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门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9190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门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门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门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门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门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门诊.docx

《会计门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门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门诊.docx

会计门诊

所说的往来有三对:

其中两对是经营业务的往来——业务已发生的:

包括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业务没有发生的:

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除了了经营业务以外的还有一对往来,那就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常言道:

有来无往非礼也。

往来账是另类的“有借必有贷”,什么意思呢?

比如,一个客户的应收账款是10万元,增加的时候要记在借方,对方还款的时候就要记在贷方。

每一个单独的往来账,都有一些明细单位,针对每个单位发生业务,都要记在一好账户里,千万不能张冠李戴,人家会不高兴的,你的账也乱套了。

  

  

  往来账,表面上看可以分出资产和负债,但有时候就会反串一下。

比如:

预付账款本应该是借方余额,属于资产类科目,可是结算完货款,也许期末余额在贷方了,这时它就不是资产,转身一变,成了负债——因为对方发货多了,你成了欠款户。

月末填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要把“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填到“应付账款”项下。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也有这种情况。

  

  这些往来账都什么时候发生呢?

  

  1.供应时:

已付款的使用“预付账款”,没付款的使用“应付账款”。

  

  当“应付账款”里有的月末余额在借方时,就要把它调整到资产负债表的“预付账款”的项下反映;当“预付付账”里有的明细账户是贷方余额的时候,要把它挪到“应付账款”的名下。

  

  2.销售时:

已收款的使用“预收账款”,没收款的使用“应收账款”。

  

  和上面那对一样,当“预收账款”里有的账户月末余额方向在借方时,就放在“应收账款”的项目里;如果“应收账款”的明细账户里出现有贷方余额的,就放“预收账款”项下。

  

  这些都是单指明细账说的,实际上发生的不多。

  

  比如应收账款100元,但是对方多付了10元,那么出现了贷方余额10元,这10就可以到“预收账款”里串门了。

  同理,当“应付账款”出现借方的时候,它就会变节,投靠“资产”阵营,跟“预付账款”变成了“战友”。

月末结转利润,首先你要知道损益类科目有哪些,你把损益类的科目都折腾到“本年利润”科目里,就是结转利润了。

  

  其次,你记住:

损益类科目的贷方余额,用他们的借方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原账户为零;有借方余额的统统转移到“本年利润”的借方。

然后把“本年利润”算出余额,借方余额就是亏损,贷方余额就是盈利了。

   

  上述三人,我等你们反馈,看看疗效。

我个人来说,

      1、买支票的支出应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

      2、会计上计提折旧的年限比税法的最低年限要长,可以不作纳税调整。

  

  表狐给的答案简洁,我再扩展几句。

  

  1.如果企业没有贷款业务的,就没有利息支出,可以不用设置财务费用科目,可以直接并入管理费用,如果老板想知道每年花多少手续费,那你可以在管理费用科目里设置一个二级科目“银行手续费”,到年底打出合计数给老板就是。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做会计的,其实就是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他需要什么数据,你能提供出这些数据,在他眼里就是好会计。

  

  2.当企业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线时,多计提的折旧税法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如果高于,它不管,它就怕你低了,抵扣太快,当年少交所得税。

反过来巴不得你多这就能几年呢,因此,在工作中,你就按着税法规定的最低年线计提最把握了,什么毛病也不犯,除非企业有特殊的原因想多计提几年。

  

  以前我考试的时候,总想不开这事儿,干嘛税法都规定了最低的折旧年限,企业还要另外执行一个年限呢?

后来明白了,那是考试题!

  还有就是折旧年限变更,也要涉及纳税调整,没事干嘛变更啊?

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后来也明白了,还是考试题!

  

  由此我发现:

这些实际工作业务中很少发生的事情,让学生门感觉到会计很难,到了工作岗位就变得战战兢兢。

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觉得工作并不难,于是得出结论——学的和做的差距太大。

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归集和转账处理?

谢谢了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两个意思相反的科目。

待摊先有支出后分配费用,预提是先分配费用后有支出。

前者是资产类科目,后者是负债类科目。

  

  这两个科目《会计准则》已经把它们消灭好几年了。

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里还有,那是没来得及下手呢。

如果你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可以有,因为报表里还有那个项目。

那我就说说,不过我还是希望你把它们废掉,现在税法都要求据实列支了,虽然会计执行权责发生制,但是国家都不承认它俩了,企业也没必要保留它们了,对吧?

  

  这两个科目……你问我怎么怎么归集和转账,说明你没有用过啊,那我劝你还是别用了。

如果非要“待摊”,就放在“预付账款”里吧。

非要“预提”,比如没发生的利息支出,可以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付完利息后,再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说到待摊,我想起了去年在高级会计师继续教育课上,老师讲,我国的长期待摊费用,国际上都不承认,他们认为那是虚增资产,同时虚增利润。

在2010年开始的准则修订中,也许会把它取消呢。

另外,国际上还要对会计报表进行修改,估计三大报表的格式都统一了,像现金流量表那样,按企业的业务分成三部分: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是不是这样,明年年底就有结果了。

  五

——你说的借和贷问题,一直困扰着初学者。

表狐已经告诉了,我在《会计三板斧》里是这样说的:

首先要分清楚会计要素,然后要知道这些要素里都包含那些会计科目,最后记住这些科目的增加和减少用哪方表示——资产和费用里的会计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其他四项的会计科目正相反,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比如看到现金减少了,就用贷方,管理费用增加了,就用借方,应付账款增加了,用贷方,还款后用借方。

  六

我是刚入的会计,报表可以做出来.但不知如何分析.医生能否医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这问题有点宽泛,我挑主要的讲吧。

  

  

  一、结构分析

  

  会计报表都应该有自己的合理结构,就像一个人的五官是否漂亮,要看结构比例一样。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

  

  流动资产60%

  固定资产40%

  负债40%

  所有者权益60%

  

  这样的报表看着就比较舒服。

  如果:

  资产100%

  负债80%

  所有者权益20%

  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家企业底子薄,欠款多,有资不抵债的风险。

  当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比如:

房地产业的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而金融业都在90%以上,家电业、农业在40%左右,医药业在20%左右,有的港口不到10%。

如果这个数据在几年内变化不大且经营状况良好,那么这个比率就是合适的。

  有的企业只有20%负债率,但是现金净不足,这样的企业不是处在发展期就是处于消退期,就算只有20%的负债率,都有倒闭的危险。

  因此做财务分析也要全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分析。

  

  利润表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

  收入100%

  成本75%

  期间费用13%

  所得税5%

  ———————

  税后利润7%

  

  这样的利润表看上去就健康。

  

  如果是这样的:

  

  收入100%

  成本80%

  期间费用17%

  所得税3%

  ———————

  税后利润0%

  

  你看,最后一无所有,谁看着不来气啊。

  

  二、计算分析

  

  

(一)对比分析——看前后差距

  

  

(二)比率分析——看偿债能力、经营水平、

  

  (三)趋势分析——看长远发展

  

  这样就比较全面了,至于杜邦分析,有点复杂了,就不用了。

  

  三、合理建议

  分析后,把看到的问题提出来,写上自己的建议,一篇财务分析报告就出炉了

我是快要毕业的学生。

刚来一家公司实习,会计们每到月末总是会问,发票够了吗?

费用够了吗?

成本要多少?

利润要多少等?

我知道这个是进项发票。

但这个够了吗是多少够呢/有没有具体的数字?

做账不是发生多少就记多少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够不够之说呢?

还有让别人开发票为什么要有几个点之说呢?

好头大呀。

老师都没有都这些东西呀!

我病的不轻,请医生帮忙。

  

  ——这些都成了会计的暗语了哈。

  

  看看其中的奥妙吧——

  

  “发票够了吗?

  一般指的是进项税。

因为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是你应该缴纳的税金。

进项税越多,抵扣的就越多,交的税金就越少。

  

  “费用够了吗?

  费用越多,利润就越少;税前抵扣的就越多,所得税就越少。

会计都想把费用做大。

  

  “成本要多少?

  会计想调控成本吧。

  

  “利润要多少?

  这可能出于税务或者银行的双重考虑,可多可少看企业的需要了。

  

  “这个够了吗”是多少够呢?

有没有具体的数字?

  那要看收入是多少了,再配合费用,以控制利润。

因为收入减去费用,最好等于零,是老板节税的目的,于是成了会计的目标。

  

  “做账不是发生多少就记多少吗?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够不够之说呢?

  理论上应该,实际上不然。

你听说过“会计是一门艺术”一说吗,自己试着猜猜答案吧。

  

  “还有让别人开发票为什么要有几个点之说呢?

  是指向别人凭空要发票给的税金吧,因为他开发票要交税金的,还想要点好处费什么的,他不能初亏啊,不过开发票的人一旦事发,那亏就吃大了。

  

  “老师都没有都这些东西呀!

  都是假东西。

  

  “我病的不轻。

  这是社会上的通病,而且是顽症。

  

  “请医生帮忙。

  我只能把问题分析一下,让你知道可能是怎么回事。

以后工作时间长了,自然就理解了,但是实施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啊

有问题不明白,就是税负率。

每个企业都有这个吗?

  ——税负率是用实际缴纳的税金除以营业收入计算出来的。

想知道什么税负,就用什么税金计算,也可以计算总税负。

  比如你今年缴纳了1万元的增值税,营业外收入是100万元,那么税负率就是1%。

  

  还是交的税要打到这个比率就没有问题?

  ——税务机关掌握行业的平均税负,缴纳消费税的企业税负相对就高,比如烟酒企业,可能达到15%左右;商业批发企业的税负就低,比如粮食批发企业,0.5%左右。

其他行业相差就不悬殊了,3%-5%左右。

  当你的税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时候会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他会留意你的税收情况。

  因此聪明的企业搞税收筹划,也要小心别吸引税务机关的眼球。

就像你说的,达到平均税负基本没问题。

  

  如果企业有出口退税的话税负是一样的吗?

  ——那要看是什么税负了,所得税的税负就不一样。

税负跟收入有关系,只有所得税的税负跟成本、费用有关系。

就是说成本费用越多,利润越少所得税越少了?

是这个意思吗?

  

  ——是的。

48#

首先谢谢老师开这个门诊,真的有好多模棱两可的问题想找人请教呢,还是一个一个慢慢来吧,先问一下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那是不是就可以在实际发生的时候直接进费用呢,比如我今年交钱预订明年的报纸,是不是就在付款取得发票的时候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对喽。

还有原材料的一些盘盈盘亏问题,我要怎么做分录呢?

  

  ——属于“天灾”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属于“人祸”的,除了应收的赔偿,其余的计入管理费用,另外还要做“进项税人转出”。

盘盈时:

  借:

原材料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

  

  经过税务机关审批后,计入管理费用。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

  贷:

管理费用

盘亏或毁损时,损失额占企业同类存货10%以下,或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增加亏损10%以下,或10万元以下的,可由企业内部有关技术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

  

  属于正常损耗的,企业自行计算扣除。

  

  借:

管理费用

  贷:

原材料

  

  属于人为因素比如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造成的损失: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税务机关审批后扣除:

  

  借:

原材料(入库的残料)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其他应收款——个人

  管理费用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

原材料

  

  税务机关审批后扣除:

  

  借:

原材料(入库的残料)

  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营业外支出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老师,我想问你个问题,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之类的税,可以让税局核定征收吗?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不可以核定征收的,所得税可以,但站在老板的角度我觉得所得税还是查账征收的好。

虽然会计麻烦点,但有时候能给老板省些银子。

  师您好!

我们公司是施工企业,经常会临时请一些农民工搬运设备、打些杂之类的,用工期限较短,并且都没有签用工合同。

想向您请教一下,对于这部份费用,会计上应该依据什么入账呢?

是必须到税务局代开临工发票呢?

还是可以直接造临工工资表,凭工资表入账?

    

  ——施工业用工的问题各地的规定都不同,有的要求有书面劳动合同,还有的要求把临时用工情况报当地税务机关备案,否则临时用工的工资不能在税前扣除,有的省市干脆不允许使用零散用工。

  你说没有劳动合同,代开发票是最好了,但涉及到税金的问题,谁负担呢?

要跟民工协商好了。

  直接做工资表只能企业负担了,因为不允许税前扣除。

    老师,请问出纳的现金、银行日记账登账时凭证种类一栏可以写“现付”、“现收”、“银付”、“银收”不?

(正规一般是写“记”吧?

)因为我们公司会计账一个月才做一次,但出纳又需要经常核对对现金,如果根据记账凭证登账要等到会计做完凭证之后才行,感觉不方便,所以平时拿到涉及现金收付的单据直接就登账了,并在单据上注明现收(付)*号或银收(付)*号,这样做可以吗?

查到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

谢谢!

  

  ——最好别在原始凭证上留字迹。

其实你拿到单据可以直接做凭证的,做涉及现金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会计,如果你会做,可以做全的。

我当会计的时候,就教出纳做凭证,我轻松不少呢。

  登记日记账的时候,写收或付就可以,也可以写现收、现付,没有硬性的规定,看你的习惯了。

段老师可以讲下报表的钩稽关系不

  

  ——表内的我就不说了,太简单了,一看就懂。

  

  看看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吧:

  

  资产负债表里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现金流量表(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资产负债表里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现金流量表(五、加: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现金流量表(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六、)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五、里的加: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利润表里的(四、)净利润=资产负债表里(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末余额)-(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余额)

    各位老师好呀,我有好多问题呀,我今年三月刚来这家公司,接手时开始做三月的帐,她家以前的会计账搞的一塌糊涂

    1.09年12月没有结转本年利润至利润分配怎么办?

    2.今年做09年的年报,专管员说最低要交5000的所得税,我们补交了2589.64,请问这一部分怎么做,分录我会做,是不是得把2010年的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改下,我年报已经出过了没影响吧,利润表中这一部分钱怎么显示?

我准备把这一部分钱做进4月的帐里,那么4月的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和所得税费用是不是都得填这个数呀?

    3.我们公司是做煤炭经营的,买进然后卖出,最近考察一个地方的煤,化验煤的各项指标花了5000,请问这5000的化验费记入什么费用?

    

    我们公司这几年一直在投资,基本上没什么收入,所以平时的账也很简单就是做点费用,其他的也没什么,就是现金银行那一块比较头疼。

出纳是老板的小姨子,对财务一点也不懂,我接手时看银行的对账单,问几笔大的款项来龙去向她也不跟我说,只让做,没办法都走的备用金,现在备用金都50多万了。

花那了也不知道,郁闷呀!

  ------------------------------

  1、在2010年补做一张结转本年利润到未分配利润的凭证,没多大问题。

  2、改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的做法,是考试的时候才用的。

实际工作中,你的金额这么小,可以不用这么麻烦,不要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了,直接出在当年所得税费用。

  3、出在管理费用下的相关二级科目吧,没有相关科目,又不想另外设,就放在“管理费用-其他”好了。

  4、小公司小会计,可以不问的就不要问了。

出在备用金也可以,不过记得补充一张借款单,单据还是需要齐全的,对你好,对公司也是好的

另外还想请问老师,如果想从2009年净利润中对股东分红,那么分给他们的红利还需要交税吗?

如果要交,需要交些什么税?

由我方代交还是他们自己交呢?

  ----------------

  

  你前面提到了,三个股东都是法人股东,利润分红不涉税

老师您好,我在会计凭证上看到这样一笔分录(科目调整)

    贷应收账款-某公司5600

    贷预收账款-某公司-5600

    

    这个是怎么回事,怎么理解啊

  

  ------------------------

  你这样说,别人很难判断的,要看账面的前后关系。

不过,我估计是这样(时间假设的):

  1、1月2日预收了5600元,挂在预收账款;

  2、2月5日,确认了一笔收入,借:

收入5600,贷:

应收账款5600,本来这个时候是要贷:

预收账款5600元的,却忘记了之前有预收。

  3、4月2日,发现了上述的账务问题,就进行了你提到的账务调整。

我们厂是租别人的场地(生产车间,办公室,仓库)生产产品,办公。

每年我们给对方一笔钱。

    请问段侠,这笔租赁费用如何入账。

是算制造费用么?

还是要细分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对方收到我们的这笔租金,又如何入账呢?

  

    还有每个月买增值税发票的钱是入什么费用啊。

  ----------------------------

  1、金额较大,可以细分,又不嫌麻烦,可以分别核算到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2、对方收到你的租金,作为租金收入(为什么你会这么问呢?

);

  3、进管理费用吧。

 我的问题是:

    1、公司买的打印机算固定资产,可列在资产负债表的等式左边。

但打印纸、墨盒等耗材不算资产,那在资产负债表中怎么体现呢?

我对这个等式的理解就是:

购买的设备和(或)原材料+剩余的资金(流动资金)=股东出资+借债。

可耗材不能放在等式左边,那这个等式怎么平衡呢?

这么理解好像不对吧?

  +++++++++++++++++++++++++++++++++

  答:

打印纸、墨盒不算资产,应该算当期费用。

当期费用增加,利润减少,权益那一块相应减少,所以这个等式仍然是平的。

你等式中的“股东出资”,其实是股东原始投资加上利润。

  所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结合起来理解。

  

    2、资产中有应收账款一项,如果一部分应收账款变成坏账,或者说极端一点,货物因火灾烧毁了,那资产一项肯定减少了;资产负债表等式右边怎么平衡呢?

债务不会减少,只能是股东权益减少吗?

按我的理解,股东权益就是股东们创办企业的初期投资,或上市募集的资金,(假设没有资本公积),应该是个固定数。

这么理解好像不对吧?

  +++++++++++++++++++++++++++++++++

  

  答:

道理同上。

  货物烧毁,资产减少,账务处理时,增加当期营业外支出,利润减少,权益减少,等式仍然平。

    

  3、我所在的公司是个老企业,厂房、设备都已十年以上,如果设备折旧按10年计提,现在是不是就只剩残值了?

厂房的价值也减半了?

(当然厂房还完好,设备状态还不错)如果十年间利润不变的话,现在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是不是比刚投产时更高了?

旧设备如果要出售,也不能只卖个残值价吧?

  +++++++++++++++++++++++++++++++++

  答:

在“当然厂房还完好,设备状态还不错”的理想状态下,如果销售收入、利润率、费用率等各项均保持不变,净资产收益率是提高了。

因为分母小了。

  不过,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还没见过哪家公司这样的。

十年不需更新机器设备,不为GDP做贡献。

  

    4、企业多提固定资产折旧(比如设备折旧期不少于10年企业就按10年计提),可以计入成本,减少利润,这样是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

那么可分配利润不也减少了吗?

股东会满意吗?

  +++++++++++++++++++++++++++++++++

  答:

不同企业有不同目标。

满足所有的目标是理想。

现实中,只能满足你最期望完成的目标。

  

  

    5、固定资产折旧,是因为做账需要呢,还是一定要从销售收入中提出一部分真金白银,专款专用(购买新设备)?

  +++++++++++++++++++++++++++++++++

  答:

会计的权责发生制。

  该设备在其整个使用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相关经济利益。

该经济利益并非仅仅发生在购买的当期。

  

    6、租用的设备也算资产吗?

(我的理解是租用的设备属于企业可使用的资源,但不属于资产,对吧?

  +++++++++++++++++++++++++++++++++

  答: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不同。

前者应该作为企业的资产,分期计提折旧;后者作为当期费用。

  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7、电脑三年折旧完后,还在帐上记着吗?

如果用坏了,或淘汰不用了,还要办什么报废手续吗?

  +++++++++++++++++++++++++++++++++

  答: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

  应该办理相关固定资产报废手续。

根据每个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办理

新建的企业,如果你找的是有经验的会计,他应该知道建什么账。

    

    不管什么行业,建的账都差不多,因为会计制度是统一的,只是不同的行业,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不同而已。

    

    你可以根据我列出的账目去检查一下:

    

    

(一)日记账

    企业必须有这两本账,一本是现金日记账——记载现金科目的,一本是银行存款日记账——记载银行存款科目的。

    

    

(二)多栏式费用明细账

    费用账都是横开的账本,账页里有很多的空栏,你可以按着费用项目自行设置。

比如: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工业要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三)数字金额式商品账

    这个账不仅有借贷余,还有数量和单价,适合“库存商品”、“材料”等需要记载数量的账户。

    

    (四)固定资产账

    这个有点特殊,与“固定资产”形影不离的“累计折旧”也要放在这里。

    

    (五)应交税金账

    主要记载“应交增值税”的,也是专门为一般纳税人预备的,明细科目都是现成的,直接记账就行了。

    旅行社交纳营业税,用不着这本账应交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