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ocx
《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园节日文化活动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摘要: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在当前德育工作则处于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寻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及途径,具有理论及现实的紧迫性。
校园节日文化是以节日为载体,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学生参与的文化、体育、思想教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调动高中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参与性,“寓教于乐”,开展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的需求层次论,只有建立在以学生实际需求上的德育,才是学生易于接受并内化的德育模式。
通过对YQ中学的调查研究表明:
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价值观、思想道德和健全的心理,是提高高中生思想道德、智力、心理等德育水平的有效方式,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家庭环境下,是符合高中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是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以及结语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德育的内涵、德育的重要意义、我国当前高中生德育的现状及学校德育的不足,提出了校园节日活动对德育的作用的全新视角。
第一章在对相关的德育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这些理论是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指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性及创新性,并分析了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
第二及第三章主要通过对YQ中学在校园节日活动前后的高中生的需求、心理、智力、人际关系等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分析校园节日活动对高中生德育的影响。
第四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模式的思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德育才是较好的德育工作模式。
结语主要结合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简要分析了以校园节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德育工作水平的综合对策。
关键词:
德育校园节日文化 德育工作模式
引言
德育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的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优化个性心理,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
我国当前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德育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健全心理的公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关键主导作用,是培养国家社会新人的条件,现代的青少年,就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没有这样一些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健全心理的新人,那么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3)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德育即思想、政治、法纪、品德和心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国之根本,而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书”和“育人”这两个重要方面,也体现了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而且关键的作用,因此重视德育,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德育方法及途径,具有理论及现实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高中生思想品德状况呈现出与以往各个时期的高中生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走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人意识、国家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助人与利他行为、主体意识、法律观念和诚实品质。
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具体表现在:
(1)政治素质:
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和开放意识,但对社会主义认识还存在不少困惑,对国际环境的真实状况理解不够全面。
当前的高中生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及国家统一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认同度,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必要举行。
在观看一些国际重大比赛时,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不管是否有中国代表队参加,他们都能自发地为双方加油,体现了一种大国国民的心态。
绝大多数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进步和重大改革举措。
特别是今年的西藏“3.14”骚乱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四川汉川地震更使得学生积极主动捐款、鲜血,大多数都想在暑假期间参加志愿者,这些思想和行为使得学生的爱国心自得到空前的爆发。
(2)思想素质:
总体健康向上,但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多元化,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当前高中生的思想素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社会变革引起的各种观念的更新与冲撞,加上其自身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使他们看待问题易带片面性、表面性,部分学生还不能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当前相当多的高中生既企望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又要求当自己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能做到“公私兼顾”。
这表明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务实化、多元化。
同时,从个人兴趣爱好来看,多数学生喜欢看休闲娱乐、影视、体育类媒体节目或书刊,而对文学、科普等深层文化内容的书刊或媒体节目,却很少关注。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当前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当缺乏。
(3)道德素质:
认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但对现实社会道德生活状况又充满困惑,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不协调,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4)法律素质:
有一定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是非界限较清晰,但在守法、护法、用法等方面表现出的法律意识明显不平衡。
当前的高中生有一定的民主和法律意识。
但在守法、护法、用法等不同方面表现出的法律意识却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大部分学生对别人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表示理解支持,但当自身合法权益需要保护时,则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表明部分学生还不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当多的高中学校也加强了德育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和社会、家长对学校工作衡量的偏见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首先表现在,学校德育实际地位不高,重“智”轻“德”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大多数学校的主要工作仍然是以升学率和高考录取率为衡量办学成果的唯一指标,对抓德育工作,则口号太多、内容空洞、措施乏力,教师“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学生“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学”,就连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最直接的学科—思想政治课也被变化为单纯的知识课、高考得分的工具。
其次表现在,学校德育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层次性,有些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脱离,有成人化倾向;德育工作重管理,轻人格培养;德育活动追求形式,不讲实效。
加上社会不良风气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使得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难以落实到位。
当前部分高中生存在着重智轻德、重理论轻能力、知行脱节的缺陷,与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有着极大的关系。
分析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除了学校对德育的忽视外,主要是目前的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支持,未能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出发。
因此探索学生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的德育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开展来探索这些系列活动对高中生德育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一章绪论
一、德育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
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建构。
德育理论对各国的德育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的德育理论有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体谅关心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德育理论,理解并分析德育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德育理论构建及德育实践,为我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及心理的形成与良性发展,探索一条理论框架及发展的路径。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这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沿着皮亚杰的思想开展道德教育研究而产生的德育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柯尔伯格。
在《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这三本书中,完整地述说了他的德育理论思想,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按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向前发展的。
他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
(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包括两个阶段: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
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
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
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他认为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必要而且也可能进行有效的德育,关键是对旧的学校德育进行改造而不是取消,学校德育不仅应该,而且是完全可能通过改革使之富有成效,他在实施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德育模式。
(1)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这是柯尔伯格前期主张的学校德育模式,该模式根据苏格拉底“产婆术”式教学原理实施德育而得名,其核心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用各种问题和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自动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该模式认为:
学校必须进行德育,而且善是可教的,这一模式的目标是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对两难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力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阶段六那样的有至高德性的人。
(2)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这个模式已突破了培养道德尖子的格局,以公正团体来培养绝大多数健康公民为重点,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绝大多数习俗水平的公民,这时,课堂讨论方法只是作为一种德育教学方法来使用。
他认为这一模式成功的原因是参与本身的民主精神比任何社会治理都能提供更多的角色承担的机会和更高水平的公正意识教育。
基于此,他把德育方法归结为课堂教学和团体影响两种方法,并且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柯尔伯格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为当代学校德育提供了理论阐释,也为其他各学派所引用和吸收。
但柯尔伯格理论也不断受到批评,一是过于关注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三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同时三阶段理论也缺乏系统性,可证实性及实证性。
但是,通过研究柯尔伯格的理论,对改革我国德育的启示表现为:
(1)应当把学校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选择健康的德育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则;
(2)必须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教师主要是指导和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各种活动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通过活动来实现思想品德的培养;(3)德育应坚持科学实验和探索,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德育力一法中去建构德育理论。
2、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澄清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旧德育转变之时,发展于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拉斯等人,他们注意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使得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播媒体和手机等通信工具以及跨文化的广泛交流,使“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要形成清晰的价值观显得越来越困难”,他们努力通过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方法,使儿童从来自于父母、破裂家庭、电视及各种利益群体中导致的价值混乱中解脱出来,创建一个更加理性和谐的文明民主的社会。
价值澄清是以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前提的:
(1)当代儿童处于充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中,这些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
(2)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从这两个假设出发,他们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学习评价分析和批评性思考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
拉斯等人在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强调应促进学生对价值的思考,并为之提出四大构成要素:
关注生活、接受现实、激发进一步思考、提高个人潜能。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任何信念、态度等价值要变成某个人的价值,必须符合这一过程的七个标准,否则将不可能成为他的价值观,并提出了完整的价值评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步骤,包括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后来又增加了思想、感受、沟通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几种重要的价值澄清的方法。
价值澄清理论具有现实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其德育模式的基本体系、原则完整。
从理论上看,该理论强调了主体内在因素特别是思维、情感以及个人内部的选择、评价过程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其大量的德育方法、策略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但是该理论过分强调价值的并存与冲突,容易导致相对主义的价值观。
此外,忽视教育内容、忽视行为训练和习惯的养成,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因素,忽视外部因素,诸如榜样、说理、选择、规章等的作用,显然也是该理论的不足之处。
3、体谅关心理论
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关心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关心德育模式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所创,后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他们编写的德育课程《生命线》系列教科书,以及该丛书的教师指南书《学会关心》,这套德育丛书集中阐述了体谅关心德育模式所主张的多关心、少评价的德育思想。
当代学校太过于强调积累知识,以致太过于忽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当代学校德育应当面对这个实际,他们通过研究证明了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因此学校应该营造引导学生关心人、体谅人的人际氛围,为此,他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使猜疑、谨小慎微、提心吊胆、敌意和忧虑在课堂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二是教师应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
表现在德育实践中,麦克菲尔认为,学校要注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体谅关心模式是一种从情感人手的德育模式,尽管在理论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但它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且为教师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在西方德育实践中影响较大。
它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时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
“学会关心”是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谅关心模式要求我们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以爱心去帮助学生,才能被学生所接纳,这样才会有德育的效果。
4、社会行动理论
社会行动模式兴起于70年代欧美各国,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等,其代表作是《公民行动教育对中学课程的要求》、《公民行动教育技巧》等,纽曼开发的社会行动模式,整合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动等多个方面,并且将它们同公民投身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有鲜明的行动取向。
他认为道德行动的前提,是有采取行动的能力;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纽曼强调的社会行动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公民行动能力。
纽曼认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应当具备三种影响环境的能力,又称作“环境能力”:
包括物质能力、人际能力和公民能力,一是物质能力—影响物体的能力,包括
(1)审美能力(绘画)和
(2)功能性能力(造房子);二是人际能力—对人的影响能力,包括
(1)培育关系的能力(照看婴儿或关心朋友)和
(2)经济关系能力(购买小汽车);三是公民能力—在公共事务中的影响能力,包括
(1)公共选举过程中的能力(帮助候选人选举获胜)和
(2)在利益团体中的能力(改变优惠消费者保护本团体的政策)。
纽曼把环境能力与道德教育有机地联系起来,据此构建社会行动计划,他认为社会行动是直接影响公共事务的自觉行为,包括所有直接影响公共事务的行为,如电话交谈、写信、参加会议、探究与研究、当着公共团体的面作证、挨家挨户游说、为筹措资金制造舆论、交涉与谈判、以及与更为好战的形式关联的更加公开的,透明度更高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本身并非“社会行动”,除非它们力图影响公共政策的方向,才是“社会行动”。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德育方法,它提供了一套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原理于一体的新公民教育体系,对探索发展学生道德认知能力与传授道德知识以及与培养公民社会行为三者的关系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鲜经验;在实践上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实施方法和程序,并且在使德育与其他学科和课程有机渗透乃至使教学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把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培养演变为课堂教育过程。
但也应注意到,纽曼的公民行动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
(1)它的理论研究尚处初步阶段,远没能说明公民行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而仅仅表明遵循行为是重要的,然而,任何社会行动的产生都是有极其复杂条件的;
(2)纽曼这一模式的理论假设是“被管理者的同意”这一民主社会条件,那么,假如不具备这一条件,这种教育将如何成立,培养的人有何作为;(3)公民行动教育费用太昂贵,尤其需建立设备齐全的公民实验室,这在目前大多数学校是很难做到的;(4)该教育安排繁多的活动,势必影响其他相关学科教学,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仍亟待研究;(5)评估的困难,也增加了对这一理论科学性的疑虑。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该理论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一套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民主过程的崭新形式,对推动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我国当前的德育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探索一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德育模式。
综合以上的德育理论,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内核主要是重视个体的主体地位,强调不断地探索德育方法;价值澄清理论重点强调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选择;体谅关心理论强调在德育过程中,须遵循多关心,少评价的原则;社会行动理论要求把德育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
这些德育理论都从某一方面阐述了德育的方法,有利于我们探索在当今社会经济家庭环境下,我国德育工作、德育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YQ中学一年左右的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实践,表明这种节日文化活动是从学生兴趣及需求出发的,通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智力、个性、情感、社会行为、思想道德、心理等综合素质,是符合道德认识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社会行动理论、体谅关心理论的思想内核,是深受老师、学生、家长欢迎的德育模式。
二、当前校园文化及校园节日文化研究的现状综述
东西方在德育内容上表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关注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全球化(一体化、趋同化)与民族化的同时并存,使德育在全球意识与寻根意识的交互作用中接受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双重洗礼,但德育的个性,在于弘扬各自的民族精神,因而各国都把培养“民族魂”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各国德育的运作,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处理“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关系上,遵从“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原则,使教育教学真正地成为人的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和生活实践的生活过程,终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无悔追求。
当代国外德育理论中有一种倾向,就是试图将学校德育的重点从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转移到发展个体的道德思维和探究能力上。
对于德育的研究都非常深入,对于节日文化的研究,国内外也都有,但是许多文献都是专门从传统节日入手来研究的,而以学生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的符合各个学校实际的节日,以此来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实,这样的资料尚未看到。
当前,关于德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多,但在“以校园节日文化为载体来加强学校德育”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是较少的,关于“德育文化载体”,陈万柏认为:
德育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德育文化载体的形式有社区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陈万柏教授站在全社会整体的高度,探讨了利用以上三类文化建设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该研究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对校园节日文化活动的实证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刘怡从中学德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经验归纳、分析论证、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提出了中学德育管理的新理念和对策。
她认为要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中学德育管理必须要树立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目标的德育管理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做到
(1)德育组织网络化
(2)德育过程自主化(3)德育目标层次化(4)德育方式多元化(5)德育队伍全员化(6)德育制度健全化(7)德育评价科学化(8)德育科研校本化。
同时,也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德育管理新理念和德育管理“八化”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旨在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德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针对性,促进中学德育管理向科学化万向迈进2、该研究重视德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对德育的有益探索。
还有东北师范大学侯玉丹以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为基础,探讨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3、另外设计课堂德育、情境德育、网络德育以及开放性德育模式都有论及,但是校园节日与德育之间的相关论述现成的资料不多,只有汤志华和曾小曼有所论及,但那也是针对高校的简单论述。
而关于节日的研究,从大范围来讲也是比较多的,但专门论述校园节日的就比较少了。
蒋志群对有关校园节日文化的基本认识、校园节日文化的活动现状、学校应采取的措施三方面做了阐述,其主要对象也是针对大学生,缺乏对高中生的实证研究。
根据查阅各种资料的结果来看,把校园节日与中学德育相关的论述还没看到。
本文以校园节日文化为德育内容和载体的论题,是针对中学德育进行的新的研究视角,其目的是探索当前高中生的德育新方法,并且以此为契机,向其他学校推广,从而推动德育的整体发展,因此这种活动对中学德育和德育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三、本研究的理论性、现实性及创新性
1、理论性。
(l)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研究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方法和影响,探索符合中学生心智健康发展的新的方式,改善建立现行德育模式,以校园节日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为中学德育提供新的活动方式,从而丰富学校教育管理理论。
(2)体现素质教育理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2、现实意义。
(l)德育是个时代课题,也是个教育难题。
中学德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转化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收到真正效果。
我们应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使其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作为德育的着力点。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靠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必须有载体,有渠道,有手段;必须立足现实,营造氛围,打造节日文化。
因此,形成具有系统性、实效性、长期性的“校园节日活动”将成为德育理论的新突破,从而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
(2)通过打造校园节日文化,营造德育氛围,我们将能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能进一步落实“人人发展,个个成才”的育人目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