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405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docx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元

折纸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折纸吗?

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折纸,看看这里面有什么数学知识?

2.活动要求

师:

取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中的一张,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反馈

师:

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师:

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

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

师:

这节课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

师:

现在,请大家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汇报各自的探索过程。

师:

(指着算式1/2+1/4)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不同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到底谁对谁错呢?

2.交流讨论

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

最后,从中找出两种学生认可的方法:

师:

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

生:

第2种。

师:

谁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道理?

3.联系折纸,理解算理。

师:

通过大家的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先通分后相加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1.试着解决减法问题

1/2-1/4=?

(评析:

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的理解,在交流与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明确方法。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3/4+5/8与9/10-1/6,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

(学生练习后全班反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

(四)总结评价,回顾反思

师:

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五、教学反思

星期日的安排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耐心倾听的意识,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

生:

去爷爷奶奶家、去同学家、在家看书、看电视、看弟弟妹妹......

师:

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你想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吗?

生:

(兴趣极浓,大声回答)想知道。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

1、活动一:

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件(星期日的安排情景图)

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

3/8的同学外出游玩,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

2、活动二:

引导参与,探究怎样列出算式

师:

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

现在就来试一试怎样列出算式。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

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

我列出:

1-3/8-1/6

生:

我列出:

1-(3/8+1/6)

(3)全班交流。

围绕总数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

师:

把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

师:

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我们今天这一节课就要来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活动三:

自主探索,具体的运算过程

师: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

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生1:

我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是:

1-3/8-1/6

=5/8-1/6

=11/24

生2:

我也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但计算的过程与他的不一样。

计算过程是:

1-3/8-1/6

=24/24-9/24-4/24

=15/24-4/24

=11/24

生3:

我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是:

1-(3/8+1/6)

=1-(9/24+4/24)

=24/24-13/24

=11/24

生4:

我也选择了1-(3/8+1/6)的这一道题,计算过程比他简单,是:

1-(3/8+1/6)

=1-13/24

=11/24

......

师:

刚才有很多同学汇报了他们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计算过程不一样,是不是都正确呢?

(3)小组讨论:

这几种算法对吗?

各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

围绕运算过程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

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1、计算

(出示试一试4道算式,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试一试的第2题。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本第69页的第2题,在解答本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作图,再进行解答。

这样,容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出示练一练第69页的第3题,在学生完成填表后,可以组织讨论:

为什么行一段山路,山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行时间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会不同?

使学生明白客观条件的变化,其所花费的时间也将不同。

同样,也可以讨论公路的路程占总路程的几分之几与所用时间几分之几的不同。

(四)总结

师: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那些数学知识?

生1:

我学会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生2:

我学会用多种方法计算。

......

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