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937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docx

期中教研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有答案

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活细胞中氧原子数董最多

B.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C.不同氧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

D.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B.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分别是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

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分别迪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方式增殖

3.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

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

C.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0

D.物质C的种类约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0、N.

4.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人细胞

C.糖蛋白可作为受体,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脂的运输

5.右图表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

B.破坏④,该细胞蛋白质合成将受到影响

C.衰老的细胞中,⑤内折,③收缩、染色变浅

D.③是染色质,能被甲基绿吡罗红等碱性染料染成红色

6.溶酶体有两种吞噬作用:

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

7.如图生物膜结构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物质D的含量减少

B.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02和C02

C.a、d表示主动运输,蛋白质和各种离子都以该种方式出入细胞

D.若是肝细胞膜,饥饿状态下C代表的激素促进肝糖原E分解为葡萄糖F

8.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加氯化铁和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原因都是降低反应活化能

B.温度过高、过低以及过酸、过碱都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

C.有些酶在细胞中合成时,不需要核糖体参与

D.能产生ATP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9.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加人底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计时→加入酶→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人缓冲液→加人酶→保温→计时→加入底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人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10.据图判断,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不含高能磷酸键

B.植物体内能量1可用于CO2的固定,能量2来自水的光解

C.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可为转录过程提供原料和能量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的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11.下列关于

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12.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

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0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13.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膜氧化生成水

C.色素可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用于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14.有关绿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高C02的浓度,短时间内NADPH/NADP+比值上升

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15.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6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

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

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4.3mg

5.6mg

3.2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2.4mg

16.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

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若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活动非常活跃

17.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胚胎细胞中不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D.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缩小

19.分析下表数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器官或细胞

唾液腺

皮肤

甲状腺

血细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的估计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是因为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细胞中所含蛋白质有差异

D.不同的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全相同,与细胞具有的不同功能相适应

20.关于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摄人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有关

D.内环境PH值相对稳定的原因是机体内含有

21.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1—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人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22.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甲是人体内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B.下丘脑还可产生某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激素甲的分泌

C.该调节过程包含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

D.缺乏激素甲的病人体内蛋白质供能的比例会增加

23.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溶菌酶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防御功能异常的生理现象

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2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D.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

26.下列对种群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迁出率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值

27.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8.调査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査植物种群的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査时,标记物的脱落,将会导致调査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D.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人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29.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30.下列关于生物教材中相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C.酒精在脂肪鉴定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D.用斐林试剂检测某组织样液,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含有葡萄糖

31.真核细胞中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膜流进行物质运输

B.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C.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

D.抗体的分泌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3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憐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D.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33.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乙组作为对照组

B.从B瓶和D瓶中取样,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瓶内的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

C.可根据澄淸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来检测CO2的产生速率

D.需要持续往A瓶通气,以保证B瓶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3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椬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35.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36.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B.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物质交换的效率

C.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37.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泡受神经冲动的影响发生定向运输

B.释放神经递质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发生扩散运动

D.突触后膜兴奋后恢复静息状态不消耗能量

38.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胸腺和骨髄为免疫器官,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

B.细胞一在抗原和物质①的共同作用下可增殖分化成细胞三和细胞四

C.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

D.注射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细胞二和细胞三,但这两类细胞在初次免疫中不起作用

39.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

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B.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

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景减少

40.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

年)的变化关系。

经调査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里一直呈“J”型增长

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最减少

D.第4年和第6年时,种群数量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so分)

41.(12分)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填序号),图中可合成mRNA的扬所有(填序号),图中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细胞结构包括。

(2)若诙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为DNA聚合酶,则该酶经过一系列加工

后穿过细胞核上的转运到细胞核中;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存在。

(3)若向该细胞中注射含3H标记的氨基酸,则在细胞膜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3H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依次是(请用文宇和箭头填写)。

42.(10分)图甲是某生物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染色体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图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的(填图中宇母)阶段,细胞最易受到致癌因子影响,导致癌变。

(2)图甲曲线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填图中字母)。

d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分裂前期发生了,导致mRNA合成减少,且原来的mRNA不断被分解,

(3)图乙细胞此时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判断依据是。

在图甲所示各阶段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条。

43.(12分)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请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对该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1)首先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NaOH溶液,装置乙作对照,NaOH溶液的作用是;然后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进行处理,放在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第二步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2)先将甲、乙两装置D中放入,该溶液的作用是;随后把装置甲、乙放在光照充足、温度相同的环境中;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实验操作30分钟后,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左移1.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甲装置

右移4.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实验分析

(3)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

那么以葡萄糖增减量作为衡量指标,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g/h;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g。

(不考虑昼夜温度的变化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4.(6分)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A是雌性激素,则它是通过调节过程来促进其生理效应的;该激素是在卵巢细胞中的上合成,并通过方式释放到内环境中。

(2)若激索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因组织细胞,从而引起血糖水平升高。

(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的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结合的受体。

45.(10分)为研究乙烯影响椬物根生长的机理,研究者以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一:

研究者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经不同处理的培养液中培养,幼苗根伸长区细胞长度,结果如下表:

组别

植物激素及处理浓度(μM)

根伸长区细胞长度(μm))

1

对照

175.1

2

0.20ACC

108.1

3

0.05IAA

91.1

4

0.20ACC+0.05IAA

44.2

(注:

ACC是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是生长素)

实验结果说明。

(2)实验二:

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后测定幼苗根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拟南芥幼苗顶芽合成的生长索通过方式向下运输,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作用方式上的相似之处是(答出两点即可)。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5DBCDB6-10DCCDC11—15DDCCC16—20CCABC

21—25ABDAC26-30CBABB31-35DDCCB36—40BDCB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12分,每空2分)

⑴④⑤④⑤⑥线粒体内膜(嵴)、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内质网

(2)核孔核仁

⑶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42.(10分,每空2分)

(1)b

(2)a、c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3)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且有同源染色体8

43.(12分,每空2分)

(1)吸收装置中的CO2气体遮光

(2)等NaHCO3溶液,装置乙作对照为作物提供CO2,同时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相对恒定

(3)484

44.(6分,每空1分)

(1)核基因的表达(转录)内质网自由扩散

(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能力减弱

(3)(神经)递质

45.(10分,每空2分)

(1)测量并记录乙烯和生长素都抑制根的生长,两者共同作用的抑制效果增强(更显著)

(2)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的含量和乙烯的含量是呈正相关的

(3)主动运输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