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695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 汉1001王冰玲组.docx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和发展采风成果汇报汉1001王冰玲组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绍兴作为“书法之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大家。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更是被称为“书圣”,其书法名篇《兰亭序》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而奠定了兰亭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着重从兰亭书法艺术的渊源、历代书法名家及其发展现状,探讨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绍兴、兰亭书法艺术、渊源、书法名家、挑战、机遇、创新

一、渊源

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东晋时期,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41位名士,雅集与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

在曲水流觞之际,王羲之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毫,写下了名垂千古的书法作品《兰亭序》。

《兰亭序》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笔法精严,如行云流水而形神兼具。

在后来的发展中《兰亭序》受到了梁武帝、唐太宗、宋仁宗,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的推崇与称赞,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由此被誉为“书圣”,绍兴被称为“中国书法之乡”,从而也奠定了兰亭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绍兴历代书法名家及其字体风格的演变

1、王羲之、王献之

在王羲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小篆、楷书、隶书、草书、行书。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行书最辉煌的时代。

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各种字体的研究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书法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王羲之精研体势,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以来质朴书风,一变而为妍媚流传,自成一家,给东晋书坛吹进的一股清新空气。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也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

他极富创造精神,劝父“改体”,并在王羲之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更妍媚、流便的书体。

其书法极富个性,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所书气势开张,英俊爽迈,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的楷书是学习其父亲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书风,以笔画特别是捺笔见长而增其美悄。

结体疏朗,给人以轻松快意、骏利放逸、妩媚秀丽之感。

2、虞世南、赵孟頫

虞世南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继承了二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述书赋》云:

“永兴超出,下笔如神,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他与当时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书法家,而虞世南又是四人中最优者。

赵孟頫为元代初期影响很大的书法家,其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他认为: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

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

”,赵孟頫认真汲取前人的优点,不只擅长行、草体,而且能精究各体。

3、杨维桢

杨维桢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颇具个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讲究抒情,尤其是草书作品,显示出放浪形骸的个性和抒情意味。

杨维桢的书法融合了汉隶、章草的古拙笔意,又汲取了二王行草的风韵和欧字劲峭的方笔,再结合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最后形成了他奇崛峭拔、狂狷不羁的独特风格。

他的书法能将章草、隶书、行书的笔意熔于一炉,并加以发挥。

同时又汲取了二王行草的风韵和欧字劲峭的方笔,再结合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最后形成了他奇崛峭拔,狷狂不羁的独特风格。

4、倪元璐、徐渭

倪元璐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在学书的道路上,他借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

他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在竭力寻求变化,其学古人,灵活变通,学到举一仿三。

其受益苏字,便能将苏字的扁平结字特征,反其道地化为偏长狭瘦的自家构字法则;学王字,却能把王氏书中居多的方笔,变成自己腕下能随机生发的圆笔;晚年用力颜字,去其“屋漏痕”意,书风渐趋浑沉,又能将揉、擦、飞白、渴笔等技法引入其中,借以丰富作品内涵。

并以奇险多变的结体,聚散开合随机应变,再以字距极密、行距极宽的章法布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图像。

他的书法有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又有涩劲朴茂的风貌,清劲奇趣,格调旷达。

徐渭,这个被誉为“东方梵高”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方圆兼济,轻重自如,笔墨纵横,貌似狂放不羁,其实暗含秩序,为后来书家效法。

徐渭书法以行草为特佳,能以隶书笔法溶入行书,尤具独创

5、近代书法家

至近代,朱非、沈定奄、蔡元培、鲁迅等一大批优秀书法家也创作了不少书法珍品,在传承与发展兰亭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付出了许多努力,为兰亭书法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做出来了重要贡献。

三、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法艺术在现代的发展中也遭受着严重的挑战。

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人们的书写工具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毛笔、钢笔,转变到后来的铅笔、键盘,以及手写电子设备。

而我们所传承的兰亭书法艺术则需要依赖于毛笔,但毛笔相对于其他的书写工具显然并不方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书法创作需要的相对宁静和平的环境则显得有些奢侈,人们对毛笔的使用频率也在逐渐降低。

2、王羲之的书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他的行书《兰亭序》更是创造了书法史上的奇迹。

在历代的书法发展过程中,许多书法名家对于兰亭书法艺术的传承都是侧重于它的创新精神。

然而,现代很多人对于书法只是在简单的临摹而没有深入内涵,更不用说用书法来表达自己情感,通过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更侧重于追寻书法艺术的商业价值,希望通过临摹历代书法名家的字画来谋取暴利。

3、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历代书法家对书法的定位,人们更侧重于追寻书法高雅的部分,而不是把它当做一种书写的形式。

对于书法家来说,要写好书法就需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甚至将书法艺术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

这就使得兰亭书法艺术不能走向大众化。

四、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发展中所获得的机遇

1、书法家协会的成立及其举办的活动

书法家协会是绍兴传承书法艺术的一项重要组织,它对于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绍兴所有的书法家协会中就包括了绍兴市书法家协会、越城区书法家协会、绍兴县书法家协会、诸暨市书法家协会、上虞市书法家协会、嵊州市书法家协会和新昌县书法家协会。

这些协会定期举行一些书法活动,如:

不定期的邀请一些书法名家来进行讲课和交流、免费开设书法展览、举办书画摄影展、书法篆刻展、大型书画展览等系列书法活动,在春节时期,绍兴市政府会组织书法家协会里的一些老师到村里为绍兴外来人口写春联贴红纸。

这些书法活动都有效地促进了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

2、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和各个高校书法社团的成立

传承和发展兰亭书法艺术最重要的还在于人才的培养,2004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成立,表明了绍兴市政府对于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和鼓励。

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学院开设了篆书、隶书、楷书、行草书、篆刻、书法创作六门课程,创立了学生书法创作工作室,设立“兰亭奖学金”和“学智奖学金”,并广泛开展与相关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书法家协会的交流与合作,为培养新时代的书法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在绍兴地区,各个高校之间也创办了许多书法社团,这些都为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3、书圣故里和兰亭风景区的成立

对于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除了书法家协会的设立和人才的培养外,景区的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

(1)、书圣故里

书圣故里就是一个有着浓厚书法氛围的观光景区。

走进书圣故里,你会发现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或篆刻,或用笔墨书写的字体,这些字体无不彰显着书法独特的线条艺术和黑白艺术。

王羲之陈列馆是许多来书圣故里的游客必去的一个景点,陈列馆分为四大部分,前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王羲之的生平事迹,第四部分则是历代书法家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

同时,书圣故里还有许多书画作品、题字扇等纪念品的出售,这些对于传承与发展兰亭书法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2)、兰亭风景区

兰亭风景区是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2位名人雅士兰亭雅集、吟诗挥毫的地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曲水流觞之际写下的书法名篇,兰亭风景区正是为了纪念王羲之,传承兰亭书法艺术而设立的景区。

兰亭风景区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括:

“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等。

“流觞亭”是为纪念“曲水流觞”活动而修建,亭上匾额“流觞亭”三个大字为光绪江夏太守李树堂题。

旁边对联“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是由徐生翁撰句,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先生所写。

亭内陈列着由“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当年的流觞用具复制品,向游客展现着王羲之曲水流觞的场景。

亭背面还另悬由清同治年间湘潭人杨恩澍所书的当年参加雅集盛事之一的一代文宗孙绰所作的《兰亭后序》全文。

王右军祠是兰亭的精华所在。

建于康熙年间,粉墙黛瓦,四面临水。

祠内清池一方,传为书圣洗耳恭听笔之墨池,池中有墨华亭,亭旁连桥,祠旁环廊,整个建筑“山水廊桥亭”于一体,独具匠心。

祠内陈列王羲之像,两侧回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刻石。

其内涵可以用两句诗来概况:

山水廊桥亭,天地日月星,唐宋元明清,正草篆隶行。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中国兰亭书法节开幕式和书艺交流活动就是在祠内举行的。

书法博物馆建于1988年,依山傍水,里面陈列着中国书法简史,和美籍华人陈亦尧捐献的各种瓷砚收藏,并不定时举办各种书法展览。

古驿亭是因汉代时兰亭设过驿站,亭称驿亭。

亭内陈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兰亭的照片、资料,老一辈的著名书法家在兰亭书艺交流、泼墨挥毫时的珍贵照片,以及海内外各界书法爱好者来兰亭朝圣活动的情景。

这些景点的设置,无不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书法氛围,这对传承与发展兰亭书法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兰亭书法艺术节

提到兰亭风景区就不得不提由它承办的兰亭书法艺术节。

兰亭书法艺术节的主要活动包括了晋圣、修禊、曲水流觞、书法展览等,每年的书法艺术节总有一大批来自海内外的书法家聚会于兰亭,举行隆重的节会仪式,参加丰富的节会活动。

他们或晋谒书圣,寻访古迹;或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或泼墨挥毫,交流书艺;或举办论坛,研讨理论。

届时还举办了许多全国性的书法赛事和书法展览,如:

兰亭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少长咸集写兰亭”现场书法创作赛、全市书法大奖赛作品展览、现代书法名家作品展览、明清书法藏品展览等。

同时,兰亭书法艺术节的最高奖项“兰亭奖”也于今年落户绍兴,这对传承与发展兰亭书法艺术无不起到重要作用。

五、兰亭书法艺术在绍兴的传承与发展中所进行的创新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兰亭书法艺术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被注入时代元素,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作为“书法之乡”的绍兴,也不断推出多种精心准备的与书法有关的节目,例如:

百人书法表演、28位书法家同台写《兰亭序》暨千人书画活动、广场千人书法演示等,同时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闭幕式上,绍兴市政府成功策划了多媒体技术表演《梦兰亭》:

它以人体杂技的形式再现了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文人雅集于茂林修竹之地——会稽山阴兰亭,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六、总结

兰亭书法艺术就像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慢慢长河,在近两千年时光的穿凿中,贯穿古今。

河流时缓、时急,但也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

兰亭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继续在中国书法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梁鸿:

《中国书法》,山西人民出版社

【2】王升:

《书法艺术的视图》,河北教育出版社

【3】楚丹:

《书法》,全国百家图书出版社

【4】董文:

《中国历代书法鉴赏》,辽宁大学出版社

【5】朱守道:

《书法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汝信、仁德山:

《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王玉池:

《书法艺术》,山西教育出版社

【8】老城:

《中国书法经典》,百花文艺出版社

【9】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

《近现代书法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10】洪丕谟暮:

《点击中国书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组长:

王冰玲

组员:

毛雯雯阮蓉蓉

陈九芬钱雯雯

汪婷月傅婷婷

林立徐家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