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9单元.docx
《最新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9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9单元.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9单元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厘米和米,学生初步具有了1厘米和1米的概念,能够利用这两个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学生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但是,日常生活中有些物体相当短,其长度达不到1厘米那么长;有些路程实在长,用米为单位计量其长度十分麻烦。
这就需要比厘米更小或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事实上,人类已经创造了许多长度单位,常用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
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考虑,他们往往会接触比1厘米短的长度,需要认识毫米。
他们认识千米以及计量很长的长度,困难会比较大。
所以,本单元只安排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教学。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分米的有关知识例2毫米,用毫米为单位测量长度例3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为单位,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分米为单位练习五
涵盖全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从上表可以看到,前两道例题教学新的长度单位,后第三道例题是不同长度单位的换算。
改变长度单位,能沟通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它们之间不仅有着进率的关系,而且以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可以改变成另一个单位表示的长度,这就增加了选择适当单位表示长度的灵活性。
1.认识分米和毫米,既联系厘米和米的概念,又丰富对厘米和米的体验。
有次序地排列常用的长度单位,分米介于厘米和米之间,1分米比1厘米长、比1米短,而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所以,先教学分米,后教学毫米是比较自然的编排。
学生在认识分米时,必然会联系厘米和米。
所以说,没有厘米和米的概念为基础,不容易认识分米。
在建立分米概念的同时,还能进一步体验厘米和米。
同样,学生认识毫米要以厘米为基础,建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联系,既认识了毫米,也强化了厘米的概念。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重点在于知道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感知长度,单凭介绍、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才能获得对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例1和例2设计了许多学生的操作活动。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引出新的长度单位,使学生对新单位有鲜明的第一印象。
人们认识某个事物时,第一印象往往比较深刻、牢固,甚至终身不忘。
教学长度单位,首先要引出单位,并使学生感到需要这些单位。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引出分米和毫米,力求使他们对这两个长度单位有比较清晰的、深刻的第一印象。
在教学分米时,教材呈现了一个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的文具盒。
然后告诉学生: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
”由此,学生会对分米产生第一印象:
文具盒的长和宽不仅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还可以用分米作单位表示,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这个印象,既是学生对分米的初步了解,又能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感知分米、体验分米。
教学毫米,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发现不到1厘米,只有直尺上6小格那么长。
也就是说,数学书的厚度不能用整厘米表示。
比1厘米短的长度怎么表示呢?
直尺上的1小格是多长?
6小格是多长?
学生在这些疑惑中接受毫米,产生的第一印象是:
毫米比厘米小许多,它可以表示较短的长度。
这个印象虽然不很精确,但使学生记住了毫米,并促使他们进一步去学习毫米的知识。
(2)在直尺上感知1个新单位是多长,使学生初步形成1个新单位的长度表象。
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必须了解1个单位的实际长度。
具体来说,学生具有1分米的表象,应该清楚地知道1分米是多长;具有1毫米的表象,应该清楚地知道1毫米是多长。
直尺是度量长度的工具,尺上的刻度比较准确。
因此,通过看直尺上的1分米和1毫米,能让学生准确感知它们的实际长度,有利于形成关于分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指导学生看直尺上的1分米,教材承接前面介绍的“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的上面括出10厘米的一段,并标注出“1分米”,以便于学生观察。
还要求学生填出“1分米=()厘米”并用直尺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像这样看着10厘米体会1分米的长度,画出10厘米的线段表示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的1分米的表象,比前面的第一印象要准确得多。
在感知1毫米时,教材让学生看着直尺上的1个小格,接受“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数出直尺上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得出1厘米的几毫米,并完成填空“1厘米=()毫米”。
学生由此会牢牢记住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毫米的正确表象。
(3)联系相关物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和毫米的感性认识。
在直尺上感知1分米和1毫米固然准确,但往往不太牢固。
一旦离开了直尺或间隔了一段时间,感知形成的表象会逐渐淡薄。
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物体,利用某些长度(厚度)大约是1分米或1毫米的物体,能丰富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强化头脑里的1分米、1毫米的表象,帮助记忆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教材呈现5角硬币、身份证、10张纸等图片,指出这些物体的厚度都大约1毫米。
学生能由此体会到:
厚度大约1毫米的物体还是比较多的,毫米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使用的。
如果继续列举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也是大约1毫米,他们对毫米的体验会更加深刻,记忆会更加牢固。
尽管教材里没有寻找长度大约1分米物体的安排,但这样的物体还是能够找到的。
例如,用了几天以后的铅笔长度,1支还没有使用的粉笔长度,墙壁上电灯开关面板的边长等,它们的长度都大约1分米。
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长度大约1分米的物体是有好处的,他们记忆和回忆1分米的长度,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参照,效果会好得多。
(4)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的长度,把头脑里1分米、1毫米的表象表现出来。
学生通过观察直尺、寻找有关物体等活动,头脑里初步形成了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他们形成的表象是否正确?
还能怎样加强?
可以通过手势比划来检验、调整和强化。
从心理学角度上说,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
手势比划,把直尺上的、物体长度上的共同特征——1分米或1毫米提取出来,这样的动作促进了思维,也就促进了1分米和1毫米概念的形成。
学生用手势比划,一般要经历“比划——在尺上验证——整理比划——再验证……”的过程。
这个过程能使1分米、1毫米的概念逐渐清晰、稳固。
另外,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1分米、1毫米,就好像随身带了一把尺,也就便于他们随时进行估测。
(5)在分米、毫米与厘米、米之间建立结构性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长度单位。
1分米的长度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
把这四个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依次排一排,想想每个单位的实际长度,用手势比划各个单位分别是多长,整理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这样,各个长度单位就不会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结构里,每一个长度单位的概念会更加清晰,也就有利于学生选择适当的单位描述或计量物体的长度。
练习五第2题,分别呈现沙发的长、棋盘的厚、洗衣机和乒乓球桌的高,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生应该在长度单位的结构里思考,凭借头脑里各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联想每一个单位的实际长度,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选择单位时,闹出笑话、犯了错误?
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长度单位的概念不清。
所以,要帮助学生整理学习的所有长度单位,不只是进行名称与大小的排列,更要对每一个单位实际长度进行再现,这样的整理、排列和再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6)用毫米或分米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目标之一。
学生已经会用厘米或米测量物体的长度,配合例1和例2的“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分米或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第1题,看着用学生尺测量橡皮和回形针长度的图画,分别说出这两个物体的长度。
这题在教学如何用毫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可以1小格1小格地数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几小格,得出它们各长多少毫米。
也可以先看出橡皮的长比3厘米多5毫米,回形针的长度比3厘米少2毫米,再根据3厘米是30毫米,得出橡皮长35毫米,回形针长28毫米。
后一种方法稍方便些。
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就能顺利解决第2题,也就是测量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每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课桌和凳子的高度,一般不是整分米数。
所以,第3题要求学生先分别测出课桌的高、凳子的高是多少厘米,再根据这些高度各接近几十厘米,说出各接近几分米。
2.结合测量长度,教学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进一步沟通相邻单位的联系。
例3及随后的“试一试”教学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分别是把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或者把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
这些换算,一方面需要灵活运用长度单位的知识,另一方面多样化地表达物体的长度,有益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主要应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本单元只进行比较简单的换算,只限于相邻的两个单位,而且都是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教材更新了单位换算的教学思路,结合着测量物体长度教学单位的换算,突出测量活动以及测量结果的合理表达。
在测量中体现换算的原理与方法,大致分三步组织教学。
第一步,孕伏换算的思想。
前面曾经说到,看图指出橡皮的长度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例2后的“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在图上能够看到,橡皮的一端对齐了直尺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齐着直尺上3厘米后面的5毫米刻度线。
由于问题是橡皮长多少毫米,于是把3厘米看成30毫米,再加5毫米得到橡皮的全长35毫米。
这里虽然不在教学单位的换算,但事实上要把3厘米看成30毫米,而且不是教材告诉学生,而是他们从图上看出来的。
所以说,这里孕伏着单位换算的思想。
同样,看回形针的长度,也要把3厘米理解成30毫米,减去离3厘米刻度线不到的2毫米,得出回形针长28毫米。
教学这道题,应该让学生说说橡皮的长度、回形针的长度是怎样看出来的,凸现其中的“3厘米就是30毫米”,达到教材孕伏换算思想的意图。
第二步,感受换算的思考方法。
例3图文结合给出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要求学生用毫米作单位,表示这个长度。
学生在图画直观的影响下,能够看到6厘米是60毫米;想到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
像这样,根据进率“1厘米=10毫米”,推算6厘米是6个10毫米,即60毫米,就是解答这道题的思考方法,也是把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时的基本方法。
教学例3,应该把换算的思考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产生思路”和“体验思路”这两个环节:
第一步以直观为主,看着直尺测量笔芯长度的图画,体会“6厘米是6个10毫米”;第二步,看着数学问题“6厘米=()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
“想想做做”第2题,安排学生分别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中各条边的长,先说出是多少厘米,再说出是多少毫米。
仍然是让学生既感性又理性地体验大单位长度换算成小单位长度的思路。
第三步,完善换算的思考方法。
“试一试”给出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要求学生用分米为单位表示这个高度。
例题把这个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示成“70厘米=()分米”,让学生想办法解决。
这里虽然与例3有所不同,是把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但仍然可以用类似上面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果在米尺上看,70厘米是7个10厘米,即7分米。
如果从长度单位的进率思考,10厘米是1分米,70厘米里有7个10厘米,应该是7分米。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交流中整理解答这题的思考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完善单位换算的方法。
例3与“试一试”是两类方向相反的换算。
例3把大单位的数量变成小单位的数量,“试一试”是把小单位的数量变成大单位的数量。
教学“试一试”以后,要在适当时机组织对比,以帮助学生找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一个长度单位的数量改写成另一个长度单位的数量,且长度保持不变;都要依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改写。
找到它们的不同点——长度单位改变的方向相反,要分别想“几个10是几十”和“几十里有几个十”。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一位数乘10,以及一个数除以10的计算,所以本单元进行单位换算时,只能利用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推算,即如几个10是几十,几十里有几个10,并直接说出得数,不应要求列式计算。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
如果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为单位的长度,利用进率时想的是“1厘米=10厘米”;如果把毫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厘米的单位的长度,利用进率时想的是“10毫米=1厘米”。
确实,两个改写想的是同一个进率,但表现形式不同。
有些学生善于进行一种方向的改写,不善于另一种方向的改写,其原因在于他们只熟悉一种方向表达的进率,不熟悉另一种方向表达的进率。
这正是练习五编排第3题的原因。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开展测量活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过去的数学教学大纲,把长度作为“常见的量”里的一个内容,把常用的长度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单位的换算等作为“双基”进行安排和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把长度作为“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测量”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动手测量活动和解决有关长度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除了上述在测量情境里教学长度单位的知识,还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测量长度的活动。
例如:
练习五第6题,把5枚同样的硬币摞在一起,估计并测量它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
让学生进行一次有实际内容的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硬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和描述比较妥当。
第7题,在长度是4毫米、4厘米、4分米的钉子里选择哪一枚,钉在墙上挂书包比较合适?
学生需要想一想4毫米、4厘米、4分米各是多长,才能作出选择。
他们头脑里的1毫米、1厘米、1分米等概念被提取利用,又得到了加强。
第10题,根据10张纸摞起来厚大约1毫米,推算100张、1000张、10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的厚度。
把数10.100、1000、10000之间的十进关系与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对应起来解决问题,有助于体会不同的长度应该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计量。
“动手做”指导学生培育一盆蒜,在它发芽以后,每天测量蒜叶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从数学角度观察、了解、描述蒜的生长情况。
第五单元课题:
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
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
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
(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
(板书:
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
问:
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
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
问:
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
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分米。
(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
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
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举例说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
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怎样证实你的猜测?
用直尺量一量纸条。
得出结论,板书:
1分米=10厘米
4.判断:
读:
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你能换种说法吗?
5.你能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
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
1分米可以从刻度0画到刻度10,还可以几开始画?
如果从2开始呢?
从3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剪下1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分米呢?
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
出示:
1米里面有()个1分米。
回答后演示:
10。
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
板书:
1米=10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
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
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
得出结论:
数学书厚度不到1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
板书:
毫米。
3.认识。
放大1厘米。
师:
在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1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
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演示从刻度线0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毫米。
4.进率。
一格一格数,数到5毫米时停下,问:
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
指出:
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
演示5毫米。
继续往下数。
填空:
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
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
板书:
1厘米=10毫米
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
怎样数比较方便?
(用笔尖数)学生数一数。
5.举例。
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
师示范量1分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
用同样的方法量1元硬币、银行卡的厚度,再量一量多少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3题。
(1)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
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2)第2题,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
学生独立测量。
汇报交流。
(3)第3题。
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各接近几分米?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
(1)学生测量,记录数据。
(2)汇报交流。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铁钉长2()。
(2)床长2()。
(3)大米宽2()。
(4)黄瓜长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小朋友独立选择,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为何选这样的长度单位。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
都是什么单位?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
读一读。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课题:
简单的换算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下一条线段。
小兔:
“我跳了9分米”,小猫:
“我跳了80厘米”。
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
师:
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学生自由说)
师:
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
学了“简单的单位换算”,你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
师:
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自由说Z)
小结:
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0毫米。
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
因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0毫米。
所以6厘米=60毫米。
2.试一试
师:
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
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
师:
小朋友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
小结:
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
3.师:
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
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50毫米=()厘米20分米=()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2
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长是多少厘米,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填写在书上。
3.“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想想做做”4。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
5.“想想做做”5
哪条线段长?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独立估计、测量。
汇报交流。
6.“想想做做”6
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
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四、全课总结:
1.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
2.课外实践活动:
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
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
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录表,过一段时间全班交流。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课题:
练习五第3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
2.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
教学重点:
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
学会估测,提高估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知识再现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
(毫米、分米)那你能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完成练习五。
(板书:
练习五)
2、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2题。
学生自己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提问: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大家还记得吗?
说给同桌听听,独立完成第3题。
注意100厘米=1米,大家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五”第4题。
学生在圆圈里填上“<”或“>”,指名学生口答为什么这样填。
4.完成“练习五”第5题。
出示题目,学生集体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引导学生比较2分米、18厘米、2分米1厘米。
5.完成“练习五”第6题。
小组估计5枚硬币摞起来的厚度,大家再用直尺量一下,看看你估计是否准确。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7题。
提问:
你们认为多长合适呢?
2.完成“练习五”第8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指名学生到前面板演。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出示题目。
提问:
他们1小时走的米数都接近几千?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