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474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x

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与实施方案(数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国家教育改革实践中,研究主体性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潮流,以育人为本,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改革,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及迫切要求。

特别是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之后,课程体系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然而,从目前实际教学情况而言,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学,少数几个“尖子生”占领课堂,多数学生当“看客”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

这些现象使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受到禁锢,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及创造精神受到压抑。

  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中科学地实施主体教育,确定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提炼新理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对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体教育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认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不应平均地对待各项素质,应该看到素质是有一定结构的,而自主素质正是处在统领地位的一种素质。

以它的发展来带动素质整体的发展,就会培养出具有主体性人格和能自觉主动发展优良素质的人才。

我们开展“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就是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集中精力深入探讨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做,其可行性、实效性可能会更大。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目的有三点:

一是深入探索实现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目标的实践模式和策略(途径和方法);二是为我校实验课题研究积累经验;三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里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二是学生培养目标;三是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操作的策。

(一)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

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本校数学学科。

研究的对象是本校777名在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有些好的作法,可以在本校其它学科推广。

这项课题研究,我们将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也就是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要根据各年段培养目标,针对每个阶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通过反思、研究,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分析总结之后再向前推进。

(二)学生培养目标:

一是具有自主性。

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具有合作性。

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具有探究性。

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三)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本操作策略:

此项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主体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

研究的基本操作策略概括起来说,就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总结提升”。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生动有趣的导语、饱含真情的鼓励、富有悬念的故事等),激起学生渴望参与的兴趣。

“自主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不依附,不从众,但又善于与他人合作,互相切磋,采长补短。

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提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自主探究收获,并侧重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感受。

  学生的自主性在各种学科的学习活动中都有体现,要把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好经验运用到“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中来。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中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恰当选择方式。

这些活动方式有:

在玩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交流中探究、在发现中探究、在转换角色中探究、在模仿社会实践中探究、在求异中探究、在讨论争论中探究等等。

教师应在实践中对这些方式灵活运用,并尽量创设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形式。

这项课题研究还要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我们要向家长宣传这项研究的意义,取得共识,并及时把每个研究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发到家长手中,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评价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时,也要有家长的参与。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此项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3年9月-2004年3月)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有:

  1、申报课题,审批立项。

  2、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主体教育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

  4、召开研讨会,对课题方案和学生培养目标体系进行修改。

5、培训实验教师,组织教师学理论,学方案。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4年4月-2006年6月)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6年7月-2006年9月)

  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著。

  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由杨卓雅副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罗辉负责具体操作与实施。

  2、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3、加强对参与研究的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4、及时向省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汇报工作,取得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5、增加科研投入,确保课题有效运行。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1.教育教学的现状需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21世纪需要培养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别是当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创造性地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目的正是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使我们的中小学,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作用,让这一代人能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激烈的国力竞争的挑战、科技知识爆炸的挑战、世界人口爆增的挑战和社会生态危机的挑战,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这是我们提出上述教育科研的主导思想和意义所在。

2.信息时代推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变革。

信息时代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的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知识获取的多元化让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教育观念强调: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硬件设施的建设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校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为课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建有较为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30000多册,教师用书、资料丰富。

学校的校园网络体系已经颇具规模——现所有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有3个现代化的电脑实验室,教师均配备了手提电脑,办公室、电子阅览室都已经连网。

可以说,拥有世界各地丰富的各学科教学资源。

4.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改革创造了可行条件。

我校是一间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1998年建校,现有48个教学班,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力强、观念新、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3年即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近年来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

2002年3月,我校的科研课题——“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研究”被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课题,经过三年的实践,成绩喜人,2005年6月结题时,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几年来,到我校学习该课题的学校来了一批又一批,有珠三角地区的、粤北地区的等,据统计,已有一千多人次。

通过“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研究”,学生的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已形成,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责任共同把班级建设好,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主持班级主题活动和班会,发扬主人翁精神,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5年4月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实效性研究》的研究工作,今年6月份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专家和教授对该课题进行结题鉴定,顺利结题,并获优秀成果奖。

此外,我校的校本课题《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研究与探索,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已有了一定的关注与思考,这些为我们所要开展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认为在我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并且可行的。

(二)课题的界定

1.自主学习:

不是自学,而是个性化的学习,是以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要求相符合的。

适应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自己探究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2.合作学习:

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既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又包括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等彼此间的互动,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学习能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使教学过程远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3.探究学习:

主要体现在自主合作中,探究的过程就是自己合作的过程。

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使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2.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个性,让学生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材料、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通过实验,全体教师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迅速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随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先进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全面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

(二)研究的内容

1.基本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更关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同时,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以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指导,使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

借助课堂课外良好氛围的创设,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各学科教学中,我们的研究思路是:

自主预习,提出疑问—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升华主题—拓展延伸,创新实践。

2.主课题及子课题。

主课题:

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子课题一:

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情意发展策略

子课题二:

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

子课题三:

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课外活动策略

三、课题研究对象及时间

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各班学生

研究时间:

2年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操作原则

1.民主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能大胆发言、质疑问难,特别是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去接近学生,去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走进学生的心中去,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在探究未知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自己的所有成就感都能获得自我满足。

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见解也不要批评,可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集思广益,达成共识。

2.主体性原则。

“主体参与”是现代教学论关注的核心因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

教学效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己操作和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凝练观点,培养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险、敢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

3.个性化原则。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教学中,要倡导“三不注重”,即:

一不注重学生思维程序和教师思维程序的完全一致性,允许学生思维暂时性地跳开或中断;二不注重个别回答对全体认识的代表性,不以个体的回答代替全体的解释;三不注重个体行为相对课堂纪律的严肃性,容忍个别学生因一时的“顿悟”与“发现”而出现的短暂的“忘乎所以”。

4.互动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互动,也就是交往。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多边互动的过程。

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平等相待。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在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求真理、交往人生体验。

5.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性,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表现自己欲望的机会和自由空间,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2.个案研究法。

选取典型事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揭示普遍性的规律。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分析、总结、提炼升华,归纳成文。

4.调查法。

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问卷、座谈、咨询等方法作出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

①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构建子课题,制订研究方案。

②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③选择实验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做出相应分析,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2.实施阶段:

(2009年2月至2010年9月)

①按方案制订各学期课题实验工作计划,开展研究。

②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比如观摩实验课,论文和评优课竞赛,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

注意研究活动后的总结分析,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

③学期末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3.总结阶段:

(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

主要工作内容: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六、预期研究成果

1.编写教师论文集一本;

2.完成课堂教学研究个案集一本;

3.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的论文集一本(学生的小论文集);

4.编辑课题活动中的有关图片、音像资料。

5.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课、汇报课活动,展示高效优质的示范课。

 

《培养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的主旨是对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课堂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适时、得当、有效的引导,这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引导,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课外学习方面的引导。

首先,课堂教学的引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直接途径。

当前许多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两种情况:

要么引导过多,引导得过细,课堂始终摆脱不了“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要么教师放任自流,教学完全以学生为主,课堂处于“完全自由”状态,教学由于缺乏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存在很大的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同伴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所谓“策略”,即计策、谋略。

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意即研究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将有效课堂教学引向优质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认知特点和学科规律,为达到发展性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策略研究的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本课题重新审视教学策略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出教学策略的种类、功能与操作的功效,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探寻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广大一线教师掌握教学策略,熟练操作要领,提高运用教学策略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学技能,提供出系列化的操作原理、规范标准和操作的行动指南,真正为师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课题将围绕让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本校学生特征,做到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之中去以展智力,提高数学能力。

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创设体验性情景。

2.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除需要一些包括音像,图片等在内的直观教学媒体外,还要通过网络、游戏、表演、竞赛等形式形成一套策略性教学的系列方案。

3.构建策略性教学模式:

提供体验教学情景----开展体验活动----发现验证----实践运用----评价体验。

对教学设计的研究,本实验逐步形成一套集体备课,分组讨论,课前重准备,课后重记教后感的模式。

4.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策略。

A、重视体验情景的创设。

B、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

C、重视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D、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E、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研究内容

①例题教学的“开放”策略。

尝试开放,构题开放,改组开放,个性化设计。

②“游戏”化学习策略。

通过游戏活动中的积分、竞赛等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完成一些重复性的训练。

③“生活”化学习策略。

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去寻找数学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④创设“情境”的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情景,用一个大的情景将若干教学环节贯穿起来。

⑤数学学习“活动实验”化的策略。

⑥“大问题”的策略。

提问注意大跨度、大空间,避免过细过碎。

⑦结合数学史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课内外相结合,课外兴趣小组。

⑧“适度”使用媒体的策略。

避免因为不必要的媒体使用减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和强度。

⑨适度“强迫”的策略。

将学生置于某种孤立无援、又无退路的境地,强迫性地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三)研究方法

(1)专题教研活动,自助式教师论坛。

(2)组织观摩课、研究课。

(3)开展对实践的反思。

(4)注重课前集体研究,强调发挥子课题组的集体力量和个人的独特创新相结合。

做到一人上课,多人受益。

(5)形成课后研讨的良好风气,通过评课和研讨明确思路,提高水平。

(6)进行课堂观察。

·以研究为目的而不是以评价为目的

·参考国内外的经验和兄弟学校的做法

·结合要研究的问题而设计

(7)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课堂观察

①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的观察

②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

③学生课堂口头表达情况的观察(主要是学生的发言面)

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

⑤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情况的观察;

四.主要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而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绝非是通过几次教育、几次活动、几次引导就能产生效果的,也决不是通过简单的闭门分析、研究就能产生作用的。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必须深入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调查、大胆实验,如此方能取得成效。

第一阶段开题和前测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立实验对象,确立并培训实验教师,查阅理论资料,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作前期测评,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等等,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科学全理,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在第一阶段,我们将对中年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采集信息,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习策略研究。

1、完成“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测问卷。

2、学习研讨,确定选题。

①查找资料,初定选题。

②参加学习,充实理论。

3、分析现状,引发反思

分析河源市第三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于最初的选题进行反思(2009.2)。

4、确定选题,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营造氛围。

包括参加各类讲座和观摩、示范课。

我组教师将尽快投入到研究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讨活动。

全体课题组成员都已经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开始研究此子课题,内容包括:

其一是培养数学情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其二是数学课堂模式探索。

专题研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1)“自主合作探究”的含义和落实(理论学习,反思研讨)

(2)科组交流数学化教学

(3)开展课堂观察等活动;

(4)新课程下落实“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讨课。

(5)实践与反思——案例、教学故事、反思汇报会。

第三阶段围绕子课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的实施阶段。

这一课题的目的是解决多年来压在数学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一块病:

数学枯燥、难学,通过各种方法,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并以论文的形式固定为成果;寻找到一条符合我校条件的,适应时代的并且能够适合大多数学校的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多年来教师讲、学习听等现状,重点研究和实验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总结,得到我们认为很好而且效果也不错的课堂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预计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8.12—2009.2):

制定计划,理论准备

(2)第二阶段(2009.2—2010.9):

实施方案,精心研究

(3)第三阶段(2010.10—2010.12):

整合资料,反思总结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一)阶段成果

1、课题调查报告——成果形式:

调查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成果形式:

研究论文;负责人:

各研究教师。

(二)最终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