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720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docx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巴罗《宏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第一部分导论

第1章思考宏观经济学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23.1复习笔记

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

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是因为,在每一次交易中,卖者的收入必定等于买者的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中的总收入或总产量。

由于收入等于支出,可以把经济中赚到的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加总起来衡量,也可以用经济中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衡量,也就是说,收入等于支出等于GDP。

2.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如2013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两者的关系是:

GNP=GDP+[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投资利润、劳务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7)GDP既包括有形的物品,又包括无形的劳务。

3.几个重要概念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个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其相互关系如下:

NDP=GDP-折旧

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DPI=PI-个人所得税

注:

利息调整为不包括在利息净额(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之中的个人利息收入,例如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除非特别说明,国民收入(或简称收入)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GDP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

4.GDP的组成部分

可以把支出于最终物品与劳务的价值相加来衡量GDP。

经济学家把支出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消费包括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投资包括用于新设备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等于国内生产并销售到国外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出口)减国外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进口)。

5.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实际GDP的概念,它是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实际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6.GDP与经济福利

GDP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因此,根据人均GDP能够得知经济中每个人的平均收入与支出。

然而,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标,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并没有包括在GDP中。

(1)GDP没有包括闲暇。

减少闲暇引起的福利损失抵消了人们从生产并消费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中所获得的福利。

(2)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

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3)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

(4)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最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23.2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答: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

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

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答:

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3.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山东大学2005研;西北大学2006研;北京科技大学2010研)

答: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消费(consumption)

答:

消费指除了购买新住房,家庭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是GDP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品”包括汽车与家电等耐用品,以及食品和衣服等非耐用品。

“劳务”包括理发和医疗这类无形的东西。

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也包括在劳务消费中(也有人认为教育更适合于投资的组成部分)。

5.投资(investment)

答:

投资指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一般来说,新住房购买是划入投资而不划入消费的一种家庭支出形式。

投资可以分为:

重置投资、自发投资、引致投资。

(1)重置投资:

指用于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亦即折旧。

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磨损(因使用某项资产而造成的价值损失)、自然力的影响(朽烂与腐蚀)以及逐渐的陈旧过时而影响正常的生产水平。

重置投资是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必须按其价值转移和损失程度,以货币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固定资本的更新。

重置投资取决于资本设备的数量、构成和使用年限等。

(2)自发投资:

与“引致投资”相对而言。

它又称“自主投资”,指不受国民收入水平或消费水平等经济情况影响和限制的投资。

新产品和新生产技术的发明是促进自发投资的主要力量。

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投资也称为自发投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自发投资的例子有政府投资以及对技术发明做出直接反应的投资等。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收入—支出模型中,自发投资被作为既定的外生变量考虑。

(3)引致投资:

与“自发投资”相对而言,是由经济中的内生变量引起的投资,即为适应某些现有产品或整个经济的开支的实际增加或预期增加而发生的投资。

引致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收入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因为这两者造成对商品和服务的更大需求。

6.政府购买(governmentpurchases)

答:

政府购买指政府机构统一采购供政府自用而非用于商业转售和销售的货物与服务的活动。

政府购买是国内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采购应公开化,让各供应商平等竞争,从而达到以最低的价格满足最大的需求的目的。

同时,也应避免浪费,以使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政府购买是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支出。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7.净出口(netexports)

答:

净出口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额减去进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额后的净值,即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当一个国家的净出口额为正数时,等于在积聚国外资产。

影响一国净出口的因素有:

消费者对国内与国外物品的偏好;国内与国外物品的价格;人们可以用国内通货购买国外通货的汇率;国内与国外消费者的收入;从一国向另一国运送物品的成本;政府对国际贸易的政策等。

8.名义GDP(nominalGDP)(山东大学2008研;华南理工大学2008研)

答:

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价格可能会发生强烈变化,名义GDP并不能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故为方便比较而引入真实GDP的概念。

9.真实GDP(realGDP)(山东大学2008研;华南理工大学2008研)

答:

真实GDP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真实GDP与名义GDP之间的关系式为:

真实GDP=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生产的价值。

由于真实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所以,真实GDP的变动能反映生产产量的实际变动。

因此,真实GDP是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衡量指标。

10.GDP平减指数(GDPdeflator)

答:

GDP平减指数也称为GDP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真实的GDP的比率,它是经济学家用来考察经济平均物价水平的一个衡量指标。

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真实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用公式表示为:

该指数用来衡量在基年和所考察的年度之间发生的价格变化。

这个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不同,因为它的权数随不同商品所占的份额的改变而改变。

因为GDP折算指数是以涉及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计算为基础的,所以它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状况的具有广泛基础的价格指数。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二、复习题

1.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

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

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例如,凯伦为多戈给她修剪草坪而支付100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多戈是一种劳务的卖者,而凯伦是买者。

多戈赚了100美元,而凯伦支出了100美元。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

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都增加了100美元。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的贡献更大?

为什么?

答:

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大。

因为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的贡献更大。

3.一个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

对GDP的贡献是3美元,因为最终产品面包的市场售价是3美元。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4.许多年以前,Peggy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

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原因如下:

(1)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若某企业年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只卖掉80万美元,所剩20万美元产品可看作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GDP。

相反,虽然生产100万美元产品,然而却卖掉了120万美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100万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20万美元而已。

(2)对于Peggy而言,今天她在旧货销售时所出售的唱片并不是今年生产出来的,而是许多年以前生产的。

所以这100美元并不是今年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价值。

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5.列出GDP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

(北方工业大学2008研)

答:

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和净出口(

)。

(1)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

(2)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

(4)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与劳务(进口)。

国内企业卖给另一个国家的买者,如波音公司卖给中国航空公司飞机,增加了净出口。

6.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

答:

(1)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原因如下:

名义GDP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真实GDP指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2)经济学家计算GDP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

由于真实GDP衡量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

这样,真实GDP是比名义GDP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

7.在2010年,某个经济生产100个面包,每个以2美元的价格售出。

在2011年,这个经济生产200个面包,每个以3美元的价格售出。

计算每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

(2010年为基年。

)从一年到下一年这三个统计数字的百分比分别提高了多少?

解:

(1)2010年的名义GDP和实际GDP都为:

(美元);

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为:

(2)2011年的名义GDP为:

(美元);

2011年的实际GDP为

(美元);

则2011年的GDP平减指数为:

(3)名义GDP提高:

实际GDP提高:

平减至指数提高:

所以,从2010年到2011年,名义GDP提高了200%,真实GDP提高了100%,GDP平减指数提高了50%。

8.为什么一国的GDP多是合意的?

举出一个增加了GDP但并不合意的事情的例子。

答:

(1)一国有高的GDP是合意的,这是因为GDP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一般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高的GDP意味着国民可以享用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2)但是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惟一重要指标。

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如闲暇、环境质量)并没有包括在GDP中,所以一国的GDP增加了并不意味着该国的GDP是合意的。

例如,限制污染的法律实施将减少GDP,如果减少整治污染的法律,即使GDP会高些,但污染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又例如,地震的发生通过增加清理、维修、重建费用的增加将提高GDP,但地震是会减少社会福利的,人人避而远之。

三、问题与应用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

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b.Jane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c.福特汽车公司从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d.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f.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Marysville的工厂。

答: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

)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Jane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

)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同时汽车是被家庭购买的物品,因而消费也增加了。

d.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

),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

),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出资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行为。

f.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增加消费,虽然其由家庭购买,但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

),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Marysville的工厂会增加投资(

),因为新的建筑物和设备需要投入。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

想想GDP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

转移支付不应包括在政府购买内,原因如下:

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因而并不影响产出。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虽然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

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3.正如本章所说明的,GDP不包括在销售的二手货的价值。

为什么包括这类交易会使GDP变为一个参考价值小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答:

因为GDP计算的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销售的二手货的价值已经计算在以前年度的GDP中,如果再计入就会虚增销售年度的GDP。

如果某年的产品在其他年份多次重复出售,这将造成该产品多次重复计算在其他年份的GDP中。

上述都会使GDP变成一个参考价值小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4.表23-1是牛奶和蜂蜜之间的一些数据:

表23-1牛奶和蜂蜜的相关数据

a.把2010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

b.计算2011年和2012年从上一年以来名义GDP、真实GDP和GDP平减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对每一年,确定未发生变动的变量。

用文字解释为什么你的回答有意义。

c.在2011年和2012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吗?

解释之。

答:

a.把2010年作为基年时,2010年的名义GDP是200美元,2010年的真实GDP是2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2011年的名义GDP是400美元,2011年的真实GDP是4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100%。

2012年的名义GDP是800美元,2012年的真实GDP是400美元,GDP平减指数是200%。

b.从2010年到2011年,名义GDP增加了100%,真实GDP增加了100%,GDP平减指数未变。

从2011年到2012年,名义GDP增加了100%,真实GDP未变,因而GDP平减指数增加了100%。

2010年到2011年间物价没有发生变动,因而GDP平减指数的变化为零。

同样,2011到2012年间,产出水平没有发生变动,这意味着真实GDP的变化率为零。

c.在2011年,经济福利增加了,因为真实GDP增加了100%。

在2012年,经济福利没有增加,因为真实GDP未变,是物价上升了100%使名义GDP增加了100%。

5.考虑一个只生产巧克力棒的经济。

在第一年,生产量是3个巧克力棒,价格是4美元。

在第二年,生产量是4个巧克力棒,价格是5美元。

在第三年,生产量是5个巧克力棒,价格是6美元。

第一年为基年。

a.这三年每年的名义GDP是多少?

b.这三年每年的真实GDP是多少?

c.这三年每年的GDP平减指数是多少?

d.从第二年到第三年,真实GDP的增长率是多少?

e.从第二年到第三年,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f.在这种一种产品经济中,当没有前面(b)与(c)题的答案时,你应该如何回答(d)与(e)题?

答:

a.这三年每年的名义GDP如表23-2所示。

表23-2名义GDP

b.这三年每年的实际GDP如表23-3所示。

表23-3实际GDP

c.这三年每年的GDP平减指数如表23-4所示。

表23-4GDP平减指数

d.从第二年到第三年实际GDP的增长率是

e.从第二年到第三年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是:

f.如果没有前面(b)和(c)的答案,为了计算实际GDP的增长率,可以用数量的增长率来代替;为了计算通货膨胀率,可以用价格的变化率来衡量。

6.考虑表23-5美国GDP的数据:

表23-5美国GDP的数据

a.1999年到2009年间名义GDP增长率是多少?

(提示:

变量在第

年中的增长率用

来计算。

b.1999年到2009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