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1845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docx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汇总1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用0前面的数去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用除法来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乘法来计算。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哪一位乘得的积满了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估算:

把两、三位数看作整十数或整百数去和一位数相乘,乘得多少就约等于多少。

5、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练习题

一、填空

1、因为3×5=15,所以30×5得15个(),300×5得15个()。

2、326×2的积是()百多。

1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

3、□02×7的积是四千多,□里最小填(),最大填()

二、判断

1、3×8的积再加上3,等于3×9的积。

()

2、283与9的乘积至少是2700.()

3、小红有8支铅笔,小丽有4支铅笔,小红的铅笔是小丽的4倍。

()

4、一辆大客车能坐58人,3辆大客车至少能坐180人。

()

5、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结果一定是两位数。

()

三、用竖式计算

243×2=3×312=5×26=4×150=

198×3=6×524=355×8=7×602=

四、解决问题

1、2015年有52个星期零1天,2015年有多少天?

2、学校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放了204本书,借出394本,还剩多少本?

3、小张加工了102个零件,小李工作了6小时,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

谁加工的多,多多少?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重难点;

1、千克: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2、克: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3、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

电子秤、体重秤、大型台秤、小型电子秤、天平、盘秤、杆秤、小型台秤。

4、它们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

练习题

一、填一填。

1、我们学过的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日常生活中称一般重的物品用()作单位,称较轻的用()作单位。

2、一袋精盐重500克,2袋精盐重()克,正好是()千克。

3、一袋盐约重500(),()袋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克。

4、比56千克多9千克是()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千克。

5、3千克=()克9000克=()千克

6000克=()千克10千克=()克

4500克=()千克()克6543克=()千克()克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给它们排顺序。

2000千克2000克201千克2001克

﹥﹥﹥

2、计算

3千克+7千克=5克+8克+18克=

25克+56克=56千克-27千克=

三、判断题

1、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重。

()

2、小胖今年2岁,体重2000克。

()

3、5个40克是200克。

()

4、1只乒乓球约重3千克。

()

5、1千克的大米与一千克面粉一样重。

()

四、解决问题

1、1千克水果糖平均装两袋,5千克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

8袋这样的水果糖重多少千克?

2、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

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3、1千克苹果6元,1千克香蕉5元,买4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

回答问题:

(1)一共需要多少钱?

(2)妈妈带了30元钱,够吗?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重难点:

1、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边的的长叫长,短边的长叫宽。

2、正方形:

有四条边,四条都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每条边的长叫边长

3、周长:

一周边线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8、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条边,()个角,它们都是()角。

2、长方形()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3、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

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米,长是宽的2倍,宽是()米,周长是()米。

5、把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二、选择题

1、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28+15+28+15B、(28+15)×2C、28+15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B、7C、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

走哪条路最近?

A、第一条近B、第二条近C、一样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是()和()。

A、B、C、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A、16B、128C、256

6、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B、大于C、小于

三、判断题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

3、正方形周长是4cm,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cm。

()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是10厘米,它的周长就是20厘米。

()

四、解决问题

1、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

竹篱笆长多少米?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重难点:

1、笔算:

从最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哪一位不够除就商0占位,余下的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验算:

(1)没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3、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等于0。

4、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5、判断商有几位数的方法:

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关系;

(1)当被除数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和被除数的位数一样多;

(2)当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练习题

一、填空

1、75的5倍是(),75是()的5倍。

2、272÷4,最高位在()位,是()。

528÷4的十位上是()。

3、最大的三位数除以7,商是(),余数是()

4、在()里填上“<”、“>”或“=”。

270÷3()90×0280÷5()820÷534×3()918÷9

735÷3()735÷5480÷2÷3()480÷5750÷2÷4()620÷8

5、下面的长方形表示448,其中涂色部分表示()。

二、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2=400÷4=420÷7=720÷9=84÷4=85÷5=

120÷3=280÷4=180÷9=0÷130=640÷8=0×100=

38÷2=80÷4=54÷3=930÷3=360÷9=300÷2÷5=

2、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786÷7=310÷4=509÷4=

540÷3=683×8=902÷3=

三、解决问题

1、明明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一本《哈利波特》,借阅时间是一周,这本书一共有497页,他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

2、学校有95台电脑,每个箱子装4台,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

如果将这些电脑分成每4人一组的实践活动,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3、学校举行队列广播体操比赛,每排站12人,刚好站20排。

如果每排站8人,要站多少排?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重难点:

1、分析法:

可以通过列表、画线段,画图或其他的形式呈现。

2、解题的思路:

(1)弄清题目的意思,知道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2)从问题入手,去找相关的已知条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3、熟记几个关系式: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练习题

1、商店里一袋花生原价32元,活动期间一律半价,那么现在去买4袋花生要多少元?

2、操场上原来有72个学生,又来了18个女生后,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

操场上原来有多少个女生?

多少个男生?

3、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经加工了3天,一共加工了234个。

照这样的速度,李师傅8天才能完成任务。

_________?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

重难点:

1、平移:

沿直线运动,位置发生改变,但形状、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2、旋转:

围绕中心转动;

3、轴对称:

左右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个图形对折后,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

2.旋转时,物体的(  )和(  )发生变化。

3.行驶中的汽车车轮的运动是(  )现象,电梯的上下移动是(  )现象。

4.写出三个是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或汉字,例如,(  )、(  )、(  )。

二、判断题。

1.平移必须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

2.旋转就是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而做的圆周运动。

()

3.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时,五星红旗的运动是平移。

()

4.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

5.电梯门开关是旋转现象。

()

6.人推箱子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BCD

2、下面是平移现象的是(  )。

A.开推拉门  B.拧水龙头C.电风扇的转动  D.风车的转动

3、下面是旋转现象的是(  )。

A.把书从书包里拿出来B.转动汽车的方向盘

C.擦玻璃D.火车在铁轨上行驶

4、移一移、画一画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重难点:

1、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2、认识几分之几: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3、比较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

4、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减去几分之几:

1可以写成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