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2944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完美升级版智能压力测量仪毕业论文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郑州华信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智能压力测量仪

 

姓名:

杨巍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三班

指导教师:

宋东亚杨坤漓

 

成绩:

 

时间:

2013年12月17日至2013年12月28日

郑州华信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智能压力测量仪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班

姓名杨巍

主要内容:

利用单片机计一个智能压力测量仪,要求显示压力数据。

基本要求:

1.设计一个智能压力测量仪,要求显示当前压力数值。

2.利用proteus软件完成设计电路和仿真;

3.掌握并口驱动数码管动态显示的方法;

4.通过此次设计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锻炼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主要参考资料:

[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文杰,单片机应用技术[M],冶金工业出版社

[3]朱清慧,PROTEUS教程——电子线路设计、制版与仿真[M],清华大学出版社

[4]单片机实验指导书,天煌教仪

[5]彭伟,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2-

1引言-2-

1.1问题的提出-2-

1.2任务与分析-3-

2方案设计-3-

2.1系统方案设计论证-3-

2.1.1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3-

2.2最终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框图-3-

3系统硬件设计-4-

3.1AT89C51单片机-4-

3.1.1AT89C51单片机介绍-4-

3.1.2选用AT89C51单片机原因-6-

3.2时钟电路-6-

3.3复位电路-6-

3.4PG160128A显示电路-7-

3.5AD转换电路-8-

4系统软件设计-9-

4.1主程序框图-9-

4.2显示子程序框-10-

5系统调试过程-10-

5.2Keil程序调试-12-

5.3Proteus仿真调试-12-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6-

附录一程序源代码-16-

附录二电路原理图及PCB图-32-

附录三Proteus仿真截图-33-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基于80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压力检测系统。

在硬件电路部分,此设计的采用8051单片机,ADC0832转换器,本设计先测量出压力的电信号,然后通过单片机对所测出的压力值,并通过LCD显示压力数值。

关键词:

8051单片机、压力检测、LCD显示、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增加更多的电子装置,使机器工作在更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器的性能,保证机器的安全性,减少机器故障率,增加机器寿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2任务与分析

本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单片机实现压力的检测功能。

检测压力检测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如下:

压力检测系统是通过声音和文字信息来体现压力的状态。

该系统利用80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通过压变式压力传感器对压力进行信号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数字滤波及AD转换后输入ECU,经计算后在LED屏幕上显示压力。

2方案设计

2.1系统方案设计论证

2.1.1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检测压力传感器MPX4250检测到压力信号后,通过ADC0832转换后送入AT89C51单片机,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等。

2.2最终设计方案总体设计框图

 

图2.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本方案是由压力传感器、AD模数转换器、AT89C51单片机、LED显示电路。

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将其转换为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输送到AD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入到AT89C51单片机中,经过单片机的数字滤波处理后,在通过PG160128的驱动程序,将其显示在LCD显示器上。

3系统硬件设计

3.1AT89C51单片机

3.1.1AT89C51单片机介绍

(1)8051单片机

在此单片机上集成了微处理器(CPU),内部数据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

8051单片机采用40只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①时钟引脚X1及X2:

用于接晶体振荡器,此次设计用的晶振频率为6MHZ。

②RESET脚:

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③ALE脚: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用于锁存单片机输出的地址信号,高电平有效

④PSEN脚:

程序存储器输出控制端,在单片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此引脚输出的负脉冲作为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接至程序存储器的OE端。

低电平有效。

⑤EA脚:

其功能为内外程序存储器选择控制端。

当EA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EA为低电平时,单片机直接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

本设计用的是8031,由于8031内部无程序存储器,所以此引脚应接地。

低电平有效。

⑥IO口引脚:

共4个,分别是P0、P1、P2、P3,均为8位口。

这4个IO口可分别作为基本的Input、Output端口。

其中P0口可作为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低8位)分时复用的端口,P2口可作为地址总线的高8位,即P0口和P2口地起构成16位地址总线,可供寻址的地址范围是:

64KB。

P3口具有第二功能,即可以产生中断,定时计数等功能。

⑦RD、WR引脚:

为读和写选通信号,RD用于将单片机的数据写入外设中,WR用于从外设中读取数据。

低电平有效

AT89C51系列单片机都是以8031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具有和51系列单片机及基本结构和软件特征,其内部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AT89C51单片机框图

3.1.2选用AT89C51单片机原因

在课程设计里所需外围电路简单,在设计里面使用的引脚较少,占用的资源也比较少。

而且该芯片是以AT89C51为核心,性能价格比高,应用成熟,且对其内部结构较为熟悉,芯片功能够用而且适用,从而选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3.2时钟电路

本设计采用内部时钟方式的电路。

AT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典型值通常选择为33pF左右。

晶体的振荡频率的范围通常是在1.2MHZ~12MHZ之间。

晶体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

.

图3-3时钟电路

3.3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

本次设计采用上电复位电路。

上电复位电路是在上电瞬间来实现的,其电路如图3-4所示。

上电时,RESET端维持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实现复位。

图3-4复位电路

3.4PG160128A显示电路

PG160128A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由行驱动器列驱动器及格160×128全点阵液晶显示器组成。

可完成图形显示,也可以显示10×8个(16×16点阵)汉字。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模块内自带-15负压,用于LCD的驱动电压

1.电源VDD:

+5V;

2.显示内容:

160(列)×128(行)点

3.全屏幕点阵

4.十三种指令

5.与CPU接口采用8位数据总线并行输入输出

6.占空比1128

7.工作温度:

-10℃∽+55℃,存储温度:

-20℃∽+70℃

这里通过PG160128A来显示相关信息

图3-5显示电路

ADC0832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种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

学习并使用ADC0832可是使我们了解AD转换器的原理,有助于我们单片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这里通过ADC0832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入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

3.5AD转换电路

4系统软件设计

4.1主程序框图

(1)主程序流程框图如下:

(2)信号采集子程序框图如下:

 

(3)数字滤波流

4.2显示子程序框

图4-4显示子程序流程图

5系统调试过程

通过上面的设计,设计已经基本完成。

下面主要实现AltiumDesigner的原理图、印制板图的绘制和做相关检测,对Keil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调试,并用Proteus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仿真。

5.1原理图和印制板图绘制和检查

5.1.1在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并进行相应的ERC检查

图5-1原理图的绘制

绘制完原理图之后,对原理图进行编译检测,ERC检测结果。

5.1.2在PROTEL99SE生成PCB图

在创建完原理图后,对各元器件的引脚进行封装,在原理图中创建网络表(NET),然后再PROTEL99S中新建PCB,对于生成的PCB图中各器件进行调整,并布线,最终生成PCB图。

结果如图5-2所示

图5-2生成PCB图

5.2Keil程序调试

程序调试结果如下所示:

creating.charfnLCMInit();LCD初始化

externvoidfnSetPos(unsignedcharurow,unsignedcharucol);设置当前地址

externuchardprintf(ucharx,uchary,char*fmt);ASCII(8*16)及汉字(16*16)显示函数

sbitCS=P3^4;

sbitCLK=P3^2;

sbitDI0=P3^3;

uinttheLastTime;一次鸣响持续次数

unsignedchardsp[4];作为压力存储传入函数显示

ucharGet_AD_Result()

{uchari,dat1=0,dat2=0;

CS=0;

CLK=0;起始控制位

DI0=1;_nop_();_nop_();CS=0;_nop_();_nop_();CLK=1;_nop_();_nop_();第一个下降沿之前,设DI=10选择单端差分(SGLDIF)模式中的单端输入模式

CLK=0;DI0=1;_nop_();_nop_();CLK=1;_nop_();_nop_();第二个下降沿之前,设DI=01,选择CH0CH1

CLK=0;DI0=0;_nop_();_nop_();CLK=1;DI0=1;_nop_();_nop_();第三个下降沿之前,设DI=1

CLK=0;DI0=1;_nop_();_nop_();第4-11个下降沿读数据(MSB->LSB)

for(i=0;i<8;i++)

{CLK=1;_nop_();_nop_();CLK=0;_nop_();_nop_();

dat1=dat1<<1|DI0;

}

for(i=0;i<8;i++)

{dat2=dat2|((uchar)(DI0)<

CLK=1;_nop_();_nop_();

CLK=0;_nop_();_nop_();

}

CS=1;

return(dat1==dat2)?

dat1:

0;

}

unsignedchardsp[4];作为压力存储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