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419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室外地埋供暖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施工总体部署原则

1、时间部署原则: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地下工程要抢,结构工程要快。

周密细致的安排,确保按期优质完成任务。

2、空间部署原则:

采取立体交叉施工。

在时间与空间安排上为创造精品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劳动力部署原则:

必须优选技术操作水平高,思想素质好的工种进场施工,人数充足合理。

4、机械设备配备部署原则:

配足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满足垂直运输。

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5、施工管理部署原则:

要调配知识层次高、技术水平高的人员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6.现场布置部署原则:

科学合理的布置施工现场,达到市级文明施工的要求。

第二节、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进行给排水管网施工,然后进行地面道路及门房的施工

第三节、起点及流向

施工起点及流向: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厂房西侧的道路要求5月15日要交付使用,据此特点我们应以厂房西侧的给排水管网作为该工程的施工起点,并作为重点施工段来加以控制以确保道路通车使用。

根据现场实际厂房东侧及南侧施工影响较大,给排水管沟无法开挖,所以只能选择由西向北然后向东最后施工南面的施工流向。

第四节、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

1、给排水管网:

土方开挖灰土回填给排水管道安装检查井、阀门井管道打压试验土方回填。

2室外道路:

土方开挖灰土回填二灰结石钢筋混凝土路面

第五节、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1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主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地下隐蔽工程的位置和标高均应交底至直接操作人员,各种施工交底均应记录备查。

1.2施工前必须详细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及时组织图纸交底,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查勘。

2、施工测量

2.1进入现场后,先探明地下各类管线,若遇重要管线,应及时通知甲方,进行保护。

2.2进入施工现场后,根据设计资料和建设单位交付的控制点,认真校核各控制点高程及坐标,若与现状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和甲方联系。

2.3导线复测采用全站仪,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

2.4路基开工前,全面检查恢复道路中心桩及业主交付的水准点,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报告建设单位。

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引测辅助基线,设平面控制桩,以备施工过程中及时补桩。

定出路边线及上下边坡线桩,核对占地和拆迁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范围内尚存的障碍应作明显标志。

2.5测量人员应按中心桩位置复测原横断面,加桩处应补测横断面,并计算土方量。

2.6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对平面和水准测量应准确及时,并应及时向施工人员提供测量数据并现场交桩,测量标志应坚固稳定,施工人员对测量标志应认真保护。

2.7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

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

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2.8编制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严格执行测量复测制度,并对所有的测量成果进行记录整理。

2.9技术负责人应会同设计或勘测部门现场交接中线控制桩和设计水准点,并设置护桩。

临设水准点应与设计水准点复测闭合,允许闭合差为±12L1/2mm(L为水准线长度)。

2.10恢复道路中心桩,桩距宜为15—20m,量距允许偏差为1/20000。

3、排水管道施工

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复测中线、高程检查接口

测量定线

沟槽开挖

基底处理

铺设管道

砌筑井室

中粗砂回填

闭水试验

分层回填夯实

检测密实度

检验管材

监理批准

确定高程

测高程、复核中线

检测密实度

复测高程

4沟槽开挖

4.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开挖→支护→人工整平→夯实

4.2施工要点

A、开挖沟槽采用机械开挖,土方弃在沟槽3m外,将来用于回填。

对杂填、垃圾土弃离现场。

开挖时,遇到原有地下管线,书面报告业主,提出处理措施后再行施工。

B、沟槽开挖和检查井扩槽挖土中,人工修整边坡,沟槽挖成后,视土质情况加稀撑或密撑。

C、沟槽挖成后,两侧堆土围挡,防止水流入基槽,浸泡槽底土(如有地下水,槽底应挖好排水沟和集水坑,并在集水坑中放入潜水泵,保持槽底不受浸泡)。

D、沟槽开挖宽度、槽底深度依据图纸设计可一次挖成。

E、安全员应经常巡视、检查沟槽土方稳定性,发现异常要及时撤离,并采取加固措施。

F、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

槽底开挖土方时,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为±20mm。

5沟槽支撑

5.1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

支撑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混合使用。

5.2撑板支撑的横梁或纵梁不得少于2根横撑,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1.5—2.0m。

横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1.5m。

5.3在软土或其它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

5.4撑板的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

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撑板的对接应严密。

5.5横梁应水平,纵梁应垂直,且必须与撑板密贴,联接牢固;横撑应水平并与横梁或纵梁垂直,且应支紧,联接牢固。

6下管前的检查

6.1下管前应对沟槽进行检查,并作必要的处理;槽底有杂物应清理干净,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或按规定处理。

下管的一侧堆土过高,过陡者,应根据下管需要进行整理,并须符合安全要求。

6.2现场检查管材

管材必须有合格证书,且批量,批号相符。

管的外形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管表面不得有裂纹,凹凸不平等妨碍使用的缺陷。

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7管道安装

7.1排水管道安装施工程序

验槽→支模→下管→排管→平基→稳管→管座→接口

7.2验槽:

沟槽基底施工前必须经项目监理检查管道沟槽开挖面,作好验槽记录。

7.3支模:

管道基础砼模板采用15cm×15cm方木,木方高程不合适时,用木板平铺找补,木板与方木用铁钉钉牢;模板内部可用支杆临时支撑,外面应支牢,防止安管时走动,可采用靠模板外侧钉铁钎的方法。

管子至管沟内,利用模板做为导木,在槽内滚运至安管地点,然后将管子顺排在一侧方木模板上,使管子重心落在模板上,倚在槽边。

槽宽不够时,要先修坡,再将管子靠坡放稳,并将管子洗刷干净。

7.4下管:

下管时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下管,下管时,事先应与起重人员或吊车司机一起勘察现场,根据沟槽情况,确定吊车距槽边的距离、管材存放位置及其他配合事宜,吊车进出线路应事先进行平整,清理障碍。

吊车下管应有专人指挥。

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吊装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

在吊装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精神集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测量员定出管道中心线及平基宽度边线,支设垫层模板,做好标高控制点。

指挥信号统一明确。

吊车在进行各种动作之前,指挥人员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司机发出信号。

绑(套)管子应找好重心,以便起吊平稳,管子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稳,下落低速轻放,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

管子下沟时,以逆流方向铺设。

7.5平基:

灌筑平基砼时,应使砼面高出平基面2—4cm(视管径大小而定)并进行捣固,管径400mm以下者,可将管座砼与平基砼一次灌齐,并将砼作成弧形。

浇筑砼前,平基应刷毛并冲洗干净;

7.6稳管:

将管子从模板上移至砼面,轻轻揉动,将管子至设计高程,注意保持对口和中心线位置准确。

安管的对口间隙,管径≥700mm,按10mm控制,<700mm可不留间隙,稳较大的管子,宜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稳管以达到管内高程偏差,中心线偏差不超过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为合格。

8、检查井

8.1施工工艺流程

灰土基层→浇筑砼井基→砌井室→安爬梯→收口→粉井→试水

8.2灰土垫层要求分层铺设,分层夯实,且周边宽出砼底板100mm。

8.3井底砼垫层按要求浇筑,砌浆饱满,楔形缝必须砌实,砌筑时应搭设简易脚手架,并按要求步距安装爬梯。

8.4井室抹面用1:

2水泥砂浆,厚20mm,并按设计图集要求抹至井室高度,流槽砌筑抹面应平顺、不积水。

8.5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砌到管顶以下即行砌筑,井壁表面应用砂浆分层进行压实抹光。

8.6井室内的踏步和脚窝应随砌随安(留),其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踏步和脚窝在砌筑砂浆或砼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不得踩踏。

8.7预留支管:

预留支管应随砌随安,管口应深入井3cm,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宜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安装预留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8.8砖砌检查井,应随时检测尺寸,当需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应不超过30min,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最大不超过50mm。

8.9砌筑检查井的井室、内壁应用原浆勾缝。

井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应用砂浆搓缝严实。

8.10盖板下井室最上一层砖须是丁砖。

检查井井盖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高程应与路面配合。

检查井砌筑应边砌边回填土,每层的层高不宜超过30cm。

9雨水口

9.1按道路设计边线及支管位置,定出雨水口中心线桩使雨水口长边必须重合道路边线。

9.2按雨水口中心线桩,挖槽注意留有中足够肥槽,如核对雨水口位置有误差时以支管为准,平行于路边修正位置,并挖至设计深度。

9.3槽底要仔细夯实,如有水应排除并浇注砼基础,槽底为松软土应夯筑3:

7灰土基础,然后砌筑井墙。

9.4雨水口允许偏差

雨水口允许偏差见下表:

顺序

项目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圈与井壁吻合

10

1

用尺量

2

井口高

0~-10

1

与井周路面比

3

雨水口与路边线平行位置

20

1

用尺量

4

井内尺寸

+20~0

1

用尺量

10.回填土

10.1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施工前检验填土的含水量,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时,应采用翻松、晾晒、风干等措施降低含水量。

如含水量偏低,可洒水湿润。

10.2根据土料、压实机械、密实度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进行水平分层夯实碾压达到设计要求。

10.3管道顶面标高上500至槽底部的回填土采用人工分层填土夯实,采用人工或小型夯实机配合夯实,管顶至路基底基层回填土采用机械分层回填碾压。

10.4施工时,用试验求出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时的合理碾压遍数,用碾压遍数来控制压实。

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土方工程,每层填压密实后进行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10.5铺设管道的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或预制构件现场装配的接缝水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5N/mm2。

10.6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10.7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10.8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cm。

10.9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10.10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10.11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a.回填土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

b.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

c.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形,且不得漏夯。

d.采用蛙式夯时应夯夯相连。

e.管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时,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回填土表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7%。

第三章.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

1.路基

1.1施工准备工作:

a.认真复核和领会设计图纸;b.对全标段中线及水平进行复测;c.对所有工程机械进行大检修,以确保机械的良好运转;d.对土场的素土取样送试验室进行最佳含水率及最佳击实度试验;e.施放边桩(线);f.拆除旧路面;g.原土碾压并上报实测数据,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1.2路基挖方

A、施工前应做好路基挖方的一切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施工条件,施工现场挖方采用WL-100型挖掘机挖土,路基挖土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幅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保证安全施工。

开挖时应确定堆土位置,运土路线,机械运转路线。

B、弃土应及时清运,若不能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基底以上预留15-30cm,待下一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高。

C、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挖方边坡状态

1.3路基填方

A、视工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约100米作为试验段进行摊铺,反复碾压,积累各种原始资料。

B、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平地机结合人工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

C、碾压必须按步进行,且搭接碾压宽度不应小于10cm。

D、严格控制碾压厚度(以摊铺30cm为宜)及土壤的含水率,当含水率过高时应予晾晒,过低时应适当洒水。

E、路基填筑前应进行原土压实,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和盐渍土。

F、路基填土不得含草、树根等杂物,粒径≥10cm的土块应打碎。

G、填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完毕采用15T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对分段施工接槎处,先填地段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

H、依据设计要求,路基的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

路基土方各层压实度要求见下表:

填方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压实度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5

下路床

30-80

≥95

上路堤

80-150

≥93

下路堤

大于150

≥93

零填及挖方路床

0-30

≥95

I、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J、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机夯或人力夯夯实。

必须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1.4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与检查

A、路基填筑前应先将用于填筑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B、摊铺碾压以前,应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过湿应予以晾晒,过干应加水湿润,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以内。

C、在压实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有无软弹、起皮、推挤波浪及裂纹等现象,如发现上述现象,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D、碾压完成后,立即测定其含水量和湿密度,计算干密度和压实度,判断是否达到压实标准。

E、路床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土路床

范围

点数

城市主干管

重型击实

95%

1000m2

3

环刀法

中线高程

±20mm

20m

1

水准仪

平整度

20mm

20m

2

3m直尺

宽度

0

+200mm

40m

1

尺量

横坡

±20mm

且不大于±0.3%

20m

4

水准仪

1.5路基填筑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

A、三阶段为: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B、四区段为:

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C、八流程为: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面层整修及边坡整修。

1.6不允许发生翻浆现象,如基底或填土碾压发现有翻浆情况,必须全部挖除,从新填土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1.7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A、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则进行施工组织和安排,路基施工前应注意地下管线布置,应先做好临时排水、基底处理和土的压实工作。

B、路基土的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确保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C、挖方、不填不挖、填方高度小于80cm的原地面,如一层压实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必须分层压实,挖方、不填不挖路基,其压实宽度每侧应宽出路床45cm。

D、土质路基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树根必须清理,并分层回填压实。

E、路基穿过水网的低洼积水地段时,应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植土,压实后方可填筑。

F、路基完工后应按设计要求对标高、纵坡、横坡和边坡进行检查。

1.8路基土方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页图:

路基土方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检测密实度

轻型击实试验

清理场地

施工准备

路基开挖

施工放样

整形验收

碾压

取送土样

弃土或填土段

装载运输

路基填方施工工艺流程图

重复上述工序至设计标高

修整路床及边坡

验收

自检

准备工作

测量放线

清理与挖除

整平碾压

推土机推平稳压

含水量检测

平地机整平

碾压

自检

取土样试验

借方

备料

利用方

洒水或晾晒

2.石灰土底基层

2.1材料要求

石灰土采用商品料拌合。

石灰土所用石灰宜用1—3级的新石灰,对储存3个月或经过雨季的粉灰应先经过试验,石灰土质中不得含有垃圾、草根等有机杂质。

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但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灰土应拌合均匀,色泽调合,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的颗粒。

石灰土的所用的土有机物质含量须小于8%,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土中不得含树根杂草等物。

2.2施工工艺流程:

商品料拌合→运输→铺设→检查调平整形→稳压→找补整平→碾压→养生

2.3调平

灰土基层施工前,先对路床标高、平整度进行复核。

灰土的厚度、标高、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外观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检查灰土的含水量,用手捏灰土成团,较费劲,手掌无水印,灰土团自50cm处落在地上散成蒜瓣形块状,自1m高处落在坚实地面上即松散似为最佳含水量。

2.4整型

表面人工用竹耙子搂平找细符合路拱设计要求,施工段落严禁行人及一切车辆通行。

2.5稳压

采用8T碾压机稳压,稳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大摆轴匀速碾压,如发现高程及平整度差异较大,应及时翻松找补找平。

如发现有横向均匀裂缝,须补洒水花,拌匀整平,局部软弹时须翻开,掺拌干灰土整平。

2.6碾压

采用12T压路机碾压,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4-6遍,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即时检验,如发现没有达到要求是尽快补压。

表面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

灰土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活。

先从路一侧边缘开始,外侧轮的1/2压在路肩上,以60-70m/min的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以后,应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

每层摊铺厚度不宜超过25cm。

2.7初期养生

石灰土在碾压完毕后的5-7d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应保持不少于5-7d的养护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

2.8石灰土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压实度

重型击实98

100m2

1

用环刀测定

厚度

+20

-10%

1000m2

1

用尺量

平整度

10

20m

1

用3m直尺量最大值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m

1

用尺量

中线高程

±20

20m

1

用水准仪测量

横坡

±20且不大于±0.3%

20m

4

用水准仪测量

3.施工准备工作:

A、本标段人行道基层为石灰土(含灰量10%),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基层均为7.5:

17.5:

75(石灰:

粉煤灰:

碎石)石灰土碎石,对上述基层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室检验,测出最佳击实度及最佳含水量;

B、二灰碎石的集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规定:

结构层次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40

31.5

19.0

9.50

4.75

2.36

1.18

0.6

0.075

基层

100

90

72

48

30

18

10

6

0

100

90

68

50

38

27

20

7

C、对所有的机械应进行大检修,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D、应严格控制各分段的标高及宽度,将路基整修表整理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E、铺筑前基层洒水湿润,厚度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摊铺系数进行。

F、摊铺层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G、生石灰、碎石、土的质量要求为:

a、生石灰其质量应满足:

达到三级以上生石灰或消石灰技术标准;全部通过10mm筛孔,其过筛粘土:

塑性指数10-20;不含有污染物、有机质或其它有害杂质;土块应粉碎,大于15-25mm含量不大于5%(体积比);

b、碎石:

应具有合理级配,粒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方孔筛);集料应坚硬、耐久、无杂质,压碎值不大于30%。

H、用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料、脱皮、松散现象。

I、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基层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压实度(%)及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压实度

重型击实95

1000m2

1

灌砂法

平整度

10

20m

1

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

厚度

±10

50m

1

用尺量

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40m

1

用尺量

中线高程

±20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

横坡

±20且不大于±0.3%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

4.施工:

A、对路床进行碾压、整修,发现干裂现象应洒水,过湿而成“橡皮”者应挖除换填重压;

B、每20m设标志桩,保证其达到设计厚度及标高;

C、整平机整平并进行碾压,碾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D、应洒水养生7-10天,以保证强度的增长;

E、按每层计,每2000m2取6个试件进行无侧向抗压强度试验;

F、底基层(灰土)及基层(石灰土碎石)的质量标准及测量频度如下:

工程种类

项目

频度

质量标准

底基层

纵断高程(mm)

每20延米1点

+5,-20

厚度(mm)

均值

单个值

每1500-2000m2

6个点

-12

-30

宽度(mm)

第40延米1处

+0以上

横坡度(%)

每100延米3处

±0.5

平整度(mm)

每200延米2处,每处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