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095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docx

结构强度试验报告

结构强度分析的电测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电阻应变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电阻应变片的安装工艺

3、熟悉电阻应变测试的仪器和设备

4、通过实验确定工程构件和工程结构在危险截面下的主应力

5、确定构件和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

6、验证圣维南原理

7、数据处理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实验器材:

NH-04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TS3863力指示器、YJ-4501A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

实验件、电阻应变片(R=120欧姆,Ks=2.20)和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1)

(1)是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表达式,式中Ks是应变片的应变灵敏系数。

可见应变片是通过应变灵敏系数将应变值转化成为电阻的相对变化值。

选用合适的应变电阻丝,在适当的范围就可以得到电阻应变片的dR/R~ε的线性变化关系。

2、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桥的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是由四个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惠斯通电桥。

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如式

(2)所示:

(2)

1)在实验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通常使电桥的初始电压输出值为0,即通过调节电阻使之满足R1R4=R2R3。

调零后电桥的输出电压就完全归因于桥臂电阻的阻值变化。

2)设电桥各个桥臂的电阻增量分别为ΔR1、ΔR2、ΔR3、ΔR4,则电桥的输出电压可以表示为:

(3)

展开式(3),考虑到式R1R4=R2R3,略去ΔR/R的二次项,得到

(4)

一般而言,在电阻应变仪的设计中普遍采用两种方案:

(1)等臂电桥。

各个桥臂电阻的初始值相等,

(2)对输出端对称的半等臂电桥。

R1=R2=R,,R3=R4=R,,,R,≠R,,。

可见无论哪一种方案,都满足平衡条件,且满足R1=R2,则式(4)可以化为:

(5)

式(5)便是测量电桥输出电压和桥臂电阻相对变化值之间的关系,两者呈现非线性关系。

通常的实验情况下,电阻的相对变化很小可以忽略,式(5)可以简化为:

(6)

通常用式(6)近似地描述电桥输出电压和桥臂电阻相对变化值之间的线性变化关系。

在四个桥臂中接入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并结合式

(1)就可以得到测量电桥的基本原理表达式:

(7)

式(7)中K是应变片的应变灵敏系数,ε1、ε2、ε3、ε4分别是四个电阻应变片所测量构件处的应变值。

由式(7)可以看出,相邻桥臂应变值代数相减,相对桥臂应变值代数相加。

3)温度补偿。

当电阻应变片安装在无外力作用,无约束的构件表面时,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温度效应,它的电阻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在测量应变中就含有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变,使结果与机械应变出现偏差。

通常可以采用两种线路补偿的方法消除:

a)温度补偿片补偿,在测量电路中接入一个无约束无应变的补偿片,位于工作应变片的相邻桥臂;b)工作应变片补偿,将工作应变片接入相邻的测量桥臂中使得彼此产生的温度应变相互抵消。

4)几种典型的测量电桥如下图所示:

(没有加下标的电阻是电阻应变仪内部的固定电阻,带下标没有阴影的是温度补偿片,带下标和阴影的是电阻应变片)

 

图2(a)

,图2(b)

图3(a)

,图3(b)

3、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

(8)

式(8)是电阻应变仪的工作原理表达式,式中K0是应变仪的灵敏系数,εd是应变仪的读数应变。

所以,只要调节应变仪的灵敏系数,使之满足K0=K,就有电阻应变仪测量试件应变值的原理表达式:

(9)

4、试件最大允许载荷的计算。

设有载荷P作用于试件上,通过测量得出试件危险点的主应力分别为

采用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得出试件危险点的相当应力:

所以试件的最允许载荷为:

(11)

B

A

A

实验中被测量试件的几何外形如图4所示:

试件的参数,[σ]=80MPa,E=70GPa,μ=0.33。

试件一试件二试件三

图4试件尺寸及加载示意

5、试件危险截面分析。

如图4试件一为对称梁结构,其危险截面为中间集中载荷作用处即A处。

因为梁两拐角出形状变化较大,可能造成较大应力集中亦为危险截面,即B处。

如图4试件二在A处由于构件的横向宽度较小,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属于构件中的危险截面。

但由于不知道应力的主方向,所以应用三轴45°应变花来确定应力的主方向。

在B处由于构件的厚度较薄,也是试件的危险截面,并且易知此处所收应力为纯剪切,故应力的主方向为45°。

如图4试件三具有双向轴对称性,所以只要分析四分之一圆环的特性就可以知道整个圆环的应力应变状态。

根据材料力学,由加载情况可知A处和B处为试件的危险截面,即应力应变最大的位置。

对于截面A可知,其主要受到弯矩和切应力的作用,其应力的主方向为与轴线成45°方向,在此位置贴片。

同理,在B处由于弯矩与压应力同向,所以可以直接确定主应力的方向就是垂直方向。

故只需在圆环垂直方向内外侧贴应变片即可。

按照第三章当中对应变片测试桥路的介绍,合理的安排应变片的测试桥路,就可以在已知应力主方向的前提下,测出试件某处的主应变值进而计算处主应力。

通过合理的组桥方式还可以测出在不同外力单独作用下产生的应变。

 

实验步骤:

1、打磨:

在试件上要贴片的位置(危险截面)用砂纸进行打磨,去除表面杂质。

2、清洗:

对打磨好的部位用丙酮进行清洗。

3、贴片:

按下图所示在危险截面粘贴应变片。

试件一

试件二试件三

图5贴片试件示意图

4、焊线:

把应变片的引脚与导线用锡焊焊接起来。

5、检查贴片、焊线:

保证贴片位置、数量无误,没有虚焊存在。

6、组桥:

连接电路,将各个应变片分别按照半桥接线法中的单臂测量方法接入应变

仪的各个通道中。

7、预加载:

对试件一以4kg为上限反复加载加载3~4次后卸载,对试件二三先以1KN为上限反复加载3~4次后卸载。

然后对试件一加0.5kg初载,置零;对试件二三加0.1KN载荷,置零。

8、测量:

根据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确定如下加载方案

试件一:

Pmin=14kg,Pmax=56kg,ΔP=14kg,逐步加载,重复3次

试件二:

Pmin=500N,Pmax=2100N,ΔP=400N,逐步加载,重复3次

试件三:

Pmin=500N,Pmax=2100N,ΔP=400N,逐步加载,重复4次

记录应变仪的应变显示值。

9、连接电路。

将个应变片分以单臂半桥的方式接入测量仪,按照7、8的方式进行试验。

10、拆除电路,关闭电源并整理实验器材拆线,整理仪器。

实验数据:

表1试件一结果记录

通道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kg

144

115

87

94

153

48

75

74

48

71

28kg

301

236

173

188

301

89

142

142

93

142

42kg

456

351

266

288

455

136

214

214

140

210

56kg

600

455

352

378

587

173

274

274

178

271

通道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kg

151

123

100

98

146

43

69

69

47

71

28kg

309

246

189

196

298

87

140

140

95

141

42kg

472

365

287

299

455

129

209

210

141

213

56kg

605

461

365

381

586

164

264

265

178

267

通道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4kg

154

119

91

97

149

44

71

72

47

70

28kg

310

242

179

194

302

88

142

143

94

141

42kg

454

347

265

286

443

128

205

207

137

205

56kg

604

455

356

380

590

169

271

273

181

271

表2试件二结果记录

通道

2

3

4

5

500N

39

-77

-31

-18

900N

82

-158

-58

-33

1300N

120

-238

-89

-52

1700N

163

-322

-122

-72

2100N

204

-402

-153

-90

通道

2

3

4

5

500N

48

-72

-28

-15

900N

79

-157

-60

-30

1300N

116

-238

-90

-49

1700N

154

-325

-132

-76

2100N

185

-409

-167

-99

通道

2

3

4

5

500N

42

-75

-29

-17

900N

82

-158

-58

-34

1300N

122

-237

-88

-52

1700N

161

-317

-121

-72

2100N

200

-397

-154

-90

表3试件三结果记录

通道

1

3

4

5

500N

261

-203

183

-245

900N

518

-415

370

-504

1300N

784

-619

548

-751

1700N

1046

-827

734

-1003

2100N

1308

-1035

919

-1257

通道

1

3

4

5

500N

261

-208

181

-250

900N

523

-414

368

-504

1300N

786

-621

553

-754

1700N

1046

-827

735

-1006

2100N

1309

-1035

919

-1260

通道

1

3

4

5

500N

259

-204

181

-245

900N

521

-412

365

-500

1300N

783

-617

547

-748

1700N

1044

-825

732

-1004

2100N

1307

-1032

916

-1257

 

数据分析: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需要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本次试验的数据处理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故不确定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A类不确定度——来源于多次测量值之间的偏差;B类不确定度——来源于仪器、试验环境和人为误差。

其中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为数据的总个数;

为第i个数据,

为n个数据的平均值。

B类不确定度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应变片灵敏系数引起的应变误差:

±2%;

静态应变仪零飘(4小时)为:

±3

应变片粘贴方位引起的应变误差为:

±3%

B类不确定度的合成公式为:

总不确定度为

实验结果:

试件一:

表4对原始数据进行差值并计算平均值

通道

n(14kg)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

144

115

87

94

153

48

75

74

48

71

2

157

121

86

94

148

41

67

68

45

71

3

155

115

93

100

154

47

72

72

47

68

4

144

104

86

90

132

37

60

60

38

61

5

151

123

100

98

146

43

69

69

47

71

6

158

123

89

98

152

44

71

71

48

70

7

163

119

98

103

157

42

69

70

46

72

8

133

96

78

82

131

35

55

55

37

54

9

154

119

91

97

149

44

71

72

47

70

10

156

123

88

97

153

44

71

71

47

71

11

144

105

86

92

141

40

63

64

43

64

12

150

108

91

94

147

41

66

66

44

66

平均值

150.75

114.25

89.42

94.92

146.92

42.17

67.42

67.67

44.75

67.42

不确定度

4.30

3.92

3.05

3.06

4.26

2.22

2.76

2.75

2.24

2.72

(MPa)

10.55

8.00

6.26

6.64

10.28

2.95

4.72

4.74

3.13

4.72

不确定度

0.30

0.27

0.21

0.21

0.30

0.16

0.19

0.19

0.16

0.19

由以上数据对照图5,图4可得:

(1)试件各测量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个点主应力如表5所示。

(2)试件一将在A截面即应变片2,7处率先达到需用载荷。

此时所对应的载荷为P=2*7=14kg,运用公式(11)可得

(3)3,4,5应变片贴试件靠近拐角处,3号处于横向中间位置;9,10,12贴于3,4,5同侧远离试件拐角处。

3,4,5处应力分布不均,3处较大;9,10,12处应力分布均匀,由此可验证圣维南原理。

(4)8,11用于验证圆孔应力集中。

由于实验设计无对比数据无法做出应力集中的验证。

试件二:

表5对原始数据进行差值并计算平均值

通道

n(400N)

2

3

4

5

1

43

-81

-27

-15

2

38

-80

-31

-19

3

43

-84

-33

-20

4

41

-80

-31

-18

5

31

-85

-32

-15

6

37

-81

-30

-19

7

38

-87

-42

-27

8

31

-84

-35

-23

9

40

-83

-29

-17

10

40

-79

-30

-18

11

39

-80

-33

-20

12

39

-80

-33

-18

平均值

38.33

-82.00

-32.17

-19.08

不确定度

2.21

2.54

2.15

2.02

(MPa)

2.68

-5.74

-2.25

-1.34

不确定度

0.15

0.18

0.15

0.14

(1)危险截面主应力计算

三轴45°应变花应力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后得到下表:

表6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的主应力

应变花3、4、5

应变片2

σ1(MPa)

σ2(MPa)

σ1(MPa)

σ2(MPa)

-3.36

-7.20

2.68

-2.68

7.20

4.36

试件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0.

(2)最大需用载荷的计算

由表6计算结可知继续加载截面A将率先破坏,运用公式(11)可得最大需用载荷

试件三:

表7对原始数据进行差值并计算平均值

通道

n(400N)

1

3

4

5

1-3

4-5

1

257

-212

187

-259

469

446

2

266

-204

178

-247

470

425

3

262

-208

186

-252

470

438

4

262

-208

185

-254

470

439

5

262

-206

187

-254

468

441

6

263

-207

185

-250

470

435

7

260

-206

182

-252

466

434

8

263

-208

184

-254

471

438

9

262

-208

184

-255

470

439

10

262

-205

182

-248

467

430

11

261

-208

185

-256

469

441

12

263

-207

184

-253

470

437

13

263

-208

186

-254

471

440

14

257

-206

180

-251

463

431

15

258

-206

180

-251

464

431

16

268

-210

187

-255

478

442

平均值

261.81

-207.31

183.88

-252.81

469.13

436.69

不确定度

5.76

4.67

4.26

5.59

9.95

9.35

(MPa)

18.33

-14.51

12.87

-17.70

32.84

30.57

不确定度

0.40

0.33

0.30

0.39

0.70

0.65

(1)试件危险点主应力:

由表8中数据可知试件二危险点主应力如下:

表8危险截面主应力

A截面

B截面

(MPa)

(MPa)

(MPa)

试件处于平面应力状态,

=0。

(2)试件最大承载计算:

由表8中数据可知,继续加载时A截面将首先破坏,运用公式(11)可算出最大许可载荷

Abaqus有限元模拟结果

试件一:

试件二:

试件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