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潮。
1.“知识产业”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FritzMaehlup)提出“知识产业”概念。
马克卢普研究了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将教育、R&D、传播业、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等划归为“知识产业”。
他的研究发现,美国在1947年至1958年期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1959年,美国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劳动力的31.6%;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29%来·自知识产业。
“知识产业”概念,对后来有很大的影n向。
2.“后工业社会”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于1973年发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观点i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从前工业社会(包括渔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经过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
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
一是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二是职业分布上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三是“中轴原理”,理论知识成为社会的核心,是社会革新的基础和社会决策的根据;四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是有计划的,也是有节制的,技术评估占有重要地位;五是“智能技术”非常重要,制订各种政策都必须通过“智能技术”。
这五大特征都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他的分析认为,美国已进入了“后工业社会”。
后来,丹尼尔·贝尔又指出,“后工业社会”实质上就是“信息社会”。
拉波特在《信息经济》一书中,进一步把美国的经济结构分为六大部门?
即三个信息部门、两个非信息部门和一个家庭经济部门。
3.“第三次浪潮”
阿文·托夫勒在1970年发表的《未来的冲击》的基础上,1980年进一步发表了《第三次浪潮》。
他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正面临着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即农业革命,使得社会结构、家庭结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农业社会。
第二次浪潮即工业革命,社会的和经济的变化出现了群体化、标准化、同步化、集中化和大型化等特
点。
第三次浪潮即信息革命,呈现出知识化、多样化、小型化、个人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人类社会正在走向未来的“超工业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将出现《权力的转移》(1990),知识、科学技术就是财富,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权力,就是权力转移中的决定性的推动力量。
他断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差异都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时代的结束而结束,趋向于“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社会。
4.“大趋势论”
1982年,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fohnNaisbitt)提出“大趋势论”。
奈斯比特研究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把工业化社会之后的美国未来发展趋势归纳成十个方向,其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工业社会已经变成信息社会。
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论”,与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阿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论’等,都是从新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出发,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虽然他们所用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
这就是,在即将进入新的千年之际,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又一次历史性变革,正在进入一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上述各种社会思潮,是从科学技术革命(实质上即生产力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提出来的思想学说。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社会不仅包括生产力,而且包括生产关系(它表现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念)。
如果仅从生产力的角度考察社会的发展,忽略了生产关系;进而对社会经济形态作出判断,就必然会得出像丁伯根(JanTinbergen,1903—1994)、加尔布雷斯(JohnKennethGal—braith)等提出的不同社会制度“趋同论”的错误论点。
但是也应该指出,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由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课题;恩格斯就曾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肯定了摩尔根把古代社会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认为这给人类史前史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系统,因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工具与使用它们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的意义”。
①现在,按照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变革,按照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它引发的产业革命,把社会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直至知识社会,这对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走向知识社会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社会。
1.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
现代社会在下列意义上是知识社会,首先,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新型关系(突出表现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关系上)使得知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次,经济的发展,按GDP和就业情况来衡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知识领域的进步。
知识社会的基础是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各种生产要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知识经济”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的研究机构提出的。
美国阿斯奔研究所的《1993—1994年鉴》指出:
“信息和知识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正如资本和能源在300年前取代土地和劳动力一样。
而且,本世纪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由体力变成智力。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已变成信息密集型的经济,信息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经济属性。
”它指出知识是重要的经济资源,这是对的,但是说知识“取代”物质资源容易引起误解。
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知识已经成为首要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
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两个重要报告。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出,知识经济概念的形成,“表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更充分认识。
知识作为蕴含在人(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但是,只是到了最近几年,知识的重要性在增长,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深化。
成员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例如,在计算机、电子和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中,产业和就业增长最快。
——-—主要成员国的GDP的50%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
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
事实性知识(Know-What)、原理性知识(Know-Why)、技能性知识(Know—’How)、人力资源知识(Know-Who)。
其中,事实性知识和原理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书本、数据库等途径获取的“明会性知识”(codifiedknowledge),但人力资源知识特别是技能性知识,则只能是在工作中学习的、深嵌于社会和组织之中的“隐会性知识”(tacitknowledge)。
2.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当知识不仅是“生产力”中最
活跃的要素,而且已经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支配性要素,即成为资本的时候,知识经济才是可能的。
因此,知识经济概念的本质特征在于,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知识资本,而不是目前像工业社会那样主要是来源于金融资本。
所谓的知识资本,其核心是特定的人才和技术组合之后的创造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持久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发展的战略资源。
知识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不可替代性。
在经济理论中,所有物品是可以替代的,但每一种知识具有独特性,因此知识是难以替代的。
第二,不可加和性。
不遵从物品的加法定律。
第三,不可逆性。
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不可逆转,不可被剥夺;某种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收回。
第四,非磨损性。
知识在使用中本身不会被消耗,可重复使用。
第五,不可分性。
一条信息不可能被分成几个部分,在这里不存在半条信息的说法。
第六,可共享性。
所有物质商品都具有排他性,但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同样完整地拥有。
第七,无限增值性。
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和被充实的可能性。
因此,知识作为经济资源,第一,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知识作为关键性资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二,体现了智力劳动的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资产,第三,体现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资产;贯彻在企业的管理、经营方法、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知识信息系统之中,第四,体现人力资源的资产,不仅是个人素质,而且整个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工作技能、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对于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推进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经济重心的主要角色;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按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的规律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上的决定性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着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大堆的高技术产品,而是整体性地将当代社会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情况下,知识经济的出现表明科学技术的确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于知识社会的到来,对于21世纪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知识社会时代,是实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最充分地适应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业,大力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结合,坚决地改革一切同科学技术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创新发展,坚定地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第二节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增长方式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1.科学技术、知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最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为经济学家们认识,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
18世纪70年代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的增长即财富的增加;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是影响财富增加的关键。
斯密处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因而他把劳动分工看做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
大卫·李嘉图处在工业革命正在蓬勃进行的时期,他虽然和斯密同样认为,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对于技术进步,斯密强调的主要是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即劳动分工),而李嘉图则更强调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主要是农业改良与机器的运用)的变革。
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把亚非拉国家纳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轨道,除了使用政治、军事的手段外,还企图通过经济增长速度产生“示范效应”,于是经济增长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出现了各种所谓经济增长模型,它研究各种生产要素投人量与产量的关系,以明确经济增长的条件。
其中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生产函数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某种组合同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它以技术水平已知为前提。
索洛模型指出,“技术进步”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即科学技术不仅和资本、劳动力一样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已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而成为第一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根据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测算,20世纪初,科技进步对GNP增长率的贡献仅占10%—15%左右,到20世纪中叶上升到40%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上升到60%以上,而20世纪80年代上升到60%—80%。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Dension)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他研究了教育(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进展、组织管理、资源配置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了“知识进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这些研究表明,新的技术革命、技术创新、科学发展和教育的贡献是使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已经有目共睹,出现了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这就是‘1986年保罗·罗默(PaulRomer)提出的四要素的经济增长理论。
四要素是:
资本;非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度量);新思想(按专利数量度量)。
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新经济增长理论承认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科技与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内在作用。
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科技创新是作为经济增长体系中的一种新的“内生”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创新在此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并赋予新的经济价值。
因此,科技进步与创新构成了新的生产组合方式,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新途径。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理论剖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首先就是因为“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要素,同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有所不同,即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或曰“一般生产力”。
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智力因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尤其是知识、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人就更加成为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性要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史鲜明地体现着科学技术对于劳动资料的渗透和强化作用。
科学技术劳动可以物化为劳动手段,既改变了劳动手段的性质,又改变了劳动手段的构成,极大地扩展了劳动手段的功能;提高了劳动手段的效率。
科学技术渗透在劳动对象之中,可以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从原材料的加工深度的不断提高、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到自然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以及保护,越来越多的自然力和自然物变成可以改造和利用的资源,进人生产过程的对象越来越深地打上了科学技术的烙印。
科学技术不仅渗透和作用于各个生产力要素之中,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的优化和发展,不仅是促进整个生产力系统诸要素的协调和平衡,而且还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从而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和演化。
同时,也就要求相应管理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在当代,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成为了生产力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主导性因素,即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上是生产力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的相应改变,体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化
在农业经济中,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主要是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土地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生产要素。
在工业经济中,资本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由于技术革命,生产力蓬勃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不断增强,依靠对自然资源,包括对通过劳动所形成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来积累财富,与此同时也使得大多数自然资源成为短缺资源。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了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它最主要的资源(其中包括智力开发、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源。
应该指出,在知识经济中自然资源是物质基础,是丝毫也不能缺少的,只不过知识(智力)资源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通过科学技术可以更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缓解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
2.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豹变化。
产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它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制造业,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而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则是高技术产业,它是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的龙头。
20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以及第二产业本身结构的改变,体现了这种变化,因为在高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过程中,服务性产业必然会兴起和迅速壮大,所以丹尼尔·贝尔认为,经济重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结构变化。
3.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中,高技术产业与制造业的一体化,服务业的知识化,迫切需要以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武装起来的“知识劳动者”,他们是接受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向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劳动就业从知识含量低的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业大规模地流动。
据美国的学者预计,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会从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20%缩减到10%,甚至更少。
同时由于办公自动化,非专业白领工人的比例很可能从现在的大约40%减少到20%—30%,其余的60%—70%左右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型人员组成。
三、全球化问题
1.一个客观世界的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是当代世界和社会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借助于当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传递网络化对于生产、资本、金融、贸易国际化进程的推动,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尽管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术语,但是他们早就洞察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他们认为,这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范围扩张的趋势。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深刻地指出,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通过廉价商品的输出,“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国家的发展也必然是不平衡的,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为“世界工厂”,由它供给各国成品,这些国家则供给它原料作为交换。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德、美等国家先后发展成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过剩资本”,为了提高资本的利润,于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手段,从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
由于在落后国家里,利润通常都是很高的,因为它们缺少资本,地价贱、工资低、原料便宜;并且由于铁路的发达,航空线的开通,电讯的快捷,许多国家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流通范围。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
“资本输出总要影响到输入资本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大大加速那里的资本主义发展。
”因此,资本输出必然会扩大和加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的进一步扩张。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来看,“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
它是指各国的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流动高速度大容量地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对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而技术输出(主要表现为技术贸易)代替了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成为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带来的资源的全球性配置必然会对国际关系、社会关系等方面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