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7342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1、2)课时

课题

1、燕子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⑴会认“俊俏”9个生字,正确书写“燕.聚”等12个生字,注意笔顺,重点指导“聚”等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俊俏”“光彩夺目”等词语的意思。

⑵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知道燕子和春天的语句,知道燕子的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理解课文内容。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好、燕子的活泼可爱,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⑷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与拟人、比喻等修饰手法。

教学

重难点

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燕子的描写,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体会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材使用思路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

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用多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从燕子入手,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美活泼机灵

春光美增添生机赞美热爱

飞行美矫健敏捷

憩息美谱出赞美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说到春天,你会想到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去欣赏美丽的燕子。

二.观察图画

1.让学生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画了哪些景物。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中燕子的形态。

三.初读课文,图文对照,了解课文内容

四.抽查朗读,随时纠正字音

五.学习生字.生词

1.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

2.让学生借助字典或根据上下文解决下列词语

自由表达

自由表达

自由朗读。

看文章写的哪些内容在图上能找出来。

个别朗读.齐读

1.个别认读,齐认

2.各种形式解决生词

当堂检测

()的翅膀()地掠过

()地赶来()的天空

(  )地叫着      (  )地跳舞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一.给下列词语找朋友.

俊俏—(  ) 赞歌—(  ) 增添—(  ) 聚拢—(  )

拓展

二.句子变换。

花形成了春天。

 (   )花形成了(  )春天。

微风吹拂着柳丝。

 微风(  )吹拂着(  )柳丝。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自由朗读课文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了解燕子的外形.

这一段从几个方面写燕子外形特点?

 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1.“蒙蒙”是什么意思

2.最先变绿的是什么树?

 “吹拂”和“吹动”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说“赶来”?

四.学习第三段

1.文中怎样描写燕子飞行的?

2.“掠”——“飞”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五线谱”.“音符”分别指什么?

六.朗读全文,总结

自由朗读

自由表述,羽毛.翅膀.尾巴

个别朗读 评价读

自由表达

雨点很细小

微风——风大

突出了春的美丽,把燕子拟人化。

边读边勾画并交流

飞行速度快

电线 燕子

齐读全文

当堂检测

⑴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

作者按——顺序来写燕子的

⑵仿写: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线,多像五线谱啊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3、4)课时

课题

2.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⑴认识“咏.绦”等4个生字.读准字音.会写“咏”等7个汉字,注意书写笔顺,重点指导“裁.紫”两个汉字。

⑵自读自悟,结合注释,小组间相互交流。

⑶有感情地吟诵,再结合收集的资料的注释从而感知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春光。

从诗人优美的诗句中感受他们对春天.生活的热爱。

教学

重难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含义。

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材使用思路

学习古诗时要以诵读为主,可采取多种形式读,可让学生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想所感。

注意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句的韵律,然后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下来

板书设计

        2.古诗两首

            咏柳

写景:

高、绿、多、细、热爱春天   抒情: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赞美春天

春日

东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随着唐代诗人贺知章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春天的什么

二.自读古诗《咏柳》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朗读抽查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让学生说每句诗的意思

2.那两句写作者看到的实景,那两句是作者的想象。

自由读读正确读流利

个别朗读

学习《咏柳》

学习《咏柳》

3.指导朗读

4.背诵

评价读

自由背诵.个别背诵.齐背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字词

妆:

万条:

2.这首诗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分别把__比作__

把__比作__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比一比,组词。

滨()裁()剪()

宾()栽()前()

拓展

解释词意。

胜日()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咏柳》,背诵导入

二.自读古诗《春日》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查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什么?

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

3.这首诗在让我们感受美丽的春天,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朗读.

5.背诵

个别背诵齐背

个别朗读

自由表述

喜悦.赞美之情.

练习朗读

自由背诵.个别背.齐背

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四.拓展练习

当堂检测

1.填空:

《春日》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__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__是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源头的道理。

2.解释

胜日:

光景:

一时:

等闲: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5、6)课时

课题

3、荷花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1、会认“挨”.“胀”等3个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荷.挨”等九个字,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2、画出文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学习讨论交流。

3、抓住第四段,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荷花,会听到.看到.想到什么”读出作者的陶醉之情。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一大幅活的画”的美。

理解“我”看着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

教材使用思路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文章,教学导入时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再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或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

板书设计

3、荷花

闻:

清香赶紧

看叶:

像圆盘

花:

活的画。

想:

成为一朵荷花。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现在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是如何来描绘美丽的荷花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学习生字

1.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

1.读书勾画

2.交流解决生字

3.提出自己的疑问

自读课文,读正确通顺

个别读.齐读

细细默读.勾画.做标记.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生字。

当堂检测

练习:

一.辩字组词

蓬()翩()胀()

逢()扁()长()

二.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雪白雪白()()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一.小小书法家

héhuāliánpengfǎngfú

()()()

拓展

二.照样字组字,组词。

化--花--(荷花)

青--()()舀--()()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课文,你觉得荷花有哪些特点?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1.齐读两段

2.“我”看到了什么?

3.观察插图,说说每朵花什么姿势,加上想象更好。

4.这一池荷花美,作者用词也很美,哪些词用的特别好?

5.指导朗读

四.学习5.6自然段

1.朗读课文

2.想想自己是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

3.指导朗读

五总结

六.背诵课文

个别学生轮读全文.

自由表达。

(香美)

齐读课文

自由表述

思考表达

自由表达

练习朗读

齐读五.六自然段。

展开想象自由表述。

练习朗读。

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当堂检测

1.白荷花有哪些姿态?

2.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课时教案首页

(二)课时总计第(7)课时

课题

4珍珠泉

课型

略读课文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课加拼音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交流读后感受,讨论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优美词句。

(2自然段.3自然段)的比喻句。

3.在课文中感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

了解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使用思路

本文通过描写家乡珍珠泉水很深,很深。

潭底冒出的水泡很美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爱珍珠泉的感情

板书设计

4.珍珠泉

泉水:

绿清深热爱家乡

水泡:

有趣像珍珠热爱大自然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泉水是怎样的?

与溪水.河水有什么区别?

如果这个泉名叫“珍珠泉”大家会产生怎样的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与同桌交流认准字音

镶嵌筛起干涸

2.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生词

3.“开火车”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知珍珠泉的特点。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归纳

3.再读课文,说说“我”对珍珠泉有什么样的感情?

4.哪一句更能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二.课内外结合,拓展升华.出示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三.课堂小结

自由表述

学生质疑

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自由表述

轮流读文

自由读文

为什么叫珍珠泉

三大特点:

绿.深.清

再读文,得出热爱珍珠泉的感情

无比自豪的读

当堂检测

三.检测

一()水一()阳光一()珍珠

一()水池一()大绒团一()清泉

一束束()()()密密的()()()弯弯曲曲()()()

四:

检测

日积月累:

(学习这一课我又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一我会填:

一()水一()阳光一()珍珠一()青苔

一()水池一()大绒团一()清泉一()树叶

拓展题

二.照样子写词语:

一束束()()()弯弯曲曲()()()

密密的()()()

课时教案首页

共(四)课时总计第()课时

语文园地一

课型

复习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1.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2.积累词汇,背诵精彩词语。

3.在交际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在组词.填词中积累语文知识,增加素养。

5.通过读.写.练,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

重难点

学会抓住特点进行观察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使用思路

“我的发现”。

反义词能灵活运用,“我会填”学习描写景物时的量词,

“读读背背”,背诵描写景物的四字词语,“宽带网”阅读有关文章和。

摘抄卡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动+静=动静得+失=得失

交际主题,介绍家乡的景物

要求:

特点对家乡的热爱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大家想不想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二.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1、启发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向大家介绍。

2、介绍的时候,要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

3、要注意表达出热爱家乡的感情。

4、小组交流,再推代表在班上交流。

5、评一评。

三.小结。

学生自由练说

学生思考

组内交流,充分发言后在班上发言。

学生思考发言(前后相反)

学生思考回答.上下.前后……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卡片

动静得失吞吐

2.观察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齐读词语

4.让学生模仿着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我会填”

指名学生填.互相纠正

2.学习“读读背背”

三.学习“宽带网”

出示自己积累的片段.交流。

当堂检测

一()手一()面包一()马一()猪

一()水井一()花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积累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拓展

摘抄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段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弄清写作要求,明确写作法

二.习作构思

1.到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哪最美?

2.它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3.哪些特点给人的印象深刻?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三.习作方法

1.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2.按一定顺序来写

3.展开想象

第四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交流材料

二.开心点评

三.实践练习

四.指导修改

习作

学生构思作文

确立题材内容

学生完成习作并组织修改

在练说基础上学生当堂练写

修改后认真重写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课时

课题

21.太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⑴会认7个生字.会写“抵.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等词语

⑵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太阳的远.大.热,知道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特点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⑷对学习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教学

重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举列子,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材使用思路

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并与课外查找的资料相结合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板书设计

21.太阳

远.大.热

太阳———————地球

关系密切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幕显示太阳图

大家认识它吗?

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2.说说你知道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先自己来读读课文。

2.提出自学要求:

⑴.勾画生字词

⑵标自然段,勾画特点

⑶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那些知识

3.来汇报一下自学情况、

三.探究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读

一.

1.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2.交流资料

二.

1.自由读文

2.按要求进行自学

3.交流汇报情况

三.1.讨论这一部分主要写什么?

2.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

2.认真读课文回答

3.先独立在书中找答案

4.练习朗读

四.总结自己的收获

当堂检测

太阳有哪些特点?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选择正确读音.

杀菌(jūnjùn)差错(chāchà).

差不多(chāchà)比较(jiǎojiào)

拓展

我会选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

1.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C)

2.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A)

3.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

4.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D)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1.~3自然段讲了太阳那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第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3.读第8自然段

4.太阳同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什么联系?

5.交流

6.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全文朗读

2.总结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说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2.教师重点指导“繁”“蔬”二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1.扮演太阳公公,练说《太阳的自述》

一.思考回答

二.1.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2.互相交流

3.齐读.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

6.读第4~8自然段

三.1.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重点

2仔细倾听

四.1.互相交流

2.练习书写

3.书写词语

当堂检测

你知道了那些说明方法,各举课文一列来说明。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课时

课题

22.月球之谜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⑴学会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⑵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了解月球的知识

⑶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兴趣

教学

重难点

了解月球是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那些不解之谜。

教材使用思路

学生进行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激发起探究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月面月球之谜月球年龄

(景色奇异)(令人费解)(有待探究)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打入揭示课题.

1.谁来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2.今天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文章

3.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知道字词.

1.出示生字词

2.指导交流

3.引导喜欢的词语说话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来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介绍了月球哪些知识?

3.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4.思考⑴月球是从哪来的?

⑵月球上有些什么东西?

⑶月球上有生命存在吗?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传说?

一.

1.大声朗读

2.倾听

3.齐读

二.1利用工具差不懂得字义词义

2.交流自己学会的字词.

3.练习说话

三.1.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回答

3.读课文

当堂检测

填空

悬挂,音序()音节()部首(),再查()画,在这里的意思()。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我会填

一()明月一()荒漠一()实验

一()研究一()岩石一()谜团

拓展

小法官,巧断案

1.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1968年7月20日。

()

2.月球是一片荒漠,没有尘土,没有水。

()

3.科学研究证明,月球的年龄可肯定比地球大。

()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课文.

2.听写生字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知月球的奥吧!

二.探究“月面”

1.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播放人类第一次登月球录像

3.读课文中的句子

三.精读3—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⑴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

⑵科学家的实验说明什么?

3.理解“一连串”和“费解”

四.探究月球的年龄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思考⑴一项研究结果指什么?

⑵这项研究结果说明什么?

⑶月球的年龄一定比打球大吗?

五.总结全文。

1.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2.讨论:

第七自然段只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一.

1.读全文

2.写生字

二.

1.读课文

2.思考:

宇航员登上月球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三.1.读课文

2.小组合作探究,然后交流汇报。

3.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1.读课文

2.学生找出有关语句,同桌交流

全班讨论回答。

当堂检测

说说你学完课文后对月球的了解

课时教案首页

共(两)课时总计第()课时

课题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课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常红

教学

目标

⑴学会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了解有关网络的知识。

⑶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教材使用思路

与学生的上网经历相结合,谈感受,进而感受到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阅信息

电脑网络发邮件新奇

参加购物拍卖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跟电脑打过交道吗?

能不能谈谈你对电脑的了解?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电脑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探究解疑

1.默读课文试着自己读懂

2.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

3.汇报自学成果

四.课堂小结

一.1.学生自由畅言

2.学生齐读课文

二.

1.自由读

2.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3.指读,比赛读

三.

1.组内讨论

2.班内交流

四.同学们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当堂检测

“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作业

设计

基本题

组词

络()幕()捷()

落()慕()睫()

拓展

给括号内的字找朋友。

1.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

2.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

()

课时教案续页

教学流程

课堂调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二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