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817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docx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0602刘增明陈晓兵合稿

 

教  案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任课单位:

人文学院人文系哲学教研室

授课对象:

2012级所有专业

主讲教员:

曹可建教授等

授课时间:

2013年秋季学期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5年03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总计:

70学时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

学分

3.5

讲课:

54学时

实验:

16   学时

上机:

    学时

任课教师

曹可建等

职称

教授

授课对象

专业班级:

全校2012级本科学员 共23个班

教材和基本参考资料

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第2版第1次印刷

参考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1,第1版第1次印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第1版第2次印刷;

《思想中的时代》,孙正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第1版第1次印刷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员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内容

课时

分配

专题

内  容

学时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

2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2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哲学基础

4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4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认识论发展史的革命性变革

2

真理与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尺度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十一

阶级斗争与革命

2

十二

改革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2

十三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十四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

2

十五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

十六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4

十七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新形态

2

十八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2

十九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

二十

在实践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

二十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

二十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2

二十三

共产主义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授课时间

第2周   第  节

课次

4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和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了解唯物主义的几个历史形态,掌握列宁物质观定义及其重要意义,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在关联,熟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及难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教学手段

及时间设计

专题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哲学有很多问题,如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认识论问题、价值论问题,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等等。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基本的,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世界的本原即所谓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传统的唯物主义立场,认为世界并不是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也反对对这个问题的任何宗教神学解释,而是认定世界源于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和发展,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但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停留在唯物主义的传统观点上,而是进一步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因而具有了不同于传统唯物主义的新视野。

一、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各种事件、各种现象五花八门,是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本质?

这是哲学家的第一追问。

大多数哲学家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一些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另一些人则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恩格斯总结哲学史,将这个问题上升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以及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第223页)对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正如恩格斯所说: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

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15页)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的、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有三种形态:

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表现形式。

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正如马克思所说:

“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根据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将哲学思想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是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认为,我们只能认识感觉到的,不能认识感觉不到的。

康德把现实分为此岸和彼岸,我们只能认识此岸不能认识彼岸,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因为二者有矛盾。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行的三个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界阶段、精神阶段。

当绝对精神处于逻辑阶段时还是纯粹的思想、观念、概念,经过发展这种思想外化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入自然阶段,在自然界出现了人以后,绝对精神又进入人的精神阶段变成人的思想认识。

人在现实世界认识到的不是现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的思想内容。

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以致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荒谬的唯我论,因为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实际上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能存在于个人自我的主观世界中,没有个人自我的主观精神,也就没有世界上的事物。

中国宋明时期陆王学派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与此相区别,所有的唯物主义都主张世界的客观存在,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和界定是有差别的。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地总结了历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了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形成了最为科学的哲学物质观,对物质世界和客观存在给予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三)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世界由何发展而来,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是哲学始终在追寻与思索的问题。

在这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唯物主义坚持了正确的哲学立场,即坚持从世界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上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

但是,由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力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哲学唯物主义理论对物质范畴的理解和阐述也表现出阶段性,从而使得哲学物质观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即如教材中所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三种历史形态。

对于这三种历史形态来说,它们在观察世界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那么,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研究主题方面来看,可以说,这三种历史形态都是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只是在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就朴素唯物主义而言,它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混沌的整体,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去寻找现实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始基,例如有号称“希腊七贤”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米尼的“气”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等等。

但是,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是不能用一两种具体物质形态说明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个静止、孤立的事物。

大家知道,欧洲在中世纪之后,特别是17、18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物理学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古希腊时的德谟克利特所预言的物质微粒——原子,真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

科学研究在当时已经证明,化学元素分子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所以,当时人们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是所谓“宇宙之砖”,它具有不可分性、不可入性、广延性、惯性等基本性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他们断言:

原子就是物质。

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在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不起实践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不能驳倒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把世界理解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体系,而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推广和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更加注重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世界,形成新的世界图景。

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就很难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思想,唯物史观作为重大发现的意义也就有被忽视的危险。

因此,我们需要从研究主题上对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做出新的考察,即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唯物主义开始于古希腊哲学,后来在霍布斯那里达到了系统化的程度,一直延伸到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唯物主义学派。

它或者在直接断言世界本身的意义上去寻求“万物的统一性”,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自然物质的某种形态,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几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这里就不再多做讲解;或者以经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把物质世界以及人本身归结为自然物质的某一层次。

从总体上看,自然唯物主义根据时间先在性的原则,把整个世界还原为自然物质,人成了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

自然唯物主义确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却抹煞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历史性。

人本唯物主义起源于法国唯物主义中的另一派,即“现实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哲学是这一形态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核心和出发点。

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实体,但人是更为重要的实体,他认为“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生物”,因而是理解自然的钥匙,要“弄清楚自然的起源和进程”,“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

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力图以他所说的“现实的人”为基本原则来理解世界和构建哲学体系,形成了人本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虽然关注人,但他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而没有看作感性活动,所以,他看到的仍是抽象的人,他所理解的感性世界脱离了人及其实践活动,依然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历史性。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超越人本唯物主义的形态,关注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们的生存实践活动,即实际生活过程展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人的实践活动的劳动产品,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就需要进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改变自然界的原来面貌,并在其中注入人的目的,将原有的自然界改造成符合人的目的的“为我之物”。

因此,科学的实践观的创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础,它深层次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中的运用与推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不过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代名词。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说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在总结哲学和科学长期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实现了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地对物质定义作出界定,作出界定的是恩格斯,恩格斯说:

物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

”恩格斯并没有给物质概念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他只是为研究哲学物质定义提供了方法。

提出科学的哲学物质定义是列宁的贡献。

(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近代,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都坚持自发的唯物主义,但是在形而上学方法的影响下,他们把科学的任务看作是发现某种终极的、不变的质、最终的实体和绝对的规律,例如原子和牛顿力学规律便是他们所认为的最终实体和绝对不变的规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新成果表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不是世界的最小单位,如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

科学的新成果对原子自然本质的颠覆影响到了哲学领域,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似乎找到了推翻哲学物质概念的根据,一时间“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被推翻了”的声音甚嚣尘上。

列宁为了批驳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攻击,为了捍卫哲学唯物主义,通过自己的深入研究,给出了科学的哲学物质定义。

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这个物质定义的最大特点是,它不是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论证自然界中哪一层次、哪一种粒子是最基本的、不变的“宇宙之砖”,而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统一中把握物质。

它不是仅仅依据某一科学成果,而是像恩格斯所讲的那样,以全部科学为依据,从物质与意识的最高对立的逻辑分析出发,抓住客观实在性这一点去界定物质,因而在哲学认识论上为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反对一切唯心主义和哲学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列宁指出,物质和意识是一对最大的概念,对于它们,不能用一般的种加属差定义方法去界定,只能从二者对立统一的哲学关系上去把握。

物质作为意识的对立物,只能是客观实在,而意识只能是物质的反映。

列宁还进一步指出: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这样一来,不论是否认物质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还是把物质和意识看作互不依赖、互相独立的二元论便都破产了。

第二,它对物质世界和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们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

无论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都永远具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

可见,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列宁的物质定义所彻底贯彻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第三,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批驳了不可知论。

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是可以认识的。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指出,如果不存在产生感觉和意识的物质,那么感觉和意识也就不可能存在,即没有人,当然也没有人的观念、思想、感觉、表象等等。

而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及其意识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人与外部世界是具有同一性的,不能设想自然界与人及人的意识之间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个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的最好的说明,同时也击中了不可知论的要害。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物质观从理论逻辑上,也从事实根据上充分表明,世界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也不依任何神秘的客观精神为转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物质性的科学理解,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科学说明了世界多样性发展。

(二)列宁物质定义的局限性

刚才我们着重介绍了列宁对物质的理解及其重大意义,了解了列宁对物质下定义的特点,即列宁不再把物质仅仅理解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抓住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

尽管列宁是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论就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完全一致,也不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完整理解。

这就是说,列宁的理论不可能完全超过了马克思恩格斯,甚至我们可以说,由于列宁当时能够阅读到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的限制,使得他对某些理论问题的理解未必就能超过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物质的理解上也是这样。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还能回忆起列宁对物质的定义,他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中界定物质的,实际上是把物质把握为具有抽象意义的客观实在性,而这个客观实在性是外在于人的,但又可以被人意识到,这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列宁的物质定义中并没有引入人的实践活动,而这就形成了列宁物质观与马克思物质观的重要差异。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向直观唯物主义的回归,因为,列宁主要侧重于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来界定物质,而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研究主题的根本转换,即马克思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状况,把人的实践活动作为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样,对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才获得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物质概念才不会是一个僵硬的概念。

所以,列宁的物质定义作为一种高度的总结与概括,指明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可以避免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带来的冲击,这可以说是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理论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物质的这种唯物主义理解,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并未达到从实践活动出发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仍然停留在从高度的哲学抽象层面,与现实的人类生存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感。

也就是说,列宁物质定义并没有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它脱离开人的活动来谈物质,带有向近代唯物主义回归的特点,这也是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本身的缺陷之一。

那么,同学们会问马克思对物质到底是怎么界定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马克思对物质的理解。

(三)马克思物质观奠定了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对于马克思物质观而言,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有没有对物质做出明确的定义呢?

我想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困惑的,毕竟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阅读极为有限。

但是,我们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不难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教材中只介绍了列宁对物质的定义,而没有谈到马克思恩格斯对物质的明确定义,从而我们就可以猜测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为物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如果他们下了定义,教材应该会有所介绍,甚至会将其作为论述的重点。

事实上,我们的猜测是有文本依据的,通过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文献,我们确实没有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物质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只是为理解物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想资源。

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没有给物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否就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自己的物质观?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刚才同学们做了回答,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有自己的物质观,否则的话他们的理论又怎么能够被称为唯物主义呢。

只是对于唯物主义来说,在哲学史上又有不同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是在整个理论体系的解释原则上实现的,而非简单地对其他哲学理论的修修补补。

而在这场变革中,对物质观的重新理解也是必然的。

大家已经注意到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中有一个“新”字,那么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新的?

“新”的当然是相对于“旧”的来说的,而所谓的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已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做了很好的说明,他说: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旧唯物主义也被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或一般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所要批判和超越的唯物主义。

那么,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如何超越旧唯物主义的?

它到底新在哪里?

这就需要我们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马克思对物质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摆脱了直观唯物主义的纠缠,更加注重从实践出发理解物质,并对物质本体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曾指出:

“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

”在马克思看来,只要人们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笼统地谈论“灵魂”、“物质”、“唯物主义”等一些概念,那么这些概念其实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即它们都是人们抽象的“思维产物”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单纯地谈论物质,物质就将被抽象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将回到马克思所反对的直观唯物主义。

实际上,我们刚才讲到直观唯物主义对物质的考察,并指出这种唯物主义撇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和历史背景,直接地去谈论物质本身,实际上这时所谈论的物质恰是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它作为一切具体事物的总和,舍弃了事物的特殊性,忽视了人的历史实践对事物的生成作用,事物的具体性、丰富性等特性很容易被抽象掉,容易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引向物质本体论的老路上去,而这条道路实际上已经被马克思否定了。

由于对人的历史实践活动的关注,使得马克思对物质的理解转向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即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是在人的历史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

因此,总结之前的讲解,我们可以说从科学的实践观去理解物质构成了马克思对物质理解的鲜明特点。

在反对直观唯物主义方面,恩格斯也曾表明过自己的鲜明态度,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空泛谈论“物质”的做法,他说:

“注意。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

”所以,过于强调一般的物质,难免会陷入到马克思所批评的直观唯物主义。

那么,马克思究竟是怎样理解物质的?

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从人的历史活动的角度来考察物质。

大家都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物质”和“自然界”这两个概念通常是可以互换的。

所以,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一些论述也可以看作是对物质的理解。

在马克思的众多文本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的论述,比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评费尔巴哈时就曾讲到: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认为脱离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存在的,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其原因就在于,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没有被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这样的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并没有构成实际的意义与价值。

那么,马克思在理解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